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占尽天时地利的秦皇岛经济该如何腾飞?

静夜史


秦皇岛资源富饶,是历史上的通关要道!无论从经济,资源,历史,都是数一数二的区域!然而发展缺一直不太理想,甚至被称为“北京人的后花园”其实城市如果不能营销自己成为品牌,就不能聚集人气、聚集资本、聚集市场要素从而推动城市发展!一个城市的经济和发展已经被纳入整个社会分工的体系之中,其城市的财政状况、消费水平、居民收入、福利待遇以及就业等社会问题都和这个城市在全国乃至全球的市场竞争力密切相关。不管这座城市愿不愿意,商业化社会的进程必然将城市带入一个开放的市场交易平台之中,如果这座城市不想被淘汰,就必须象营销产品一样营销这座城市,并把城市做出品牌,进而继续保持自己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秦皇岛缺的是营销是规划!只有做好营销规划,才能带动人气,拉动经济增长!


熊大寻旅游策划公司


秦皇岛如今是河北“最穷”的城市,GDP排在全省倒是第一。虽然不是什么好事,但也不一定是坏事。发展不起来不是没有资源,也不是没有机遇,只不过错过了。俗话说, 大树底下好乘凉,可大树底下也不容易茁壮成长。

失去的机会永远不可能再回来

秦皇岛是国家在1984年最早对外开放的14个沿海城市之一。其中,近在咫尺的大连、青岛、烟台的发展令人羡慕;上海、天津、广州只有仰望;宁波、温州、福州、南通、连云港差距太远;只有与最南部的北海、湛江一起,背对黄土、面朝大海。

这是这33多年来唯一一次可以靠自身发展的机会,国家也是寄予厚望。

秦皇岛与大连隔海相望,同样有着港口资源且非省会城市,分别背靠着河北和辽宁。可如今大连成为了东北三省的经济最强市,秦皇岛却没落到河北的最穷城市。2017年大连的GDP为7363亿,而秦皇岛只有1500亿,相距甚远。

这是一次最好的经济发展机遇,可惜错过了。

大局不在秦皇岛这个点上

从京津一体化的初级阶段,主要是以首都和天津二大直辖市为发展轴线。最受益的城市自然就是夹在中间的廊坊。

还有同天津滨海新区隔着海的唐山曹妃甸经济开发区,开始时声势浩大,规划了2000平方公里的经济区。秦皇岛紧贴曹妃甸,只要曹妃甸开发区成功,那么秦皇岛就能搭上顺风车。可惜人算不如天算,曹妃甸以失败而告终。秦皇岛自然也偃旗息鼓。

而今天的京津冀经济圈的发展重点落在了雄安,大兴国际机场的建设、雄安新区的成立已十分清楚地告诉大家未来的发展方向。与秦皇岛相距越来越远。

在京津冀眼里的秦皇岛格局到底有多大?

历史上的秦皇岛一直是首都的后花园、避暑山庄。北戴河的名字更是让人如雷贯耳。在如今的首都经济圈的大框架内,相距秦皇岛270公里,高铁也就1小时辐射圈范围,可成不了60公里的腹地半径范围。只能继续做疗养、旅游、度假、避暑的胜地。

未来的秦皇岛的发展要调整方向,经济总量应不在再首选。凭借赋予旅游胜地、避暑山庄的环境优势,继续做大做强第三产业。吸引京津冀地区的教育、旅游、娱乐、休闲、度假、养老等产业集聚秦皇岛,并在此基础上发展高端服务业及科技创新产业。


鞅论财经


秦皇岛的确是天时地利,甚至加上人和也不为过。

秦皇岛是战略要地,境内的山海关是东北地区通往华北地区的重要通道,在历史上,满清入关,便是走得这一通道。

京山铁路的修建,为秦皇岛地区带来了第一条铁路。

而1898年秦皇岛港的修建,则使得这个地区有了面向海洋的据点。

作为交通要道,秦皇岛火车站停经的车次在河北省数一数二,甚至要超过保定和唐山。

作为一个具备港口的城市,在1984年,秦皇岛也是第一批沿海开放的城市。

作为中国的夏都,北戴河每年都会有大量的游客去度假观光。

可以说,秦皇岛把自身的资源天赋开拓到了最大,但是奈何,地处华北与东北交界地区,华北与东北的经济模式,让秦皇岛虽然有拥抱大海的能力,但是却没有能够拥抱大海的资源。

秦皇岛前身为临榆县,在元明清均属永平府管辖,而永平府所在地,则是今天秦皇岛市卢龙县。

秦皇岛的突出重围,和近代工业与科技的发展不无关系,倘若不是铁路与海港的修建,秦皇岛恐怕难以超越永平府卢龙县,成为一市市府所在地。

有了发达的交通与海洋据点,秦皇岛,却并没有等来发展。

如今的秦皇岛,在其所隶属的河北省中GDP排名倒数第一。

作为一个环境优美且名声显赫的沿海城市,这一数据恐怕让不少人大跌眼镜。

境内优质的旅游资源,真得算是让秦皇岛人靠山吃山靠海吃海了。

秦皇岛所处的地理位置重要,但是,其对外部经济的依赖性,可以说是十分地高。

作为与秦皇岛紧紧相邻的唐山,是目前河北GDP排名第一的地市。

唐山境内有曹妃甸港口,和秦皇岛一样,唐山也是铁路发达地区。

但是,唐山经济的发达,最重要的因素在于,唐山有腹地,有资源。

唐山境内丰富的矿石资源,促进了唐山钢铁、水泥、陶瓷等重工业与资源工业的发展,虽然唐山的经济模式亟待转型,但是唐山积累起的经济资源,却让秦皇岛望其项背。

秦皇岛境内,平原稀少,著名的山海关,单凭名字就把秦皇岛的地区因素点明——这里是山海的交界点。

没有平原,使得秦皇岛的轻工业发展,不具备土地优势;而资源稀少,则使得秦皇岛难以像唐山那样,发展重工业。

而越过秦皇岛,向西眺望,会发现,承德、张家口,更是山川与高原相连,举目四望500里,都难以有发展工业的地区。

也正因此,秦皇岛虽有良港,甚至港口是渤海湾内最好的,但是却因为没有腹地,或者腹地没有工业,使得秦皇岛港,只能凭借大秦铁路运输山西的煤炭,以及运输大庆的原油,而经营下去。

秦皇岛港,有大材小用的境遇。

秦皇岛的优势当然明显,港口、铁路、优美的风景。

但是,秦皇岛却不能单纯靠自己发展,他急需腹地具备工业优势,但是可惜地是,上天给了秦皇岛最好的资源,却没能把秦皇岛周边地区,也变得和秦皇岛一样具备优势。


林一行


管窥之见!外在条件没的说!关键是定位!为旅游城市,再有就是人的问题!市里的领导都是到秦来度金的!凳子没坐热就走了!谁管你怎么发展?后面怎么样呢?再有限制太多!束缚了自己的手脚!就拿大货车来说吧!这儿不让进!哪儿限高!见到外地车不弄你啦啦尿算你加的紧!往后谁还敢来啊?血管有病,全身怎能好??作为秦皇岛人,看着真的急啊!313万的人口!开放的第一批城市!去年的工农业总值,1600亿,说实话还不如人家一个县高!我们真的该反思了!!!


原来的我79959141


秦皇岛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温和的气候条件,以及它全方位的旅游资源注定它必将崛起。只是近些年来缺乏具有战略眼光的领导和它城市规划定位的模糊,迟滞了秦皇岛的发展。如今城市规划定位己趋明朗,它先天具有的大海、山水、古迹、长城和具有世界级的地质遗址群落,以及高覆盖的森林和温和的气候条件都构成了它未来发展康养、宜居、宜游的基础!往年秦皇岛只注重南部海边的旅游业,发展单一且有季节的局限性!北部柳江国家地质公园里的秀美山水、古城关口、多样化的长城群和全面的地质遗址群等都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如果北部山水和古迹能够得到有效的保护和修复,就能与南部的大海和现代化的城区组成一幅完美的山海城于一体的一年四季宜居宜游的康养之城!目前,秦皇岛发展的底蕴一切都已俱备,就看市领导的力度和资金的注入。未来也许秦皇岛这座北京的后花园城市就是中国北方的香港。秦皇岛的腾飞应该指日可待!


寒山问雪


秦皇岛要重点发展生态环境,为国家领导人和各界精英在北戴河避暑休养创造好环境。经济发展慢一点,工资低一点,是次要的,要有大局观念,要有奉献精神,够吃够喝就行了。


太阳系优秀公民


秦皇岛的广告做的不到位,急需加大力度宣传做好自己的名片!引进高新技术依托特色成为产业链!


小萝卜头99


让市长干20年不换人


家和万事兴59250661


秦皇岛是一个赖以生存的城市,之所以这么说是经济受限制,物价和人均GDP成对比的。老化说的好,要想出去闯过了山海关!可就有这批人一过山海关就扎根秦皇岛!秦皇岛气候很宜人,沿海城市重点旅游区!对于北方冬天恶劣天气很有吸引力!重要是人烟稀少,消费水准完全可以自己说了算!慢慢的这座城市都是弥漫着东北口音,到秦皇岛能够听到本地人声音不容易,地理属于秦皇岛,可人都是黑龙江人!


森222


秦市经济规模较小,人口也不多,缺少规模化工业和重要制造业,这是阻碍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仅靠第三产业增加值改变经济面貌也要经历比较缓慢的过程。港口贸易的优势现在已经被附近的几个深水大港所取代,自然资源先天不足的客观现实是要必须面对的,积极探索新的经济增长方式是当务之急,如何破解城市发展受制是这类城市面临的共同难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