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7 四川射洪:天仙镇唱响“美丽渔村”振兴曲

四川射洪:天仙镇唱响“美丽渔村”振兴曲

  临近新年,射洪市天仙镇窑坝村王小平的鱼塘边一派丰收景象,从塘里起出的螃蟹、鲈鱼、对虾等,一框框装好被运往城里。

  “今年没有遭受洪水灾害,每亩塘产出螃蟹200多斤,鲈鱼1500多斤,养殖对虾的塘也每亩收获了200多斤。”王小平很高兴地对笔者介绍。“我们有几个人常年在这里打工,帮助王老板养鱼、起鱼,收入也还不错。”曾经在梓江上打鱼多年的陈大爷把河边田租给了王小平,也显得很乐意。

  天仙镇窑坝村紧邻梓江河,三面环水,特有的水资源和村民有着百年渔业的历史传统,猎鱼、养鱼都有经验,具备了鱼类养殖的有利条件,加之天仙梓江大桥建成后从村口连接射盐路,产品运输便利。2016年,射洪女婿江西人王小平到射洪省亲,发现天仙镇窑坝村这个利于水产养殖的环境,在镇、村的支持下,随即租用了村民靠梓江边经常遭受洪水灾害的脊薄田100多亩,筑塘搞水产养殖,除曾经一年遭受洪水灾害外,养殖的大闸蟹、鲈鱼、对虾,亩纯收入均在1万多元,比过去亩收入增加10倍以上。

  随后,带动了本村村民董尚安租田100余亩养殖大闸蟹、泥鳅,收入也十分可观;临近的天福村一户村民租地80亩搞虾藕混养,一举脱贫奔康。

  把窑坝村打造成“美丽渔村”,天仙镇党委政府大力扶持该村水产养殖。近年来,协调村民河边水田,使王小平的水产养殖扩大到200多亩;2018年,王小平鱼塘遭受洪水灾害被冲走了大量鱼苗,部分塘堤损毁,天仙镇党委、政府积极协调、报批,王小平受到数十万元的灾后补助,更坚定了他灾后重建与继续扩大养殖规模的信心。来这里打工的村民,不但从他这里挣到了工资,他还热心把蟹、虾、鱼等养殖技术传授给村民,希望同他一道养鱼致富。

  受到天仙镇“美丽渔村”建设的鼓励,双庙村党支部书记党辉也陆续租用塘库、低产浸水田300多亩,搞起了甲鱼、家鱼、虾等多种水产养殖,同时,带动了一些农户搞起了小规模鱼类养殖;加上原太兴片区圣学村陈红100多亩小龙虾养殖,目前,天仙镇已经成功发展水产养殖1500余亩。同时,几大业主之间开始联合经营,互通有无,销售链基本形成。

  据天仙镇新一届党委书记罗林、镇长兰明哲介绍,天仙镇将利用特有水资源优势,倾力打造“美丽渔村”,创建农旅结合富民兴村新园区。2020年的规划是,以窑坝村为“美丽渔村”中心村,三年内通过政府及农业服务中心公司化管理经营、农户土地或资金入股、业主技术和销售支撑等方式与“五联机制”做实专业合作社,将该村鱼类养殖发展到600亩;推广这种示范性模式辐射到周边村,三年内在全镇有条件的村发展鱼类养殖3000亩;同时,构建稳定的线下销售网络,开通网上销售平台,把天仙镇“美丽渔村”做实、做强。全力打造“美丽渔村”品牌,形成射洪乃至周边区县“购鱼就购天仙鱼,吃鱼就到天仙镇”的新产业发展格局。

  与此同时,大力发展以窑坝村为中心的“美丽渔村”农旅生态观光产业。据了解,目前,窑坝村的人居环境和基础设施建设有一个良好的局面,“博雅苑”等“农家乐”与民宿产业已经兴起,200余亩花木果树和200余亩蔬菜种植初具规模,未来三年,将建成“春观樱花、夏日赏荷、秋日垂钓、冬摘柑橘”的农业与旅游结合、文化与康养融合的新型农旅产业园,并辐射周边村社,以全面推进天仙镇的乡村振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