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感覺日本新冠肺炎的病例數怎麼突然之間增長速度減慢了?

道中兄


簡言之,日本政府對於核算檢測的門檻設置的很高,不檢測就不會有新增,地方政府如果積極篩查,還會遭到來自中央政府的“打壓”。

這2天,“妨礙檢測”上了日本網絡的熱搜,大概的前後情況是這樣的:日本目前本土案例有276例,其中令人匪夷所思的是,確診病例最多的不在東京大阪京都這些幾百萬上千萬人口的大都市,而是在地廣人稀的北海道,北海道的確診病例達到了77例,佔了本土病例的三分之一左右,而北海道面積佔日本的四分之一左右,人口卻連5%都不到,才500多萬人口。

北海道之所以能“榮幸地”登頂日本疫情地區排行榜,主要得益於北海道知事鈴木直道的“積極檢測和疫情防治工作”,鈴木知事在全道範圍內展開了大範圍的檢測工作,篩查新冠患者,所以,日本國的數據被北海道“拖累”了,日本厚生勞動省坐不住了,派出了一批專家和官員蒞臨北海道“指導工作”,強烈要求北海道地方“不可過多檢測”,保持檢測的嚴苛條件,並繞過北海道直接指揮北海道地方的衛生保健所。

結果,現在北海道的非重症患者已經得不到檢測,即使醫生上報確診病例,如果不是重症,也會被拒絕,但即便如此,經過三四天,北海道的數據還是很“扎眼”。

看吧,地方政府如果步子邁的太大,就會被中央政府給盯上,雖然中央無法直接控制地方,但可以通過一些國家控制的條線體系來控制疫情的數據。

日本政府大概是這麼想的:目前新冠病例的重症率只有20%以下,死亡率只有2%-3%,大多數輕症病例甚至無症狀病例可以憑藉自身免疫力就好了,也就不必浪費本身就奇缺的醫療資源,更不用把他們的數據也算作新冠病例,索性,就只管重症病例,確保他們不死,其他的,除非你也病重,那可以給檢測,給收治,這樣的話,日本的數據也好看,也不用讓大量的患者扎堆醫院,節約醫療資源,還能騰出手來重點治療重症患者,給予充分治療,這真是一舉多得的好事情。

不過,看起來這個似乎很有道理,但是對於新冠病毒這個傳染性極強的疫情,根治的關鍵在於早發現早治療,儘可能擴大檢測數量,避免很多患者在時間的拖沓下轉成重症。

而且,我們的疫情數據,較低的死亡率,較低的重症率,那是拼盡全國資源支援湖北、武漢帶來的結果,是儘可能收治能發現的病例、給予儘可能的充分治療的結果,在其他國家,這個疫情如果不加控制,數據可沒那麼樂觀。

前2天,臺灣確診了一個病例,他去日本大阪玩了幾天,結果回臺後就出現了症狀,而大阪目前上報的病例不過6個,前幾天才兩三個,難道這個臺灣遊客就這麼巧,正好在大阪幾百萬人口的茫茫人海中,和某個確診病例“相遇”了?

不管是為了奧運,還是為了經濟,面對新冠疫情,千萬不可等閒視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