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怎么样才能记住古诗?

永不言弃708


只通过看文字或听照本宣科的讲解来学习古诗,注定难理解、容易忘。解决方法很简单~形象视觉化!以《元日》为例,说说怎么视觉化学古诗。

一、学会像婴儿那样学习



大家都知道,婴幼儿可在很短时间里“习得”母语了【想象一下到广东打工的大人要多久才会讲广东话?而广东幼儿园孩子在多语言环境里可很快会讲普通话、英语、家乡话、广东话等】

而婴儿的学习方式就是调动多感官参与来“学习”!

二、貌似“枯燥无味”的古诗如何“学得快、记得牢”?

平时大家觉得学古诗很乏味,是因为我们看文字,脑里没能联想、想象、呈现诗句中的场景和形象。

如果在学古诗是边看边想其场景,就能激活我们轻松高效的形象思维,像婴儿一样调动多感官来参与学习。

三、实例:多感官参与学《元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

想象放爆竹的场景和声音,又穿新衣又拿压岁钱的开心愉快。一年过去了,又长大了一岁。(年历少了一张)

~春风送暖入屠苏

春风,柳树冒芽。屠苏,一种用屠苏植物泡的酒。

~千门万户瞳瞳日

千家万户,一条村的人。春天的太阳,暖而不烈。

~总把新桃换旧符

以前的门神都有桃林刻的,现改为纸写的对联了。新的贴上去,旧的换下来。

四、小结:

1 将文字视觉化、形象化的过程也是调动形象思维的过程,所以效率高。

2、如果想象不出图形,说明没理解,就应查资料了。

3、不怕画得不像不好看,自己看得明白就行。

4、复习时,或抛下课本,看自己画的图,这样省时省力。

专注分享符合孩子天性的学习方法,视觉化学古诗系列教程已逐步推出,赶快关注围观测试!


速强画说儿童教育


我喜欢古诗,从上大学开始。之前不是不喜欢,而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没有时间和精力去欣赏、感受诗词之美(我是一九八二年考上大学的)。

工作以后,闲暇时间拿本诗词随手翻翻,一直没放下,但也没认真当回事好好学。近年来随着国学尤其古诗词热,我也技痒难耐,又拾起来了,去读,去欣赏,去背诵。本以为岁数大了,记忆力不好了,但试试,结果对自己还比较满意。

我的感受是

一,对于现在热的幼儿学古诗词,由于孩子的理解能力还很弱,但不可忽视的是孩子的记忆力超乎大人想象,所以可以选那些通俗易懂,容易上口的,先利用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孩子背诵,当然开始不要太多了,比如一星期一首,但要每天练习,时间也不宜太长,避免孩子厌倦,背的多了,可以试着简单的给孩子讲解,慢慢随着孩子诗词量增加,理解力增强,就要注意让孩子理解着去背,对于以前学的,也要不断的复习,温故知新,尤其重要的要把古诗词的学习和周围的环境,比如人,花草树木,春夏秋冬等联系起来去理解学习并应用,调动孩子的学习兴趣,寓教于乐,会有不错的效果。

二,对于成年人学古诗词,切忌死记硬背,要从鉴赏的角度,理解着去背诵,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要了解诗人的生平,重要经历,诗词的创作背景,其中用到的典故,诗中每个字、词的含义等,这样对该首诗理解了,再去背诵,就会容易多了,而且会记得比较牢固,即使哪句忘了,根据诗词的含义,也会联想起来。再有就是重复记忆,不能当时学过背过就过去了,要不时拿起,重复记忆,这样才会真正记住了,而且诗词读多了,会有一种语感,有些提起某诗会不自觉脱口而出,这也算是诗词的魅力吧。

自己的一点感受,敬请指正。


柿子树下w


古诗怎么背诵容易记得住?

悟空常邀题跑偏,回答不舍半文钱。

烟茶自备酒不管,天天相约君为难。

上班开机望一眼,出题不严偏盖全。

有心回复挤时间,无奈读者少可怜。

每天恭喜头条荐,观者不足一两千。

父母心疼时时劝,夫人唠叨无遮拦。

亲友来访牵挂惦,儿子嘟啷心情烦。

生僻冷字查字典,拼音难识白眼翻。

无韵无律平仄厌,令初学者脑伤残。

韵律难懂心疲倦,顺口打油讨人嫌。

偶得佳句暗自欢,提笔速记又茫然。

幼学古人史书览,诸子百家效先贤。

诗词元曲当经念,只盼下笔有神传。

莫非先辈有偏见?令吾辜负好华年。

唐宋词鉴书翻烂,疾首伏案怎么填?

注。我对古诗词背诵的理解是,从来没有什么任何捷径可走,全凭死记硬背。这都是从小父母给逼的,不背不让吃饭睡觉,还不能争辩反抗。

仓促而就,不懂韵律平仄。还望诸君见谅。祝大家双休愉快,心情大好,致谢。


有海有泉


个人觉得中国的古诗词文言文是最好记忆了。一是朗朗上口,二是特别有意思。

学生时代甚至可以做到对几十字的古诗过目不忘的程度。这个当然是要几年诗词文言文基础才能做到的。而做到这种程度基本都是看一眼就知道古诗讲的是什么意思了。就跟我们平时说的普通话一样。

所以,要想把古诗记住首先要明白其大概意思。然后读几遍,闭上眼试着去回忆古诗中的内容。尽量去想,想不起了然后看一下,接着继续想。直到能够结结巴巴把古诗顺出来后,开始巩固记忆。使劲儿的读熟,反复的多读几遍。感觉背差不多了,闭上眼睛,背一遍。一定要把脑子用起来,动起来。记性不好就多重复几次这样的操作。当时能够流利背出来后,过一会儿再回忆一下,到了第二天之后一定要再巩固记忆。一定要定期复习,这样才能记的牢固。

对于一些较长的古诗就分段分层去记忆,比八句的你分两段。像《琵笆行》这样长的就按故事情节分隔成一段一段的。

总之就是化整为零,并加以后期巩固。

实在不行的,就是一直读,读读读。十遍二十遍一百遍。读到不用脑子口头禅都是古诗。

兴趣也很重要,努力是必不可少的。

古诗词一般都是很美很有思想,有感情的。诗人如果有个大概了解,写诗背景也了解一下,相信对背诵肯定有效果的。

遇到比较难的古诗,建议不要急着去直接的背,先逐字逐句翻译,知道什么意思。然后再从意境回归文字。


兰灵笑笑生


您好,我是国际记忆大师焦典。首先现在我们提倡图像记忆,图像记忆比一般的逻辑记忆或无意识记忆要强很多,打个通俗的比方,你看一本也许很难背下来,但是你看完一部电影却能记得很清楚。

所以,你可以尝试用图像记忆来记忆古诗文。具体方法在我的知乎文章里,每天都有连载。最近我正好在连载小学必背古文,这里举一个例子,其他的古诗文,你可以看我的连载。

一、默写一遍

《古朗夜行》

李白

小儿不识月,

呼作白玉盘。

又疑琼台镜,

飞在青云端。

二、故事记忆法

█故事记忆法:将抽象文字,转化为形象的图像,然后通过故事情节的方式,串成一个形象生动的故事。

我的参考答案:

夜晚,李白在鼓上行走,撞到一个小儿,他看着月亮摇头不认识,于是用口对着白玉盘呼气。

用白玉盘将琼台上的镜子装着,突然镜子飞在青云上了。

哪有什么天生如此,只是我们天天坚持!祝你也能成就自己的最强大脑!

以下附一张我的绘图记忆法作品:



国际记忆大师焦典


从中学生的角度来看的话,背诵古诗文,理解后记得更牢固。强记和死记并非同一概念,理解之后记忆会更快。当然,背诵后也有助于理解。

(1)抓关键词语背诵

所谓关键词语,一是指需要背诵的文句、语段的领头字词;二是紧紧抓住容易联想背诵内容的关键性动词。如背诵《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历数担当大任的人遭艰难情状的句子,可抓住“苦”、“劳”、“饿”、“空乏”、“拂乱”等意义、用法独特和在文中作用显著的词语来记忆。

(2)按写作顺序背诵

文章的写作顺序主要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按照写作顺序来梳理文章的思路,寻找利于背诵的策略也是常见的背诵途径。例如,《核舟记》的写作是空间顺序,背诵时就可以按照这个顺序来处理:整舟→船中→船头→船尾→船背。文章中的每一段都有一个暗示空间顺序的语句,同学们可以先将这些语句记熟。然后在拆分每一段的结构,梳理每一个段落的背诵思路。

(3)采用“整分联背诵法”

整分联背诵法是指整体背诵法、分段背诵法与联合背诵法,这几种方法各有不同的特点、用途,并有一定的联系。一般而言,整分联背诵法要求学生先对课文进行整体阅读,然后对每个语段进行分别背诵,将每个段落背熟记牢,然后再将所有的段落联合起来进行记忆。对于较长篇幅的古诗文背诵篇目,如《曹刿论战》、《出师表》等篇目,这种方法是切实、有效而便捷的。


物理小金鱼


要记住古诗有很多种方法,第一种也是最常见的一种就是死记硬背,这个对任何东西都适用,当然死记硬背本身也是有技巧的,那就是必须遵循人的记忆和遗忘的规律,反复复习巩固。

另外可以根据古诗的特点来记忆,比如以下的几种方法。

1. 韵脚记忆法

  古诗都有严格的韵律,这是古诗对美学的一种回归。在背记古诗的过程中,可以重读韵脚。

  例如:“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这句诗的韵脚是韵母“an”,因此在记忆的时候,可以记住韵脚的字,从这个字来扩散到这句诗,从而加深记忆。

这也就引出了下面这种记忆方法。

2. 诵读记忆法

  以抑扬顿挫的语调来诵读古诗,适当放慢速度,尽情体味诗中的意向,从而加深记忆。

3. 对仗记忆法

  很多古诗,尤其是律诗是非常讲究对仗的,对仗是这些诗歌的一种规律。在记忆的过程中,你可以两句对比着记忆,这样可以克服记忆单句的困难。

  例如:“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这两句诗中,对仗比较工整。两只对一行,黄对白,青对翠等,这样可以对比着记忆,很容易同时将两个诗句一并记住。

再有就是在理解、想象和分析诗词内容的基础上进行记忆,比如

1. 理解记忆法

  就是首先理解这首诗词的内容,了解诗词的思想。这些内容肯定都有一定的逻辑性,只要你将诗中的意思背记下来,到用的时候,再还原成诗词的语言,这样诗词就比较好记了。

2. 情景想象法

  就是发挥想象力,来想象下诗词中描述的景色或人物的原貌,这样帮助记忆。

  例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你可以想象有一位衣着褴褛,但深情悠然自得的老人,在一排竹篱旁欣赏并采摘着菊花,他的身后是轮廓非常清晰的南山。如果你的脑海中能想象出这样的一幅图画,那么这首诗已经在你脑海里有不可磨灭的印象了。

这种方法对景物诗更适用。

3. 分析记忆法

  很多时候分析可以加深记忆,平滑而独立的事物是很难在人的大脑里留下持久地印象的。如果适当的使记忆的东西和过去的记忆,价值观建立联系,那么就对记忆这件事物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例如:“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这首诗大诗人白居易《大林寺桃花》中的一句。看完这首诗,不妨分析下。诗人为什么说四月的时候山外的花儿都开尽了,山上的桃花却刚刚盛开。如果进行调查会发现,因为山下和山上的气温不一样,因此桃花开的时节也不一样。如果稍用地理知识分析,就可以知道,这是自然带分布中的垂直自然带,这样一来,对这句诗的记忆肯定深刻了。

希望以上这些对网友们有所帮助


诗言志词传情


怎样记忆古诗词还真是件矛盾的事。

童年少年时代记忆力好,但并不能完全理解其中的意思,这对记住古诗词是个不利条件,只能全靠放声多读、死记硬背,但这个时候记住的古诗,差不多能伴随你一辈子。

青年时期记忆力不差,学识相对也多了,理解能力就强了,但这个时候,学业、事业、爱情都要兼顾,又有几个有闲情逸致去记诵古诗?

中晚年之后,记忆力衰退,对记忆古诗词更加不利,但也不是没有优势,毕竟这个时候能轻松理解诗词意思,明白了每句诗的具体意思和含义,记忆起来应该也不难吧。

至于记忆的方法,我自己少年时有手抄的习惯,抄过后再多诵几遍,也便记下了,成年后我也是在练字时抄写,边写边诵,有空就多读,并在读诵的过程中加以理解及结合具体事物进行联想。记下后一定要加强记忆,第二、三天甚至四五天后再回头来检查以前记下的是否还仍然记得。如果不反复记忆,即使开始记下,过几天还会忘得精光,边记边忘,全部是无用功。

孔子说的"温故而知新、学而时习之",说的大概就是这个理吧。


易水春妍


我这人没什么文化,也不愿死记硬背,所以,自己的笨办法是,在理解的基础上的主词记忆法。以古诗《蝉》为例。原诗是: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籍秋风。第一句的主词是〔垂緌〕,就是蝉的针状的嘴,所以,这句的意思就好记了,(蝉吸露水)。第二句的主词是〔流响〕,就是蝉声高不断,那么这句的大意(蝉声不断的从桐树上传出来)。第三句的主词是〔居高〕,意思是,蝉在高处声传播的远。第四句主词是〔籍秋风〕,这句的大意是(蝉声不是依靠秋风传播的)。这样,只要记住主词,还愿原诗就不难了,因为,主词还原诗句,主词之间又有顺序,在理解的基础上,绝句,几分钟就会背了。


皛舒


建议唱出来比较好记。例如王菲演唱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普及率非常高,诗词随着音乐更是广为流传,雅俗共赏。

尝试把书法、诗词和音乐三者结合起来,以一首诗,一首歌,一幅字的展现形式,集诵读、演唱、书写等多种元素为一体,全方位展现中华文化的内涵魅力。不仅书写起来酣畅淋漓,而且在诵读和演唱时更能让人的心灵得到升华。创造性地展现了中国古典诗词的别样魅力,使古诗词焕发新的光彩。

第一部分:古诗词原创音乐书法作品探索

1、《关雎》词:《诗经》 曲:安书楷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2、《大风歌》词:汉高祖 刘邦 曲:安书楷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3、《长歌行》 汉乐府诗词 曲:安书楷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4、《敕勒歌》北朝民歌 曲:安书楷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5、《峨眉山月歌》词:李白(唐) 曲:安书楷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6、《赋得古原草送别》 词: 白居易(唐) 曲:安书楷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7、《悯农》词:李绅(唐) 曲:安书楷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8、《雨霖铃》 词:柳永(宋) 曲:安书楷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9、《永遇乐》词:辛弃疾(宋) 曲:安书楷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xū),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bi)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第二部分:《翰墨禅音》

我喜欢音乐,她如潺潺清泉温润心田。

我喜欢书法,翰墨笔尖书写岁月年华。

1、《一切有为法》



词:《金刚经》偈语 曲:安书楷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

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2、《菩提本无树》

词:六祖惠能(唐)曲:安书楷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3、《玄奘西行》

词曲唱:安书楷

夜空中 一颗星 那是谁的眼睛

我心中 一盏灯 为苍生送去光明

我一步一步向西 追寻着你

漫天黄沙遮不住 菩提心

我一步一步向西 只为找到你

安得世间自在 自在欢喜




4、《鸟鸣涧》

词:王维(唐)曲:安书楷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5、《春有百花秋有月》

词:无门慧开禅师 曲:安书楷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

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6、《题西林壁》

词:苏轼(宋)曲:安书楷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世间一切皆无常,奔波劳碌费思量。

得失有无终成空,尘烟散尽梦一场。

安书楷/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