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2019年纺织行业形势如何?

孤舟蓑笠翁666


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总结2018年就一个字:难。


外有国际原材料上涨,东南亚纺织业快速崛起冲击以及中美贸易摩擦的不确定因素,内有转型升级和环保政策双重压力,纺织行业整体悲观情绪蔓延,不少纺织企业身心疲惫,纺织3.8万亿容量的传统行业,如今已站到了风口之上!



目前来讲,纺织行业形势严峻,问题突出,融资难、招工难、恶性竞争、市场紊乱、企业负担重、盈利水平低下等问题屡见不鲜,纺织行业面临严峻考验,市场洗牌加速,产能过剩纺织行业转型升级下,阵痛明显。


回首2018年,寒意席卷行业,内忧外患下,2019年纺织行业何去何从!


1. 环保政策常态化,行业洗牌加速


自2017年环保政策全面爆发,2018年各类环保政策法规密集落地,2019年环保高压持续,各类环保政策规则相继实施,新一轮中央环保督查全面启动,环保常态化成为必然趋势。

2019年1月1日,我国首部土壤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正式实施。


同日,号称为“史上最严”,在治理防治污染方面做出了诸多“令人乍舌”的严格规定的《山西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修订)》也开始施行。


环保政策持续发力,刚迈入2019年,汕头183家沿江印染企业已全部关闭停产,印染市场冲击较大,印染成本材料价格应声上涨,譬如分散黑ECT300%价格紧急上调42元/kg,涨幅2000元/吨,其他常规品种染料也随之上涨。


需要指出的是,环保政策压力下,“散乱污”企业的淘汰显著,净化了市场行业,助力行业有序的发展,促进了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有助于纺织行业的脱胎换骨,但阵痛不可避免。


2. 国际原油市场动荡,PTA水涨船高


国际环境错综复杂,中东局势,风云变化,美国撤军,巴以冲突等问题,以及欧佩克组织,沙特阿拉伯和俄罗斯几大原油出口国协议减产歧义不断等问题上,原油价格持续走低,但近期反弹明显,2019年1月1日后,国际油价更是迎来七连涨,PTA行情也是水涨船高,现其内盘市场报价上涨至6420-6500元/吨左右,成交商谈则走高至6270-6350元/吨附近。


虽然原油的价格并不能完全决定PTA行情,但两者存在一定的联动性。


3. 中美贸易摩擦休战,未来趋势不明


2018年12月中美两国宣布达成共识,停止相互加征新的关税,但不排除美方仍会加征新的关税的可能性,毕竟特朗普政府完全有可能重演他们已经一再表现的“弃约精神”。



其次则是中美贸易摩擦问题下造成的纺织原材料的供应问题。


美国是世界最大的棉花出口国,同时也是中国进口棉花最多的国家。


一直以来,我国棉花市场都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需要进口一定数量的棉花满足需求缺口。2017年1-12月我国共进口棉花115.3万吨,其中美棉进口量就有50.63万吨,为进口总量的44%。


不过需要指出的是2017年我国棉花总供给量(含期末库存)1245.4万吨,总需求量711.5万吨,棉花进口量115.3万吨,而美棉进口数量仅占我国需求量的7.1%,占总供给量的4.1%。


据美国农业部的数据显示,中国在2018年度累计签约进口了150万包美国棉花,这依然表明美国在中国棉花进口市场中占有重要地位。


不过,中美贸易战阴影已然存在,对于一些严重依赖进口棉花的纺织企业来说,防患于未然,选择多方渠道供应也成为必然趋势。


4. 东南亚纺织行业崛起,产业转移


近些年,东南亚其中尤以越南和孟加拉纺织服装业风头最劲,得益于不断完善的产业链,以及薪资水平仅为我国一半的劳动力成本优势,越南纺织出口企业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的欧美客商的青睐,部分来自欧美市场的订单转向东南亚。



凭借着国内成熟的纺织技术,依托东南亚劳动成本相对低廉的优势,以及东南亚特惠关税待遇,譬如孟加拉的纺织品销往日本、加拿大及澳大利亚等市场可享受零关税待遇,其中还包括中国在内。正是如此,在产能过剩和国内环保政策的压力,部分纺织企业纷纷转战东南亚一带。


但于此同时,东南亚国家当地工人文化低、纪律散、工作效率低下,员工技术培训成本高,工资薪资涨幅过快,政府营商环境不佳,行业开放水平还有待提高等问题不少,且对纺织企业来说,东南亚转移成本也是不小的负担,同样的还有东南亚局势安全问题。


总的来说,2019年纺织行业形势更加严峻,问题更为复杂,还望纺织人且行且珍惜!


纺织软件


我们做呢料,2019年已经到五月份了,深刻体会纺织市场是一片萧条。总体就是,外贸基本平稳,有所下滑。内销基本不动。作为毛呢市场行情来说,尤为明显。

目前我们主要产品就是圈圈呢和强缩呢,外销客户对这两个产品还是情有独钟。但这两个产品弊端就是缩率偏大。后期在服装才裁剪时,比较容易引起短码纠纷问题。

在如此严峻形势下,感觉那些质量意识强的企业,很多是逆势而上的。而那些走大路货、不注重质量管理的企业,是每况愈下。



针织毛呢


2019年纺织行业形势将依然严峻,可谓是内忧外患,东南亚纺织市场不断吞噬国内市场份额,中美贸易摩擦加剧,国内环保成为常态化,很多纺织企业苦不堪言,而且订单量相比往年明显减少,关门、解散现象,在纺织业频现,从目前形势来看,接下来纺织行业将依然会面临很多考验,大洗牌局面可能会致使一部分资金回笼慢、环保不达标的企业被淘汰出局,不过,新一轮洗牌过后,纺织行业也将会慢慢的走向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


锦艺小布


2019年行业整体投资有望更加理性化,行业规模增速保持较低水平;鉴于我国人力成本持续上升,制造业成本优势逐步被削弱,国内产能向海外转移的趋势将会持续。

国内纺织服装需求增速弱势反弹,但贸易摩擦对纺织业出口造成不利影响。2017年纺织服装需求增速有所企稳,且2018年上半年同比增速为9.2%,高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但鉴于目前我国经济增速下行压力仍较大,中美贸易摩擦不断,出口环境依然面临较大不确定性,预计2019年行业需求保持低速增长。

中长期棉花价格具有上行趋势性,会对棉纺企业盈利能力带来一定压力。近年,我国棉花产量整体走势较弱,国储棉投放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棉花供需缺口,但随着国储棉轮出,库存逐年减少,未来我国棉花供需缺口可能继续扩大,中长期棉花价格具有上行趋势性。

纺织业盈利能力有下降趋势,收入和利润增速放缓为现阶段行业发展的主基调。2018年前三季度,行业规模以上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利润总额增长率及销售利润率均处于下滑趋势;行业上市公司营业收入和营业利润同期均保持增长,表现好于行业平均水平,但整体毛利率略有下滑趋势。未来随着纺织业产业结构调整加速,落后企业逐步淘汰,低速增长成为现阶段行业发展的主基调。

行业上市公司负债经营程度提升,且偿债能力指标弱化,未来信用风险可能上升。2018年9月末,行业上市公司整体负债规模和资产负债率上升,且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指标均值有所弱化,2017年末35家样本企业中9家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无法覆盖“分配股利、利润或偿付利息支付的现金”;各公司EBITDA利息保障倍数分化较为严重,部分公司的该指标的稳定性较差。

一、行业展望

纺织业规模增速继续回落,行业投资更加理性化;目前,行业产能充足且利用率持续上升,长期来看国内产能向海外转移趋势将会持续

近年纺织行业规模保持扩张态势,但增速明显放缓,行业投资更加理性化。2017年纺织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6,936.14亿元,同比增长5.9%,增速较2016年下滑4.8个百分点;2018年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同比增长0.8%,增速较上年同期放缓6.3个百分点。当前纺织业生产组织形式、要素比较优势、市场竞争格局及资源环境约束等方面出现了新的阶段性变化,受制于产业结构调整,盲目扩张得以遏制,预计2019年行业整体投资有望更加理性化,行业规模增速保持较低水平。

近年纺织业工业增加值增速加速下滑。2017年纺织业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增速下滑1.5个百分点;2018年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增速回落3.4个百分点。从布、纱的产量上来看,2017年布和纱产量分别为695.60亿米和4,050.00万吨,均有所增长;2018年上半年布和纱产量分别为267.20亿米和1,673.80万吨,保持增长,但增速较2017年同期均有下滑。2018年6月末,纺织业规模以上企业(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以上)产成品存货的期末值为1,384.50亿元,仍处于较高的水平。2017年纺织行业产能利用率为80.2%,同比上升4.2个百分点,2018年上半年行业产能利用率进一步增至81.1%。预计2019年纺织业工业增加值增速进一步回缩,但产能依然充足,且随着技术和设备更新,产能利用率也有望进一步提升。

国内产能存在向海外转移的趋势。目前,国内多家上市纺织公司已开始海外产能的扩张,包括行业龙头企业鲁泰A、百隆东方(601339,股吧)及天虹纺织等公司。天虹纺织早在2006年就开始在越南布局海外产能,2017年产能已达125万锭纺纱。百隆东方在越南纺织项目于2012年投产,2017年末百隆东方海外产能占公司总产能的比例约为42%。鲁泰A已经在越南、柬埔寨及缅甸等地设立了生产基地,其中2017年位于越南的3,000万色织布项目已经投产。考虑到我国人力成本持续上升,制造业成本优势逐步被削弱,而东南亚、南亚等国家劳动力等成本更为廉价,长期来看,国内产能向海外转移的趋势将会持续。

国内纺织服装需求增速弱势反弹,但经济增速下行对纺织业终端需求的不利影响将持续,预计2019年行业需求保持低速增长

近年国内纺织服装业需求增速弱势反弹,零售情况稳中向好,预计2019年行业需求保持低速增长。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和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提高,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不断增长,2017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36.62万亿元,累计同比增长10.2%。自2011年以来,纺织服装(含鞋帽、针、纺织品)需求增速已经连续6年下滑,增速放缓趋势明显,但2017年需求增速有所企稳,当年我国限额以上企业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零售额为1.46万亿元,同比增长7.8%,增速同比提升0.8个百分点,但仍低于同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2.4个百分点。2018年1-6月,我国限额以上企业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零售额为6,650.90亿元,同比增速为9.2%,较2017年同期明显上升,而全国限额以上商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7.2%,相较于其他消费品类,今年以来纺织服装类消费品表现仍稳中有升。鉴于目前我国经济增速下行压力仍较大,预计2019年行业需求保持低速增长。

纺织品出口端回暖,但中美贸易摩擦将对出口造成不利影响

我国纺织品和服饰出口自2015年起呈现负增长的态势,这一趋势2017年得以改善。2017年以美元计价的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累计出口1,097.71亿美元,同比增加4.5%;2018年1-6月累计出口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583.30亿美元,累计同比增长10.20%,今年以来,出口延续了2017年较好的增长态势。目前,纺织品出口整体已有回暖趋势,扭转2015年和2016年下滑的态势。

但近来中美贸易摩擦不断,将对纺织业出口造成不利影响。2018年特朗普政府对中国的多项产品征收“一揽子关税”,在我国回击美国的加税之后,2018年7月10日,特朗普政府威胁对中国2,000亿美元的商品加征10%的关税,其中涉及全部种类的纺织纱线、织物、产业用制成品等,仅服装、家纺等终端商品暂未列入。之后,特朗普政府宣布2018年9月24日加征10%关税,2019年1月1日起加征25%关税,将对我国纺织品的贸易环境产生一定的不确定性。据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统计,2017年中国对美国出口纺织服装及原料共456.4亿美元,占纺织服装总出口金额的16.9%,本次征税清单将影响中国对美国纺织服装出口金额约103亿美元,占中国对美国纺织服装及原料出口金额的22.6%,占中国纺织服装出口金额的3.81%。

根据人民日报2018年12月2日消息,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表示,中美双方同意停止相互加征新的关税,美国政府对中国2,000亿美元产品征收10%的加征关税原定在2019年1月1号提高到25%,现在已经决定2019年1月1号仍然维持在10%,双方决定不再对新的产品加征新的关税。考虑到2019年仍维持10%的加征关税,仍不利于纺织业的出口。

自2018年4月末,美元兑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开始上升。人民币贬值,在一定程度上缓冲了贸易战对纺服出口企业的影响,对于依赖出口的纺织服装行业构成利好。若人民币汇率贬值趋势延续,纺织服装企业将获得更多出口订单,并且增加企业收入,提升出口企业的毛利率。

国内棉花产量上行压力较大,且随着国储棉库存消化,未来我国棉花供需缺口可能继续扩大,中长期棉花价格具有上行趋势,会给棉纺企业盈利能力带来一定压力

我国棉花种植面积持续下滑,国内棉花产量上行压力较大,未来我国棉花供需缺口可能继续扩大。2017年国内棉花播种面积为323万公顷,较上年减少12万公顷,全年棉花产量为419.9万吨,较上年小幅上升,产量整体走势较弱。国储棉投放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棉花供需缺口,截至2018年9月30日,本年度储备棉轮出结束,累计计划出库431.2万吨,实际成交250.6万吨。随着国储棉轮出,库存逐年减少,未来我国棉花供需缺口可能继续扩大。

我国棉花价格自2016年开始上涨,2017年整体保持平稳,从2018年5月中旬开始,328棉花现货价格一路上行,其中2018年6月19日达到最高点每吨16,402.00元,5-6月间涨幅一度达9%。但从短期来看,受新棉上市、单产提高以及成交不及预期等综合因素影响,现货棉花市场低迷,短期内上涨压力较大。考虑到,棉花供需缺口可能继续扩大,从中长期来看,我国棉花价格具有上行趋势,对以棉花为主要原料的纺织企业来说,原料的采购成本占企业总成本比重较高,原材料价格上涨对棉纺企业成本形成一定压力。

二、业内企业财务风险展望

本报告选取了SW行业分类下的35家纺织制造上市公司(以下简称“样本企业”)作为样本企业,详见附录。

行业盈利能力有下降趋势,上市公司业绩表现要好于行业平均水平,规模效应明显,结构调整下的收入和利润增速放缓为现阶段行业发展的主基调

2017年纺织业(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以上)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3.7%,增速较上年回落0.2个百分点;利润总额同比增长3.6%,增速较上年回落0.1百分点;销售利润率为5.2%,较上年略有下降。2018年前三季度行业规模以上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利润总额增长率及销售利润率均处于下滑趋势。未来随着纺织业产业结构调整加速,落后企业逐步淘汰,我国纺织行业增长压力仍较大,结构调整下的收入和利润增速放缓成为现阶段行业发展的主基调。

近年来样本企业整体营业收入保持增长,且净利润规模不断提升,但增速有回落趋势,表现好于行业平均水平,规模效应明显。2017年随着服装终端需求弱势反弹,样本企业整体实现营业收入合计830.74亿元,同比增长16.25%;实现营业利润合计73.80亿元,同比增长65.81%;实现净利润合计61.86亿元,同比增长41.36%。2018年前三季度,样本企业实现营业收入716.61亿元,同比增长了9.60%;实现营业利润62.15亿元,同比增长13.37%;实现净利润50.56亿元,同比增长9.50%。

盈利能力指标来看,样本企业综合毛利率较为稳定,维持在19%上下浮动,但整体毛利略有下滑趋势。纺织制造类上市公司期间费用率仍维持在9%-10%附近,其中2017年为9.70%,整体期间费用率不高,期间费用中管理费用占比最大。营业利润率方面,2016年以来,样本企业整体营业利润率呈止跌企稳之势,2017年为9.69%。

从SW纺织制造子行业上市公司业绩数据来看,棉纺行业上市公司数量较多,但棉纺行业2018年前三季度收入增长相对疲软,仅高于其他纺织业,且弱于2017年的同期增长率。2017年丝绸和印染营收增长显著,增速分别为22.00%和20.00%。盈利能力方面,2017年子行业毛纺、棉纺及丝绸的综合毛利率同比均小幅下降,盈利能力有所下降,且2018年1-9月,毛利率继续下滑。因纺织行业系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劳动力成本占比较高,且行业竞争较为激烈,各子行业的整体毛利率水平较低,其中辅料行业的综合毛利率为近三年最高,2017年为28.41%,2018年1-9月的毛利率达30.24%。此外印染行业毛利率维持在20%左右。

行业上市公司整体应收账款周转率有下降趋势,印染业存货及应收账款周转速度优于其他子行业,未来行业应收账款周转率存在继续下降的可能性

近年纺织业存货周转率逐年改善,2017年行业整体存货周转率为2.48,较2015年提升了0.54,行业存货的资金占用水平逐年降低。虽然样本企业营业收入整体规模呈上升趋势,但增速要弱于应收账款规模增速,使得应收账款周转率逐年下降,其中2017年行业整体应收账款率为5.91,较2015年下降0.25。鉴于目前经济增速下行压力依然较大,且下游行业景气度比较低迷,未来行业整体应收账款周转率存在继续下降的可能性。

从SW纺织制造子行业来看,棉纺行业存货以原材料棉花为主,辅料行业存货以自制半成品为主,二者存货周转率要弱于其他子行业,辅料行业和其他纺织业的应收账款的周转率相对较低。而印染行业应收账款周转率和存货周转率均较高,存货及应收账款变现速度优于其他子行业。

行业上市公司资产负债率上升,部分偿债能力指标略有弱化,预计2019年负债经营程度会继续提升,信用风险可能会上升

从样本企业财务数据统计来看,截至2017年末,平均资产负债率为46.53%,同比小幅下降,2018年三季度末上升为48.54%。截至2018年三季度末,样本企业负债总额升至861.06亿元,资产负债率进一步提升,整体负债经营程度有所提升。

从样本企业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指标来看,2017年末二者均值分别为1.50和0.96,表现尚可,其中35家上市公司中流动比率在2以上的有15家,速动比率在1以上的有14家。2018年以来,样本企业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指标均值有所弱化,2018年9月末均值分别为1.40和0.87,整体短期债务压力可控,但部分企业流动比率及速动比率表现较差,存在较大的短期偿债压力。从现金比率来看,样本企业现金比率自2014年来持续提升,2017年现金比率均值为1.03,现金及交易性金融资产等尚可覆盖流动负债。但从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流动负债指标来看,2017年均值为0.11,其中5家为负值,10家在0.1以下。此外,2017年末35家样本企业中9家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无法覆盖“分配股利、利润或偿付利息支付的现金”,此类企业唯有通过再融资来偿还利息,一旦再融资受阻或不及时,就可能面临债务逾期或违约。受盈利水平提高,2014-2017年样本企业EBITDA利息保障倍数中位数逐年升高,但各公司的EBITDA利息保障倍数分化较为严重,部分企业的该指标的稳定性较差。


北京小散户


二批会慢慢淘汰掉,服装厂会慢慢规范成为大厂,基本都会有自己的采购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