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5 楞严对联二十五副,你都能读懂几条?

网上看到有人整理的楞严对联二十五副,写得很有意思,转过来读一读,看能读懂几幅?

楞严对联二十五副,你都能读懂几条?

1

见树木时,云何树木

有文殊者,无是文殊

注1:《楞严经》卷二:“若树非见,云何见树?若树即见,复云何树?”

注2:《楞严经》卷二:“我真文殊,无是文殊。何以故?若有是者,则二文殊。然我今日,非无文殊。于中实无是非二相。”

2

对镜亲瞻休认影

临流偶瞥便明心

注1:《楞严经》卷四:“室罗城中,演若达多,忽于晨朝,以镜照面,爱镜中头,眉目可见,瞋责己头,不见面目,以为魑魅,无状狂走。”

注2:《瑞州洞山良价禅师语录》:“[洞山良价禅师]后因过水睹影,大悟前旨。有偈云:切忌从他觅,迢迢与我疏。我今独自往,处处得逢渠。渠今正是我,我今不是渠。应须恁么会,方得契如如。”

3

因地不真难证果

心行若直永无魔

注:《楞严经》卷六:“因地不真,果招纡曲。求佛菩提,如噬脐人,欲谁成就?若诸比丘,心如直弦,一切真实,入三摩地,永无魔事。”

4

落爱见坑,失菩提路

解无为法,出烦恼家

注1:《楞严经》卷六:“落爱见坑,失菩提路。”

注2:《佛说四十二章经》:“佛言:辞亲出家,识心达本,解无为法,名曰沙门。”

楞严对联二十五副,你都能读懂几条?

5

修无修法,法无法时,随时放下

觉所觉空,空所空灭,寂灭现前

注1:《佛说四十二章经》:“佛言:吾法念无念念,行无行行,言无言言,修无修修,会者近尔,迷者远乎!言语道断,非物所拘,差之毫厘,失之须臾。”

注2:《释迦牟尼佛付法偈》:“法本法无法,无法法亦法。今付无法时,法法何曾法。”

注3:《楞严经》卷六:“初于闻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如是渐增,闻所闻尽。尽闻不住,觉所觉空。空觉极圆,空所空灭。生灭既灭,寂灭现前。”

6

片云点太清,实非本体

大海生浮泡,不是全潮

注1:《楞严经》卷九:“当知虚空生汝心内,犹如片云点太清里。”

注2:《楞严经》卷二:“不知色身,外洎山河虚空大地,咸是妙明真心中物。譬如澄清百千大海,弃之,唯认一浮沤体,目为全潮,穷尽瀛渤。”

楞严对联二十五副,你都能读懂几条?

7

本来面目在当处

不是因缘非自然

注:《楞严经》卷三:“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8

水月镜花,无从执捉无从得

风踪云态,不可撮摩不可停

9

见暗见明,性非迁改

说空说有,要在圆融

注:《楞严经》卷三:“见暗见明,性非迁改。”

10

沤生沤灭,大海湛然,本来面目认全体

云起云消,虚空不动,脱落身心得总持

注1:《楞严经》卷二:“不知色身,外洎山河虚空大地,咸是妙明真心中物。譬如澄清百千大海,弃之,唯认一浮沤体,目为全潮,穷尽瀛渤。”又,《楞严经》卷三:“反观父母所生之身,犹彼十方虚空之中,吹一微尘,若存若亡。如湛巨海,流一浮沤,起灭无从。”

注2:总持:即能总摄忆持无量佛法而不忘失之念慧力。

楞严对联二十五副,你都能读懂几条?

11

吹光割水不相触

扑影捉空徒自劳

注1:《楞严经》卷九:“然彼诸魔,虽有大怒,彼尘劳内,汝妙觉中,如风吹光,如刀断水,了不相触。”

注2:《楞严经》卷二:“以诸世间戏论名相而得分别,如以手掌撮摩虚空,只益自劳。虚空云何随汝执捉?”

12

迷头认影

贪月失珠

注1:《楞严经》卷十:“如演若多,迷头认影。”

注2:古德云:“贪看天边月,失却手中珠。”亦作“贪月失珠”。

13

迷头认影

捏目生华

注1:《楞严经》卷十:“如演若多,迷头认影。”

注2:《楞严经》卷八:“犹如捏目,乱华发生。”又,《楞严经妙心疏》卷七:“如捏目生华,障自本明。”

楞严对联二十五副,你都能读懂几条?

14

圣不立知,见见见,见犹离见

佛无所说,如如如,如是妙如

注:《楞严经》卷二:“见见之时,见非是见。见犹离见,见不能及。”

15

圣不立知见见见

佛无所说如如如

注1:《楞严经》卷五:“知见立知,即无明本;知见无见,斯即涅盘,无漏真净。”

注2:《古尊宿语录》卷十一:“见见见时当见性,闻闻闻处要闻心。”

注3:《中论-观涅盘品》:“诸法不可得,灭一切戏论。无人亦无处,佛亦无所说。”又,《宗镜录》卷二十九:“若离众生言说,即佛无所说。”

注4:《金刚三昧经-真性空品》:“不中之法,离於三相。不见处所,如如如说。”

16

见见见离真见见

如如如说妙如如

注1:《楞严经》卷二:“见见之时,见非是见。见犹离见,见不能及。”又云:“觉缘非眚,觉所觉眚。觉非眚中,此实见见。”

注2:如如如说:指相应于真如之理的言说。首字之“如”,即相应之意;次之“如如”二字,即指真如之理。

楞严对联二十五副,你都能读懂几条?

17

圣不立知,见见见,见性

佛无所说,如如如,如空

18

圣不立知,见见见知,见非知见

佛无所说,如如如说,如是说如

19

本妙明心,含藏万有

元清净体,朗照十方

(题《楞严经》)

注:《楞严经》卷一:“诸修行人,不能得成无上菩提,乃至别成声闻缘觉,及成外道,诸天魔王,及魔眷属,皆由不知二种根本,错乱修习。犹如煮沙,欲成嘉馔,纵经尘劫,终不能得。一者,无始生死根本,则汝今者,与诸众生,用攀缘心,为自性者。二者,无始菩提涅盘,元清净体,则汝今者识精元明,能生诸缘,缘所遗者。由诸众生,遗此本明,虽终日行,而不自觉,枉入诸趣。” 又,《首楞严义疏注经》卷二:“本妙明心,未尝生灭。”

楞严对联二十五副,你都能读懂几条?

20

发妙明心,离一切相

得清净眼,见十方空

注1:《楞严经》卷一:“惟愿如来,哀愍穷露,发妙明心,开我道眼。”

注2:《楞严经》卷二:“离一切相,即一切法。”

注3:《楞严经》卷一:“亦令十方一切众生,获妙微密,性净明心,得清净眼。”

注4:《楞严经》卷三:“是诸大众,各各自知,心遍十方,见十方空,如观手中所持叶物。”

21

知见欲留此世

业流迁转他方

注:《楞严经》卷四:“知见每欲留于世间,业运每常迁于国土。”

22

销亿劫无明妄想

获恒沙清净法身

注:《楞严经》卷三,阿难有偈云:“销我亿劫颠倒想,不历僧只获法身。”

楞严对联二十五副,你都能读懂几条?

23

身无双觉

根得六销

注1:《楞严经》卷五:“乞食城中,心思法门,不觉路中,毒刺伤足,举身疼痛。我念有知,知此深痛,虽觉觉痛,觉清净心,无痛痛觉。我又思惟,如是一身,宁有双觉?摄念未久,身心忽空。”

注2:《楞严经》卷四:“汝须陀洹,虽得六销,犹未亡一。”

24

不知有涅盘,因此恋三界

未脱于烦恼,云何得一心

注:《楞严经》卷十:“知有涅盘,不恋三界。”

25

空之极处无能至

佛至涅盘不住之

注:《楞严摸象记-附诸经》云:“且涅盘何物,其住何所,而欲至之。譬如虚空,有人于中竭力驰走,欲至空之极处而为亲证。穷历十方,备经多劫,终不能至,亦犹是耳。”

(照片拍摄于深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