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8 微軟把自己的服務器都丟到了海里……

微軟把自己的服務器都丟到了海里……

“巨硬” 大廠果然是科技互聯網界不一樣的煙火。。。

還記得各個互聯網大佬( 包括蘋果在內 )跑到貴州大山裡圈地,建數據中心的事兒不?( 記不得點這兒 )

原因不外乎,這樣的選址經濟又實惠,安全又保密,何樂而不為?

貴州騰訊數據中心渲染圖

微軟把自己的服務器都丟到了海里……

貴州騰訊數據中心施工現場

微軟把自己的服務器都丟到了海里……

但你以為在大山溝溝裡建數據中心,這思路已經算絕了?

那還是比不過微軟 —— “你們都在陸地上建,那我偏偏要在水裡!”

Project Natick 計劃瞭解一下?

微軟把自己的服務器都丟到了海里……

這個 “水下數據中心計劃” 由微軟的特殊項目團隊發起,從 2014 年就開始了籌備,直到 2015 年 8 月才進行第一次實體實驗。

第一次入水,工程浩大。

首先,是裝載工作。

微軟把自己的服務器都丟到了海里……

如果要問電子設備的天敵是什麼,水排在第一位大家應該沒有什麼異議吧。而這個天敵,恰巧是 Project Natick 計劃不得不面對面硬鋼的難題。

近 300 臺臺式電腦計算能力的服務器,被裝入了一個重達 38000 磅( 約 17 噸 )的鋼製密封艙內,完全與水隔絕開。

微軟把自己的服務器都丟到了海里……

而為了實時監控艙體在水下的情況,及時發現硬件故障和漏水風險,密封艙的水下系統配備了 100 多種不同的傳感器,用於測量壓力、溼度的一些列指標。

指標監控圖

微軟把自己的服務器都丟到了海里……

做好了一系列的陸上準備後,就該按計劃下水了,海上操作平臺走起,起重機開起~

微軟把自己的服務器都丟到了海里……

這麼大個鋼製封閉倉,是怎麼完成冷卻散熱工作的呢?

答案是下圖中的這個冷熱交換器。交換器艙體外一個,艙體內一個,裡面裝滿了淡水,內外淡水交替循環即可起到散熱的作用。

微軟把自己的服務器都丟到了海里……

畢竟是第一次,計劃還處於試驗階段,微軟團隊每隔一個月就會派工作人員對艙體進行全面檢測。

整個試驗持續了差不多 5 個月,5 個月後,艙體被打撈出水,運回公司又各種檢測。

微軟把自己的服務器都丟到了海里……

說實話,這整套操作,小辣椒橫看豎看都比在貴州大山溝建數據中心費事兒。。。

但要說優勢,那也的確是陸地建庫難以企及的 —— 節能

微軟把自己的服務器都丟到了海里……

熟悉數據中心運維的差友們應該都知道,數據中心最 “浪費” 同時也是最必不可少的一項能耗是 —— 服務器冷卻

而深海環境的低溫、高比熱容的環境,簡直就是個免費的巨型冷藏室,可以高效解決服務器的發熱問題。

這麼看來,這個水下數據中心一旦建成,對節能節耗來說是很一勞永逸的事。

好消息是,Project Natick 的第一次測試很成功,所以微軟在今年 6 月 1 日又進行了進階版本的實驗。

第二次入水,肯定得更加浩浩蕩蕩。

這次他們把運算能力相當於千臺 PC 的服務器送下了海。

光這個密封艙就比上次大幾倍

微軟把自己的服務器都丟到了海里……

而此次的海下服務器直接由海下電纜供電,供網,測試時間也比上次的 5 個月長多了—— 5 年!

微軟把自己的服務器都丟到了海里……

想想,下次把數據中心打撈上來,那心情,可能就跟把海底寶藏給撈出來一樣,美滋滋。

“海水變溫泉?”

微軟把自己的服務器都丟到了海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