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8 九江新闻网全媒体聚焦修水中天万和风力发电项目

九江新闻网讯(本网记者 张瑞颖)11月24日,本网采访组一行五人自修水县城驱车近两个小时至中天万和风力发电项目,该项目位于九云岭,最高峰海拔1794米。山上人迹罕至,寒风凛冽,气候格外恶劣,石子路崎岖不平,竹子被齐齐压弯了腰,横亘在路中央。项目部所在的半山腰被白雪覆盖,气温只有零下4度,这里有30多间样板房,1000多名职工就住在里面。据说,大年初八到现在,他们没回过一次家。

九江新闻网全媒体聚焦修水中天万和风力发电项目

“风机不发电,夫妻不见面”

项目负责人党工委书记王保才带着记者来到位于山顶的主吊机安装点,半山腰被烟雾笼罩,能见度只有一两米,石子路蜿蜒而上,旁边都是悬崖峭壁,相当艰险。王保才告诉记者,一个主吊、两个副吊是发电机组安装设备,通过起吊的方式在九岭山脉上每隔500米安装一台发电机组。为了运输大型设备,该项目部边修路边施工,修了20公里的山路,目前完成了18公里,天堑变通途。

在12号基地,记者看到一个长17米、重43.2吨的圆筒躺在山顶的空地上,流动的云海形成云天一线的美景。王保才介绍,这是塔筒,一个发电机组由一个主机、一个轮毂、三个叶片、四个塔筒构成,塔筒分别15米长、17米长、23米长、25米长,每筒长短不一,加起来80米长。

九江新闻网全媒体聚焦修水中天万和风力发电项目

据了解,7月28日,总投资20亿元的中天万和修水风力发电有限公司九云岭风电场建设项目正式开工。该项目一期计划2017年元月13日投产,目前已完成食堂和宿舍(钢构板房)各1栋,完成至山顶砂石道路18公里,已浇筑完成9台风机基础,3台已具备浇筑条件,4台正在开挖基础,基本完成办公区、机房、升压站等场地平整建设,主控楼主体已完工,正在安装室内设备。二期计划安装15台发电机组,预计2017年6月之前投产。

“我们项目能顺利推进,一方面离不开兄弟们的敬业,一方面离不开政府的支持。”王保才告诉记者,项目部工人来自五湖四海,他们喊出“风机不发电,夫妻不见面”的口号,他家在安徽,从初八到现在,没见过老婆孩子一面,但是更苦的还是一线工人,在艰险的公路上开辟新道路,运输大型设备,细心地安装发电机组,由于山路崎岖,光是越野车、小卡车就跑坏了五六台。

“要创收,更要环保”

“政府一直在尽力做好跟踪服务,帮他们解决实际困难,一是尽快帮该项目相关手续办理,二是帮助他们做好拆迁协调工作,三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对接。私事给予政策支持,提供一定资金,在税收上给予一定政策性优待。项目推进过程中,因拆迁问题遭到阻挠,政府部门多次召集相关部门开会并和各村村干部协调。”县委常委工业园党工委书记张立军告诉记者,由于修水位于修河源头,政府对项目引进要求非常高,而中天万和风力发电项目恰恰符合这种高要求,这是新能源环保项目,造福修水人。

九江新闻网全媒体聚焦修水中天万和风力发电项目

据了解,中天万和风力发电项目计划总装机容量20万千瓦、风机100台,总投资20亿元,年设计发电量约4亿千瓦时;首期装机容量3.2万千瓦、风机16台,明年7月份建成后,年发电量约7000万千瓦时,年销售收入在4000万以上,年产生增值税收700万左右,每年可为地方政府带来约5000万的税收。首期扩建项目15台风机建成后,装机总容量达到6.2万千瓦,届时将超过江西东津电站6万千瓦装机量,成为该县最大发电企业。

记者在中天万和风力发电项目部看到一份植被复工合同书,党工委书记王保才告诉记者,他请来专业的林业专家,先是恢复因施工破坏的植被,再按照湖北神农架保护区的标准进行植被保护,合同书后附上马尾松保护照片。

“要创收,更要环保。”王保才介绍,本项目是清洁能源开发利用项目,既不排放生产废水和废气,也不消耗非可再生的化石能源,对于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具有积极的作用,不仅具有明显的环境和节能效益,又有一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高耸的风电机组迎风旋转将与绿树蓝天形成和谐的旅游景观,除此之外,他们修建通往每座风机的宏伟、壮观的风电道路,他将会给旅游事业带来无限商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