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1 新生儿黄疸怎么办?三种情况,两种不用慌,一种需去医院

导语:新生儿黄疸怎么办?三种情况,两种不用慌,一种需去医院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宝宝常见症状之一,几乎每个新手爸妈都会遇到,如果月子里黄疸很快退下来,父母的心里也就松了一口气,毕竟,满月后如果宝宝黄疸还不合格,那么第二针乙肝疫苗都会受到影响。一般情况下,只要让宝宝多吃奶,多吃多排,黄疸也会很快消除,不过,这也要分情况,一般来说,新生儿黄疸有这三种可能。

新生儿黄疸怎么办?三种情况,两种不用慌,一种需去医院

一、生理性黄疸

据调查显示,有50%~60%的足月新生宝宝及80%以上的早产儿,在出生后都有可能出现生理性黄疸。主要症状是:出生后第二三天时开始出现黄疸,四五天时达到高峰,主要集中在面部,宝宝虽然看着也很“黄”,但是精神状况没有影响,能吃能睡,生理性黄疸一般7~10天自然消退,但是少部分早产儿宝宝可持续3~4周。

二、母乳性黄疸

由于母乳中存在某些物质会抑制肝细胞,致使血中的胆红素不能顺利转换和排泄。一般在宝宝出生两周后开始明显,持续一个月左右。而宝宝也是精神良好,小便不黄,体重正常增长,在停止吃奶一段时间后即可恢复,而且这种母乳性黄疸对宝宝的智力发育也并无影响,后期可以继续进行母乳喂养。

新生儿黄疸怎么办?三种情况,两种不用慌,一种需去医院

三、病理性黄疸

一旦排除上面两种情况,如果是病理性黄疸,就需要马上去医院进行治疗了。病理性黄疸在宝宝出生后24小时内就会出现,并且黄疸程度较为严重,持续时间较长,或者暂时消退后又会复现黄疸。引起病理性黄疸的常见原因有:

1、溶血性引起的黄疸,主要由母子间ABO或RH血型不合而引起,黄疸常常出现的早而且严重,并有贫血、水肿及肝脾肿大等问题。

2、病毒性肝炎引起病理性黄疸,常见的是出生后1~3周出现黄疸且持续加重。或者在生理性黄疸消退后再度出现黄疸。

新生儿黄疸怎么办?三种情况,两种不用慌,一种需去医院

3、先天性胆管闭锁引起黄疸:新生儿因感染病毒,造成胆管纤维化,从而形成胆道闭锁,出生后2周左右开始出现黄疸,且越来越重。新生儿胆道闭锁一般要在出生后不久就得进行手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