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25 《女神异闻录5》和《八方旅人》备受国内玩家追捧的背后

《女神异闻录5》和《八方旅人》备受国内玩家追捧的背后

在大学时,我一个和主机几乎没什么交集的室友指了指我的PS4,问我:"这台机器可以玩那个《女神异闻录5》吗?"我点了点头。

然后他这个专注于《Dota2》一辈子的玩家居然沉迷了。

今年的《八方旅人》也同样引发了全游戏圈的讨论,实体版游戏一度炒破了400元。这和当时《女神异闻录5》发售时国内火爆的情况尤为相像。

从2017年开始,国内玩家仿佛再度见证了日本厂商黄金时代的再临。当我们在追捧日式RPG的时候,我们究竟在追捧什么?

粉丝积累真的那么重要吗?

日式RPG有一个相当重要的特点,就是系列的跨度极长,但是单作与单作之间的剧情联系又相对比较小,作品之间更多地是共享一些核心要素、世界观或是美术风格。

《女神异闻录5》和《八方旅人》备受国内玩家追捧的背后

同时制作人引领的游戏开发流程,又会出现另一个特点,就是同一世界观辐射多个故事。比较经典的案例就是松野泰己的《最终幻想:狮子战争》、《漂泊的故事》和《最终幻想12》共同补足伊瓦利斯世界观,而他们却不同属于最终幻想的正传故事。

日式RPG创造的体验更像是每一作是世界的一块碎片,而不是故事链中的一条。因为故事的相对独立性,路人粉入坑的门槛有所降低。

在日本本土,日式RPG可以通过长年累月积累下的粉丝群体稳扎稳打,但是在国内,粉丝基数的决定性作用或许没有邻国那么大。(说实话,确实就这么一些粉丝,这几个系列也都是半斤八两)

无论是《女神异闻录5》、《异度之刃2》、《尼尔:自动人形》和《八方旅人》,这些日式RPG能够在国内引发如此广泛的讨论虽然是借助了前作的口碑基础,但是都具备一些特殊的优势。

《女神异闻录5》和《八方旅人》备受国内玩家追捧的背后

女神异闻录5:日版的热度已经炒了一年,高口碑和游戏圈KOL的发声之下,玩家的期待值和购买欲已经到达了无以复加的地步;视觉要素吸引眼球,一扫传统认知中日式RPG相对朴素的印象;角色设定非常时髦且优秀。

异度之刃2:任天堂及时回应对于玩家中文化的期待;各种铺天盖地的玩梗引发的自传播,比如"我喜欢尼亚,和大家!"谁不爱白学呢?稳扎稳打的游戏系统和颇符合国内玩家习惯的开箱系统。

八方旅人:独特的HD-2D画面表现;背靠玩家们对于90年代的怀念;"专八旅人"的名声广泛传播;缺少3A级同档期大作的竞争。

《女神异闻录5》和《八方旅人》备受国内玩家追捧的背后

尼尔:自动人形:非常有"心机"的人设;制郁系的故事;非常具有特点的美术风格。

尽管同样有着高口碑,《勇者斗恶龙11》却在国内遭遇滑铁卢。即使在日式RPG消费热情高涨的2017年,王道RPG在国内的表现依旧不佳。

粉丝基础真的那么重要吗,至少对于国内玩家们来说,好看、好玩、能玩梗,才是硬道理。

慢节奏的日式游戏与快节奏国内游戏环境的反差

《女神异闻录5》和《八方旅人》备受国内玩家追捧的背后

在《异度之刃2》上市时,我根据淘宝销量进行过估算,国内首周销量约为22000份,这一数字甚至超过英国市场。日版首周总销量为90000份以上,由于大部分是日版,国内销量相当于达到了日本本土的近1/3,这已经是个比较惊人的数字了。

国内的文化消费似乎总有着"快餐时代"的标签,手游强调利用碎片时间、网文追求"黄金三章"、页游则是"屠龙宝刀"点击就送。而日式RPG动辄上百小时的游戏时间,又是如何在国内重见天日的呢?

游戏品质以及国内玩家对于亚文化的认同自然是一方面。根据《2017年中国游戏行业发展报告》显示,国内玩家期待的主机新品TOP10中,有9款来自日本,可见文化认同在游戏行业还是有着重要作用。

另外除了一批原本的主机游戏消费者之外,手游重度化带来了整体游戏圈的微妙变化也起到了一定作用。各种RPG手游今年逐渐起步,2018年Q2手游报告中显示,收入榜前十名有6款RPG游戏,新游榜前十中有5款RPG游戏,重度手游的出现证明手游已经不是单一追求碎片化体验的产品了。

Switch引发的硬核玩家与轻度玩家的融合已经把一部分玩家拉入了主机、手游的中间地带。这些玩家同样有着不弱的传播能力,同时也对重度游戏有一定需求。新的爆发点就此形成,而不是早年间主机玩家只能"圈地自嗨"。

我们总在感叹核心玩家的流失,而实际上,游戏媒介的改变,正带动着新的力量萌芽。

外在的情怀或许更能奏效

《女神异闻录5》和《八方旅人》备受国内玩家追捧的背后

除了游戏本身的素质和国内游戏环境的变化之外,最"俗"的一点,就是情怀了。但是这一点却不容易从对于日式RPG的讨论中去除掉。

在2017年初的任天堂直面会上,《八方旅人》第一次亮相时特殊的复古画面让玩家们为之一震。当时它可是与《塞尔达传说:旷野之息》和《超级马里奥:奥德赛》等大作同步公开的。

在2D画面上的传承与创新,让《八方旅人》迅速笼络了国内玩家的情怀。复古视觉元素的提炼让玩家一见倾心,对于90年代和像素风的集体回忆,确实非常有力。

踩地雷、像素、回合制,这些曾经经典的日式RPG要素,很大程度上是日本制作人对于有限机能的尽可能高效利用。而是不是随着机能的飞跃,这些设定就没有存在的价值了呢,记忆符号不会如此简单地逝去,在继承传统上的创新,已经让日式RPG再度有了崛起之势。

怀念那个在像素迷宫里迷路的时代,也希望她明天更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