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斯大林的儿子被俘,德国想进行人质交换,但是斯大林没有同意,这是为什么?

用户68852507


几个世纪前,沙皇彼得大帝对暗中破坏改革的皇太子阿列克谢也没有顾及什么“父子,骨肉之情”,眼都没眨一下,直接把亲儿子送上了审判庭,并处以极刑。堪称“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的典范。

二百多年后,类似的一幕又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被战斗的民族重演。

巴巴罗萨计划之初的闪电进攻中,1941年7月,斯大林的长子雅可夫在斯摩陵斯克战役中被德军俘虏(下图),关进了集中营。

到了1943年,希特勒提出用雅可夫换保卢斯元帅(在斯大林格勒战役后期,重围之下,违背希特勒“要坚持战斗到最后一人”的命令,擅自投降苏军的德军前线总指挥)的要求,被雅可夫爸爸——斯大林毫不犹豫的拒绝了。还放出了一句响亮的狠话:“我不会用一个将军来换一个士兵。”

这话着实让人钦佩,感觉领袖人物的觉悟跟咱们普通人真的不是一个档次。

看懂这句话,得先了解一下时代背景和前因后果再下结论。

说这话前,还有句话,是对全体苏联军民说的,也挺狠——“我们苏联没有俘虏,只有烈士或者叛徒”。

与西方重视个体生命价值,认为在绝境之下,选择投降,保全生命,并不有损于军人的荣誉的理念不同;刚烈的毛熊虽然长着一副西洋人面孔,但更认同咱们东方文化中“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执念,鄙视投降和任何示弱的行为。

而且,这种心理一直延续到现代俄罗斯。去年叙利亚战场上,俄军飞行员菲利波夫在寡不敌众,身受重伤之际,仍然持枪与极端分子战斗,最终,身负重伤的菲利波夫少校拉响了手雷,与包围他的极端分子同归于尽。以血肉之躯诠释了现代俄军宁死不屈的“气节”。

再回到二战,在德军的闪电战下,苏联被打了个措手不及,面对成建制大规模苏联官兵投降,斯大林给极坏了,,于是下了狠招,在1941年8月16日签署了著名的“270号命令”,大意是——“任何开小差或是向敌军投降的官兵,都被视为叛国罪,各阶层官兵务必战斗至最后一刻。如果指挥员或者政委不积极组织击退敌人,而是选择向敌人投降,可以用一切办法消灭他们……”

这个命令之下,负责督战,执行“270号命令”的苏联政委成了个可怕的存在。政委射杀逃兵的情节在各类影视作品中被不断演绎,甚至被妖魔化,成了影视界几十年如一日被“黑”的对象。

比如下图,电影《兵临城下》中这个大眼袋的中年油腻政委,架个机枪,嗷嗷叫着在后面扫射自己人。

实际上,苏联政委绝对是战场上的高危群体,二战中,德军的规矩是,被俘的红军政委不用审判,直接就地枪决。

所以,政委上战场都是抱着必死的心态,总是带头冲锋,乌拉乌拉一通鼓动,身先士卒,真正玩命打,用血肉之躯保持着苏军旺盛的战斗力。据统计,卫国战争中,政委的死亡率一直位居榜首。

再回到雅科夫的命运上,某种程度可以看成,斯大林是在用自己的亲生骨肉实践这个“270号命令”。而且做的很到位,把雅科夫的妻子,自己的儿媳妇尤利娅都按政令标准,当作叛徒家属去流放。

现在,很多人直接把拒绝交换儿子的行为归为斯大林冷血,雅科夫不受待见等等。虽说有一定道理,但不能构成主要原因。

(下图,雅科夫与斯大林的合影)

雅科夫是斯大林第一任妻子叶卡捷琳娜所生,生下孩子后没几个月叶卡捷琳娜就去世了,雅科夫自小被大姨妈养大。斯大林对这个儿子很冷淡。因为父亲的无视,雅可夫曾经开枪自杀过,但没打中。斯大林知道后只是冷笑着讽刺说道:“呵呵,打偏了,这枪法都不配当个军人。”

不过,不喜欢是不喜欢,并不代表就没感情,不看重儿子的生死。养个小猫小狗走丢了心里还难受好长时间呢,何况是自己的亲生骨肉,自己亲孙女的爸爸。

而且,据史料记载,斯大林曾下令进行过两次营救行动,但均以失败告终。在得知雅科夫已经死于集中营的消息后,斯大林中风再次发作,估计心里面也难受过一阵子。

斯大林之所以不换儿子,更多的是政治上、外交上的考虑。

此时,被德军俘虏的苏联官兵千千万,何止雅科夫一人,如果只因为雅科夫是领导人的儿子,就成了特权阶级,被用德军元帅换回,这对当时苏联军队的士气会产生非常负面影响,破坏他伟大领袖的光辉形象;
而且德军方面也一定会利用这件事儿大做文章,说斯大林搞特殊化,只顾自己的儿子;西线的英美盟军也会看扁斯大林的人品,甚至对苏联的国际声誉产生不良影响。

毕竟,作为大国领袖,斯大林眼中不仅有自己的儿子,更有军队、广大官兵以及苏联千千万万的老百姓.....

此外,保卢斯元帅因为违抗希特勒命令擅自投降,如果真被弄回德国去,肯定会被当作背叛元首的典型“以儆效尤”来震慑其他不满希特勒的国防军将领,等于在帮小胡子加强对军队和政界的绝对控制,这个也是大胡子不想看到的。

结果,这可就是惨了雅科夫自己。

被俘之初,喜出望外的德国人认定斯大林的儿子“奇货可居”,在他上面大做文章。

各种审讯资料后来都被英美盟军掌握,据披露出的一些线索看,雅科夫并没有任何配合或者妥协的举动。

但德军这边才不管那么多呢,反正人在我手里,直接造谣就行了。

于是,德国人开始伪造传单,甚至审讯口供录音,说苏联皇太子已经从了德军,还用雅科夫的口吻写劝降书给苏联军民,印成传单,铺天盖地的发,以扰乱苏联军心、民心,抹黑斯大林“伟大领袖”的光辉形象。


这也部分解释了,斯大林为什么把自己的儿媳妇当“叛徒家属”流放。

不过,种种流言被雅科夫的死暂时画上了句号。

关于雅科夫的死,至今没有统一的说法,主流解释是:在集中营里,雅科夫与波兰人成了好朋友,德军为了刺激他,故意让雅科夫看了苏联针对波兰高级军官的大屠杀”卡廷惨案“相关资料,加上外界各种关于他”叛变“的流言铺天盖地传来,雅科夫精神受到严重打击。最终,1943年4月,36岁的雅可夫扑向了集中营380伏电网,用自杀证明了自己绝对没有参与德国法西斯的罪恶勾当;同时,他也是在向自己的父亲证明清白。

他的死也更是为了不让自己的名誉继续被敌人利用....但是,因为没死在战场上,死因不明,一直被斯大林当成不光彩的存在。

最后,再对比一下,继任大胡子的种玉米爱好者——同样在二战中失去了长子的赫鲁晓夫主席。
赫鲁晓夫的儿子的死,再一次实践了斯大林的狠话——“我们苏联没有俘虏,只有烈士或者叛徒”。

二战中,赫鲁晓夫的长子,飞行员列昂尼德,空战跳伞后摔断了一条腿,被德军俘虏,之后宣布投降德国。

本来苏军这边以为赫鲁晓夫的大少爷已经”殉国“了,准备报”烈士“,这消息一传来,气坏了斯大林,赶紧命令精锐的反间谍部队“营救”列昂尼德。最后列昂尼德竟真的被苏军从德军手里抢了出来,绑架回莫斯科,直接押上了军事法庭,当成了叛徒的”典型“,被判了死刑。

赫鲁晓夫先是以为自己痛失爱子,之后失而复得,谁知峰回路转,又要面对儿子被当作叛徒枪决的命运。为了救儿子一命,赫鲁晓夫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发疯一样的各种托关系,找熟人,甚至给斯大林下跪(下跪这个是传闻,不一定真实)。

为这事儿,苏共中央还专门召开了政治局会议。最终,会议决定维持原判,执行枪决。理由是:“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不能因父亲的名望而宽恕儿子的罪行,同时又以相同的罪名去惩罚其他人,那样就无法向人民交待。”

不过,虽然赫鲁晓夫文化不高,但是很有城府,列昂尼德被枪毙后,赫鲁晓夫并没有表现出什么不满情绪,还是各种场合的鼓吹和迎合斯大林,一幅肝脑涂地至死效忠的姿态。

最终,斯大林逝世后不久,赫鲁晓夫一通折腾,坐上了“龙庭”,开始可劲的“否定”斯大林,在苏共二十大上,赫鲁晓夫宣布斯大林为“暴君和人民的奴役者”......还有那些曾参加决定列昂尼德生死的“政治局会议”的主要委员,也都逐一遭到了“清算”。


然而,斯大林至死都没有给自己的儿子彻底昭雪。

直到1977年,在西方的协助下,雅科夫在集中营的被俘生活及英勇行为,才被苏联政府彻底查清楚,最高苏维埃这才追了授雅科夫·约瑟夫维奇·朱加什维利一级卫国战争勋章。

正所谓,一个人如果拥有超于常人的权力,就必然要承受过超于常人的痛苦,失去过常人拥有的东西。

本人文章一律原创,拒绝他人抄袭、任意转载,如遇到类似“白鹿野史”这种全部照抄者,一定投诉到底!


大学军事理论教师


1941秋天,德国军队和苏军在莫斯科市郊进行了一场为期一个月的大决战,双方投入兵力300多万,伤亡惨重,有一百多万人伤亡,苏军方面有近九万人被俘,这被俘的九万人之中就有斯大林的大儿子雅科夫。

雅科夫原来并不是军人,他大学毕业后就在莫斯科一所建筑工程学院当工程师。

雅科夫非常聪明,学习成绩一直不错,斯大林对他寄予厚望,一直想把他培养成一个优秀的接班人,望子成龙是天下父母的共同心愿,斯大林也不例外。

可是因为雅科夫从小在一个领袖的家庭长大,厌倦了政治,对升官发财不感兴趣,也不想靠着老子去往上爬。

所以毕业后雅科夫拒绝了父亲让他去机关工作的提议,当了一名普通的工程师。卫国战争爆发后,雅科夫才报名参军,雅科夫来到军营之后,担任第16集团军坦克师三团二营工兵上尉军官,不曾想没多久就被俘虏。

斯大林的儿子当兵,对部队是严格保密的,只有所在部队的高级将领知道,雅科夫的身份是不会暴露的。

德军怎么知道了雅科夫的真实身份呢?

雅科夫来到军营之后,担任第16集团军坦克师三团二营工兵上尉军官。

雅科夫被俘后他知道自己身份特殊,在敌人面前小心翼翼,生怕自己身份暴露。可是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哪曾想无巧不成书,苏军的高级将领弗拉索夫将军也被德国人俘虏,而且不久就变节投敌,有一天他奉命到苏军俘虏中做思想工作,让他们跟自己一样当叛徒。弗拉索夫将军到雅科夫所在的俘虏营,一眼就认出了雅科夫。弗拉索夫按捺不住心中的狂喜,赶紧向德国主子汇报。

雅科夫被俘后,德国方面如获至宝,雅科夫成了国宝级的重点保护对象,这倒不是德国人对多么仁慈,而是因为雅科夫的特殊身份。在希特勒眼里,雅科夫是条大鱼,是德国的筹码,指不定什么时候会派上用场。

机会终于来了,1943年,斯大林格勒战役,德军惨败,德军高级将领被俘,希特勒想用雅科夫来做交换,换回自己的将领。到底是哪位将领如此有分量,值得让希特勒用这么大的代价来交换呢?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希特勒的爱将、大名鼎鼎的保卢斯。保卢斯是德国国防军副总参谋长,德军元帅,巴巴罗萨计划的主要制定者,对爱将如子的希特勒来说,保卢斯也是个国宝的人物。

所以,在保卢斯被俘后,希特勒想尽一切办法营救,甚至不惜几次派空降兵去营救,但都以失败告终,因为斯大林也不是傻子,苏联人派去看守保卢斯的兵力就有一个营,可谓是戒备森严,希特勒不得不放弃营救保卢斯的计划。但是希特勒并没有灰心,因为他手里还有一张牌,那就是斯大林的儿子雅科夫。希特勒通过国际红十字会跟苏联交涉,提出用雅科夫换保卢斯,他觉得斯大林会毫不犹豫答应德国的条件。

可斯大林的回复让他震惊,斯大林说,用我儿子换你们的元帅,休想。

孩子是父母的心头肉,哪个父母不疼儿子呢。斯大林为什么不同意换回自己的儿子呢?

首先,斯大林不喜欢自己这个这个长子雅科夫。前面说了雅科夫从小就不喜欢跟父亲在一起,害怕父亲的冷漠、威严,而喜欢跟母亲在一起。

斯大林不喜欢雅科夫的柔弱,更让他恼火的是,雅科夫辜负了他的重托,没有从政。比较之下,斯大林更喜欢小儿子瓦西里,把他当接班人来培养,在卫国战争中,瓦西里已是苏联空军副参谋长了。

虽然说斯大林不喜欢自己的儿子,但虎毒不食子。爱儿女是天下父母的本性,斯大林内心也肯定舍不得自己的儿子在德军那边当俘虏 ,一定想让儿子回到祖国,回到自己身边,

但斯大林心里有个难言的苦衷,那就是自己亲自签发的270号命令。什么是270号命令呢?一句话概括就是不退让。苏德战争爆发后,苏军准备不如人,军队将领又被斯大林自己清洗殆尽,苏军战斗力低下,再加上斯大林指挥不力,苏军是打一仗,败一仗。由于苏联是个多民族国家,少数民族曾经受到不公平待遇,战斗中苏军向德军投降的人很多,每次战斗被俘的人都是数以万计,这些俘虏有不少人调转枪口对准苏联军队。斯大林为了控制苏军的溃败,遏止苏联全国的悲观情绪,在1942年出台了这个270号命令。命令规定:

战斗中死也不能当俘虏,凡是向敌军投降的士兵,都是叛国者,你的家属也要被株连,被逮捕或流放。哪怕的从战场上侥幸逃脱的,也要以叛徒论处,格杀勿论。

在这种情况下,德国人提出用斯大林儿子交换德国将军,全苏联都在看着斯大林怎么做。斯大林如果答应了希特勒的交换条件,他在全国人民面前就没法交代,等于自己打脸。

德国人知道斯大林不愿意用德军将领跟德国人交换自己儿子后并不死心,他们想劝降雅科夫获取苏联秘密,并且利用雅科夫搞政治宣传。

投降的弗拉索夫将军经常会见雅科夫劝他投降,并且不断给他写信,希望他投降。但是雅科夫都严词拒绝,把弗拉索夫的信撕得粉碎。德军黔驴技穷,只好故意向外散发雅科夫已经投降的假消息蒙蔽世界,

德国人炮制了许多假消息在广播里,报纸上宣传,说雅科夫在德国那里反思斯大林的罪行,抨击斯大林在大清洗中屠杀几百万无辜的苏联人,还发布了雅科夫的生活照来印证。后来,还刊登出雅科夫的公开信,信里说断绝和斯大林的父子关系,投向希特勒的阵营。

德国人还把断交信印制成传单向苏联散发,企图动摇苏联人民的抵抗决心。

雅科夫1943年夏天死在德国战俘营,死因成迷。

有人说他是在逃跑是翻越围墙被电网电死,有人说他死于跟英国战俘的斗殴。

不管怎么说,雅科夫成为战俘后命运就注定了,祖国母亲不接纳他,德国不会善待他,他没有出路,都是战争毁了雅科夫。


历来现实


雅科夫是斯大林的大儿子,从小,他和斯大林的感情就一直不是特别融洽。

在他小的时候,他的父亲因为工作原因离开了他和他母亲,在他母亲死后,他的舅舅和舅妈收养了他一段时间,直到他父亲事业完成,他才被从家乡接到了他父亲身边与他父亲一起生活。

在他和他父亲生活在一起的时候,他的父亲对他非常严厉,从来都不对他假以颜色,用严厉的态度给他的少年生活蒙上了一层阴暗色彩。

在他年轻的时候,他甚至曾经因为他父亲的指责而自杀过。

而在他自杀的消息传到他父亲耳中时,他的父亲表现得非常冷淡,说出了一句怎么没死之类的话。

从这种种方面,我们就可以知道他们父子间的关系是一种怎样的真实状态了。

成年后的雅科夫

在雅科夫长大成年后,他加入了苏联的军队中、成为了斯大林手下的一名士兵。

在军队中,斯大林并没有给予雅科夫任何特权,雅科夫在军队中就如同很多普通的士兵一样,是一步步通过自己努力成长的。



直到雅科夫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成为德国人的俘虏前,他都没有获得过他父亲多少的帮助。

在他被德国人俘虏后,斯大林也没有念及到彼此之间的亲情,并没有对他展开任何营救。

正好那时候德国人发现了雅科夫的身份,打算用雅科夫从斯大林手中换取一名被苏联俘虏的德国元帅,只不过出乎德国人意料的是,斯大林直接拒绝了他们的要求。

斯大林没有救自己儿子的第一个原因

要说斯大林为什么没有同意用德国元帅换自己的儿子,其实涉及到了很多原因。

第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德国元帅身份重要,斯大林作为一个理智的统治者,没有用自己的儿子和德国人交换是很正常的。


毕竟他要是用自己的儿子和德国人交换的话,这位德国元帅回到德国军队中,很有可能会给苏联带来巨大的麻烦。

斯大林没有救自己儿子的第二个原因

第二个原因就是他没有脸面去救他的儿子。

在二战爆发的时候,为了防止手下的士兵们向敌人投降,斯大林制定过一个非常特殊的命令,那就是禁止任何士兵向敌人投降,一旦有士兵向敌人投降,那么就会直接将他们当成叛徒处理,不仅他们自己要承担上罪名,他们的家人也要受到各种各样的惩罚。

而相比于斯大林的惩罚政策,很多人还是更在乎一些自己的生命,在面对生死存亡的时候,很多人为了自己的生命着想,并没有受到惩罚政策的影响,直接选择了向敌人投降。


这些向敌人投降的人,基本都是要受到惩罚的,如果他们被敌人俘虏不能回来,那么首先受到惩罚的就是他们的家人,他们的家人会被拉到一些农场中劳改,以弥补他们的罪名。

如果他们被苏联军队解救回来的话,他们则很有可能会受到各种各样的惩罚,有可能被处死、有可能被拉去当苦力,也有可能被无罪释放。

在二战刚结束的时候,因为苏联国内的劳动力损失太过于惨重,所以斯大林就放过了不少投降敌人的士兵,至于另一些士兵就没那么好的运气了。

在斯大林制定的这些惩罚规定下,即便斯大林想救回他的儿子,他也会不好意思去救。

毕竟说不准向敌人投降的是他,现在他的儿子向敌人投了降,让他明目张胆地拿一名德国元帅去救他儿子,他还真做不出这样的事情来。


斯大林没有救自己儿子的第三个原因

第三个原因可能是他根本就不想救他的儿子。

通过雅科夫的一些人生经历来看,我们可以发现斯大林是不太喜欢他这位儿子的。

与普普通通发展的雅科夫不一样,斯大林和另一名妻子所生的儿子瓦西里发展要好上很多。

在二战时瓦西里就已经成为了师长级别的存在,在战争结束后,他更是成为了莫斯科军区的中将空军司令。


在苏联的历史中,瓦西里是一个没什么才华的花花公子,像这么一个花花公子都能坐上如此高的位置,我觉得通过这点我们就应该可以知道斯大林并非我们所想象中那么大公无私。

要说雅科夫之所以晋升缓慢,完全是因为斯大林不喜欢他,要是他能像另一位兄弟一样那么受斯大林的宠爱,他肯定就不只是二战中那么普通的职务了。

因此,我们完全有理由可以猜测斯大林是因为不喜欢雅科夫,才没有想办法去救他的。


孤客生


斯大林的儿子被俘,德国人想要进行交换,但是斯大林没有同意,而且,他不仅没有同意,而且还将他的老婆,也就是自己的儿媳给抓了起来。


斯大林为什么不同意换取自己的儿子呢?都说是虎毒不食子,斯大林放弃自己的儿子,还逮捕自己的儿媳,岂不是残忍至极吗?

其实这是有缘由的,由于当时斯大林与德国开战,但是现实却是,自己方总是战败,而那些被俘的人,也是没有骨气,被俘之后要么就泄露机密,甚至干脆就投降德国,反而给德国徒增兵力。斯大林对此也是无可奈何,只好下令说凡是被俘的将士,无论是否投降,他们的家人都会遭受逮捕。



还有就是舆论的原因了,斯大林不能为了自己的儿子去打破自己定下规定,否则他以后还有何威信可言,那么他还怎么去统治苏联,让苏联的众多将士在沙场上拼命?


再者他儿子当时也是深陷于泥沼之中,粘得一身臭水。在当时德国舆论的宣传下,这位公子已然是一个叛国贼无误了,至少,德国的这一场舆论攻击使得苏联的很多人相信了这件事,这个时候,斯大林要是再去换回他,无疑是给自己营造压力。


是阿维啊


战争是残酷的,我们始终要牢记珍爱和平。在二战期间,无数家庭流离失所,战争给世界带来的损失是难以估量的。在二战过程中,曾发生过一件事情,那就是曾经的苏联领袖斯大林,他的儿子曾经在战争中兵败被俘,因为身份的原因,斯大林的儿子雅科夫被俘虏,对于正在进攻苏联的德军来说,意义非同寻常。那么,斯大林的儿子被俘,德国想进行人质交换,但是斯大林没有同意,这究竟是为什么?

一、雅科夫的被俘经过

雅科夫,苏联领导人斯大林的儿子。战争期间,作为斯大林的儿子,自然而然地投身到了保卫苏联的战争当中去了。但是不幸的是,在一次对战德军的战役中,他兵败被俘,于是便开始了作为俘虏的生涯。

1941年7月到8月期间,德军和苏联红军在莫斯科外的郊区,展开了激烈的战斗,也就是历史上著名的“莫斯科保卫战”。德军包围了苏联的十六集团军和第二十一集团军,在这场激烈的战斗中,双方投入了大量的兵力,兵力达到百万之众。

作为苏联领导人的儿子,雅科夫毅然参军,守卫自己的国家。雅科夫成为苏联第十六集团军坦克营的一名中尉,在莫斯科郊外的斯摩棱斯克战役中,雅科夫所在的集团军虽然英勇奋战,但还是被德军包围。战争打了将近一个月,战斗中苏联红军死伤高达29万人。第十六集团军全军被俘虏,同时被俘虏的还有第二集团军。

1941年7月19日,第二集团军将军安杰伊·弗拉索夫同时被俘,德国和苏联大兵力作战,两方损失惨重,由此双方进入战争相持阶段。不幸的是,弗拉索夫将军,被俘投降了德国。但是德军当中并没有人知道,雅科夫就是斯大林的儿子。但是有一个人认识,那就是上文提到的背叛苏联的弗拉索夫将军。

当弗拉索夫到雅科夫所在的兵营,去做苏联被俘红军的思想工作的时候,他一眼就认出了雅科夫。弗拉索夫内心十分激动,想到自己即将立功,更是迫不及待地将这件事情告诉了德国首领。于是雅科夫变成了德国的一个重要的砝码,这条大鱼,自然会被德国好好地供养起来,以便日后有用。

二、德国想进行人质交换,但是斯大林没有同意

在1943年,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中,德国的副总参谋长保卢斯在战役最后无奈投降。从1942年冬天开始,寒冷的西伯利亚寒气加上风雪,造成德军虽然占领了斯大林格勒众多的地区。可是经过苏联顽强的反击之下,没有后勤支援的德军开始从进攻转为被动防守。最终在第二年的1月,选择投降苏联。

德国著名的元帅保卢斯,入侵苏联的计划就是出自此人之手,这个人深受德国领导人的欣赏。虽然德军在斯大林格勒遭受重击,保卢斯也被俘虏。但是德国领导层并没有选择放弃他,此时斯大林的儿子雅科夫这个筹码便提上了日程。德国想着让保卢斯与苏联进行交换,可惜无奈的是,这个提议被斯大林严词拒绝了。

虽然雅科夫是斯大林的儿子,但是处于战争年代。拿一个士兵去换一一名元帅,这个买卖并不划算。当然,斯大林也不是不想让自己的儿子回来,但是早在1942年额时候就出台了一项政令,那便是:

战斗中死也不能当俘虏,凡是向敌军投降的士兵,都是叛国者,你的家属也要被株连,被逮捕或流放。哪怕是从战场上侥幸逃脱的,也要以叛徒论处,格杀勿论。

此时的国人以及自己的同僚,都眼睁睁地看着这位苏联领导人如何抉择。战争面前,家事也就是国事。在德军入侵苏联的整个过程中,苏联损失惨重,作为一国首脑的斯大林,肯定不会凭借一己之私,做出有损于国家的事情。

交换不成,恼羞成怒的德国,便在雅科夫身上做文章。雅科夫也算得上是一名铮铮铁骨,不管德国人怎么劝说,他始终没有投降德国。投降德国的弗拉索夫也经常写信劝导,无一例外都被雅科夫拒绝了。德国便开始制造各种信息,证明雅科夫投降德国,以此来对苏联进行瓦解,企图迷惑苏联人继续抵抗的信心。但是德国人的想法始终没有如愿,保卢斯也一直没有被交换, 反而经过苏联的劝说,保卢斯参加了反法西斯联盟和自由德国民族委员会的“德国军官同盟”。

总结

作为领袖的斯大林,虽然痛失了雅科夫,但是拯救了千千万万的苏联民众。就像他所说的那样,拿一个士兵去换一名元帅,肯定不行。由于国情的需要,人民殊死抵抗,如果斯大林真的那么做了,那无疑会伤了国民的心,以及自己的威信。那么接下来的战争,还有谁会服从他呢?所以这个有损于国家利益的先河,斯大林绝对不能开。


闲来读史


斯大林的儿子被俘,德国想进行人质交换,但是斯大林没有同意,这是为什么?(关注葛大小姐,天天历史故事!)


俗话说:舐犊情深。自古至今,无论是皇帝家还是普通百姓家,做父母的都非常爱护自己的孩子,父爱如山一般厚重,但对与苏联一代伟人斯大林来说,对待自己的孩子显得有点残酷。在二战中,作为当时苏联统帅的斯大林的儿子被德军俘虏,德国想进行人质交换,但是斯大林却没有同意,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小编认为,无论外界如何评判,作为父亲的斯大林面对儿子的被俘,而没有相救,肯定有不得已的苦衷。也是作为一国统帅的必须之举,其情其举令人钦佩,所做一切都是为了国家。

1、斯大林儿子被德军俘虏。

斯大林被德军俘虏的儿子名叫雅科夫,他是斯大林与第一任妻子斯瓦尼泽的孩子,因妻子去世,斯大林为革命事业奔波,不满周岁的雅科夫一直由姨妈和舅舅、舅妈抚养,直到1921年,雅科夫从格鲁吉亚来到莫斯科克里姆林宫的斯大林家中。1930年,雅科夫考取铁路运输工程学院,毕业后分配至吉尔汽车制造厂工作。1937年,又听从父亲的意见考入炮兵学院指挥系。1941年,苏德战争爆发,在斯大林的鼓励支持下,雅科夫从军上了战场。但令人想不到的是,雅科夫参加的第一场战争便被俘虏,并被关在萨克森豪森集中营内。

2、德军元帅保卢斯,兵败被苏联俘虏。

保卢斯,全名叫弗里德里希·威廉·恩斯特·保卢斯,出生于1890年9月23日,是德军第十集团军参谋长兼国防军副总参谋长,德军元帅。同时也是草拟巴巴罗萨计划的军事家之一。1941年12月,他在赖歇瑙元帅的大力推荐下,成为了纳粹德军第六集团军的新任指挥官,并被委以重任、主攻斯大林格勒。

因为斯大林格勒是当时整个伏尔加河畔的一个工业重镇,不但拥有50万人口,还是当时全苏联的第三大工业中心,曾经先后生产出了超过1/4的红军坦克,具有极高的战略价值。所以,1942年8月,保卢斯率带领着他的第六集团军,包括4个常规军,外加一个装甲军,共计15个师的德军部队,远赴斯大林格勒北方的伏尔加河畔,围攻斯大林格勒。而此时的斯大林格勒苏军领导人叶廖缅科以及赫鲁晓夫虽为了避免了苏军陷入到德军的合围当中,他们就赶紧命令苏军62、64两个集团军先后放弃了自己的阵地,并迅速回撤。也就是在这种极其危急的形势下,苏联最高领导人斯大林就派遣了当时苏军的第一悍将朱可夫,到斯大林格勒接任了苏军防御总指挥一职。

保卢斯的第6集团军屯兵坚城之下欲进不能,欲退不得,陷于困境。此时,朱可夫根据斯大林的指示,在认真分析战役进程的基础上,制订出详尽周密的反攻计划。随即,迅速调遣100万兵力在顿河中游和斯大林格勒四周集结待命。11月19日,苏军按照作战计划开始反攻。各路苏军相互配合,频频得手。22日,苏军对顿河和伏尔加河之间的保卢斯部实施钳形包围。几周之后,德军空运补给的行动几乎完全停止,饥饿和寒冷严重威胁着德军被围部队。但迷信希特勒并坚持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的保卢斯既不敢自作主张地突围,也不愿向苏军投降,唯一能做的就是要求补给和增援。而保卢斯所盼来的,只是希特勒授予的上将军衔。

1943年1月8日,苏军正式向第6集团军劝降。1月10日,苏军发起最后攻击。德军的防线立即土崩瓦解,被苏军分割成两个包围圈。此时保卢斯的部下开始陆续投降。保卢斯终于下定决心向苏军投降。1943年2月2日,斯大林格勒战役正式结束。保卢斯本人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第—位被俘的德军元帅。

3、德国想进行人质交换,斯大林为什么没有同意?

保卢斯被俘后,希特勒舍不得这个曾经战功赫赫的元帅,曾向苏联方面表示,愿用苏大林之子雅科夫交换保卢斯。面对斯特勒的请求,斯大林沉默良久,最终说出一句震惊世界却足以赢得世人和历史尊敬的话:我不会用一名将军交换一名士兵。那么,为儿子性命感到担忧的斯大林为什么没有同意交换呢?

一是作为统帅,率先垂范执行苏联的战时政策。我们知道,在二战期间,由于苏联准备不充分,德军突然袭击,整个战场是苏军节节败退,先后有570万士兵士兵被德军俘虏或主动投降,德国在几个月内,就将苏联几乎所有的欧洲部分工业地带完全占领。苏联整个国家岌岌可危,随时有灭国的危险。在这种严重情况下,斯大林发布了一道被后世称为270号的命令,命令说:“指挥员和政工人员在战斗中如果隐瞒自己的身份,开小差或者向敌人投降,将被视为蓄意叛逃人员。其家庭成员将被视为背叛祖国的逃兵家属而实施逮捕……责成每一位军人,如果所在部队被包围,务必尽一切可能战斗到最后一刻,突出重围。如果指挥员或者政委不积极组织击退敌人,而是选择向敌人投降,可以用一切办法消灭他们……”。

针对这个命令,当时很多人有意见,认为被动俘虏不应该算叛逃,正好此时,德国把抓到斯大林儿子的消息传到苏联,并用来交换保卢斯,在这种情况下,作为最高统帅的斯大林不得不忍痛拒绝。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如果斯大林不遵守,那苏联战时规定就是一纸空文,就没有约束力。他的所作所为,向不明真相的民众和苏联军队表明自己的决心。无论是谁被俘虏,统一当当叛徒对待。事实上,在斯大林的表率作用下,这个措施很管用,激励苏军上阵杀敌不怕死,宁可战死也不能投降,这种措施也是后来苏军转败为胜的一个关键。

二是保卢斯的弃暗投明,保卢斯起初拒绝了苏军让他对德军进行反法西斯广播的要求。但到1944年,保卢斯接受这个要求,并加入德国军官反法西斯联盟和“自由德国”民族委员会的“德国军官同盟”,公开反对希特勒及其指挥下的战争。策反一个元帅公开反抗纳粹德军和希特勒,政治影响、军事影响和国际影响非常大,效果非常好,为了保护保卢斯,打击希特勒的嚣张气焰,揭露其法西斯本质,斯大林不得不忍痛拒绝交换儿子。

三是斯大林拒绝交换,是为了不被德军牵着鼻子走。为了向德国证明,我斯大林要大义灭亲,雅科夫虽是我的儿子,但已经没有了利用价值,不要再拿他做文章了,我根本就不会在乎自己儿子的命运,绝不会被你们牵着鼻子走。因为当德军知道俘虏的雅科夫是斯大林的儿子后,便开始利用雅科夫大做文章。不但拍摄了大量雅科夫的照片,印制了大量的宣传单,向苏联民众做负面宣传,而且还想利用他让斯大林投鼠忌器,放弃抵抗。

可以说,斯大林拒绝德军的交换,既是无奈之举,也是明智之举,更是爱国之举。其情其举令人钦佩,凡事以国家大局为重,不愧是一代伟人。


葛大小姐


斯大林如果交换,苏联的整个防御体系将崩溃!🙏🙏🙏

这绝不是危言耸听,德国在一战后,社会经济崩溃,民众的不满才促使希特勒上台,作为国家元首的希特勒,愤恨英法对德国的惩治,又需要大量的物资恢复生产,因此,苏联成为最好的拉拢对象!



同时期的苏联,日子过得也极为艰难,沙俄的工业基础差,新建立的苏联又长期处于动乱状态,希特勒的橄榄枝,正是斯大林所期望的,因此快速推行五年计划,使得苏联快速向工业化过渡!



苏联的工业化离不开德国的技术支持,随后德国闪击波兰,苏联再次派兵占领西乌克兰地区,德国又支持斯大林占领波罗的海三国,因此,斯大林在很多非正式场合,都表示过对德国与希特勒的满意,甚至将其视为友邦!



斯大林的个人崇拜,使得与德国的互惠,深入苏联民众意识,但德国闪击苏联之时,苏联处于全面的溃败,各地只能以巷战拖延战争进程,以巨大的伤亡向后方转移!

斯大林最终选择与英美合作,获得大量的装备支持,此时,德国欲交换其儿子,就是想瓦解苏联与英美的合作,如果斯大林接受这样的方案,必然会被德国无限放大,导致英美民众的抵触!



同时,苏联国内民众惨烈的抵抗,如果领袖以个人情感向德国妥协,这在已经群情浮躁的苏德战争后期是致命的,因为内部的反对势力蠢蠢欲动,只要一个借口,就可以令斯大林下台,然后与德国缔结合约!



因为从各种纬度看,希特勒的目的是令苏联屈服,并不是完全的占领,所以,斯大林出于政治家的警觉,看到这背后的危险,断然拒绝德国的要求,使苏联坚持到了胜利!


多臻贵


(斯大林和儿子雅科夫)

斯大林作为苏联崛起的最重要人物,曾经遇到了一个极大的难题:二战期间,他的长子雅科夫被德国人逮捕了,德国人提出用雅科夫交换被苏联俘虏的德国元帅保卢斯。

怎么办?一边是自己的儿子,一边是德国的元帅,该如何抉择?

斯大林痛定思痛,最后拒绝了德国人,于是,雅科夫死在了德国集中营。问题是,本来可以救了自己的儿子,就是一命换一命吗,为什么不救呢?

斯大林认为:德国元帅对苏联更重要

雅科夫出生在1914年,是斯大林的长子,在他还不到一岁的时候,一场重病袭击了他的母亲,这位母亲丝毫没有抵挡住病魔的侵略,就此轰然倒地,从此远离人世。

而当时的斯大林无权无势,因为革命还时刻有着生命危险,因此斯大林远离了孩子,可怜的雅科夫就此随着姨妈等人长大,在七岁以前,雅科夫只见过父亲一面。

后来的雅科夫,努力学习,认真工作,卫国战争爆发后,斯大林鼓励自己的儿子们上战场,雅科夫没有后退,像个勇士般地站在了前线。1941年的7月到8月间,雅科夫被俘虏,当时的他是坦克师的一个上尉军官,当德军知道这一情况后欣喜若狂。

其后不久,德国希特勒提出用雅科夫交换苏联俘虏的德国元帅保卢斯,保卢斯是谁?保卢斯是德国进攻苏联的“巴巴罗萨计划”的重要策划人员,这个人物非常厉害。在希特勒看来,这是对等的,一个是苏联“太子”,一个是德国元帅。

皮球到了斯大林这里,斯大林想了又想,最后拒绝了德国的要求,理由只有一句话:我不会用一个敌军元帅去交换一个我方的士兵。

听到这样的话,德国人摇头不已,此人真是铁石心肠;听到这样的话,苏联人也舒了一口气,领袖为了苏联的未来,选择了牺牲家人,佩服!

斯大林不愿意用德国元帅交换自己的儿子,是为了自己方更有利。也许在斯大林看来,苏德战争时,人命贱如草芥,苏联的年轻人几万几十万的死,雅科夫没有理由享受特权。

斯大林和雅科夫的感情不深,对雅科夫的诸多行为不满意

雅科夫和斯大林的感情确实不深,孩子最需要陪伴的时候,斯大林为了革命四处奔波,等可以见面的时候,孩子已经七岁了。七岁的孩子在感情上偏向于养育他的姨妈和舅舅们,和严厉的斯大林有点不对付。

斯大林日夜操劳于革命,前期的确没有多少时间陪雅科夫,等到第二个孩子瓦西里出生时,斯大林明显的陪伴就多了,接触多了,感情也就偏了。

恰巧,雅科夫和他老子一样倔强,在结婚时,选择了一个犹太女孩,斯大林那么强势的人都拦不住,斯大林对雅科夫很失望。

在雅科夫被捕后,斯大林发出“他为什么不战死”的言论,意思很明显,如果雅科夫英勇就义,那将成为全苏联年轻人学习的偶像,如果在监狱屈打成招,投降反苏,那么不仅雅科夫声名尽毁,斯大林作为领袖的声誉也会受到极大影响。

当德国人提出交换雅科夫时,斯大林痛苦是有的,但很快就拒绝了,因为他如果用自己的儿子换走德国元帅,那么他的名誉将一落千丈,也会将他的“共产主义事业旗帜”彻底玷污,他做不到。

因此,斯大林对于一个和自己感情不深的儿子,而且过于倔强的雅科夫,没有更多的留恋,为了苏联的大业,坚决牺牲了自己的大儿子。

雅科夫死在了集中营,这是他无法逃离的命运,在俘虏之后就已经定性了,再无回旋余地,因为他有一个铁血的老爹,有一个为了事业六亲不认的老爹。

斯大林不愿意用雅科夫换走德国元帅保卢斯,其原因只有两条:一是保卢斯太过重要,雅科夫除了是领袖的儿子,再无重要之处;二是斯大林和长子雅科夫的感情也不深。这两个原因中,最主要的还是第一条。


蓝风破晓


我来回答这个问题。斯大林儿子被俘,德国人想进行人质交换,斯大林不同意,我认为有以下原因。一、斯大林是一个成熟的政治家的,领袖的儿子上战场去作战,体现了斯大林伟大的领袖精神。卫国战争十分惨烈,斯大林的儿子被德军俘虏也就很正常。 二、当被认出是斯大林的儿子的时候,德国想靠他来换德国被俘虏的司令保卢斯。斯大林知道后,说他不会用一个司令来换普通士兵。 斯大林说:”士兵不能换元帅,即使自己儿子也不行!”。这等于拒绝了德国人想让自己儿子作为筹码的企图。作为一个领袖,不能为了自己个人利益,必须考虑整个国家和民族利益,三、后来他的儿子雅科夫曾经给斯大林写过一封信,不管是不是出于他儿子之手,斯大林依然下令:“我没有一个叫雅科夫的儿子,就算我儿子真的被俘虏,也绝不拿士兵换元帅”,这句话,鼓舞了苏联的士兵。最终,雅科夫死在了德军的集中营。 斯大林知道如果答应纳粹的条件交换俘虏,是正中了希特勒的下怀。会瓦解苏联人民抗击法西斯保卫国家的坚强意志,也会因他的一己之私失去苏联人民甚至整个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国们的信任,于公于私都非明智之举。所以,斯大林不是不愿救儿子,实在是不能救,也不可救。






百姓财金


1941年7月,德军在斯摩棱斯克地区发动战役,企图夺取这个地区,以此打开通向莫斯科的门户。

为了保卫莫斯科,苏联红军也重军迎战。经过浴血奋战,终于拖住了德军进攻的脚步。不过,在这场战争中,苏联红军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光是被德军俘虏的官兵,就多达45万人,包括苏联领袖斯大林的长子雅科夫。

(雅科夫旧照)

1907年,斯大林的第一任妻子叶卡捷琳娜·斯瓦尼泽在库塔伊西生下雅科夫不久后,便被斑疹伤寒夺去了生命。

当时,斯大林正忙于闹革命,无暇顾及儿女私情。所以,他为斯瓦尼泽举行了葬礼后,便把雅科夫留在了库塔伊,让他和舅舅舅妈们生活在一起。

等雅科夫再见到斯大林时,他已经是个14岁的少年了。

当他被斯大林接到身边时,斯大林不仅已经再婚,并且还给他添了一个可爱的小妹妹和一个还在襁褓中的小弟弟。

由于雅科夫一直生活在格鲁吉亚,来到莫斯科后,对俄语一窍不通的他,显得非常笨拙,学业上也差强人意。性情粗暴的斯大林,对他的表现自然不满意,甚至还嘲笑地称呼他为“小鞋匠”。

幸好,斯大林的第二任妻子阿利卢耶娃对他颇为关心,这才使他慢慢适应了这个对他而言非常陌生的家庭。

雅科夫先入读了铁路工程学院,随后在斯大林的建议下,又考入炮兵学院指挥系。

雅科夫身材修长,风度翩翩,且在体育和棋类上面都表现精彩,身边不乏女孩子喜欢。不过,斯大林却很看不上与雅科夫交往的女孩,甚至当雅科夫向他郑重介绍女朋友尤利娅时,斯大林不光当即表示反对,还当着尤利娅的面对他大发脾气。

不欢而散后,雅科夫一气之下,搬离了别墅,并倔强地迎娶了尤得娅。自那以后,除了斯大林的生日,他从不踏进斯大林的别墅一步。

1941年6月,德军向苏联发起了闪电战。在德军进攻初期,苏联红军一直处于劣势。为了保卫国家,雅科夫顾不得不与家人告别,投身战斗。

由于雅科夫受过军事训练,他被编到第14坦克师服役,担任榴弹炮连长的职务。在斯摩棱斯克战役中,雅科夫身陷德国装甲部队的包围,最终被俘。

(苏德战争)

最初,德国人以为雅科夫只是一个普通的俘虏,所以把他转移到萨克森豪森集中营。

苏德战争中,德军一直占有明显优势,因此苏联红军士气低迷,特别是一些人被俘后,经不起严刑拷打做了叛徒。

在他们的指认下,雅科夫很快就身份败露。

德军得知雅科夫是斯大林的儿子后,当然要好好利用他的价值。

起先,德军想尽办法想迫使雅科夫投降。不过,当他们发现雅科夫不为所动后,便又在报纸上大肆刊登雅科夫的照片,甚至还特意伪造了一份叛国信。然后德军,将这些报纸大量地投到苏联境内,企图瓦解苏联红军的斗志。

不明真相的苏联红军议论纷纷,军心动摇,士气大受影响。

在斯大林看来,根本不存在俘虏一说,有的只是逃兵,他们都是祖国的叛徒和人民的敌人。所以当雅科夫被俘后,斯大林顿觉颜面受损。

再加上当时装备精良的德军趁机再次发动进攻,他们所到之处,苏联红军都溃不成军。

眼看苏联就要功亏一篑,为了保住国家,斯大林在暴怒中,发出了“没有最高统帅的命令,一律不得后退,凡后退者一律视为逃兵,就地处决”的命令。

随后,斯大林又对投敌者的家人,以“通敌罪”执行了枪决。甚至那些从德军集中营脱逃归来的苏联红军,也被以“变节罪”处死。

(斯大林旧照)

在斯大林的高压手段下,苏联红军只得在与德军作战时,死守防区,拼死一战。这样一来,德军的计划再次被粉碎。

1943年,在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中,德军的精锐部队第6军团33万兵力被苏军围歼,负责指挥作战的保卢斯元帅见已成败局,于是率领残军做了苏军的俘虏。

起先,德军还想营救保卢斯,但由于苏军对保卢斯严加看管,他们不光没有机会得手,反而还被消灭了不少空降兵。

后来,德军通过红十字会向苏联表示,愿意拿雅科夫交换保卢斯。

结果斯大林回绝了这个提议。他说,我怎么能拿一个元帅去交换一个士兵呢!

其实,斯大林也很清楚,由于他先前已经把俘虏定为“逃兵”,所以他如果答应德军的要求,必然会引起苏联内乱。而他的名誉和威望,也都会随之降到冰点。

基于种种考虑,斯大林不仅没有答应德军的条件,反而还把雅科夫的妻子尤利娅以“间谍罪”抓捕起来,关进了集中营。以此表达他与大家一样,都受战争条令的约束。

有人说,斯大林这样做,根本原因是他并不喜欢自己的大儿子和儿媳,才做得这般冷酷无情。

但不管是什么原因,斯大林的做法得到了举国上下的赞同,也鼓舞了士气。因此大家和德军奋战到底,最终挡住了德军,取得了胜利。

斯大林的拒绝,让雅科夫失去了恢复自由的机会,不久他便死在了集中营中。据说,他是自杀而死。

不论如何,雅科夫始终坚持不投降是值得肯定的。在斯大林看来,他大儿子的做法,多多少少挽回了一点自己的颜面。

(参考史料:《斯大林:未经修改的档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