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排球中主攻和接应有什么区别,朱婷能打接应吗?

蕙兰文心


排球项目的主攻,顾名思义就是球队的主要攻手,也是主要得分手。接应二传,过去是辅助二传传球。不过随着排球的发展,这个位置的作用已经有了很大变化,不同的球队,根据其战术体系,接应在队中所起的作用各有不同,所以有强力型、保障型、全面型等不同类型的接应。在有些球队,接应与主攻的区别其实已经变得模糊,总的趋势都是要求接应要具备一定的攻击能力。


中国女排的战术,对接应的要求是全面,除了要接一传,还要担当起穿针引线的二传职责,弥补主二传来不及移动传球时的漏洞;位于前排还要与副攻配合构成拦网的网上长城,对进攻也要求有一定的攻击能力,对技术的全面性应该要求就比较高。象黄金一代时期的周苏红,就是很棒的保障型接应。周苏红身高虽然只有1.82米,但凭借个人具有的弹跳力、爆发力,比赛中采用跑动进攻避开对手的拦网,成为世界级的技术全面的保障型主攻。后来的张磊与周苏红也比较相似,也是通过跑动进攻来晃开对手的拦网。现在的曾春蕾、龚翔宇在身高、进攻方面要比前辈稍强,但在整个中国女排的战术体系中,对接应二传的要求应该还是全面、保障为主。


欧洲一些球队根据自己的战术安排,对接应的用法则截然不同,基本上就当主攻在用。比如以前俄罗斯队的著名球星加莫娃,她基本上不参与接一传,主要就是进攻。这一类的接应都具有超强的进攻能力及网上突破能力,是球队的核心和主要得分手。现在塞尔维亚的博斯科维奇也属于这类接应,她们与主攻并没有太大区别。


就朱婷而言,凭她的个人能力,应该是都能打主攻、接应位置。但位置变换后,就会涉及到中国女排整个打法的改变。如果也像欧洲球队将朱婷作为强力接应,主要负责进攻,那目前中国女排这种主攻,副攻,接应等位置多点开花的打法可能就要做根本性改变,是好是坏最专业的教练组会有所取舍的。


曾经的王一梅在中国女排作为重炮手一直打主攻位置,有些类似现在的朱婷,但蔡斌接手中国女排后,对王一梅进行改造改打接应位置,结果中国女排在亚洲都难以称雄,这样的改造被证明是失败的,这也是前车之鉴吧。


whitedeer


排球比赛中主攻和接应有明显区别,一是场上人员数量不同。主攻在场上有两人,对角站位,而接应只有一人,与二传站对角,故而接应的全称是接应二传。二是场上位置不同。比赛中主攻主要在4号位,也就是本方球场的左边发起进攻,而接应是在2号位进攻,也即担负本队的右翼进攻重任。也正是因为位置的不同,从扣球的线路覆盖面考虑,接应多以左手将为主,如荷兰的斯洛特耶斯、塞尔维亚的博斯科维奇,中国女排的曾春蕾、杨方旭,都是这种情况。

朱婷作为世界第一主攻,其强攻实力一众所皆知。但攻击力强并不等于能打接应。毕竟从4号位到2号位,看似简单的位置改变,但对职业选手的影响是很大的。因为职业选手长期接受专业训练,对位置的改变十分敏感,从主攻到接应,要求其扣球手发,下手时机,扣球线路都要相应改变,因而,很多选手都不能适应这一变化。女排前著名国手王一梅巅峰期时,当时的主帅蔡斌一度想把她改造成强力接应,最后以失败而告终,就是最明显的例子。因此,已经在主攻位置轻车熟路的朱婷,不一定能打接应。换言之,朱婷在接应位置,肯定不如在主攻位置挥发那么自如。


老高说体育


排球场上位置是这样分的,前场自左至右是4号位、3号位、2号位,后场从左边开始是5号位、6号位、1号位。举个例子,如果主攻朱婷在4号位,张常宁在1号位,那么她们两人就形成了对角关系。


一般讲,排球场上6名队员有两个主攻,两个副攻,一个二传,一个接应。两个主攻是对角,两个副攻也是对角,一个二传和一个接应形成另一个对角,场上6人构成3个对角关系。

对"朱婷能改打接应吗?"这个问题,这就好比运动场上擅长短跑的运动员能改长跑吗?他短跑能跑出冠军,让他改长跑有意义吗?人都讲扬长避短,没有说扬短避长的。朱婷是世界女排顶级主攻手,她在中国女排主攻位置上的作用无人能比,是中国女排的定海神针。放着朱婷的优势不用,让她改打其它位置,无疑是自毁长城,绝对不可取!



现在,亚运会、世锦赛两项大赛一前一后就要来临,中国女排在郎平的带领下,正在北仑基地紧张进行赛前奋战,也正在考察确定张常宁、刘晓彤、李盈莹3人谁是朱婷的最佳搭挡,也可以说最好对角,这个环节抓好了,有利于保障朱婷更好地发挥作用,为中国女排下步排兵布阵提供最佳方案。

提出让朱婷改打接应的设想,或许出于对目前集训的龚翔宇、曾春蕾、杨方旭3名接应不大放心。最近传出了曾春蕾因故缺席训练课的消息,引起了球迷担心。其实,从目前中国女排几个位置实力来看,接应位置确实弱了一点,只有龚翔宇让人放心,杨方旭在世界女排联赛中表现不太好,曾春蕾伤病状况、比赛状态令人担忧。不过她俩都是经过大赛考验过的,实力不容置疑,相信通过近来的训练调整,她们的精神面貌会换然一新,即使曾春蕾因故不能参加两场大赛,杨方旭有能力顶上去,在比赛场上打出自己应有的水平,不辜负郎平及广大球迷的信任!

预祝中国女排在亚运会上旗开得胜,在随后的世锦赛上再添锦标。


千山车神


顾名思义,主攻是主要负责进攻的队员,对技术、力量、体能的要求都比较高,一名优秀的主攻可以大幅提升一支队伍的实力,比如拥有朱婷的中国队。

不过排球还是集体项目,需要人员齐整、水平相当。而且一名优秀的二传对于球队十分重要,而二传对角位置的就是接应。在以往打“四二”配备的时代,两主攻、两副攻、两二传是标配,两名二传都要能组织传球,还有具备进攻能力。现代排球,二传在后排时也能到前排传球,因此对角的接应主要任务放在了进攻上,比如塞尔维亚女排的博斯科维奇,她是与朱婷进攻力相当的超强进攻型接应。不过接应也必须具备一定的传球能力,在二传防守或位置不佳时,接应要担负起传球组织的任务,但现代也多为调整传球。

中国女排历史上的接应多为跑动型,比如周苏红、李珊,都是以技术细腻、跑动灵活著称。不过现在中国女排也在向高大化发展,杨方旭、龚翔宇、曾春蕾也都属于强力攻击型接应。其实接应多在二号位进攻,主攻多在四号位进攻,但是如果在反轮,那么也必须具备在两个位置都能打的能力,朱婷一定是可以的。


今体育


排球中的接应全称为接应二传,就是在球发到二传手中或者二传参与了防守任务无法完成传球的情况下,担当起二传的职责,组织全队的进攻。在五一配备的队伍中,站在二传的对角。主攻的最重要任务就在无法组织起战术进攻的情况下,担当起调整攻的任务。

从技术特点上来看,由于二传站在距离四号位远一些而离二号位较近,这就要求接应上步扣球速度更快,像杨方旭的背平球打得很快,更适合打接应位置,而且左手接应更具先天优势,所以,郎平一直不放弃她就是这个原因。而蔡斌指导让王一梅打接应就很不成功,原因在于王一梅习惯了主攻位置,该打接应速度始终上不去。



从战术层面上看,主攻的战术主要有四号位平拉开、加塞及梯次、前后排进攻。接应的主要战术多于副攻相互配合掩护完成前交叉、背交叉、双背飞、背平等。像国内最著名的接应二传周苏红和副攻刘亚男的各种令人眼花缭乱的战术组合,在世界范围内至今无人超越。

从国际潮流来看,现在流行强力接应,她们不接一传,承担着本队大部分的进攻任务,像塞尔维亚的博斯科维奇、意大利的埃格努、荷兰的斯洛特耶斯等,她们前后攻、调整攻都能打,是本队主要对分手。

中国女排的朱婷,天赋异禀,是百年一遇的排球天才,按理说,无论是接应还是主攻一定都可以打得非常出色。但是,为了让她的能力最大化的发挥,打主攻更有利中国的战术体系,也更能凸显她攻守平衡的特长。而且,她从小一直打主攻位置,突然该打接应,自己也不一定能习惯,国家队也不敢贸然做此尝试。倒是新秀李盈莹无论从身体条件,还是发展前景,以及国家队的需要等各个方面来看,都可以尝试一下由主攻该打接应二传位置。


汉之韵


主攻和接应是有区别的,朱婷也可以打接应。

1.先说主攻手和接应的区别。


接应的位置在网的右边,主攻手的位置在网的左边。场上打比赛只需要一个接应,但是却需要两个主攻手,一前一后。而且除去亚洲接应需要接一传以外,欧美的接应都是统一只管扣球的,而中国女排没有强力接应,而且主攻这边一传也不是很好,所以接应必须是全面型的接应,前后都需要有实力才可以。

2.朱婷能不能变成强力接应只管扣球。

可以,但是谁来接一传,谁来组织好后排的小球保障以及一系列串联,说实话,中国女排没有一个人比朱婷合适,所以朱婷必须承担更多的责任,所以她要做的是全面发展的主攻手,不能做一个省事的接应。


土土女排


传统的主攻和接应是有着明显的区别的例如郎导、张蓉芳、侯玉珠、姜英与陈招娣、张洁云、郑美珠、巫丹的场上作用和技术特点完全是两回事儿。但是现代排球主攻和接应统称为边攻手,有差异但也有共性(有球迷朋友已经做了分析,在此不再赘述),所以一些著名的球员可以兼顾主攻和接应,例如索科洛娃、加莫娃等外国球员和我们的张常宁、刘晏晗等。以朱婷的功力打接应不成问题,但是做这样的改变有无必要?本人反正认为暂时没有必要,一是改专位毕竟要付出起码一年的时间加以改进才能挥洒自如;二是朱婷改专位远不如让李盈莹改专位合理迫切;三是已经有了强力接应的好苗子如陈佩妍等,国家队并不缺能打好接应的人选。因此,目前对朱婷的位置安排不如暂时维持现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