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4 “地藏”為名的因由——《地藏菩薩本願經綸貫》參學(10)

“地藏”為名的因由——《地藏菩薩本願經綸貫》參學(10)


《地藏菩薩本願經》玄義——青蓮法師《地藏菩薩本願經綸貫》(玄義)參學

淨空法師  1998年宣講於新加坡淨宗學會


“眾生性具三千之寶,為煩惱六賊所覆,意識惡王所害”


自古以來祖師大德們講經註疏,在未講經文之前一定先要將全經的大意,給聽眾做一個概略的介紹。這種介紹古人用的名詞很多,我們最常看到像天台家講的“五重玄義”,賢首所說的“十門開啟”,都是經前的介紹,這也有稱之為綸貫。我們在此看到的註解,是康熙年間青蓮法師,法名靈椉。諸位在這裡可以看到這個“椉”是古寫,現在不是這個寫法,就是大小乘的“乘”。他用的是綸貫,也是這個性質。我們仔細看綸貫的內容,它裡面包含了天台家的五重玄義,而比五重玄義的內容更為豐富。


承前 

【法界包含,攝一切法,用不可盡,名之為藏。】

這是講地藏。為什麼用“藏”這個字?要曉得,此地講的法界就是一念心性,我們講自性、真性、佛性、法性、法界,都是一個意思。佛用種種的言詞來說明一樁事情,他的用意是叫我們不要執著,也是老子所說的“名可名,非常名;道可道,非常道”。唯有離名字相、離言說相、離心緣相,你才能體會大道,也就是你才能夠明瞭實際的狀況。如果一落在名言裡頭,你起了分別執著,你分別執著名字,分別執著言說。所以你心裡有念頭在思惟分別執著,你就錯了,事實真相就永遠跟你隔絕。這些話是馬鳴菩薩在《起信論》告訴我們的,他教我們要用什麼樣的心態來學習,他說了三個原則:“離言說相”,就是不要執著言語文字;“離名字相”,名詞術語是表達的工具,決定不能執著,這些東西像什麼?像我們要往哪裡去,指路牌、路標一樣,它的作用是指示你的方向,你不可執著,你要執著這個就是,你就錯了;“心緣相”是什麼?是你落在意識裡頭,你怎麼能開悟?你能夠一切都不分別、不執著,你才有機會悟入,你才能夠見到,你才能夠得到受用。這個受用就是自性包含一切法,用不可盡,無量的智慧、無量的德能是你自性裡本具的。佛有能力說無量無邊的經法,你也有能力,你並不比佛差。今天你這個能力不能現前,說實在話你的能力並沒有失掉,你的能力存在,跟佛沒有兩樣,只是你有煩惱把你的能力障礙住,所以它不能現前,不起作用。

  【以眾生性具三千之寶,為煩惱六賊所覆,意識惡王所害。乃出此三德秘藏,用贖常住之命。今地藏之名,正取乎此。】

這個比喻說得很好。我們眾生原來是佛,為什麼?『性具三千之寶』。註解的法師是天台的學人,天台的子孫,所以註解裡面許多名相術語都是臺教的。“三千之寶”是智者大師註釋《法華經文句》裡面所說的,他的註解叫“文句”,大師告訴我們,一心具足十法界,此處的“十”跟《華嚴經》上的“十”是一個意思,是表法,不是數字。無量無邊的法界把它歸納成十大類,每一類都是無量無邊性德,不可思議。十法界︰佛法界、菩薩法界、緣覺、聲聞、天、人、修羅、畜生、餓鬼、地獄,這大家都很熟悉,佛為了講經說法方便起見,用這個方法來說。十法界裡面,每一個法界裡面又有十法界。以我們現在的人道,有人中之佛,釋迦牟尼佛是人中之佛;有人中之菩薩,《華嚴經》講的五十三參,那五十三個人是人中的菩薩,這些當時都在世間住世的;有人中的阿羅漢、辟支佛;有人中之天人,福報大的,享受跟天福一樣;也有人中之畜生,愚痴顛倒,天天造作惡業,邪正、是非、善惡沒有能力辨別,人中的畜生;有人中的餓鬼;有人中的地獄;這豈不是一個法界又具足十法界?十個法界裡面就變成一百個法界,這叫百界。

《法華經》跟我們講“十如是”。 “十如是”是講︰性如是,性是體性,一念心性;相如是,性會現相,相是虛空法界諸佛剎土、十法界依正莊嚴,相如是。“如是”怎麼說法?性如其相,相如其性。古德用比喻來說,用金跟器做比喻,把金比作性,把器比作相。我們用黃金可以做許許多多不同形狀的器皿,就像十法界依正莊嚴一樣,哪一個器皿不是黃金?統統都是一個質料,這就是所謂“以金作器,器器皆金”。希望我們從這個比喻能體會,十法界依正莊嚴全是自性變現出來的。我們問哪一樣東西不是自性?我們們看宗門公案,祖師考學人,看他見性沒有?性在哪裡?比一比,祖師點點頭,任何一物都是,沒有一樣不是,乾屎橛也是。這真正明白了,明白什麼?他見到法身,見性就是見到法身,知道盡虛空、遍法界是自性變現的,就是自己。

我們一定要曉得,除了自性之外,確實無有一物、無有一法可得。前面說過,性體湛寂,作用虛靈,活活潑潑,決定不可得。你可以受用,你不可以有得失的想法,你有得失的想法你錯了。這些悟入、覺悟的人,他知道得失的現象是什麼?緣生緣滅。緣生好像有得,緣滅了好像失掉了,實在講緣生也沒有得,緣滅也沒有失,所以才跟你講真話,真話是不生不滅。《中觀論》的“八不”說得好,八個字說盡了。八不是以“不生不滅”為主,一切法不生,一切法不滅;“不來不去,不一不異,不常不斷”,這是給你說一切法的真相。而會用心的人,在日用平常六根接觸六塵境界,你就用這個觀,絕不能打妄想,你就用這個標準觀察一切境界相,觀久了會開悟。打妄想就不能開悟,打妄想你心裡生煩惱,決定要離開,馬鳴菩薩教給我們的離言說、離名字、離心緣,現在的話講直覺,用直覺決定不用思考,你才會開悟。你一落在思考裡面就落在意識裡頭,意識是迷不是悟,迷決定不能開悟,覺才能開悟。

“十如是”裡面,後面還有八個字︰體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如是、緣如是、果如是、報如是、本末究竟如是。一百界,每一界十如是,這就變成一千。天台大師講五陰一千、眾生一千、國土一千,叫三千,這裡講“眾生性具三千之寶”,就是說這樁事情。這一句話簡單的講,就是眾生自性本具無量的智慧、才藝、德能。佛這些寶他得受用,他完全沒有障礙,落實在生活上,所以得大自在,能夠在十法界隨類現身,隨機說法,不疲不厭。我們今天苦在哪裡?『為煩惱六賊所覆』,“六賊”就是指六塵、六識;『意識惡王所害』,六識裡頭最重的是意識,現在人講用心,是什麼心?意識心,凡夫把意識當作自己的真心。

意識的能力確實是很強,我們在《百法明門論》裡面看到,唯獨意識具足五十一個心所,其他任何八識裡頭相應的心所沒有那麼多,只有意識是圓圓滿滿,五十一心所都具足,可見得它的作用很大。它向外攀緣能攀虛空法界,向內可以緣到阿賴耶識,這個能力多大!但它唯獨不能緣自性,緣不到自性,因為它是在“迷位”,性是在“悟位”,它緣不到。它能緣十法界,緣不到一真法界,一真法界是覺悟的境界緣不到,但其能力很大。我們今天不能見性,不能入一真法界,“為煩惱六賊所覆”,它在障礙我們,又為“意識惡王所害”,虧就吃在這個地方,我們總得要曉得。佛真的是一個高明的大夫,替我們治病,一下就把病根抓到了,你的病從哪裡起源的,他把我們的病根找到了。

佛用什麼方法來對治?『乃出此三德秘藏』。由此可知,三德秘藏就是大乘教義的內容。我們現在正在讀《華嚴經》,《華嚴經》自始至終是不是講法界?現在世間人叫多元文化,我們就用這個名詞來說,你說多元文化,我們也跟你說多元文化,這樣好懂。盡虛空遍法界種種族群、種種異類,《華嚴經》說得多了,“種種”說了十幾、二十句,用現在的話來講是多元文化。佛如何能解決多元的矛盾和衝突?就用法身、般若、解脫。解脫是果,法身是理,般若是智,用這個方法來解決一切問題。所以佛法修學的目的是教你證得法身,也就是教你仔細觀察清楚,你肯定了虛空法界一切眾生是自己,你的問題就解決了。大乘法裡常講“心包太虛,量周沙界”,這就兌現了,它不是一句空話,不是一個理想,是事實。你對於一切眾生還會有惡念嗎?不可能。這是斷一切惡,是徹底斷掉了,從今而後對一切眾生絕對不會再起一個惡念,惡斷盡了;善生了,念念都是利益眾生,念念幫助眾生也入這個境界,也懂得事實真相,這是宇宙人生的真相,這是法身。明白這個真相,是自性本具圓滿的般若智慧。佛用這個方法來幫助我們恢復自性,這就好比『用贖常住之命』。“常住”是真心,不會變的,叫常住,而意識心是會變的,念頭不可靠,變化太大。地藏菩薩的名號就取這個意思。

“地藏”為名的因由——《地藏菩薩本願經綸貫》參學(10)

迴向偈

願以此功德 莊嚴佛淨土

上報四重恩 下濟三途苦

若有見聞者 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 同生極樂國

“地藏”為名的因由——《地藏菩薩本願經綸貫》參學(1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