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居家隔离”14天,67岁西安市民写隔离日记记录这段生活

“居家隔离”14天,67岁西安市民写隔离日记记录这段生活

3月2日,67岁的西安市民曹女士解除了14天的“居家隔离”。14天间,她用日记对隔离期的生活进行全记录。

一路辗转 回到阔别一个月的家中

1月17日,曹女士前往南宁。“去侄子家过年。我是临潼人,平时在西安管孙女,每年春节出去散个心,走前就订好了2月4日的机票。没想到1月26日起,新冠肺炎疫情的形势突然严峻,原订航班取消。”

但听到西安中小学2月10日启动 “停课不停学”的消息时,一向陪伴孙女学习成长的曹女士匆匆订了2月11日的机票,却因落地后的返家交通问题再度取消。

直到2月17日,她终于踏上返程。

在日记里,曹女士回忆说:2月17日,南宁的吴圩机场人很少,进航站楼红外线测温后,值机的人更少,安检时只我一人还觉得怪怪的。登机口也寥寥无几人,偶有几人都戴着大口罩、医用手套。

飞机有90来个座位,大约只有20个乘客。在四川达州中转,所有乘客填写包含有近期活动轨迹的疫情防控表后登机,上了些乘客后飞机上差不多有50人,下午2:40分到达咸阳国际机场。

“出航站楼时有特警告知我回家3小时内必须向社区报备,其实儿媳早已报备,再次测温、扫二外码后,我开始担心如何回家。班车、城际铁路仍在停运。而西安各区正严格实行‘一场五站’政策,拿着临潼身份证的我要回到和孩子们共同居住的新城区供电局家属院简直太困难了。若孩子来接就会面临一起隔离,幸亏几经周转联系到一辆顺路车,花了120元回到新城区家中。”

曹女士说,“尽管儿子和儿媳在门口迎接,但还是费了好一番口舌,通过家委会和社区工作人员的反复沟通,才能进自家门。”

据了解,曹女士是在儿子居住的小区租房单独住着。按当时西安各社区的管控政策,要求房东通知租户暂时不返程。

隔离期自己找事儿做 感谢亲友关爱问候

18日一早,曹女士接到辖区社区工作人员来电,通知封门相关事项。

“17日就有工作人员通知。”曹女士说,“没想到儿子儿媳和亲家比我想得周到,17日一进家门,看到地上、冰箱里堆满了各种蔬菜、水果、肉和蛋,都是他们提前为我的隔离期准备的。”

工作人员宣读了隔离期的守则,以及每日早7:30、晚6点汇报体温等事项,还告知她有任何需要都可与工作人员联系并告知联系方式后,戴着口罩在门内仔细‘听讲’的曹女士觉得社区想得十分周到。

“一下对隔离有了信心。我一向不爱麻烦人,只是门贴上封条那一刻,有点担心垃圾的处理。我心里想的是社区工作人员那么忙,每日再麻烦人家上门来给我倒垃圾,实在难为情。且门一开封条又得再贴。”

曹女士说,“我就试着在网络搜索,又在微信上向好友请教,有好友建议将果皮、鸡蛋壳等湿垃圾剪碎,剪得很细小从马桶冲下去,只留干垃圾如纸箱、外包装到隔离结束再一次扔掉。特殊时期这是唯一的解决办法了。”

曹女士坦言,在隔离头两天,因为打扫房间、洗衣服不觉得太‘空’。但从隔离第三日起,一起基本收拾妥当后,她突然无所事事起来,家里的电视机偏巧出了故障,严重到无法开机。

曹女士说,“先是我淘气的孙女发来了她的视频,隔着屏幕,反复看孙女各种可爱的表情,觉得时间过得也很快。”接着,各路了解到她隔离的朋友也在微信频频“露面”,发来各类问候和资讯。

“虽然没电视了,但有了这些,时间不难打发。还有一位知心的朋友,给我发来微信摄影课堂的入群消息,我一向热爱摄影,赶紧报名加入,感觉就是终于找到隔离期的‘正业’了。 ”

曹女士说,关注疫情最新进展和跟着该课堂精研摄影技术成了她每天必做的“功课”。她说自己还翻出了毽子,没事踢踢,锻炼一下。

此外,曹女士的亲家还几次通过防盗门纱窗的破损处给她“塞”了馒头等食物。“每次她都是离开后才告知我,用时髦的话就是‘无接触投食’。尽管我至今还吃着隔离时剩下的食物,但大家的关心让我感动,让我真正明白了‘隔离不隔爱’。” 3月3日,曹女士笑着说。

但她最感动的还是孙女在她隔离第6天,因太想念奶奶,在爸爸陪同下跑到楼下“呼唤”。“其实是到了楼下给我打电话,我隔着玻璃看到孙女。36天没见,孩子好像又长高了些,似乎还捂白了些。虽然心里舍不得,但我还是隔着窗挥挥手,示意他们走。既然隔离,就必须严格遵守规则。”

“居家隔离”14天,67岁西安市民写隔离日记记录这段生活

忐忑不安做核算检测但顺利通过

希望大家都继续保持警惕

2月24日隔离第7天,曹女士接小区家委会电话通知,要按社区安排接受核酸检测。

“我按要求戴口罩、手套出门,到达地点后,接受同样全副武装的医生的取样,用的喉咽拭子,取样不到一分钟就取完,结果是48小时告知,如果没问题就不会接到通知。”

曹女士说,“听到这话,心里咯噔一下,立刻祈祷电话这两天不要响。但她一到家,社区工作人员就再次立刻登门。

“一是给入室门装上报警器,二是再次给门上贴了封条。”曹女士说,“看到他们行动如此迅速,加上刚做了核算检测,我心里的担忧立马升级了。但又自我安慰,检测结果得48小时呢,哪那么快?”

一直到26日晚,曹女士的电话一直没有响起,她说自己长舒一口气,在日记中写到:“等到晚上了,没有给我通知什么,说明核算检测正常,当然很开心了。”

27日,陕西省应急响应从一级调整为三级的新闻刷屏。但曹女士说她当时并未关注该新闻,“说明我的隔离生活很充实,哈哈。”她笑着说。

“居家隔离”14天,67岁西安市民写隔离日记记录这段生活

3月2日是曹女士隔离正式解除的日子。她在日记中写到“10点40分,社区工作人员一行四人上门宣读了‘解封书’及隔离解除的注意事项,要求扫市民‘一码通’。”她在日记兴奋地宣告:“即将开始忙碌的生活了。”

3月3日,曹女士对华商报记者说:“现在想想,隔离的日子漫长又短暂。”

“从2号开始,我就把‘解放了’挂在嘴边,但我的个人防护一点没有松懈。”曹女士说,“我也希望所有人都继续保持警惕。这两天浏览新闻,发现世界不少国家都相继出现新冠肺炎疫情,当下的国际交流频繁,人口流动很大。所以还是希望大家继续戴口罩、做好防护,等专家宣告能摘掉口罩、卸掉防护时,咱们再真正‘解放’!”

华商报记者 付启梦

“居家隔离”14天,67岁西安市民写隔离日记记录这段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