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1 2018年:高考或考研能不能實現階層流動?

今天11號,各大媒體仍在狂轟亂炸高考話題,但是2018年的高考畫上了句號。

每年高考上百萬上千萬閱讀量的高考話題新聞無外乎:

“今年高考作文太奇葩了!”

“某某考生遲到被拒考!”

“某某交警緊急送考生考試!”

我們身邊總會有高考成績不理想的人,甚至就是自己。這個時候,有句常用的安慰對方的話:“大學好好學,不行以後還可以讀研。”

研究生,成了很多本科不理想的學生提升自我的重要途徑。

2018年,一共有975萬高考考生。2018年,考研人數是238萬。

考研是個人的選擇,而高考則是跟隨社會大流的選擇。

考研時你已經有了喜愛的目標專業,但高考時你很可能分不清經濟金融商科有什麼區別。

曾經神秘不已的高考,如今已經可以風清雲淡的看待。比起高考本身,讀書到底改變了我們什麼。

2018年:高考或考研能不能實現階層流動?

高考歷史

雛形源於清末大學堂的入學考試,光緒29年,張百熙、榮慶、張之洞聯名奏呈《奏定學堂章程》,著成為具有操作意義的第一個近代學校系統。

清朝滅亡後,民國成立了考試院來管理全國的大學入學考試,1919年北大開始通過考試來招生,隨後“高考”逐漸走向規範化。民國年間的高考,仍舊以大學獨立招生為主,40年代後輔之以聯考、統考。而計劃的、統一的、行政的高考制度是建國後形成的。

2018年:高考或考研能不能實現階層流動?

研究生歷史

中國的研究生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935年4月,當時的南京國民政府頒佈了《學位分級細則》和《碩士學位考試細則》,研究生教育也因此開始。

民國時期,研究生是申請制度,類似於美國的做法。由於當時時局動盪,研究生教育只佔了高等教育的非常小的一部分。

1949年新中國成立前,獲得碩士學位的僅僅只有232人。

新中國成立初期,我國模仿蘇聯制度來選拔研究生人才。

我們現在很多人選擇的考研,其實發展得要晚一點。196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高等學校暫行工作條例(草案)》規定了採取研究生入學考試的辦法招收研究生。

而保研(免試研究生),是在1984年發佈的《關於做好1985年招收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工作的通知》中重新確認的。

考試和推薦從此成為了研究生入學的兩種方式。

高考成為現今的盛事,與1978年恢復高考後的深刻的社會結構因素、社會價值不無關係。“學而優則士”的傳統科舉式價值理念一直蘊含在中國人的骨子裡,這也強化了個人對於高考的需求。高考成為了78年那一代人向上流動的渠道,更打破了牢固的城鄉二元對立的壁壘。

高考歷史VS考研歷史:社會態度的冷熱循環

研究生考試也一波三折,在建國初期因為高端人才的稀缺,而引起過報考的熱潮。80年度,下海經商思潮、研究生學歷和本科待遇相仿等原因讓考研在89、90年尤其被冷遇。

直到90年代後,國家採取政策抬高研究生薪資待遇、使其畢業後可分配到更好的單位,考研才重新成為了社會熱潮。

不管是高考,還是考研,其冷熱境遇都與社會發展息息相關。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舒爾茨和貝克爾提出的“ 人力資本理論” 認為:

“教育是對人身的一種投資,是一種生產性的行為,其目的在於取得相應的收益。”

教育是普通人改變自身現狀、實現自我需求、進行階級流動的重要方式。在工作分配製度廢止前,教育是限制重重的國人所能獲得的最有效的上升途徑。

可是如今,高等教育已經沒有了過去立竿見影改變人生的效果:分配工作、分配住房、獲得戶口。

不得不說,高等教育帶來的階層流動的速度放緩了。

現代中國一共出現過三次“讀書無用論”,分別是文革時期、改革開放初(80年代)、21世紀初。而這三次讀書無用論,都和“短期的、功利化的價值”有關。人們認識到了學校教育的侷限,而對高校教育失去了信心。

現階段本科畢業生就業市場的巨大競爭、向上流動困難等打破了原有的讀書神聖性。當讀書不必然帶來金錢、地位、名譽的時候,讀書無用論也悄然而生。

“精英”階層。他們佔據著大量的社會資本、經濟資本、文化資本,在子女成長階段就可以為其提供良好的教育環境。

而處於弱勢地位的“農業勞動者”,每一位出身這些階層的大學生,都沒有多少可以揮霍的資本。他們勢必要肩負著比同齡人更多的家庭重擔、更多的成功期望。

因此,農民會更加的在乎讀書的回報比。但是這並不意味著,他們就會想當然的認為“讀書無用”。農村家長心裡也有一杆秤,他們也懂得好成績對應好學校,好學校更可能有好的前途。

但是家庭的支持與否也會影響大學生的考研。家庭收入越高,學生選擇考研的可能性就越大。家庭優越的學生固然佔據優勢,普通家庭的學生也沒有理由因為家境而放棄。窮不可怕,最可怕的是因為貧窮就放棄教育。

高考早已不是“一考定終身”了,關於考研的動機,有學者曾經做過實證研究。其中“就業壓力”和“學術研究”是佔比最高的兩項原因。

2018年:高考或考研能不能實現階層流動?

考研不是一場承載著家庭夢想與希望的考試,它更多的是考生出於個人需求的考慮進行的選擇。相比高考,考研是更加精英化的人才選拔。

讀大學、讀研究生或進一步深造,帶給我們的還有——精神與思想。學校教育只是系統化培養知識的殿堂,而有一顆真正的“讀書學習”的心,才是一輩子進步的源泉。

曾經的“退學典範”韓寒都在微博上表態:當時退學是一件很失敗的事情。

一些媒體鼓吹的“讀書無用論”只不過是為我們建構了議程,讓很多人錯把“擬態環境”錯以為是“真實環境”。製造無用論,營造焦慮感,挑撥人們的情緒,是自媒體吸引流量的最好的法寶。

誠然,父母給予的家庭資源對子女有著重要的影響。因此也就有了些觀點,比如上了大學出來,到社會中還不是要拼爹拼媽拼關係;“寒門難出貴子”,寒門的孩子一出生就輸了。

比起家境優渥的幸運兒,普通人沒有過多的資源和背景,所能依靠的就是自己。而中國的選拔性考試製度,就是為了讓教育成為普通人上升的途徑。

哪怕讀書不能讓你的地位顯著上升,但是它更有可能讓你不掉到下面的階層。

難道你就因為別人告知你現實困難重重,就麻痺自己、安心認命嗎?

社會階層心理學研究發現,高階層的人對於社會公平感的感知,對於其最終目標達成影響微弱。

而低階層的社會公平感認知,則對其有著正向影響。也就是說,對於普通人而言,處於不公的環境下,高的公正世界的信念會有著積極的作用。

它會讓我們有著更高的心理健康水平和生活滿意度。

對於受到挫折的低階層大學生而言,公正世界信念越高——“對長遠目標的目標承諾越強, 越傾向於選擇堅持,並願意投入更多的時間和精力。”

在不公平的環境中,越是怨天尤人,你就越是在親手葬送你的未來。

每一代人都有每一代人的痛苦,經歷文革的那一代大學生恐怕以為這輩子都不能讀書了,經歷下海經商浪潮的大學生畢業後手握鐵飯碗卻沒有財富。而我們這代人能做的,是抓住屬於我們的新浪潮。

這個過程中,讀書必不可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