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成也原生家庭败也原生家庭——电影《小妇人》和小说《微物之神》

成也原生家庭败也原生家庭——电影《小妇人》和小说《微物之神》

当然,影片没能在2月14日上映


先来认识两个虚构的人物,乔和阿慕。

谁是乔?谁又是阿慕?

乔是根据美国作家路易莎·梅·奥尔科特的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小妇人》中马奇家的大女儿;阿慕是印度女作家阿兰达蒂·洛伊的长篇小说《微物之神》的女主角。

我怎么将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个虚构人物勾连在了一起?

先从大家都非常熟悉的一部小说讲起——

《傲慢与偏见》:假如伊丽莎白运气不佳遇到的达西先生是登徒子呢?


成也原生家庭败也原生家庭——电影《小妇人》和小说《微物之神》


简·奥斯丁最著名的长篇小说《傲慢与偏见》一开篇,就是贝内特夫妇的一段对话。对话很长,格局很小,围绕的是村里来了的那个有钱的单身汉,主题是"有钱的单身汉总要娶位太太,这是一条举世公认的真理"。贝内特夫妇的如意算盘是,让这位有钱的单身汉看上自己家女儿中的一个,从而让贝内特家从此拥有一个乘龙快婿。

后来的故事我们都知道了。贝内特家的二小姐伊丽莎白与有钱的单身汉达西先生用一部长篇小说的长度来斗嘴,在斗嘴的过程中,伊丽莎白和达西渐渐了解了对方,两造都觉得对方是自己最合适的人生伴侣,两个相爱的人走进婚姻的同时,也堵上了贝内特太太聒噪不停的嘴。

"茶杯里的风波",是文学史对简·奥斯丁作品的概述,言下之意,就是悲呀喜的,就是一茶杯水能翻出的那么大的波浪。你看,针尖对麦芒时很针锋相对,到了儿伊丽莎白不还是如她妈妈贝内特太太之愿成了有钱的达西先生的太太了嘛。


成也原生家庭败也原生家庭——电影《小妇人》和小说《微物之神》

简·奥斯丁

禁足的这些日子,又拿出《傲慢与偏见》随手翻翻。合上书本盯着封底,一个邪恶的想法突然生长出来:假如达西是个靠不住的登徒子呢?也就是说,假如达西有钱是个幌子,那么,被达西貌似夹枪带棍其实蜜蜜甜的话语骗了的伊丽莎白,该将这受骗的账算到谁的头上?

她那替她恨嫁的妈妈贝内特太太,无疑。

要命的是,贝内特太太这样看不得已届婚嫁年龄的儿女不愿意嫁夫娶妻的妈妈,从来不肯绝迹。她们就是不明白,她们的慌张会扰乱儿女的智商,使得在做出选择的时候走出一招臭棋。

《小妇人》:马奇太太成全的只有乔吗?

马奇家包括四姐妹的妈妈在内的5个小妇人中,谁的热值最大?西尔莎·罗南饰演的乔,大概是很多人的选择。可我却认为,是戏份最少的四姐妹的妈妈马奇太太。

第一次投稿非常顺利,乔对实现自己的梦想、成为一位作家充满了信心。然而,接踵而至的失意,让乔倍觉灰心,她甚至觉得自己是不是应该像妹妹梅格一样以家庭主妇为人生归宿嫁给苦苦追她的劳里算了,或者像妹妹艾米那样找到有钱的意中人再凭借对方的实力实现自己的梦想。


成也原生家庭败也原生家庭——电影《小妇人》和小说《微物之神》

马奇太太说,女孩们就要见见世面……

妈妈不说话,不等于她不知道女儿们的心事。马奇太太只是在找寻合适的机会——这也是我何以觉得马奇太太是《小妇人》中热值最高的那一个。终于有机会跟大女儿乔单独在一起了,听到乔自责是自己发了不必要的火才让妹妹艾米掉进了冰窟窿,马奇太太说了一大段特别高光的话:"我这一辈子几乎没有一天不在生气,我的耐心不是天生的,是经过了40年努力,我努力不让怒火战胜自己",可是当乔表示要向妈妈学习时,马奇太太却又说:"人不应该抑制自己崇高的天性",并在听到乔关于女人除了心灵外还应该有思想和灵魂,女人不应该只有美貌还应该有才华和抱负之后,鼓励乔不要放弃追求梦想。

四个女儿中,除了贝斯早逝外,梅格和艾米各有各的人生格局,且与乔的大相径庭。马奇太太没有觉得梅格想早早嫁人生子有什么不对,也不觉得艾米想要嫁个有钱人后当画家有什么不妥,"女孩们要有自己的生活",所以,在马奇太太看来,只要是女儿们的自主选择,都是最好的选择,她不想挟持乔的梦想去左右另外两个女儿。


成也原生家庭败也原生家庭——电影《小妇人》和小说《微物之神》

乔梦想成真


可惜,100多年以后像马奇太太有这样觉悟的妈妈,还真是不多。更多的妈妈总是在想方设法地让儿女们按照她们的选择去选择,在"我吃过的盐比你吃过的饭还多"这句貌似不错的话衬托下,妈妈的选择总是对的。真的吗?

《微物之神》:阿慕死于有了私情吗?

相比《傲慢与偏见》,印度作家阿兰达蒂·洛伊的长篇小说《微物之神》的名气,要小许多。但是,此话仅在此地说得通。在英语国家,这部获得过布克奖的小说,知晓率相当高,因为,小说写得实在太好了。


成也原生家庭败也原生家庭——电影《小妇人》和小说《微物之神》

好在哪里?最出色的,是语言。阿兰达蒂·洛伊的语言仿佛善作女红者妆奁匣子里的五彩线,她用这些五彩线在时间空间里来回穿梭,织成了一匹花色繁复、色彩艳丽的织锦缎,熠熠生辉。许多人迷失在阿兰达蒂·洛伊的《微物之神》里,多半是被她的语言绊住了。拨开《微物之神》的语言迷障,我们会发现,阿兰达蒂·洛伊的故事内核,非常传统:在印度南方小城,女人们幸福吗?

女人们不幸福。

阿慕的父亲是大学教授,阿慕的母亲是家庭主妇。小时候,阿慕就经常经受爸爸家暴妈妈的惊吓。阿慕以为爸爸殴打妈妈的行径会随着他们的长大而停止,但是,当哥哥阻止爸爸又一次暴行后,爸爸居然狠命摔坏了家里最好的一把椅子以泄愤。眼见目睹这一切,阿慕对自己说,找个机会尽早离家吧。在朋友家的一次聚会上,阿慕认识了一个在阿萨姆茶叶公司工作的男人,就匆匆嫁了,并很快生了一对龙凤胎。孩子还没有学会走路,阿慕已经不能忍受懒惰至极又没有本事的男人,就与之离婚带着一双儿女回了娘家。毕竟才20多岁,阿慕与家里的木匠有了私情。私情被窥破后,木匠被活活打死,阿慕自己也被母亲和哥哥囚禁在家里,不久传出消息,一头长发、皮肤能发出光来的漂亮的阿慕,刚过30的阿慕,病逝。


成也原生家庭败也原生家庭——电影《小妇人》和小说《微物之神》

印度作家阿兰达蒂·洛伊

阿兰达蒂·洛伊没有质问,阿慕为何而死。那不是小说要做的事情,而是小说的读者应该问自己的一个问题。

阿慕是死于离婚后有了私情吗?尤其是对象还是一个低种姓的木匠?

不是。

假如阿慕婚姻美满,她就不会带着一双儿女会娘家,不用说,就不会与木匠有苟且之欢。

可是,阿慕的丈夫不是她自己选的吗?

假如,不是因为父亲总是家暴母亲让阿慕觉得在父母身边多呆一天都不能够,她会做出因匆忙而糊涂的选择吗?

可见,是糟糕的原生家庭害死了阿慕。

为糟糕的原生家庭所害的阿慕们,只存在于虚构作品丽吗?怎么可能!不然,我在春节期间发布的一篇《原生家庭:造成性格缺陷错不在你,而在于你的原生家庭毒性大》,就不会收获那么大的阅读量和那么多坦诚自己的原生家庭有多么不堪的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