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挑戰極限式降成本 鍛造數字化基本功

<table> 挑戰極限式降成本 鍛造數字化基本功

■專家介紹

陳春花:現任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BiMBA商學院院長、北京大學王寬誠講席教授。長期開展管理理論、領先企業研究。曾出版《共生》《激活組織》《改變》等多本管理思想專著。對佛山尤其是順德企業有深入研究,曾出版《順德40年——一個改革開放的縣域發展樣板》。

/<table>

“疫情背景下,佛山中小企業要去挑戰極限式地降低成本。在此過程中,企業既要嚴控自己的資金,更要做業務調整,在好的業務方向上,讓成本的效率更高。”日前,北京大學王寬誠講席教授、國家發展研究院BiMBA院長陳春花接受南方日報專訪,支招佛山製造如何應對疫情影響。

作為國內知名的管理學家,陳春花長期關注領先企業研究,對佛山製造尤其是順德企業有深入的瞭解。她特別主張佛山中小企業在當下做好成本的“加減法”,挑戰極限式地降低成本,並提醒佛山企業要關注疫情影響下的6個新機遇。

“從長期來看,構建產業鏈的數字化能力、智能製造等方向將會是一個基本趨勢。”陳春花強調,佛山企業要抓住這波危機下擁抱數字化的契機,要讓數字化成為佛山企業的基本功。

另外,為幫助企業家尋找應對危機的生存之道,陳春花用最快的時間寫了一本新書《憑什麼活下去》,將於3月上旬面世。她在書中強調,危機會導致一些長久性的、根本性的變化,這些變化重構價值與格局。不確定的是環境,確定的是自己。

南方日報記者 葉潔純 張培發

1 減掉不必要浪費 挑戰極限式地降低成本

“如果當下的疫情環境已經成為一種經營條件,我們需要面對的挑戰就不僅僅是環境,還有企業自身的調整,而在這中間最重要的選擇,其實是怎麼樣去挑戰極限式地降低成本。”

南方日報:中小企業是佛山經濟的底色。你近期一直在呼籲打響中小企業防護戰,關注中小企業現金流。在你看來,佛山中小企業在當前形勢下,除了現金流的挑戰外,還面臨哪些挑戰?

陳春花:疫情給中小企業帶來的影響,的確讓人焦慮,甚至會灰心。總體看,中小企業無論在經營規模、資產總額還是員工人數方面,都處在相對較弱的狀態。大部分中小企業要依靠產業鏈和旺盛的市場需求謀得發展,如果產業鏈調整、市場需求下滑,它們的發展將會受到很大的影響。如果當下的疫情環境已經成為一種經營條件,我們需要面對挑戰就不僅僅是環境,還有企業自身的調整。

南方日報:把疫情環境當作經營條件的情況下,佛山中小企業應該如何去應對?

陳春花:疫情背景下,佛山的中小企業需要有自己的應對方式,我們在平時好的背景的時候是比較強調擴張的;但是在疫情之下,更需要的是怎麼樣能夠調整自己發展的模式,更重要的是把那些沒有質量的增長以及損耗拿掉,把那些虧損拿掉,怎麼樣保證自己的現金流,怎麼樣夯實自己的內功。在這個過程當中,最重要的是你要有能力幫助自己渡過這個難關,而在這中間最重要的選擇,是怎麼樣去挑戰極限式地降低成本。

南方日報:那麼如何極限式地降低成本?你也從事過企業管理,假如現在讓你接手一家從事製造業的中小企業,你會如何開展挑戰極限式的降低成本?

陳春花:我主張在疫情期間挑戰極限式地去降低成本,其實是說這要比平常降低成本的力度更大。我們一直希望企業有一種能力,這種能力其實是成本管理的能力。因為在企業當中,如果你沒有能力讓成本貢獻價值,它只能是一種損耗。

挑戰極限式降成本,意味著把很多不必要的浪費要減掉,包括需要特別注重資金的效率,資金要用到最有效的地方去。

企業在順境的時候,會有很多浪費成本的地方,如果我來接手一家制造企業,首先調整管理成本的浪費,然後要求化小核算單元,每一個核算單元嚴控資金效率,讓全員理解成本與經營的關係;簡化流程,大幅砍掉會議和行政開支,把一些與生產和經營不相關的資產轉換出去,把虧損業務停掉。但這也不完全說僅僅是不斷下調成本,可以適當地去做加減法,我們減掉那些不產生價值的東西,其實也有機會做一些增量,這些增量是因危機所帶來的新機會去做的儲備。

所以在挑戰極限式成本當中,一方面是如何嚴控自己的資金和效率;另外一方面,也可以在業務上去做調整,在好的業務方向上能夠讓成本的效率更高,企業的價值就會突顯出來。

2 應對勞動力緊缺 佛山製造要找到共生分享新模式

“佛山製造業要應對當下員工緊缺問題,異業共享員工只是一個選擇,更多的還要靠自身的解決方案。而領先的製造業企業,會選擇共生模式。因為這也是數字化時代企業發展的頂層邏輯。”

南方日報:無論是中小企業還是龍頭企業,目前佛山製造普遍面臨勞動力緊缺的問題。你曾經提到企業要尋找到共生分享的新模式,但共享員工在佛山製造業內並非都適用。你認為佛山企業應該如何應對當下的人員緊缺問題?

陳春花:針對製造業人員緊缺的問題,可考慮產業價值鏈上的人力資源共享、靈活用工等方式來解決。

此次危機中,我們看到很多行業都加入到幫助員工的“共享員工”模式計劃中。盒馬全國經營管理總經理胡秋根表示,盒馬在春節保留了七成的運力,但隨著疫情爆發,整體需求量激增,經過內部會討論,希望聯合餐飲同仁們,解決一下用工問題,這才有了“共享員工”的模式。

截至2月6日,包括雲海餚、青年餐廳、蜀大俠在內的21個餐飲企業1200餘人加入盒馬臨時用工隊伍。員工都經過健康排查、檢疫,包括做好防疫、業務技能的培訓後,才可上崗。藉助於不同商業模式,不同業態之間的協同共生,給危機中的企業和員工新的可能性,讓更多人得到幫助,企業在得到自救的同時,也幫助了其他企業。

南方日報:除了服務業,在國內製造業有類似的探索嗎?

陳春花:在服務業展開“共享員工”計劃期間,聯想也開展招收臨時工的“共享員工”計劃,幫助補充到聯想的製造環節上。不過,相對於服務業而言,製造業共享員工的難度要大很多,涉及到一些具體技能、上崗的專業資質以及一些必備的訓練時間。所以製造業如果要應對當下員工緊缺的問題,異業共享員工只是一個選擇,更多還是要靠企業自身的解決方案。

南方日報:你一直從事對領先企業的研究,既然異業共享員工對佛山製造業來說難度更大,那麼在針對製造業勞動力的共生分享上,國內外領先企業中還有哪些好的做法?

陳春花:領先的製造業企業,會選擇共生模式,比如業務外包,以及產業鏈上合作伙伴之間的合作。三星在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時,就採用業務外包模式度過危機,日本的汽車製造企業構建產業供應體系,進行產業鏈合作與共生,使得日本企業製造業具有強的競爭力。

分享與共生一直是我所堅持的觀點,因為這也是數字化時代企業發展的頂層邏輯。2018年在我和趙海然合作出版的《共生:未來企業組織的進化路徑》一書中,我們認為,在合作的要求下,相同領域甚至不同領域的組織不再是競爭對手,而轉變為榮辱與共的命運共同體。顧客參與價值創造、移動互聯網的衝擊以及市場競爭的激烈,組織需要改變固有的思維模式,將傳統的價值鏈創造價值模式轉變為命運共同體合作創造模式。

3 線上遷移加速 數字化經營能力應成企業基本功

“從此次疫情看,嚴重依賴線下消費模式的企業遭遇很大困難,而已經具備數字化能力,可開展線上業務和線上工作模式的企業反而迎來了機遇。”

南方日報:目前,許多佛山企業還面臨線下渠道停擺、大批經銷商面臨生存挑戰以及上下游供應鏈無法及時匹配生存等問題。面對這些問題,你對企業有怎樣的建議?

陳春花:從此次疫情看,嚴重依賴線下消費模式的企業遭遇很大困難,而已經具備數字化能力,可開展線上業務和線上工作模式的企業反而迎來了機遇。正如2003年的非典疫情助推了電商的崛起,這次新冠肺炎疫情則會加速各個行業從線下向線上的遷移。

我們需要認識到,危機中顯現出來的數字化現實,是一種根本的變化方向,危機只不過是讓數字化現實更快地來到我們面前。我希望企業的管理者能夠認識到這一點,從而真正去擁抱數字化。

舉個例子,在線下商店無法開展業務時,天虹百貨卻因三年前佈局數字化,在危機中顯得從容。2月5日,天虹到家深圳訂單近2萬單,全國單店最高超過1000單,總訂單翻了6倍,各門店銷售佔比普遍提升了1倍以上。

我想,這次疫情對於企業來說,是一次反思和進步的機會。我同意天虹百貨數字化經營中心總經理譚曉華的觀點,數字化經營能力應該成為企業的基本功。此輪危機,恰恰是企業擁抱數字化的契機。

南方日報:談到契機,我們近期觀察到佛山依託其強勁的製造生產能力,近期有一批企業迅速捕捉防疫市場需求,推出防疫神器贏得訂單,還有一批企業利用線上直播等營銷方式,破線下停擺的渠道之困。你如何看待佛山製造的這兩個現象?

陳春花:能夠在疫情危機、,在外部經營環境完全改變的情況下,快速做出行動,切入應急市場的機遇或轉變營銷模式,這一切正說明,面對危機,往往也是企業自我激活的最佳時機,其展現出來的應激反應,就是企業自我激活的行動力。

所以,“佛山製造”出現這兩個現象也是非常正常的反應。一些企業快速響應環境變化,能夠用最快的能力推出符合顧客需求的產品,而一些企業無法快速轉變自己,依然要按照原有的業務模式運行,自然因為危機處於停滯。其實,在過去的每一次大危機中,總會出現這兩類情形。2003年“非典”疫情危機,商店購物受到巨大沖擊,但是京東推出電商平臺,阿里巴巴推出淘寶業務,而那些傳統的百貨企業陷入困境,甚至倒閉。

因為在危機中,時間壓力會變得非常大。選擇什麼樣的行動?如何實現這些行動?以什麼速度去實施行動?如何在應對危機的同時,又能與保持企業經營做好平衡?這些都是需要我們回答的核心問題。這是一場與時間的賽跑,那些關鍵的時間窗口不僅僅是生命,也是生機。有效的行動對化解危機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4 搶抓新商機 佛山企業可關注六大領域

“事實上,危機一直都在。如果企業只能在順境下,自己熟悉的世界裡,以及在可認知的條件下才能實現增長,獲得績效,這本身就是一種危機。”

南方日報:既然如此,那麼佛山企業應該如何搶抓時間窗口,實現轉危為機?

陳春花:事實上,危機一直都在,無論資源、環境、技術、市場還是病毒,其實都處在不斷被調整、不斷被迭代、不斷更新及替代變化中,更多的未知所帶來的挑戰,會展現在我們面前。如果企業只能在順境下,自己熟悉的世界裡,以及在可認知的條件下才能實現增長,獲得績效,這本身就是一種危機。

比如佛山的隱形冠軍企業,我沒有太擔心它們,因為在細分領域裡成為龍頭企業,本身應該具有很好的製造基礎和企業經營基礎。但遇到危機的時候,這些企業也和其他企業一樣,需要有自身的免疫力去抵抗危機,所以和前面的建議一樣,首先是要能夠熬過去,那就是保有現金流;其次是轉變經營思維,如何尋求新模式與產業構建合作關係;第三,發揮製造的能力,創造貼近顧客的新產品。

為了給大家幫助,我專門寫了一本書《憑什麼活下去》,講述企業應對危機的生存之道,新書計劃在3月上旬上市,企業家可以在新書中找到更詳盡的答案。

南方日報:17年前的“非典”,造就了一批互聯網企業的崛起。根據你的觀察,目前這波疫情影響下,出現了哪些新的機遇?

陳春花:經此疫情之後,會誕生很多新的商業機會,具體可以體現在以下幾個領域:

一是智慧城市。圍繞智慧城市運行的相關領域,會產生新的商機。

二是在線模式。在線模式將廣泛應用於人們日常生活的需求消費端,線上娛樂、遊戲、教育、知識付費等,都會有很好的發展。

三是新工作模式。本次疫情中,字節跳動、蘇寧、華為等企業都選擇了遠程辦公,而釘釘、企業微信的協同辦公工具業務也是爆發式增長,經此疫情,遠程辦公會成為大量的企業或者行業的選擇。

四是大健康領域。人們的保險意識將得到加強,對保險的需求將加大,人們將增大對保險的支出,同時,保健品和保健食品將有大的市場需求,衛生、醫療、保健、保險,大健康領域將蓄積更大的發展能量。

五是線上線下融合。無論是零售業,還是圍繞著商業所展開的物流配送、社區服務等領域,都將會有機會。

六是AI與大數據領域。AI技術與大數據技術嵌入的領域同樣會帶來新的可能性。

南方日報:這其中,你覺得是特別值得佛山企業關注的?

陳春花:對於佛山的企業來說,這六大方面都是可以關注的。

5 應對“不確定性” 建立四種能力培育企業免疫力

“一個免疫力好的企業,至少在核心業務基礎上建立四種能力:一是領先的市場核心能力,二是比較強的盈利能力,三是具有較強的抗競爭力,四是企業綜合能力的提升和穩固的財務基礎。”

南方日報:從長遠來看,應對“不確定”也是企業成長中的一個重要課題,在你看來,佛山企業應該如何提升自身的“免疫力”來應對不確定性?

陳春花:在經濟環境發展比較好,或者比較平穩的時候,對於企業的挑戰和衝擊沒有那麼大,所以企業只需要做好自己的運營,提供好的產品或者服務,有自己核心能力,總體上會表現出較好的經營結果。但是一旦遇到危機,考驗企業的要素變了,就如此次疫情中,自身免疫力好的個體抗風險的能力就強,企業也一樣,在危機時要看企業自身的免疫系統。

這個免疫系統包括:穩健的財務,尤其是良好的現金儲備,良性的業務結構,有質量的規模,成本能力,優秀的領導者以及上下同欲的組織成員,還有良好的顧客關係,以及價值夥伴跟上消費者習慣改變,跟上技術變化的趨勢。

對於企業如何提升“自身免疫力”這個問題,答案是非常明確的,很多企業的管理者都瞭解,一個免疫力好的企業,至少在核心業務基礎上建立四種能力:一是領先的市場核心能力,二是比較強的盈利能力,三是具有較強的抗競爭力,四是企業綜合能力的提升和穩固的財務基礎。所以在日常運營中,需要圍繞這四種能力展開,幫助企業強化自身的免疫力,當衝擊來臨時,具有強免疫力的企業會更有韌性和抵抗力。

南方日報:企業要應對“不確定性”,不僅要自己努力,更離不開政府的支持。那麼,對於佛山來說,你認為應該制定怎樣的政策來與企業共克時艱?

陳春花:我不是一個做宏觀研究的人,但是因為與企業在一起工作的時間長,也瞭解企業真實的需求,試著從企業的角度去看對政策的需求。

一方面需要加大減稅和幫扶中小企業的政策力度。適當減免疫情影響嚴重的行業的增值稅,降低相關的所得稅。給予企業受疫情影響期間受損行業的財政補貼。兼顧企業和員工的利益,落實員工帶薪休假制度同時,延長假期及推遲復工期間的薪酬支付由企業去合理安排而非強制工資。減少企業因負擔過重而復工後加大裁員的現象出現,減免一些需要中小企業負擔的費用,降低企業的負擔。加大對參與捐贈的企業和個人行為予以所得稅抵扣,鼓勵社會捐贈。對於企業而言,可以考慮給予特殊時期還本付息延期支持,探討如何在貸款、金融等相關領域給予支持和幫助。

現在國家給出的一些政策針對性非常強,也可實施,我希望佛山給出的相關政策更要針對佛山地區的中小企業需求,要更有可操作性、落地性。同時,也需要政府在如何儘快恢復生活物資的供應、如何平衡疫情防控和經濟與生活的矛盾上,拿出相關政策,這是一個整體系統工程,需要政府多維度地展開工作。

南方日報:最後,很多企業很關心,對於製造業來說,疫情會造成哪些長遠的影響?

陳春花:此次疫情來得突然,讓所有人猝不及防。為了疫情防控,需要人口避免大規模流動和聚集,而由此出臺了一系列措施,企業復工延長、停工停產,這對於依重於線下的國內製造業來說,短期內基本停滯,這一次受損程度會很大。

目前的情形,防控不能放鬆,至於這對企業的影響會持續多久,需要根據疫情防控和政策對沖來具體判斷。

就對製造業而言,會從三個方面帶來挑戰,第一個是製造業企業自身的免疫力能力,也就是製造企業自己能夠熬過這個危機衝擊的階段;第二個是供應鏈的問題,無論是交通的阻隔,還是供應鏈企業本身的壓力,都會帶來供應鏈的供應難度;第三,員工復工和復工防控的壓力,這個部分的挑戰也是非常大的。所以,製造企業在短期內至少受到這三個方面的影響。

從長期來說,構建產業鏈的數字化能力、智能製造等方向,將會是一個基本趨勢,製造企業如何轉型面向數字化,如何提升智能製造的水平需要企業做出更加明確的選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