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6 《喋血阿富汗》系列之三:獨眼毛拉的成功逆襲

《喋血阿富汗》系列之三:獨眼毛拉的成功逆襲

塔利班的領袖-奧馬爾,和塔利班一樣,富有傳奇色彩。上世紀50年代末,奧馬爾出生在阿富汗南部坎大哈附近的一個小村子,屬於普什圖吉爾扎伊部一個分支。年輕時候,窮困潦倒,沒有田地、沒有社會地位、也沒有部落威望,最多也只能說是一個有理想有抱負的憤青而已。曾經為了生計,奧馬爾擔任過一段時間宗教學校教師,蘇聯的入侵和連年的軍閥混戰,徹底改變了他的人生軌跡。

《喋血阿富汗》系列之三:獨眼毛拉的成功逆襲

奧馬爾的軍旅生涯起於1989年,當時懷著聖戰救國的理想投身到坎大哈的兩大豪強之一“伊斯蘭黨”門下,主要參加抗擊蘇聯的戰鬥,戰鬥的慘烈致使其失去一隻眼睛,這就是獨眼將軍的來歷。3年後的92年,隨著蘇聯解體和納吉布拉政權被推翻,很多當年聖戰組織的老兵都解甲歸田了。奧馬爾和它的戰友們也回到了家鄉,但是聖戰的結束並沒有給這個國家和人民帶來安定和幸福,相反,讓這些老兵看到的是軍閥的橫徵暴斂和對人民苦難的無視,現實的殘酷,讓這批老兵們明白舊有的聖戰組織拯救不了阿富汗和它的人民,他們下定決心要改變現狀。94年,這些人冒著必死的信念策劃起義,推舉奧馬爾為領導,併為起義制定了行動綱領:“建立和平環境、解除軍閥武裝、確保教法統治、捍衛領土統一和伊斯蘭教的地位,並義無反顧執行”。他們給組織取名-“塔利班”(波斯語意思是宗教學校的學生組成的組織),以顯示其有別於其他舊軍閥和部落組織的純粹性,他們的目的就是要讓阿富汗成為一個極端純粹的伊斯蘭國家。

94年以前的塔利班名不見經傳,在軍閥和武裝林立的阿富汗,說的難聽點這些人的地位也就是個可有可無的盲腸而已,但是之後發生的一些事情,讓奧馬爾和他的組織聲名大噪,塔利班由此成為在阿富汗代表普什圖人的最強大的武裝。

《喋血阿富汗》系列之三:獨眼毛拉的成功逆襲

事情要回到93年,巴基斯坦的貝布托總理上任,她決心打通從巴基斯坦奎達經阿富汗坎大哈、赫拉特到土庫曼斯坦的商貿之路,併為此專門與坎大哈的軍閥、赫拉特的伊斯梅爾.汗、西北部烏茲別克軍閥杜斯塔姆有過溝通協商,阿富汗的各方對巴基斯坦仍有猜忌和疑慮,所以談的不算太順利。這個期間,塔利班幹了一件冒險的事情,出動200多人,控制了阿巴邊境的重要口岸-斯平布爾達克。這裡不僅是重要的商貿口岸,還是巴基斯坦秘密支持普什圖武裝的軍火庫所在地。塔利班與巴基斯坦走私團伙達成默契:一方交保護費,一方保證安全通行,前提就是塔利班必須完全控制這個口岸並保證走私能安全通行。隨後,塔利班便襲擊了希克馬蒂亞爾武裝在當地的中心,成功奪取了控制權。在巴基斯坦默許下,塔利班可以取用軍火庫裡的軍火物資。這些軍火讓塔利班如虎添翼,但老牌軍閥對巴基斯坦支持塔利班的做法非常不滿,隨後巴基斯坦官方在阿富汗考察線路的一撥人被劫持,他們要挾巴基斯坦,不讓巴再支持塔利班,這讓巴基斯坦有點惱火,但這事兒不能國家出面解決,總歸不是件體面的事,最後巴方授權塔利班去解救,塔利班不辱使命,給了個漂亮的解圍,深得巴軍方的好感。沒過多久,塔利班便秋風掃落葉般,剷除了坎大哈的軍閥勢力,佔領了這個阿富汗第二大城市,也是普什圖傳統的權力核心地。這個讓巴基斯坦高層也很吃驚,他們沒想到這幫學生軍會有這麼大的爆發力,對這個年輕的學生軍刮目相看,之後更是傾力相助,也不用再遮掩了。

《喋血阿富汗》系列之三:獨眼毛拉的成功逆襲

但是塔利班並不滿足於一個坎大哈,他們的目標是要統治整個阿富汗,讓阿富汗成為最純粹的伊斯蘭教法國家。正是他們這種對“純粹”的極端理解,促使其走上了反世界、反現代、反人類的不歸路,也埋下了從一支單純的國內武裝力量變成全球性的恐怖組織的禍根。

點擊下面鏈接,觀看本專輯其他文章

1、

2、

天山老狼,專注精品原創,拒絕標題黨、排名黨、獵奇黨、拼湊黨,寧做有味道有價值的小號,不做生產垃圾的大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