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7 一字抵千斤,神奇的传说——耒阳青龙塔

耒阳是炎帝神农创“耒”之地,是全国唯一以「耒」命名的区域。作为农耕文化的发祥地之一,耒阳已有2200多年历史,秦初置耒县,西汉初年设耒阳县,其城址2000多年从未改变,素有「荆楚名区」、「三湘古邑」的美名,被誉为「一帝三圣」之地,是“纸圣”蔡伦诞生之地、“诗圣”杜甫卒葬之地、“游圣”徐霞客巡游之地。张良隐耒、罗含记耒、庞统治耒、张飞巡耒、韩愈咏耒等等历史典故,长期浸润着这片神奇的土地。在耒双城东北方位有一座塔,称为青龙塔,为何称之为青龙塔有多种传说。

一字抵千斤,神奇的传说——耒阳青龙塔

传说之一:相传很久以前,玉帝打发一个仙人下凡,要他将百宝散在四方。这个仙人听错了,认为是将百宝散在耒阳,耒阳得了百宝,于是就成了一个山清水秀、鸟语花香、人才辈出的好地方。 有一条青龙不喜欢山清水秀,故意把耒河水搅浑.变成黄水。沿河百姓纷纷上告知县“张太爷”。张太爷召集沿河百姓建石塔镇孽龙。当时塔下基脚不稳,都给孽龙滚倒了。张太爷束手无策,站在塔基脚旁发呆。这时有个秀才挑一担书路过这里。树上的鸟叫:“一字值千斤”。抬头望去,鸟已直飞云霄,知是神仙提示。张太爷如梦初醒,拉住秀才说:“请你把这一担书卖给我”,秀才说:“读书人不卖书”。张太爷将建塔的事讲给他听,秀才答应了,将书全部给了张太爷,张太爷把书全部倒在基脚里。孽龙滚不动了,基脚才下稳,石塔也才建成。塔圆顶时,有个师傅下不来,张太爷抛给他一把伞,这个师傅张开伞从塔顶上跳下来,随风飘了三里路远。这个落伞的地方人们就叫“一把伞”。石塔建成后,因为镇住了孽龙,沿河两岸才又树木葱葱,河水清彻。张太爷将塔命名为“青龙塔”。

传说之二: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四月的一天,耒阳县令张应星走马上任。张应星是一位饱读诗书而有作为的县令。他在耒阳任上做了许多有益于地方的好事,有两件事至今让后人铭记。

一字抵千斤,神奇的传说——耒阳青龙塔

其一是修志。上任不久,张应星即亲自组织修纂《耒阳县志》,在主纂《耒阳县志》中了解到,一个偌大的耒阳县,历史悠久,人文荟萃,而在历朝历代,虽有举人进士,竟没有一个状元。在了解地方民情风俗时,他还听闻了这样一个传说。

上古时代,耒阳有一民谣:“耒阳耒阳,周围城墙,儿孙智慧,代代侯王。”被从这里路过的申公豹听了,施展妖法,把东北的山压低了三丈三尺,变成了操箕口,并把谣歌改成:“耒阳耒阳,三面城墙,东北低矮,流水精光。”此后,耒阳遂人才凋零。

张应星实地察看了耒阳县城的山川形势。东、南、西三方地形均高且雄伟,东北山势低,耒水自南而北,转向东北滔滔而去,东北似一操箕口,按风水藏不住才,恰似民谣所传。

一字抵千斤,神奇的传说——耒阳青龙塔

按古代风水堪舆理论,东北是县治的青龙方位。青龙低,地脉不旺。张应星决定在东北方位,修筑一塔,壮其地脉。为了确定合适的建塔之地,张应星多次亲自踏勘。康熙五十五年(1716)春,他带着吏役前往青麓山再次选址,在荆棘蔓草中得一石碑,上刻:耒邑欲兴,须于此处筑塔,以塞泄。当即决定于此建塔。

建塔工程于当年夏天动工,历时八个月,到了第二年初春才竣工。竣工当晚,自是一番欢庆。不料,第二日早晨却发现,塔顶的铁葫芦掉了下来,塔身歪斜闪裂,随后整个塔身全部坍塌。

一字抵千斤,神奇的传说——耒阳青龙塔

一时谣传四起。有人说,建塔处是一条青龙,塔建在青龙腰上,青龙一翻身,把塔给掀翻了。有人说,塔建好的当天晚上,恰是雷公雷婆当值,巡察人间,嫌塔高突兀挡路,怒从心头起,电闪雷鸣间,把塔给炸倒了。也有人说,这是玉皇大帝的旨意。原来是风云憎其突兀,奏明玉帝,玉帝在昏睡中下了一道圣旨,派风伯云师推倒此塔。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终究塔是倒了,这是事实。

正在人心惶惶的时候,张应星对大家说,既有所异,定有所灵,塔,一定要建。张应星是一个有决心、有行动力的人,很快再次召集施工队伍,在原址重建青麓塔。

一字抵千斤,神奇的传说——耒阳青龙塔

据说,重建此塔时,张应星命人做了两件事:一是在塔基中心挖了一口三丈三尺深的井,在井里烧了九千九百九十九本经书。俗说:一字值千金(斤)。一本有多少字,九千九百九十九本书里有多少字,有多重,无法计算。这样就可以把青龙压住,青龙再也不能翻身了。第二件事是塔的八个屋角上也挖了八个一丈八尺八寸的圆井,每个井里填了三石三斗绣花针。这样一来,塔脚千万铁根,风吹雷打稳不动摇。

据传,竣工后风伯云师又将建塔情况上奏玉帝,玉帝不信,亲自查看后,传谕说:建塔以振脉气,壮一方文风,此塔与天同寿。

一字抵千斤,神奇的传说——耒阳青龙塔

传说之三:相传太上老君察访人间时,玉帝叫他把“宝撒四方”,太上老君错听为“宝撒耒阳”,于是就使耒阳出现一大批人才来。

奸臣张县令担心这样下去,自己在耒阳站不住脚,就想把耒阳的宝气压下去,那么首先必须制服县城东北的青龙,于是张太爷强迫民工建塔压住龙颈。可是,青龙一翻身又把塔掀倒了。县太爷于是从一个妖道那里借来一部神书,压住青龙,书中每字重千斤,这样青龙就被这部神书活活压死,塔才建成。

一字抵千斤,神奇的传说——耒阳青龙塔

青龙死后,耒水河连续三年发洪水,县太爷又惊又怒,又在龙尾建一座亭,就是如今的“八角亭”,又名环绣楼、望江楼、奎星楼,并在亭上题了一首压制耒阳的诗:金牛对金洲,耒水两边游;财主不三代,清官不久留。

历史常有很多诡谲之处。张应星建塔究竟是壮风水,还是压宝气?

人们常说,盖棺论定。意思是说,一个人的是非功过,在他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就可以进行最终的评价了。因为对于过去的所作所为,他不可能再去增减一分了。而历史却常常无法让人们盖棺论定,在看似清晰的轨迹中,留下无数的疑窦,让后人费尽思量。

一字抵千斤,神奇的传说——耒阳青龙塔
一字抵千斤,神奇的传说——耒阳青龙塔

传说姑妄听之。此塔至今已近300年,仍巍峨挺立耒水岸边。塔高33米,坐北朝南,七级八角四门,置于花岗岩石基之上。塔身各面均有浮雕,中空内设石磴沿内壁旋至最上层,自下而上逐级渐收,檐角微翘。塔各级四面设拱券门,南向券门置门额,分别阴刻楷书“云梯初级”、“更上一层”、“禹门春渡”、明达境界“、”蓬莱不远“等,塔顶铸置铁质空心葫芦宝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