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9 中國式新社交:別得罪小人,去得罪君子

中國有句古訓:寧可得罪君子,不可得罪小人

。時過境遷,這句古訓得到了全新演繹:別得罪小人,去得罪君子

中國式新社交:別得罪小人,去得罪君子

世故的人們都知道得罪小人會招來報復,於是對小人客客氣氣,絲毫不敢得罪,這原本也是人性明哲保身、趨利避害的本能。

讓人費解的是有些人在抱定別去得罪小人的原則下,反而不斷有意無意地得罪君子(好人)。

他們利用君子重情重義的性格,在欺騙好人後裝出一副可憐相博取同情和原諒,然後繼續欺騙;

他們利用君子憤而不怒的心理,給出的承諾從不兌現,約定的事情任意毀約,無限透支個人信用;

他們還利用君子好義輕財的豪爽,借錢逾期不還,交往中貪婪無度,不惜各種手段佔小便宜。

更氣憤的是,他們把君子(好人)的謙讓當做無能,把禮貌當做懦弱,視包容為理所當然,視信任為有隙可乘。在傷害了君子(好人)後,還各種戴高帽來吹捧一番,讓好人吃啞巴虧。

他們騙人被戳穿後會說:你那麼善良,就原諒我吧!

他們違約、遲到後會說:就知道你是個守信守時的人,這點確實要向你學!

他們給自己的貪婪也能找到理由,比如借錢逾期拖延會說:你是好人,就寬限我幾天吧!

君子(好人)總是習慣性地用高標準要求自己,而普通人卻總是在破壞規則、突破道德(人格)底線中獲取利益,這讓大部分人趁機鑽了空子,有意得罪君子就成了大勢所趨。

中國式新社交:別得罪小人,去得罪君子

如今社會上更是流行爾虞我詐之風,在做君子吃虧和非君子得利的博弈之間,大部分人不假思索就選擇了後者,這讓得罪君子成為這場博弈中的最佳選項。

而君子(好人)們的容忍,也在客觀上助長了這種風氣。他們明明吃了虧,卻以高尚的姿態、寬廣的胸襟,不予計較、不予追究,有時候甚至是無視原則的原諒、漠視,這讓投機分子更加猖狂,無所顧忌。

事實上,對於這些刻意得罪君子來獲益的社交投機分子來說,這種行為無異於自殺式社交。

中國式新社交:別得罪小人,去得罪君子

中國還有句古訓叫,君子交必擇友。還有句古話叫,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君子(好人)雖然沒有明確的絕交、抵制行為,卻很清醒:誰是可以交往的人,誰是不必交往的人。他們的選擇,就會把那些社交投機分子剔除出圈,淨化朋友圈子的成分。

這些社交投機分子,終將自嘗惡果:身邊聚集的君子(好人)越來越少,狐朋狗友與日俱增。低質量的社交、圈子只會帶來低質量的人生、前途。

秦二世面對趙高的反叛,責問身邊的宦官:你為何不早告訴我趙高的陰謀?那個宦官說:我就是因為沒說,所以才活到今天。如果告訴了您,早就死了。

我們很多人又何嘗不是,在犯了很多錯誤之後,是否有反思過:為何身邊沒有人提醒我呢?何不想想,你的社交行為本身是不是把身邊的君子(好人)都疏遠得罪了呢?

小人固然不可得罪,但是這種刻意或者無意得罪君子的事情,顯然也不明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