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为什么有两个版本的《七步诗》?《三国演义》里的的情节,是否还原历史?

冬之小岑


用简单的话说,一个版本是编的,另一个版本是觉得那个编的太深就简化了个浅的。至于还原历史,怎么可能有这种事?


《七步诗》不见于任何史书,最早出自南朝刘义庆所著《世说新语》。《世说新语》是一本什么书?两个字:小说!连野史都算不上。但是因为确实离魏晋年代不算太远,所以文风接近,看着比较像。像归像,还是小说,不可信。曹植的各种文集中也从不见这首七步诗。认为这是曹植所作毫无道理(稍后再从这个事件合理性上进行分析)。

《世说新语》记载的七步诗版本共有六句,为:

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后来这个版本到了《三国演义》里,变成了四句,也是一般比较耳熟能详的: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为什么《三国演义》里只有四句?因为时代变了嘛!到了《三国演义》成书的明代,六句的古体诗早就不流行了,所以改成一般人较易理解的四句。而且降低难度,更加直白,也符合明代小说的大众化受众方向。


好了,那就要说说为什么我说这个七步诗的故事情节从逻辑上也不靠谱了。按照《三国演义》(当然《世说新语》也差不多)的说法,曹操晚年,曹丕和曹植争世子之位,最后曹丕上位,深恨曹植,以曹植无礼为由逮捕,设计让曹植七步成诗,不然就杀他。曹植作出一首,曹丕再次刁难,要他应声作诗,以兄弟为题但不犯兄弟二字,最后曹植作出这首诗,以豆子豆萁比喻兄弟相残。曹丕无奈,只好放走。

其实如果曹丕要杀曹植,作为皇帝,随便给弟弟罗织一个类似谋反的罪名也就行了,像儿戏一样玩一个作诗定生死,这是生怕别人不骂他昏君啊。其实真实的历史上,曹丕没有杀任何一个兄弟,只有弟弟曹彰因为死在国都有些不明不白让曹丕背了点嫌疑。曹丕对二十几个兄弟大多不错,全部加官晋爵,就是前期一直打压曹植,后来也封了他为王。如果曹丕真的这么想杀他,最后转变的岂不是太快?

所以,小说毕竟只是小说,因为民间印象总认为曹操是白脸奸臣,曹丕更是篡位的奸贼,奸贼总要有点奸贼的样子,六亲不认,为了皇位屠杀兄弟,自然也就愿意相信七步诗这种故事了。但历史么,还是要严肃一些的。


伊耆角木


曹植《七步诗》,最早见于南朝刘义庆《世说新语》之“文学”篇。说魏文帝曹丕曾令曹植作七步诗,不成则死啦死啦的,曹植应声便为诗,成,帝不免“深有惭色”。

此诗立喻巧妙,足见才思卓绝。但在《三国演义》第七十九回“兄逼弟曹植赋诗,侄陷叔刘封伏法”中,又花样翻新,说曹丕当着群臣之面,逼曹植赋七步诗,还指定以画图上相斗的两头牛为题。曹植诗成,四座皆惊。这时,曹丕耍赖,说这不算,还得加试一首,题目自拟。(不把你整倒就不罢休!曹丕好坏!)只见“植略不思索,即口占一首。”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说实在的,三国版的七步诗不只是比世说版简明,要言不烦,而且更加醒豁,所以广为流传。

七步诗固然高妙,但与曹植文字绮丽、辞采丰美的文学风格实不相符。当然,子建才高,偶变文风也并非难事。

曹植可以有七步诗,但是否是在朝堂之上被逼所为?曹丕竟如此儿戏?细想起来,有值得怀疑之处。

七步诗所咏,确实贴合丕植之间的关系。曹丕称帝后,对曹植始终不太放心,毕竟,这人当年曾与自己争夺过太子之位。曹植当然也啥都明白,大表忠心,愿意“捐驱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更有甚者,曹植在《上责躬应诏诗表》中写道:

“伏维陛下德象天地,恩隆父母。”

这个,这个过分了啊,后世之人读至此处,每以为曹植“失词”,或以为“此卑而入于谬者也”。

也许,曹植于其父,于其兄,确有忿恨不平之心。曹操死,曹植作《武帝诔》,有“尊灵永蛰”之辞,对此,刘勰《文心雕龙》“指瑕”篇讥讽曹植把老爹比作“虫”。此又将曹丕比作老爹,难道是在曲里拐弯的斥责曹丕也不过是一条“虫”?(让我去兴文字狱,绝对是一把好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