12.24 解密:华为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九大挑战

凭借人力资本和创新的驱动,今天的华为,已经成为世界通信行业第一,成为行业的领先者,领先者往往是孤独的,也是迷茫的,正如任正非所指出的:“华为已感到前途茫茫,找不到方向。”华为过去二十年是追赶、紧随、超越老师的好学生,未来一二十年,作为领航者的华为能否引领产业正确的发展方向并成为全球企业的好老师呢?相信具有自我批判精神的华为,在鲜花和掌声之中会看到自己与世界超级企业巨头相比,在某些方面仍有差距,在2020年要实现销售收入过万亿仍然面临诸多挑战。

  1、与苹果、三星比,华为的规模还不足够大,盈利能力还不足够强。苹果2015年销售收入2337亿美元(华为608亿美元,苹果是华为的3.8倍),利润是533亿美元(华为是70亿美元,苹果是华为的8倍),三星销售收入1805亿美元(是华为的3倍),利润(237亿美元,是华为的6倍)。

  2、华为虽然在通信信息领域超越了爱立信、思科,但在人力资源效能与管理效能上与思科和爱立信相比仍然具有差距。2015年华为十七万人创造了销售收入608亿美元,利润70亿美元,2015年思科销售收入491亿美元,销售收入稍逊于华为,但利润达89亿美元,超过华为,但员工只有7万人;华为机关管理人员约有三万人,爱立信机关管理人员只有一万人。

  3、与世界级创新企业比,华为的技术创新尚处于工程数学、物理算法等工程科学创新层面,尚未真正进入基础理论研究层面。华为至今缺乏汇聚和掌控全球十亿级用户的平台级的杀手级产品技术。这个问题不解决,就无法保证华为十年后依然在高科技第一阵营,而且越大越危险。对领先者而言,缺乏前瞻性技术,过度实用主义的技术路线无疑将面临挑战。

  4、华为要成为世界的华为,要炸开人才金字塔尖,在金字塔的王冠上构建平台与世界级的基础研究团队共舞并从中获取营养,开放地吸取“宇宙”能量。这方面华为面临的真正的挑战是,怎样真正懂得去“尊重”人,而非仅仅是“利用”人!怎样使华为文化更加包容、开放?怎样使华为的公司治理与高层权力结构更加开放和透明?使华为真正成为全球优秀人才共创价值的平台!

  5、华为与思科、谷歌、苹果等世界级创新与人才驱动型企业比,在人力资源机制上如何真正实现人是目的、不是工具的理想,在驱动知识型员工持续艰苦奋斗的同时,真正实现员工工作与生活的平衡,进一步提升人才的忠诚度和满意度,从而确立华为在全球创新人才的领先地位。

  6、华为要承担起“无人区”企业的社会责任,如何在社会基础的教育体制、治理模式和文化上层建筑的发展方向与轨迹上发挥影响力。毕竟,华为的继续生长,不可能离开中国的土壤。而中国现行的教育,已不能支撑华为对基础理论研究、知识和最关键的——屠呦呦式“深板凳”人才的渴求。

  7、从追赶者到领先者,再到受人尊重的产业领袖,华为无疑还需要学习和进一步修炼。华为如何真正从竞争走向竞合?如何学会做领先者,如何真正成为产业规则的制定者、产业良性生态的维护者?如何从只顾自己挣钱转向让合作伙伴也挣钱,而不犯诺基亚当年的错误,在产业价值链上一味压榨供应商与合作伙伴,恶化了诺基亚自身的产业生态。

  8、“一切让业绩说话!”华为要从以成败论英雄转到不以成败论英雄,无疑将对华为赖以成功的绩效文化和价值评价体系提出挑战。创新面对的巨大的不确定性,对此时的华为而言,也是其最大的不确定性。如何定义创新环境中的英雄、如何评价创新工作的成败,无论在观念上还是绩效管理方式方法上,都需要在根本上进行创新和再造。

  9、华为今天的成就,某种意义上,是任正非的思想和意志的产物,华为的未来,更需要“千面英雄”的到来。今天的任总已从低调幕后一跃而成为台前网红,相信任总与生俱来的自我批判精神与超人的智慧一定能避开“虾米一红就死”的宿命,而成为红辣椒,越老越红,越红越具有持续革命的斗志,引领华为戒骄戒躁,不忘初心,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我们期待华为,也相信华为,明天的华为一定更强大、更美好、更令国人骄傲,赢得举世尊敬!


解密:华为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九大挑战


解密:华为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九大挑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