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天龍八部》中虛竹生的父玄慈是什麼身份?他有哪些不為人知的故事?

忘了99059


歡迎閱讀《金庸腦洞系列之玄慈破戒之謎》。

虛竹的生父玄慈,是少林寺方丈,一位德高望重的高僧。他為什麼會不顧佛門戒律,生下私生子虛竹呢?這涉及到一件陳年往事。

一、吐蕃求學

想當年,玄慈是少林寺的一位青年僧人。

當時的方丈靈門法師深感中土經過武宗滅佛和五代十國的戰亂,政法凌遲,佛經殘缺,他想重振中土佛教,光大少林門楣。

當時印度佛教、西域佛教皆已衰落,靈門聽聞吐蕃佛法昌盛,所傳也是大乘佛教一系,便想要遣留學僧前往吐蕃求取佛法。

於是靈門召集寺中僧人,層層選拔,多次考較,想選拔出一位精通佛理、記憶超前的僧人,青年玄慈脫穎而出。

玄慈歷經艱險,來到吐蕃高原,四處求學。因為當時吐蕃與宋交好,所以大雪山大輪寺的住持接納了玄慈,並派了一位少年喇嘛鳩摩智引玄慈在寺中參訪。

吐蕃佛寺中供的種種佛像,與中土大不相同,玄慈大感興味,一時間目不暇接。

在一間佛殿中,玄慈看到了吐蕃的雙身佛像,又稱歡喜佛。一男一女相擁而坐,乃是陰陽和合、男女雙修之像。

玄慈童年出家,未經人事,此時正是血氣方剛。他見圖中女子未著一縷,肌膚白皙勝血,立刻一柱擎天。玄慈漲紅了麵皮,不得不躬身而行嗎,以免鳩摩智看到小帳篷。

鳩摩智雖是少年,但聰慧無比,早看出了玄慈的窘狀。但他並不說破,有心捉弄玄慈。

接下來,鳩摩智帶玄慈參觀藏經閣,有意無意地引導玄慈去看閣中所藏男女雙修之法,以及天竺教性力派之書。

當夜,玄慈便做起了春夢,他化身為明王,與明妃修“空樂雙運”之法。早上,玄慈發現自己的“菩提水”沾溼了褲子,趕緊洗掉。

鳩摩智見玄慈一大早就在洗褲子,自然是樂不可支。

後來玄慈在大輪寺中飽讀佛經,還抄寫若干部寺中殘缺的大乘經典回到少林寺,成為中興少林的大功臣。他因為這一功勳,聲名卓著,靈門圓寂後被選為下一任方丈。

二、大戰雁門

靈門在時,玄慈便已是寺中的二號人物。因為靈門不問江湖之事,所以佛法、武藝皆出類拔萃的玄慈,成為少林寺在江湖上的代表,也是很多江湖人士心目中的大哥。

這一天,玄慈好友前來報信,說有遼國武士欲潛入少林寺盜取寺中武學。玄慈知此事非同小可,便廣邀江湖好手,在雁門關阻擊遼國武士。

之後的這一段故事大家都知道了,慕容博傳的是假消息,並無遼國武士前來,來的是帶著媳婦回孃家的蕭遠山。

但是雙方發生誤會,中原武士殺死了蕭遠山的妻子,激得蕭遠山狂性大發,連殺中原數名好手,最後手下留情,自己跳崖自盡了,唯留下一名叫做蕭峰的嬰兒。

這件事成了玄慈一生的心病,他又是驚恐,又是內疚,經常因為在夜間做噩夢而驚醒。他因此長跪佛前懺悔,卻始終放不下此事,只能稍稍壓制,不致走火入魔。

三、溪前動心

一日,玄慈下山辦事,在一條小溪前見到一位浣衣女子。

這位女子赤足蹲在溪邊浣衣,露出一截小腿,在陽光的照耀下格外白皙。玄慈因為雁門關一事,道心早已動搖,今日一見女子光潔小腿,立刻想到了大輪寺中的雙身佛像,不禁目馳神迷,看得呆了。

這位浣衣女子正是葉二孃,她見到一位高大威武的僧人現出失魂落魄的樣子,不知他是因為迷戀自己,於是莞爾一笑。

葉二孃這一笑,玄慈以為她對自己有意,於是深深地迷上了葉二孃。於是他暗中調查了葉二孃的住處,有意無意地接近葉二孃一家,處處照顧幫扶。

葉二孃一家孤苦無依,得到玄慈的照顧,葉二孃對他漸生信任。玄慈常常出語撩撥二孃,葉二孃沒接近過其他男子,也對玄慈產生了好感,日日思春。

有一天,葉二孃的父親突發急病,卻無錢求醫問藥。幸有玄慈慷慨解囊,撿回了一條命。葉二孃無以為報,又早對玄慈芳心暗許,將玄慈叫到房中,解衣相對,玄慈終於破了淫戒。

玄慈苦悶的心情得到發洩,竟然漸漸去處了雁門關的夢魘,不再做噩夢了。於是玄慈騙自己說,這是佛菩薩點化自己,因此沒把破淫戒的事放在心上,常常與葉二孃幽會。

四、玄慈自盡

後來葉二孃竟懷孕生子。不久葉二孃孩子被蕭遠山搶走,因此心智失常,遠走他鄉,後來因緣際會學成一身武藝,竟成了武林聞名的女魔頭。

玄慈心中有愧,因此裝作不知,反而因為葉二孃母子突然消失而放下了心口的一塊大石,認為自己犯戒之事將永遠不為人知。

然而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為,二十多年後,在天下英雄面前,蕭遠山揭破了此事。

玄慈為了少林幾百年的清譽,坦然接受刑罰,受罰之後又自斷經脈,不失為一條好漢。


夢露居士


大家好,我是妖怪的魅力。作為一名文化領域的原創作者,在這裡我想簡單的發表一下我個人的觀點,希望可以對您所幫助。

首先當時的方丈靈門法師深感中土經過武宗滅佛和五代十國的戰亂,政法凌遲,佛經殘缺,他想重振中土佛教,光大少林門楣。當時印度佛教、西域佛教皆已衰落,靈門聽聞吐蕃佛法昌盛,所傳也是大乘佛教一系,便想要遣留學僧前往吐蕃求取佛法。

其次於是靈門召集寺中僧人,層層選拔,多次考較,想選拔出一位精通佛理、記憶超前的僧人,青年玄慈脫穎而出。

最後玄慈歷經艱險,來到吐蕃高原,四處求學。因為當時吐蕃與宋交好,所以大雪山大輪寺的住持接納了玄慈,並派了一位少年喇嘛鳩摩智引玄慈在寺中參訪。吐蕃佛寺中供的種種佛像,與中土大不相同,玄慈大感興味,一時間目不暇接。


以上就是我的觀點,希望可以對你有所幫助,同時也希望大家關注我的頭條號,我會定期的發表一些和文化相關的文章

在這裡同時也希望大家能夠喜歡我的分享,大家如果有更好的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還望分享評論出來共同討論這話題。

我最後在這裡,祝大家每天開開心心工作快快樂樂生活,健康生活每一天,家和萬事興,年年發大財,生意興隆,謝謝!


妖怪的魅力


玄慈才是天龍八部最大的渣男?無情無義又好色的假和尚

薩沙一本正經的胡說八道第103期

玄慈才是天龍八部最大的渣男?

為什麼這麼說呢?聽薩沙說一說。

我們看看玄慈對葉二孃做了什麼?

書中這麼說,玄慈大概三十多歲的時候,救治了葉二孃重病的父親。

十八歲的葉二孃是貧家女子,無以為報,就以身相許。

後來葉二孃說,她主動勾引玄慈!

但問題來了,誰會相信這種事?

蕭遠山曾說葉二孃當年溫柔美貌,端莊貞淑,也就是一個好女孩。

這種女孩這麼年輕,無社會經驗,又端莊,怎麼可能主動勾引男人?

擺明了是玄慈設法引誘了葉二孃,畢竟一個是涉世未深的小姑娘,一個是行走江湖多年的30多歲少林僧人。

退一步說,就算葉二孃主動勾引玄慈,後者如果真的一心向佛,斷然拒絕就行了。

葉二孃又不會武功,難道能強迫玄慈嗎?

說白了,就是玄慈不守清規,看到葉二孃美麗,一時衝動犯了色戒。

自然,犯了色戒也可能是一時糊塗,只要玄慈能夠及時醒悟,還是可以被原諒的。

不過,我們根本沒有看到玄慈有什麼醒悟的地方,反而一錯再錯。

玄慈是和尚並非太監,他是可以結婚的,不過是還俗而已。

僧人還俗,在當年也不是什麼稀罕事。

著名的福威鏢局創始人林遠圖,以前就是南少林的紅葉禪師。

既然上了人家小姑娘(薩沙話糙理不糙),還搞出了孩子,玄慈就要負責任啊。

玄慈完全可以對師傅說,我凡心未滅,要還俗!

師傅也不可能不同意!

玄慈還俗以後,和葉二孃結婚,又有兒子虛竹,一家三口其樂融融,多好。

就算想學佛,有的是機會,比如等虛竹長大以後他再出家,或者他哪怕在家修行也是可以的。

玄慈卻沒有還俗,還是做他的和尚,拋棄了未婚產子的葉二孃。

你說他對葉二孃完全沒感情?肯定不是!

說白了,玄慈貪戀權力,冷血無情。

那時候玄慈已經是響噹噹的人物,號稱伏虎羅漢,是少林寺玄字輩的第一人。

其實,玄慈就是未來少林寺方丈的接班人。

而少林派是武林第一大門派,少林寺方丈自然也就是武林第一人了,是無比榮耀的。

玄慈就是放不下這種虛榮,這才拋妻棄子,不負責任。

大家說,這算不算爛人?

關鍵在於,玄慈爛的地方還不只這一點。

後來葉二孃因虛竹被搶走,變得精神失常,新版書中說她每天搶走一個嬰兒,然後丟到陌生人家,讓一個個家庭骨肉分離。

而舊版書,說葉二孃每天會弄死一個嬰兒。

葉二孃極端殘暴狠毒,成為四大惡人的第二。

那麼,玄慈既然是少林派掌門,葉二孃所作所為他能不知道嗎?

自己前女友胡作非為,殘害無辜兒童。玄慈就算不忍心殺她,也要私下強烈制止。

事實上,玄慈根本就是視而不見,聽之任之,兩人長達二十多年沒有見面。

而葉二孃之所以變成這樣,罪魁禍首就是玄慈。

即便玄慈不知道搶走虛竹的黑衣人是誰,但這種頂尖武林高手打傷沒有仇人的葉二孃,搶走她的兒子,肯定就是對付玄慈的。

玄慈作為悲劇的始作俑者,擺明了縱容葉二孃犯罪。

看來,玄慈也是個心腸狠毒的人,不是善類。

再說,玄慈對於女人不好,那麼對於兄弟呢?

玄慈化名帶頭大哥,在當年帶著一群人在雁門關誤殺了蕭遠山全家。

若干年後,大家都認為喬峰為父母報仇,在追查帶頭大哥是誰!

為了保護玄慈一個人,智光大師、徐長老、趙錢孫、譚公譚婆、單正全家等人全部慘死,但都寧死不出賣朋友!

換成稍有人性的人,玄慈早就應該出現和喬峰單挑,大不了被一掌打死。

而玄慈卻懦弱的躲在後面,看著別人一個個為他而死!

這種人,太不講義氣了。

大家看看,玄慈這人渣不渣?

一說就是因為玄慈本人好色,遺傳給了兒子虛竹,後者才在冰窖裡面犯了色戒。

有其父必有其子!

玄慈才是天龍八部最大的渣男?無情無義又好色的假和尚


薩沙


《天龍八部》中男主角共三位:喬峰、段譽和虛竹。

其中虛竹的經歷最是離奇,本是一個普通的小沙彌,卻通過一系列的巧合,最終事業愛情雙豐收。

那麼虛竹的父親玄慈是什麼身份呢?

一、“雁門關事件”的帶頭大哥。

玄慈因聽信慕容博的讒言,擔當帶頭大哥帶著丐幫幫主汪劍通、智光大師、趙錢孫等二十一名武林高手攻擊一對夫妻。

誰知男的竟是遼國蕭皇后屬珊大帳的親軍總教頭蕭遠山,蕭遠山只以一己之力殺掉十七人,最後只有玄慈和汪劍通、智光和趙錢孫活了下來。蕭遠山抱著妻子跳崖,以為蕭遠山夫婦都死的玄慈,將蕭峰送到喬三槐夫婦處,讓他們養育蕭峰長大。

二、葉二孃的情人。

雁門關一戰,玄慈深受重傷,在一農戶家養傷,他碰到了葉二孃。葉二孃正值青春年少,玄慈動了凡心,破了色戒。葉二孃懷了孩子,這個時候,玄慈顧念到自己的身份,怕這種事張揚出去毀了自己前程,便給葉二孃留下一筆銀子,一走了之。

可是,葉二孃對此並沒有怨恨,而是將孩子生了下來,只是後來,孩子被蕭遠山搶走。這導致葉二孃性情大變,到處偷別人的孩子。

三、少林寺方丈。

玄慈武功高強,成為少林寺的方丈。後來摩智來到少林,他提出挑戰少林寺七十二絕技。少林眾僧不敵鳩摩智,虛竹出手退敵,並指出其所使武功是小無相功。梅劍與竹劍現身護主,虛竹擊退鳩摩智卻暴露了靈鷲宮主人的身份。

虛竹因為違反戒律而受杖刑,在行刑的過程中,葉二孃認出了他是自己的孩子,蕭遠山也恰好出現,指出玄慈就是當年的帶頭大哥。

最後,玄慈自願受杖刑而死。

要說,玄慈的一生雖然名為得道高僧,背地裡確實做的不怎麼樣。

作為帶頭大哥,不夠磊落仗義;作為葉二孃的情人,不負責任。幸好,最後的少室山一戰中,能夠勇敢承擔自己的責任,沒有給少林寺丟臉。

我是陶小小講故事,如果喜歡我的回答請關注我哦,也歡迎各位小可愛留言討論!


陶小小講故事


天龍八部既然是一部佛教寓言,其中“輪迴”的概念是不可少的。玄慈方丈故事的影子,就是虛竹。

書中按表,我們可以很清楚的勾勒出虛竹是如何破戒的:

虛竹營救天山童姥以後,一路上天山童姥濫殺無辜,和人勾心鬥角,從縹緲峰到西夏王宮,虛竹儘管心懷善念,但在惡勢力面前,打也打不過,鬥嘴也贏不了,心理防線全面潰敗,所以在冰窖裡破了酒肉戒律之後,破色戒其實是順理成章的事情。

事實上,玄慈方丈也是這樣的。

玄慈方丈作為帶頭大哥,本意是打算帶著一幫江湖好漢是為了保護少林七十二絕技的。事實上所有少林高僧都有這個想法,比如在營救蕭峰後,蕭峰和玄渡大師有一番對話:

蕭峰道:“我想請問他老人家:倘若遼兵前來攻打少林寺,他卻怎生處置?
”玄渡道:“那自是奮起殺敵,護寺護法,更有何疑?”
蕭峰道:“然而我爹爹是契丹人,如何要他為了漢人,去殺契丹人?”
玄渡沉吟道:“原來幫主果然是契丹人,棄暗投明,可敬可佩!”

所以玄慈方丈的做法,出發點和虛竹一樣,都是救人。但是,蕭遠山太虎了!一場戰鬥打完,殺人的事情就不提了,活著的人,個個心驚膽戰,江湖人啥時候見過這個:

比如趙錢孫:

我突覺自己的心不跳了,眼前一黑,什麼都不知道了。不錯,我是個膽小鬼,見到別人殺人,竟會嚇得暈了過去。”

智光大師:

那一場惡戰,已過去了三十年。但這三十年之中,我不知道曾幾百次在夢中重歷其境。當時惡鬥的種種情景,無不清清楚楚的印在我心裡。

而玄慈方丈作為帶頭大哥,更是當場被打暈了。於是玄慈戰後創傷後遺症開始了:

“葉二孃,你本來是個好好的姑娘,溫柔美貌,端莊貞淑。可是在你十八歲那年,受了一個武功高強、大有身份的男子所誘,失身於他,生下了這個孩子,是不是?”葉二孃木然不動,過了好一會兒,才點頭道:“是。不過不是他引誘我,是我去引誘他的。”黑衣僧道:“這男子只顧到自己的聲名前程,全不顧念你一個年紀輕輕的姑娘,未嫁生子,處境是何等的悽慘。”葉二孃道:“不,不!他顧到我的,他給了我很多銀兩,給我好好安排了下半世的生活。”

由於書中玄慈並沒有講過自己的豔史,這段話是蕭遠山和葉二孃說的,但我們也可以看到如下細節:

1.玄慈在雁門關後偶遇葉二孃,並對她很好;

2.葉二孃主動勾引玄慈——這話是沒錯的,但對玄慈來說,自己當時正處於一個破罐子破摔的狀態,所以玄慈也認為,這是孽緣。

3.玄慈其實不知道該怎麼處理感情上的善後工作,所以崩潰之下,只好留了一大筆錢,自己回去當和尚去了。

當然,回到少林寺之後,玄慈並沒有虛竹老實,再加上雁門關的事情大家都認為玄慈立功了,由此玄慈一心撲在事業上,最終成了方丈。

但對玄慈來說,色戒這種事情,一旦犯戒了,除非有機緣,是破除不了的。所以這也成了玄慈佛法修為的硬傷,後來他一心求死,也是沒有辦法面對自己罷了。


酒騎風


玄慈是少林寺方丈,是小和尚虛竹在寺裡需要仰視的人,就虛竹和玄慈、葉二孃認親這段,覺得太過戲劇性。不過細想想,又沒什麼值得奇怪的。

葉二孃認識玄慈時,還是個妙齡少女,玄慈那時應該有四五十歲了,是個得道高僧,這不就是大叔和蘿莉的故事嗎?宋朝,就《天龍八部》那個年代,有文化的人不多,多數在官場上混,如果那些人看中葉二孃,多數是納她為妾。而玄慈大師就不一樣,葉二孃完全是因為仰慕油然而生的愛情,她敬佩玄慈的學識、人品,一個和尚和三妻四妾的官員比,肯定是玄慈勝出。

玄慈大師喜歡葉二孃,可能就是凡心偶熾,面對一個美貌少女熱切、崇拜的眼神,玄慈大師把握不住,兩人有了男女之事。為了不毀掉玄慈的聲譽,葉二孃生下虛竹,把他放到了少林寺門口,自己一人流落江湖,精神受了極大刺激的葉二孃,開始了偷孩子,吃孩子。對玄慈來說,葉二孃是他在佛祖面前犯的錯,但對葉二孃來說,玄慈過後,她已經死了。

破了色戒的玄慈,因為葉二孃的成全,並沒有影響他在少林寺和江湖上的地位,反而號令江湖群雄,在雁門關截殺了蕭遠山一家,事後,玄慈作為帶頭大哥知道殺錯人了,就把事情推到慕容博身上,說是因為一個妄人報錯了信兒,才犯下大錯。其實這事兒玄慈要負很大責任,當時雁門關一站參加的有丐幫汪幫主,丐幫子弟那麼多,為什麼不能事先偵察好,有了準確的情報再動手?丐幫都沒有刺探到的情報,慕容博又是從什麼渠道知道的?想象當時的細節,無非是慕容博一說,玄慈也急於在江湖上建立自己的領袖地位,說幹就幹,沒有細想,就帶著一幫人到了雁門關,其實到雁門關也有轉彎餘地,可玄慈下不來臺,那麼多武林好手,他一句話大家就跟來,說自己弄錯了,怎麼和大家交待?乾脆將錯就錯,等大家都動手了,也就分不清誰的責任了,一旦錯了,這消息是慕容博提供的,他作為帶頭大哥也就是誤信奸人。感覺玄慈佛法精深是一回事兒,組織和領導能力又是另一回事兒。這兩件事沒什麼關聯。

最可氣的是,蕭峰一路尋訪自己的身世,玄慈大師死活都不肯戰出來,害得好幾個參加雁門關一戰的武林人士為他而死,最後玄慈自盡,也不是因為對不起蕭峰一家人,而是私生子的事被曝光,實在沒有面目再以少林寺高僧的身份活著了。

玄慈做的這些事,實在不像一個佛門高僧所為,貪女色,貪權柄,最後為了維護自己身份,又用自盡來洗刷自己。玄慈很像一個人,就是《荊棘鳥》中的神父拉爾夫,一方面像做主教,一方面又放不下美麗的少女梅吉,最後在給兒子做完彌撒後,在悲傷和悔恨中死去。


小雅的小


虛竹的生父玄慈是少林寺方丈,武林中舉重若輕的人物,若說他有哪些不為人知的故事,那當然是他與葉二孃的私情了。

不管他在武林中的聲望有多高,在葉二孃這件事上,他就是一個妥妥的渣男。

當年的葉二孃還是個美貌溫柔的好姑娘,她的父親生病為玄慈所救,她無以為報便以身相許。

那時的玄慈已是佛門高僧,按書上的說法,應該也是個半大老頭了,卻也英雄難過美人關,要了花朵一樣的葉二孃。

也許他當初與葉二孃在一起是有幾分真心的,否則也不能讓葉二孃心甘情願為他隱瞞多年。

可是葉二孃懷孕之後,他的渣男本質就開始顯現了。

那個年代,一個姑娘未婚生子那是要被人恥笑的,搞不好還要被浸豬籠的,即使是段正淳的那幾個情人,在懷孕之後也是要找個人當便宜老爹才能把孩子生下來的。

玄慈為了自己的名聲,拋下葉二孃獨自一人承受未婚生子的艱辛,而他對她所謂的好,就是給她留下了一些銀兩。

葉二孃生下孩子後就被人偷走,她遍尋不著傷心欲絕,從此她見不得別人的孩子,看到別人的孩子母慈子孝她就無法忍受,成了專偷別人孩子的惡人,名列“四大惡人”之二。

在葉二孃飽受失子之痛的時候,我們來看看玄慈在做什麼,他依然是得道高僧,接受著武林正派人士的景仰。

他二十多年來對葉二孃不聞不問,任由她墜落成惡人。

當虛竹違反戒律,被玄慈行杖責時,葉二孃認出了他是自己的兒子。

當初蕭遠山出現,逼迫葉二孃說出孩子的父親是誰時,葉二孃不但不肯,還跪下求他別說。

葉二孃對玄慈可謂是情深意重,雖然這個男人沒有給過她任何承諾,雖然這個男人二十多年來對她不聞不問。

她還是一心一意的想要維護他。

可玄慈呢,在知道自己躲不過去的情況下的事實,終於承認了虛竹是他的孩子。

有人說玄慈勇於承認錯誤,並主動接受懲罰,最後自絕而死,敢做敢當,不愧為真丈夫、好男兒,讓人佩服。

可當時那個情況他不承認行嘛,他已經沒有退路,不承認也會被人揭穿,那根本就不是敢做敢當。

如果不是被逼不過,他是一輩子都不會承認的。

他已經身敗名裂了,自絕而死不過是為了維護自己的顏面,他至死都只考慮了他自己的感受,他從沒想過他死了之後,虛竹和葉二孃應該怎麼辦。

他可能從未想到過葉二孃會為了他殉情吧,他自己對葉二孃並沒有多深的感情,或許只是一時的情緒衝動,從他對葉二孃始亂終棄就可以感覺到。

反正不管他在武林中有多大威望,不管別人給他的自絕行為安上多麼冠冕堂皇的理由,在葉二孃這件事上他就是一個渣男。


瘋小鳥


玄慈方丈,是少林寺的領導者,是中原武林正派的代表,是眾多武林高手敬重的對象,也是為名聲所累的懦弱情人和殺人兇手。玄慈成就達到了一般人難以企及的高度,卻仍然保留了一般人人性的弱點。玄慈這個人很有代表意義,到了他那個高度,我相信很多人都表現的可能會比他更糟。

以前看到喬峰尋找殺害自己父母的帶頭大哥那一段時,會特別著急,因為那些武林高手都統一保持默契,誰也不說帶頭大哥到底是誰。哪怕喬峰以命相逼,他們也是打死不說。當時就會覺得這個帶頭大哥到底是誰啊,居然有如此大魔力,有這麼多武林高手維護於他。一個人可以得到一個人擁護很簡單,但是同時得到很多人以性命來維護,那就絕非一般人物了。這個人要麼人品武功得到大家都一直推崇,要麼廣施恩澤,很多人都得到他的幫助,要麼兼而有之。

後來真相揭開,這位帶頭大哥居然是少林方丈,一切就都顯得合情合理。少林寺是武林泰山北斗,是武林人士的朝聖地,少林寺的老大自然享有很高的威望了。當時那麼多英雄好漢不惜身死也要維護玄慈,除了玄慈個人魅力外,還有一點恐怕就是他的少林方丈身份了。少林方丈可以代表整個中原武林正道,如果把他供出來,中原武林的形象崩塌,那就相當於抹黑整個中原武林,這是那些高手們無論如何都不願看到的。透過一干英雄好漢的態度,不難想象年輕時候的玄慈是一個充滿主角光環的人物。

少年玄慈學藝少林寺,他天資聰穎,又勤奮刻苦,很快成為年輕一輩裡的領軍人物。玄慈不僅武功高強,他跟一般和尚還不一樣,他性格豪爽,喜歡結交天下英豪,武藝有小成以後,他就以弘揚佛法,歷練武功的名義向師門請辭:天下那麼大,我想去看看,玄慈成了一名雲遊僧人。少林長老一來對他武功人品很是喜歡,二來覺得少林寺的確也需要走出去多多交流,所以對玄慈的做法也聽之任之。

玄慈雖然是和尚打扮,但是他在江湖上行俠仗義,懲奸除惡,絲毫不避諱自己的身份。行走江湖那幾年,玄慈結交了很多好友,武功也得到了很大提高,江湖上提起少林玄慈二字來,沒人不豎大拇指。玄慈在江湖上交友廣泛,其中最厲害的兩個人物一個是丐幫的汪劍通,一個是姑蘇慕容博。汪劍通是丐幫大豪,跟玄慈很對脾氣,慕容博風度翩翩,見識不凡,玄慈也很是欽慕。

後來突然有一天,慕容博告訴玄慈遼國大批高手準備要來搶奪少林寺的武學典籍,而且把帶頭之人的容貌模樣都描述的清清楚楚。他告訴玄慈最好先下手為強,對方將來會在雁門關路過,到時候一舉殲滅。慕容博竭力渲染對方的武功和身份,說他隨從甚多,要做完全準備。玄慈在江湖上浸染久了,完全是一個熱血青年,佛門的戒嗔戒怒早就拋之腦後,當即找了一幫相好的兄弟來商議,眾人聽了也是群情激奮,一個個的要去助拳。然而玄慈卻沒有多想一步,慕容博作為報信之人,她為何不參與呢。

雁門關一役讓玄慈見識了什麼是人間煉獄,也讓他知道了什麼是天外有天,對方是一個契丹大漢,年紀不比自己大,但是武功之高,竟似比自己的師父還厲害,下手之狠辣,更是聞所未聞,很快自己一方就死傷大半。後來的事情也就知道了,契丹大漢跳崖,玄慈跟汪劍通收養了契丹大漢的孩子。

這事以後,玄慈越想越不對勁,契丹大漢跳崖以後也沒見什麼契丹大批高手來襲,再一調查,發現是慕容博騙了自己,玄慈本待與慕容博問個明白,慕容家族推託慕容博外出,這事就這麼一拖再拖。不過在這一段時間裡,卻又出了一個是非。原來慕容博深恐玄慈查出真相,就想出一個計策設計玄慈。那天他看到少林腳下一女孩父親病危,就指點她去找少林玄慈救治,並且頻頻暗示這個姑娘要拿出自己最寶貴的東西回報玄慈。這姑娘找到玄慈,玄慈二話沒說,當即幫忙救治,而這個姑娘唯恐玄慈不用心救治,又看玄慈相貌堂堂,言語豪放,也有幾分歡喜,所以有意無意的誘惑玄慈。玄慈在江湖上廝混久了,凡心大動,就這樣做了好事。這個姑娘也就是後來的葉二孃了。後來玄慈跟這個姑娘居然有了孩子,那時候玄慈已經被指定為下任少林方丈,一旦這事宣揚出去,玄慈固然名節不保,少林寺也要名聲大損。葉二孃十分通情達理,寧願自己一人把孩子養大,也不願連累玄慈名聲,玄慈想想居然也就這麼辦了。

這一切當然都逃不過一直潛伏少林寺的契丹大漢蕭遠山法眼,蕭遠山忌恨玄慈以前所作所為,就偷了葉二孃孩子放在少林寺。葉二孃知道以後十分焦急,也通知了玄慈,但玄慈一個和尚身份,很難去找孩子。葉二孃既沒有情人的溫存,又沒了孩子做寄託,心智逐漸有些不正常了,後來又遇到歹人,學了一身武功,開始在江湖上為非作歹。葉二孃因為自己沒了孩子,就偷別人家孩子出來玩,然後殘忍殺害,後來居然博下了四大惡人老二的惡名,葉二孃由此而來。

如果說之前玄慈雁門關一役是受慕容博矇蔽,搭上葉二孃是自己年輕人定力不夠,把持不住,只能說玄慈道德上存在瑕疵,算不上頂天立地的好漢,這兩件事可以揭過去。但是葉二孃因為他倆共同孩子丟失亂殺無辜,玄慈身為出家人,不講慈悲為懷,礙於自己身份地位不及時阻止,這可就是罪無可恕了。葉二孃的一半殺孽,要算到玄慈頭上。


玄慈這樣的人,現實裡並不罕見。很多所謂的成功人士早年都做過很多錯事,傷害過很多人,所謂一將功成萬骨枯。別看現在他們一個個人模狗樣,西裝革履,氣度非凡,當年不知幹過多少齷齪事呢。玄慈最後被蕭遠山揭發,坦然接受一切懲罰,最後氣絕身亡,也算是完成了自我救贖。而不知有多少像玄慈這樣的人卻可以瀟灑自在的度過一生呢。


一覽眾河小


玄慈身份和他的一些行為著實有些出入。首先,少林方丈應該是德高望重,遵循上天有好生之德的原則去做事為人,與那種誅殺蕭遠山一家的殺戮行為基本掛不上鉤,但他偏偏參與了,而且還是主角之一,這其實在影視劇或者小說裡都有交代,他其實相當於被奸人陷害了,誤以為蕭遠山一家是上少室山偷書的。

作為少林寺的一員,當然不允許這種事情發生,所以他參與了這一屠殺。按理說我們心目中所想的少林寺方丈應該是德高望重,不會犯錯的人,但玄慈不僅犯了殺戒,更是犯了色戒。

犯色戒當然是他和葉二孃生下虛竹一事,人本來就有七情六慾,少林寺的方丈也不例外。更何況當初與葉二孃相遇的時候,他正值年輕之時,所以難免會有心動。

其實不難理解,我們只要換位思考就能夠理解玄慈,並知道他當時所經歷的一切。


底層故事


湊個熱鬧。玄慈在天龍里主要的兩個身份是,帶頭大哥,和少林方丈。不太重要的頭銜是虛竹他爹,慕容博的好友,而且和鳩摩智曾經關係也不錯。這話雖然說來有點長,但是請聽一諾慢慢道來。

按照金庸先生的書來談。按照金庸書裡記在,當時喬峰31歲,虛竹24歲。在葉二孃懷孕之後由於玄慈需要繼任少林寺方丈,所以不得不離開。當然也留下了足夠葉二孃和虛竹後半生生活的銀子。之後玄慈由於身為主持就一直待在少林,很少到江湖走動。在雁門關一戰以後到虛竹出生的這幾年,玄慈還有許多不為人知的故事。



我們先從慕容博挑事兒,說起。慕容博為了挑起宋遼之戰,不惜假傳信息,害了喬峰父母。有幸蕭遠山沒死,才得以真相大白。書中說了雁門關一戰到後來,眾位武林高手已經知道自己錯了。玄慈自然也不例外。之後玄慈回到少林養傷,等到傷勢好轉了以後,自然他會去燕子塢問慕容博,而且不止一次去過,慕容博自知理虧,也知道言語不通時會刀兵相見,而又自己心裡清楚少林寺在江湖的地位,自知自己並非少林敵手,只能一次次推脫不在家。在這段時間裡鳩摩智也第一次來到中原,並且結交了不少中原武林人物,慕容博只是其中一位。鳩摩智不僅到過中原而且還去過大理,在天龍開篇,鳩摩智去天隆寺借閱六脈神劍,可以知道。鳩摩智是在大理很有名氣的,如果鳩摩智不曾到過大理,天隆寺榮枯大師是絕對不會知道,鳩摩智功夫高低的,自然也就不會說出遇到強敵的話來,本塵也說雖然六脈神劍還不純熟,但是禦敵沒事,說明他們是對鳩摩智武功很瞭解的。在不知對方底細之前是絕對說不出這種話的。而玄慈和鳩摩智的關係就更加撲朔迷離了,他們的相識是因為玄慈在尋找慕容博的過程,而鳩摩智也經常在中原武林走動。二人因為此事而相識,相互切磋武功。而每次都是鳩摩智略勝一籌。鳩摩智又是一個武痴,自然想學習玄慈的武功,玄慈覺得自己武功乃少林不傳之密,絕不可以交給外人。於是屢次拒絕鳩摩智。於是二人慢慢疏遠,通過玄慈尋找慕容博這件事,他知道慕容家的還施水閣。於是通過這層關係認識了慕容博。而玄慈屢次尋找慕容博未果,又加上自己在少林的身份,自然也不好經常在江湖走動。但是有一次又與鳩摩智相遇,二人再次切磋,名為切磋,其實二人都把自己的看家本事拿出來了。玄慈對鳩摩智的武功深感恐懼,他怎麼也想不到這麼短的時間裡,鳩摩智武功能如此精盡,玄慈輸了以後,鳩摩智再一次提出要學習少林武功的想法,又一次被玄慈拒絕。鳩摩智說我一定要學會少林七十二絕技,待到我練成七十二絕技之後,我必然去少林拜山,到那時我必然殺你,血染少林寺。在於鳩摩智比武過程中,玄慈身負重傷。這才學習了醫學藥理,回到少林寺之後一邊採藥為自己療傷,一邊治病救人。再一次偶然的機會,他救了葉二孃的父親,導致葉二孃以身相許。不巧二人的事被躲在少林寺的蕭遠山發現,才有了後臺抱走虛竹,抓傷葉二孃的事。而在葉二孃懷孕之後,由於靈門大師圓寂,玄慈不得不回到少林寺做主持。這一做就是二十幾年。猛然聽到大輪明王來拜山,玄慈記起二十幾年前,和鳩摩智比武的場景,自然知道少林寺中沒有人是鳩摩智的對手,本想召集全寺的僧眾,群毆鳩摩智可是看到鳩摩智的武功太厲害,即使自己和幾位達摩堂的大師一起也未必打的過鳩摩智,於是他想到的是,鳩摩智這次來無非是報當年自己不肯教鳩摩智武功的事,也無非就是要殺了自己,讓少林寺名譽掃地而已。於是才有了玄慈要自殺來保存少林聲譽的故事。

玄慈最不為人知的莫過於此事,明明是老朋友卻因為一件事而不得不裝作不認識。同意一諾的分析請點贊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