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0 历史丨皇帝陛下被逼宫,这个泉州独家宰相跑得比兔子还快

那一年。

太上皇驾崩,皇帝光宗躲起来不治丧,朝廷上下乱成一锅粥。

怎么办?怎么办?——这是时任宰相留正那段时间经常挂在嘴上的一句话,念叨十来天。

留宰相是为今福建泉州人士,宋光宗朝的独相——即独家宰相。宋朝立国之初,将宰相的权力分成好几份,也就是说一个皇帝之下可以同时安排好几个宰相,虽然他们的正式官名不一致,俗称都是宰相。

历史丨皇帝陛下被逼宫,这个泉州独家宰相跑得比兔子还快

在宋光宗朝,基本上独有泉州人留正当这个宰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角色。留宰相是宋朝不可多得的“独相”,不幸的是他侍奉的皇帝光宗的头脑并不太好,不是不好使,是有精神方面的疾病。

光宗其人又是理想主义者,出的政策时常说得比唱的还好听。对于赵家皇室来说,幸运的是这个泉州人是个正经的儒家士大夫,没有啥野心,就是个老好人。也正因为留正是个老好人,身为独揽朝政的独家宰相却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皇帝被赶下皇帝宝座,无能为力,实在令人扼腕。

先要说的是,光宗和太上皇的父子感情并不好,光宗当太子当到四十多岁都白了头,太上皇才极不情愿地将皇位传给他。光宗一上台,就大张旗鼓地推翻太上皇的政策,时刻与太上皇对着干。

太上皇恨得咬牙切齿,唯一能做的就是不同意光宗唯一的儿子当太子。政策的事情,光宗可以推翻太上皇,立皇储的事情,有太上皇活在当下,他身为皇帝也没办法做主。

在与太上皇斗争的过程当中,光宗的精神疾病越来越严重。直到他登基当皇帝的第五年,太上皇终于驾崩了。原本众人想的是,光宗终于可以摆脱太上皇的束缚,自己好好的大干个几十年,在历史上博一个好名声。

结果没想到的是,光宗在太上皇驾崩后,硬是不治丧。没有人知道他是犯病了,还是故意的。如果是故意的,那完全没有理由。朝中已无太上皇的势力,太上皇也已经去世,还有必要跟一条死龙置气吗?

好吧,皇上脾气大,做宰相的就得分忧。

留宰相给光宗给了个主意:请陛下立太子,由太子代您主持治丧。

历史丨皇帝陛下被逼宫,这个泉州独家宰相跑得比兔子还快

留宰相出的这个主意没毛病,之前是有太上皇活着,光宗得去求太上皇立太子。现在太上皇没了,立太子的事情光宗可以自己干了。

结果,他一反常态,居然不同意。

如此看来,要说光宗是正犯病而不同意立太子的话,就不太说不过去了。明显他是懂留正的意思的,太子有了名份就可以代表他去为太上皇治丧,他知道这其中的道理。为了贯彻他不给太上皇治丧的终极路线,太子他也不立!

站在光宗的角度去想,其实也没毛病。现在他可以立太子了,他想什么时候立就什么时候立。想当年,他为了当皇帝,在太上皇面前还屡次低三下四地受气呢。这个未来的太子未来的皇帝居然想这么轻易地就当上太子吗?不可能。所以说,深宫之内哪有什么血肉之情?儒家那一套伦理制度对皇家来说,真没啥用处。人家想用就用,不想用就不用。

——听你的是给你儒家面子,不听你的是我皇家本事。

过了三四天,留宰相又想了个办法,直接去找太皇太后,也就是光宗的皇奶奶,想请她出来主持治丧事宜,顺便把太子立了。对于太皇太后来说,虽然是儿子死了,反正也不是亲生的,她表示不愿意掺和这件事情。

留宰相急得像热锅上的热蚂蚁,实在没有办法,只好硬着头皮再去找光宗。光宗依然不理他,此时太上皇已经驾崩了十日有余,头七都过了。他没有想到的是在这段时间内,朝中已然有人在谋划着什么。那些聪明人当然不会透露给向来独善其身的独家宰相留正半点风声。

“皇上有旨!”一个老太监终于从宫内传出光宗的御批,此时太上皇已过了二七,离三七也不远了。

留宰相看完皇帝的御批,傻了,光宗居然说他想退位?

“这不可能,陛上没有理由啊!”留宰相觉得这实在不可思议,前日请光宗立太子,光宗都不同意,今日却想把帝位让给还没当太子的唯一皇子?

留宰相立马上书,表示不同意皇帝退位。他的理由是,今日还没有立太子,直接就让皇子登基,他日必有难处。——意思是,万一将来皇帝您后悔了怎么办?虽然没错,退位再登基的先例是有的,比如说宋高宗二次登基,可是这毕竟是一件非常折腾的事情。

留宰相的上书没有得到光宗的反馈,倒是被同僚群起而攻之。他一时不明白这些人都是怎么了?他说的难道没错吗?

又过了几日,太上皇的三七过了,即将要过四七。在这段时间内,留宰相渐渐发现了那些聪明人的意图,他猜想光宗可能已经被他们控制起来了。没错,这就是一场宫廷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留宰相吓得一身冷汗直流。

留宰相怕的不是他们要逼宫让皇帝下台,其实皇帝现在干成这个样子,他也是颇有不快。重要的是,这样重大的事情,整个朝廷居然没有人拉他入伙,可想而知,光宗下台之后,他是什么样的下场?

历史丨皇帝陛下被逼宫,这个泉州独家宰相跑得比兔子还快

这一天上早朝时,留宰相在众目睽睽之下表演了一个假摔,一把老骨头差点没真摔散架了。假摔的目的是向光宗上书请求致仕,也就是光荣退休。反正,他现在知道光宗根本看不到他的写的只言片语,那群图谋不轨的聪明人才看得到。

没有等到光宗挽留的诏书,留宰相就带着家人逃出城外去了。

后来发生的事情,就是光宗成了新的太上皇,他的儿子没当过太子直接当皇帝,是为宋宁宗。宁宗登基后又将留宰相请回朝廷,不过,在权力斗争当中,他慢慢地被出局。

写《宋史》的那位元朝宰相对同为宰相的留正是颇有不爽快的,身为皇帝的宰相,你怎么能在如此紧要关头害怕地自己跑了呢?你这对得儒家先贤吗?

留正泉下有知,可能也很无奈:你们是胜利者,你们爱怎么说怎么说吧!

《宋史》

《鹤林玉露》

《齐东野语》

《续两朝纲目备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