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6 “丝路话语新疆行”系列游记散文之二——丝路丹霞七彩梦

古丝绸之路是连接东西方文明的一条纽带,为古往今来的人们所推崇。新时代领袖倡导的一带一路构想,也成为当今中国为世界发展作出的重大贡献。作为热爱旅行的自己,早就期待能欣赏古丝路沿线的地貌风情,领略沿线奇异景观。幸好有朋友早在规划这次“美丽丝路新疆行”,于是也是期待已久了。七月十三日上午在会议中接到朋友通知,说午后就出发,开始今年暑夏的为期大半月、行程万余公里的说走就走的丝路新疆旅行。

当天午时从商南出发,沿沪陕高速经武关、西安,接福银高速经咸阳入甘肃至宁夏,在古丝绸之路必经之地、明代九边重镇之一的固原夜宿,次日黎明启程,经宁夏中卫、甘肃武威进入河西走廊,午后到达张掖。在下高速进入丹霞地貌景区时突然风起云涌,突降大雨。听说当地常年干旱罕见有雨,而七彩地貌在雨水浸润之后色泽格外鲜艳好看了,看来这场夏雨虽然给我们的行动带来一些不便,却给当地带去了甘霖,也给我们赏景带来惊喜。 “丝路话语新疆行”系列游记散文之二——丝路丹霞七彩梦​张掖丹霞地貌是国内唯一的丹霞地貌与彩色丘陵景观复合区。地处祁连山北麓,临泽、肃南县境内,分布面积约510平方公里,是我国干旱地区最典型、面积最大的丹霞地貌景观,也是中国丹霞地貌发育最大最好、地貌造型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到了景区停车购票,冒着少有的大雨换乖大巴前往各个景点。美丽多姿、缤纷多彩的奇异景观便应接不暇地映入眼帘。其气势之磅礴、场面之壮观、造型之奇特、色彩之斑斓,真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令人惊叹。站在观景平台上,面前的景色犹如西游记中的火焰山,怪石如林,变化万千,似物,似景,似人、似鸟、似兽,形象各异,栩栩如生。极目远眺,山峦、河流、田园、村庄、炊烟,宛如一幅风景名画,尽收眼底,人行其间,感到精神振奋、心旷神怡。在方圆10多平方公里的范围内,随处可见有红、黄、橙、绿、白、青灰、灰黑、灰白等多种色彩,把无数沟 、山丘装点得绚丽多姿。在阳光的照射下,有的似金色的麦垛、金字塔、堡垒、殿堂、亭阁;有的连座成峰,绵延几里,从高处眺望,好似一段色彩十分艳丽丝绸飘在大地上;有的在阳光下突出暴露,绽放出眩人眼目的光彩,似五光十色的宝石璀璨…… 张掖丹霞地貌以她那层理交错的线条、色彩斑斓的色调、灿烂夺目的壮美图画,构成一个彩色童话世界。我们的心里不停地猜问着:如此令人惊艳的七彩的美景是上帝不小心打翻了颜料,还是七仙女的彩衣漂落了人间? 感觉是如此的不真实,就像画家笔下的一幅油墨,又是如此的真实,伸手并可触及!

“丝路话语新疆行”系列游记散文之二——丝路丹霞七彩梦​据介绍,丹霞地貌奇观形成于600万年前,多次的地壳运动,经长期风化剥离和流水侵蚀,加之特殊的地质结构、气候变化以及风力等自然环境的影响,形成了现在看到的七彩地貌,主要以红,黄,白为主。它是红色砂岩经长期风化剥离和流水侵蚀,加之特殊的地质结构、气候变化以及风力等自然环境的影响,形成孤立的山峰和陡峭的奇岩怪石。张掖祁连山丹霞主要由红色砾石、砂岩和泥岩组成,有明显的干旱、半干旱气候的印迹,以交错层理、四壁陡峭、垂直节理、色彩斑斓而示奇,它是一个以自然风光为主的自然风景区,集广东丹霞山的雄、险、奇、幽、美于一身,揽新疆五彩城的色彩斑斓为一体。张掖丹霞地貌分布广阔,场面壮观,造型奇特,色彩艳丽,距张掖市仅40公里处的张掖临泽倪家营南台子村彩色丘陵地貌景区是中国丹霞丘陵地貌景观中的精品。张掖彩色丹霞地貌色彩之缤纷、观赏性之强、面积之大冠绝全国;张掖彩色丘陵中国第一。位于白庄子一带的窗棂式、宫殿式丹霞地貌是全国丹霞地貌精品中的精品。站在张掖彩色丹霞地貌的观景平台上,视野开阔,为游客提供了极佳的观赏空间。
“丝路话语新疆行”系列游记散文之二——丝路丹霞七彩梦​2002年4月,雷兴义偶遇外省人到其放羊的地方采风时,多说了一句,告诉游客到山里看看彩山,这一看引发了"多米诺骨牌效应",通过过往游客和一些摄影家的介绍,这里先后引来了诸多剧组和知名导演。 姜文执导的电影《太阳照常升起》、张艺谋的《三枪拍案惊奇》、钱雁秋编导的电视连续剧《神探狄仁杰(第三部)》等影片均把该景区作为外景拍摄地。从此张掖丹霞地貌渐渐为越来越多人所识,渐渐成为知名景观,被被誉为"张掖窗棂状宫殿式丹霞地貌中国第一","张掖彩色丘陵中国第一","世界10大神奇地理奇观"之一,"全球25个梦幻旅行地",有着具有很高的旅游观赏价值和地质科考价值,是丝绸之路上一个重要节点。如此绚丽多姿的迷人景观也为我们的丝路之行铺设出更加梦幻迷离般的神奇色彩,让我们兴致更高、劲头更足地继续着前行的旅程。

“丝路话语新疆行”系列游记散文之二——丝路丹霞七彩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