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0 歷史丨皇帝陛下被逼宮,這個泉州獨家宰相跑得比兔子還快

那一年。

太上皇駕崩,皇帝光宗躲起來不治喪,朝廷上下亂成一鍋粥。

怎麼辦?怎麼辦?——這是時任宰相留正那段時間經常掛在嘴上的一句話,唸叨十來天。

留宰相是為今福建泉州人士,宋光宗朝的獨相——即獨家宰相。宋朝立國之初,將宰相的權力分成好幾份,也就是說一個皇帝之下可以同時安排好幾個宰相,雖然他們的正式官名不一致,俗稱都是宰相。

歷史丨皇帝陛下被逼宮,這個泉州獨家宰相跑得比兔子還快

在宋光宗朝,基本上獨有泉州人留正當這個宰相,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角色。留宰相是宋朝不可多得的“獨相”,不幸的是他侍奉的皇帝光宗的頭腦並不太好,不是不好使,是有精神方面的疾病。

光宗其人又是理想主義者,出的政策時常說得比唱的還好聽。對於趙家皇室來說,幸運的是這個泉州人是個正經的儒家士大夫,沒有啥野心,就是個老好人。也正因為留正是個老好人,身為獨攬朝政的獨家宰相卻眼睜睜地看著自己的皇帝被趕下皇帝寶座,無能為力,實在令人扼腕。

先要說的是,光宗和太上皇的父子感情並不好,光宗當太子當到四十多歲都白了頭,太上皇才極不情願地將皇位傳給他。光宗一上臺,就大張旗鼓地推翻太上皇的政策,時刻與太上皇對著幹。

太上皇恨得咬牙切齒,唯一能做的就是不同意光宗唯一的兒子當太子。政策的事情,光宗可以推翻太上皇,立皇儲的事情,有太上皇活在當下,他身為皇帝也沒辦法做主。

在與太上皇鬥爭的過程當中,光宗的精神疾病越來越嚴重。直到他登基當皇帝的第五年,太上皇終於駕崩了。原本眾人想的是,光宗終於可以擺脫太上皇的束縛,自己好好的大幹個幾十年,在歷史上博一個好名聲。

結果沒想到的是,光宗在太上皇駕崩後,硬是不治喪。沒有人知道他是犯病了,還是故意的。如果是故意的,那完全沒有理由。朝中已無太上皇的勢力,太上皇也已經去世,還有必要跟一條死龍置氣嗎?

好吧,皇上脾氣大,做宰相的就得分憂。

留宰相給光宗給了個主意:請陛下立太子,由太子代您主持治喪。

歷史丨皇帝陛下被逼宮,這個泉州獨家宰相跑得比兔子還快

留宰相出的這個主意沒毛病,之前是有太上皇活著,光宗得去求太上皇立太子。現在太上皇沒了,立太子的事情光宗可以自己幹了。

結果,他一反常態,居然不同意。

如此看來,要說光宗是正犯病而不同意立太子的話,就不太說不過去了。明顯他是懂留正的意思的,太子有了名份就可以代表他去為太上皇治喪,他知道這其中的道理。為了貫徹他不給太上皇治喪的終極路線,太子他也不立!

站在光宗的角度去想,其實也沒毛病。現在他可以立太子了,他想什麼時候立就什麼時候立。想當年,他為了當皇帝,在太上皇面前還屢次低三下四地受氣呢。這個未來的太子未來的皇帝居然想這麼輕易地就當上太子嗎?不可能。所以說,深宮之內哪有什麼血肉之情?儒家那一套倫理制度對皇家來說,真沒啥用處。人家想用就用,不想用就不用。

——聽你的是給你儒家面子,不聽你的是我皇家本事。

過了三四天,留宰相又想了個辦法,直接去找太皇太后,也就是光宗的皇奶奶,想請她出來主持治喪事宜,順便把太子立了。對於太皇太后來說,雖然是兒子死了,反正也不是親生的,她表示不願意摻和這件事情。

留宰相急得像熱鍋上的熱螞蟻,實在沒有辦法,只好硬著頭皮再去找光宗。光宗依然不理他,此時太上皇已經駕崩了十日有餘,頭七都過了。他沒有想到的是在這段時間內,朝中已然有人在謀劃著什麼。那些聰明人當然不會透露給向來獨善其身的獨家宰相留正半點風聲。

“皇上有旨!”一個老太監終於從宮內傳出光宗的御批,此時太上皇已過了二七,離三七也不遠了。

留宰相看完皇帝的御批,傻了,光宗居然說他想退位?

“這不可能,陛上沒有理由啊!”留宰相覺得這實在不可思議,前日請光宗立太子,光宗都不同意,今日卻想把帝位讓給還沒當太子的唯一皇子?

留宰相立馬上書,表示不同意皇帝退位。他的理由是,今日還沒有立太子,直接就讓皇子登基,他日必有難處。——意思是,萬一將來皇帝您後悔了怎麼辦?雖然沒錯,退位再登基的先例是有的,比如說宋高宗二次登基,可是這畢竟是一件非常折騰的事情。

留宰相的上書沒有得到光宗的反饋,倒是被同僚群起而攻之。他一時不明白這些人都是怎麼了?他說的難道沒錯嗎?

又過了幾日,太上皇的三七過了,即將要過四七。在這段時間內,留宰相漸漸發現了那些聰明人的意圖,他猜想光宗可能已經被他們控制起來了。沒錯,這就是一場宮廷內部爭權奪利的鬥爭,留宰相嚇得一身冷汗直流。

留宰相怕的不是他們要逼宮讓皇帝下臺,其實皇帝現在幹成這個樣子,他也是頗有不快。重要的是,這樣重大的事情,整個朝廷居然沒有人拉他入夥,可想而知,光宗下臺之後,他是什麼樣的下場?

歷史丨皇帝陛下被逼宮,這個泉州獨家宰相跑得比兔子還快

這一天上早朝時,留宰相在眾目睽睽之下表演了一個假摔,一把老骨頭差點沒真摔散架了。假摔的目的是向光宗上書請求致仕,也就是光榮退休。反正,他現在知道光宗根本看不到他的寫的隻言片語,那群圖謀不軌的聰明人才看得到。

沒有等到光宗挽留的詔書,留宰相就帶著家人逃出城外去了。

後來發生的事情,就是光宗成了新的太上皇,他的兒子沒當過太子直接當皇帝,是為宋寧宗。寧宗登基後又將留宰相請回朝廷,不過,在權力鬥爭當中,他慢慢地被出局。

寫《宋史》的那位元朝宰相對同為宰相的留正是頗有不爽快的,身為皇帝的宰相,你怎麼能在如此緊要關頭害怕地自己跑了呢?你這對得儒家先賢嗎?

留正泉下有知,可能也很無奈:你們是勝利者,你們愛怎麼說怎麼說吧!

《宋史》

《鶴林玉露》

《齊東野語》

《續兩朝綱目備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