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对于孩子的学习教育,爸爸不出力,妈妈使蛮力,如何协调解决呢?

铁炉影子


教育,尤其是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非常重要。父母双方在家庭教育中必须各司其职,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承担起自己的义务。

1.最好的家庭教育就是爸爸爱妈妈。融洽和谐的家庭氛围是孩子健康成长的温床。在这样的家庭成长起来的孩子往往有更高的情商和较强的与人沟通和适应社会的能力。而在吵吵闹闹的家庭环境下长大的孩子,不但学习成绩难以保证,对于孩子的情商和正确人生观的形成都将产生不利影响。

2.妈妈在指导孩子学习和教育孩子的时候一定要有耐心、讲方法,不能使蛮力,或者一味地唠叨埋怨和指责孩子。明明爱的真切,孩子却感受不到。妈妈的教育要力求做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3.爸爸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往往比妈妈更重要。因为大多数孩子都把爸爸当成TA人生中第一个偶像,以至于爸爸的一言一行对孩子都影响至深。大撒手、大不管的爸爸很难培养出优秀的孩子。

//爸爸要做孩子学习的榜样。

//爸爸要多陪伴孩子。

//爸爸要承担起“一家之主”的责任。

希望我们父母双方通力合作,教育和培训出德智体美劳全年发展的优秀孩子,让孩子成长为祖国现代化建设的栋梁之才!



撒哈拉不哭泣G


我们家孩子主要是爸爸带!这个回答,请一定给爸爸看!

美国前任总统奥巴马说:“我不会做一辈子的总统,但会是一辈子的爸爸。”

一项研究表明,缺乏父亲陪伴的孩子,中学辍学率高2倍,犯罪率高2倍,女孩长大后成为单身母亲的可能性高出3倍。

另一个科学研究显示,爸爸陪在孩子身边时间的长短可以影响孩子在理科方面的能力,爸爸对育儿的参与度越高,孩子的脑细胞就越发达。

爸爸们,请别在自己的位置上偷懒,因为那些你曾经缺失的陪伴,会变成孩子一生的遗憾。

一个人事业上再成功也弥补不了在孩子教育上的失败。

一个男人最重要的事业就是“父亲”,而不是社会上的某个身份。

“父亲”可以细细滋润你的一生,而“身份”在你年老体衰就会终止。

当你把“好父亲”当成努力的方向,把“陪孩子”等成毕生的事业,总有一天你会发现,孩子会带给你此生最丰厚的回报。

趁孩子还小,趁我们未老,一切都还来得及。





井蛙妹妹


当孩子教育里遇到爸爸不出力,妈妈使蛮力的情况,两个人都需要改。

妈妈自己要把脾气变得缓慢,知道了解孩子,不着急不发火,知道智取。这个可以专门来写一篇文章说明如何成为一个有智慧的妈妈了。

此处,我就站在妈妈的角度,来说一下,如何帮助爸爸改正问题。如何帮着爸爸,和爸爸一起进步。

曾经我遇到一位神仙姐姐,她如花似玉,妖娆多姿,智慧满满。这位姐姐告诉我一个道理: 如果你恋爱了,就别着急结婚;如果你结婚了,就别着急生孩子;如果你生了孩子,那么无论发生什么事都要咬牙坚持住、不轻言放弃。

因为无论是两个人的磨合、还是两个家庭的磨合,对婚姻生活都十分重要,不仓促、磨合到位,把麻烦解决尽可能解决在前面,以后的婚姻生活才能更好。

这位姐姐的话听起来确实很有道理,但在一个女人到了二十五岁就被觉得“嫁不出去”、被“催嫁”的社会里,想做到不着急却很难,尽可能的去磨合,尽可能做好婚姻前期准备工作,进入婚姻生活后真的会感觉不一样。

这是这位姐姐自己的血泪教训。当时跟她前夫认识没有多久,相爱得不得了,然后闪婚生子,结果两人生活在一起,三观越来越不合,最后爱得那么甜蜜的两个人怼骂大打出手,伤得体无完肤,然后男方出轨闪离,姐姐一个人带着孩子,努力工作,积极向上,尽自己可能给孩子撑起一片无雨的天空,人也活得明白通透起来。

这位姐姐还跟我说了一段让我至今受益匪浅的话:女人总是比男人更成熟一点,女人能更快地进入一个新的状态。作为女人自身既然自己能更快更好进入新状态,有余力更要帮帮另一半。帮他体现在相信他、信任他、爱他的父母如自己的父母上,尽可能让家庭和谐。

家庭和谐了,家里欢声笑语才会多,家才更有向心力,人才更爱回家。人在家里呆得时间长了,会更多地为家庭付出,人对家庭付出多了,就没时间出去“付出”了, 而且对自己的家庭更珍惜。 因为人总是这样,对费尽心血、精心付出的事情也好、人也好,会更投入精力,会更舍不得放弃,会更加的珍惜。

也正是因为这个姐姐的影响,我和丑爸爸恋爱三年才结婚,结婚三年之后备孕,第四年生了孩子。

慢一点进入下一个状态,就是为了能够更负责任,为了婚姻中两个人磨合得更好,确定自己能给孩子一个稳定和谐幸福的家。

这位姐姐的话,让我在面对结婚、生子等每一个“大状况”下,都先把情绪稳定下来,心态平和地跟爱人沟通、相处,共同经营自己的小家。婚姻生活需要经营,当爸爸妈妈的日子更需要智慧。

真的,没有谁天生会当爸爸妈妈,现在很多教育家不是在呼吁:一对男女在决定成为父母前要有资格考试,通过才能做父母么?确实做父母是个技术活,做好父母更是绝佳的艺术。

丑妞三岁,从她出生到现在,这三年里每天都是在磕磕绊绊中走过的,孩子在长大,我们作为新手爸妈也一直都在学习,有时侯效果很烂,有时候也会灰心,但孩子已经生了,又不能塞回去,只能硬着头皮往下走,学习如何做父母,如何尽力去做好父母这一“职业”。

虽然在学习的过程中,总是这样“一脸懵逼”的表情,但我们一直在硬着头皮往下走。 两个人成为夫妻,生养孩子,一定很有感情基础,今天不去说“给孩子最好的礼物,就是爱她的妈妈”之类的话,只谈谈小家伙出生以后,面对刚刚接触宝宝的新手爸爸,妈妈如何帮助新手爸爸做一个好父亲。

大家都知道,十月怀胎,怀在母亲的肚子里,丈夫都知道自己的妻子怀孕辛苦,也会给妻子十个月皇后的待遇。这十个月,孕妈妈和胎宝宝心连心真正的血浓于水,随着小胎儿的逐渐长大,孕妈妈会越来越和胎宝宝心有灵犀,可准爸爸却没有这个感觉。孕妈妈这时候不要光顾着“当皇后”,也要引导准爸爸感受孩子的存在,建立胎宝宝和准爸爸两个人之间的联系。

我一个好朋友,怀孕的时候有些“作”,胎宝宝的每一次反应她都会“一惊一乍”。每天必须让准爸爸对着肚子给孩子说一会儿话,惊喜的告诉准爸爸“孩子在动,在反馈爸爸的声音”“孩子好喜欢你磁性的男低音啊”,每次胎动,只要准爸爸在身边就会让他抚摸肚皮,去感受小家伙的动态。这样,十个月后,宝宝出生了,在新生儿房里,小宝宝听见爸爸的声音都扭头追寻,顺带着还收获了一个“天使小宝宝”,小宝宝爱吃爱睡,不闹觉不吵人,爱笑不闹,准爸爸高兴得不得了,也收获了很大的成就感,在我怀孕时候,还对丑爸爸传授他胎教的经验。这个朋友是我见过最会帮老公进入角色的孕妈妈。

朋友米米生孩子,我去看她和宝宝,她跟我哭诉,老公嫌弃孩子总哭闹烦得不得了,居然搬到书房去睡了。对孩子也是不闻不问的,就知道吃饱了在家里打游戏,什么活都靠岳父岳母做,还嫌弃岳父做饭不好吃。我除了安慰她无话可说,当时怀孕时候,她妈妈来照顾女儿,怕女婿工作忙,为了给小家庭减压,总是什么都抢着做了,连做饭口味都询问女婿,怕晚上起来照顾女儿女婿累到,好心好意地自己照顾,米米的老公乐得清闲,甩手大爷一样,现在家里多了小宝宝,人手不足忙乱起来,可米米老公适应了,还是什么也不管,矛盾就凸显了。

很多家庭,等小家伙出生了,一家人都围绕着小家伙转,这时候笨手笨脚的新爸爸往往被鄙视,做什么都不行,去一边凉快着吧。如果是奶奶照顾宝宝的话,有的奶奶既心疼孙子被儿子弄坏,又心疼儿子累到,什么都不让儿子着手,新爸爸也乐得清闲。小家伙新来到这个世界上,又只会哭哭啼啼吃吃睡睡,家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新爸爸这时候也会很烦躁,有时候甚至也“产后抑郁”,觉得又累又烦,有的甚至开始和妻儿分房睡,凡事都扔给妻子和老人,自己是清闲了,但有了一个特别大的隐患:轻者不能顺利进入爸爸这个角色,重者家庭矛盾频发。

据统计显示,好多夫妻关系变坏甚至分崩离析就是生孩子第一年开始的,太多的“雷”埋在这一年,太多的矛盾隐患产生于这一年。 为了家庭和谐,更为了更好的爱自己的宝宝,刚做爸爸的新手爸爸要有一个精神:孩子是我的,他那么小那么萌那么可爱,我要当仁不让地去照顾他,去做个好爸爸。

面对没有这种意识的新手爸爸,那就要看新妈妈的潜移默化“培训”了。 首先,新妈妈要和照顾宝宝的老人们达成共识:尽可能的让爸爸参与到育儿中来。如果老人不愿意自己儿子累到, 那就发动新手爸爸去爱老人,让新手爸爸多替老人干活、多照顾孩子,刚开始干活的新爸爸笨手笨脚是肯定的,这时候作为他妻子的你,要多多鼓励他,多多夸奖他,多多给他“点赞”,慢慢地,亲力亲为做多了,就会熟能生巧。

我的小表妹年纪虽然小,作为新手妈妈的她还是一个“缠人的小妖精”,嘴巴甜着呢,不停地鼓励新爸爸,让新爸爸到孩子身边来“你看看,你拍嗝拍得真好,小家伙舒服得在你怀里睡着了。”“小家伙真的认人啊,他认识爸爸的声音,在找爸爸呢,快来抱抱他。”“奶奶一直抱着孩子好累啊,快去帮帮奶奶,让奶奶休息一下。”…… 让新手爸爸很开心地抱孩子、亲孩子,替换已经累了的老人,洗尿布、换尿不湿、冲奶粉,表妹夫参与多了就顺手了,被表妹培养成“绝佳奶爸”了,小表妹也慢慢熬出头来。

有了妈妈前期的培养,孩子自然会和爸爸很好,很粘着爸爸,等孩子再大些,能互动了,爸爸就更有成就感了,会更喜欢和孩子一起玩,可以更好的跟孩子互动了。此时,自然而然地就不需要妈妈“出手”了,孩子和爸爸一起玩、粘着爸爸一起做游戏,一起去探险,那亮晶晶的小眼神崇拜地看着爸爸,没有哪个爸爸会抗拒得了这个魅力。慢慢地孩子和爸爸的互动进入一个良性的循环,孩子欣赏崇拜爸爸,爸爸也喜爱乐意领着个小“跟屁虫”。 这时候,妈妈需要做的就是适时地敲敲边鼓,鼓励一下粘着爸爸的孩子:“你爸爸好棒啊,什么都会,还会给你做玩具”,“你爸爸是个大力士,还能把你高高举起,让你就像一架小飞机”,“有爸爸保护我们俩,我们什么都不怕”,…… 然后,要不间断地、各种“花式”地表扬带孩子玩耍的爸爸,表示自己对老公“很满意!很满意!”。 没有什么比老婆的夸奖和认可更重要。

有个最好用的杀手锏,偷偷告诉你啊,一般人我不告诉她! 这个杀手锏就是“人家说……”比如,“今天看到豆豆奶奶了,豆豆奶奶还夸奖你呢,带孩子好细心,好会哄孩子啊,真是个好爸爸”,比如“我同事那天看到朋友圈了,说你跟孩子互动真好,要跟她老公说一说你是怎么带孩子的,要他老公以你当榜样呢”“你看小家伙胆子多大啊,真勇敢!居然敢走独木桥!都是因为爸爸在身边护着的缘故啊”……大概、类似这种赞扬做老婆的可不要吝惜,别觉得恶,谁说家庭生活中不需要相互承认认可和赞美了?不信你试一试,真的很管用啊。

把表扬和认可说出来,绝对是家庭和谐的润滑剂呢。 新手妈妈费心费力“培训”奶爸,学时会很漫长,学费也会很高昂,但绝对值得!作为妈妈,你会发现谁付出谁得到回报,培训成果就是你的小宝宝有个超级奶爸,你有个好老公。顺便还能传授给姐妹们一些秘籍,一边博得小姐妹们热烈掌声。

比如丑妈妈我现学现卖,把发小好友大表姐小表妹那里面学来的新技能“get”给大家。好用与否,拿自家先生做实验去吧。哈哈。亲爱的女朋友们,你们有什么超级“大招”“好招”也贡献出来,造福刚做妈妈的女人们吧。



数学妈妈俩个娃


对待孩子的学习教育,爸爸不处理,是一种正常的现象,因为我们的文化里男性大部分是主外,孩子的教育基本上是扔给了妈妈,而妈妈由于把精力放在孩子的和丈夫的身上,所以孩子是否成绩高,对她的成就感来说是相当重要的。

对于如何协调这个问题,我这边应该提个醒,大部分老师由于职业的视角的限制,经常假定为家长对孩子的重视程度和自己差不多甚至远高于自己。实际上情况比这要复杂多了,我见到太多家庭教育上虽然重视但教育理念冲突很厉害,男性在教育方面比女性更为宽容一些,对许多母亲逼迫孩子读书是深不以为然。但又没办法说服妻子,所以只好放弃不管了。而有的父亲则是真正的不管,他们并不认为学习是有多重要的事情。

甚至说有些家庭可能因为家庭矛盾的原因,孩子被扔给一方人。

对于这些,我认为老师应该要注意这些,不要随意地介入到家庭中去,老师也可以将可能地和母亲沟通,引导母亲尝试适当的方法,但也不要寄以过大的期望,母亲如果能做到适当的改变就是很好,不能要求母亲做全面的改变,因为教育观也是深植于一个人世界观里的一个观念,不大可能改变。所以和家长打交道的时候老师尽量要心态放好,家长看你会有所改变,也可能不会改变。

有的家长在教育孩子方面之所以使用蛮力,是因为他们缺少适当的管理沟通技巧,如果是这种类型的,老师可以教几种适合家庭使用的沟通方法,让家长尝试使用,但我依然还是提醒,即使是一些技巧,技巧也是植根于思想,有时候家长也是很难做到。

同时我认为老师还应该注意,老师工作的边界问题,因为我看到不少兢兢业业热心的老师因为孩子教育问题,而被卷入到家庭里边来。我也遇到几次,但我只是和家长说,我只愿意和你沟通孩子教育方面的问题,还教育距离远涉及不大的,我只能听听。

有的老师说,那我就只能看着学生的痛苦?我想看你只能这样,我们只能看着学生痛苦,然后在我们力所能及的范围里减轻学生的痛苦。

是有点像不断推着石头上山西西弗斯。


门前海蓝蓝


对于孩子的学习教育,爸爸和妈妈都应该出力,而不是只有妈妈出力而爸爸不管不问,这样的教育不能培养孩子独立的人格,怎样协调解决呢?

首先,爸爸和妈妈要相互沟通,一起探讨孩子的教育方法,两个人要达成一致。

其次,现在很多家庭妈妈管教孩子比较多,爸爸几乎没有参与,建议爸爸多参与孩子的教育,多和孩子玩耍,妈妈可以稍微放手。

再次,爸爸和妈妈对于孩子的教育要多去反思,找出自己孩子的闪光点,多鼓励鼓励。

孩子的教育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终身的教育,爸爸和妈妈一定要以身作则,给孩子树立正确的,良好的榜样。

总之,孩子的学习教育需要爸爸和妈妈的共同努力,不是一个人就能教育好的,只有父母默契配合才能使孩子拥有独立的人格。



果实累累


你好,首先非常荣幸能够在这里与大家探讨家庭教育问题。以下是我的看法,以供参考。

家庭教育重在父母,不在一人,可以是严父慈母,也可以是慈父严母。也就是说大概分工是:一个严厉另一个仁慈。如果家庭教育只侧重一人,我认为就是失败了。社会上很多问题少年大多数为单亲家庭,这就是佐证!

当今家庭教育我更认为父亲扮演的角色很重要!

父亲拥有母亲天生不具备的孩子精神依赖,一个好父亲形象远大于其母亲。

可社会上仍存在父亲不管教孩子,把教育孩子的任务全交给母亲。更有甚者,不仅不做反而对母亲的教育指手画脚!

你爱你的孩子,首先就得教育你的孩子!!!

好父亲形象如何养成?

  • 可以没学历,但一定重学历
  • 可以不学习,但一定重学习
  • 可以不富裕,但一定富教育
  • 可以没时间,但沟通不能断

父亲的角色很难很累,在外养家糊口,在内养小养老,但这是男人该有的责任!

希望天下所有父亲都可以重视孩子教育,没经验没方式不重要,陪伴沟通才是最主要!


庐州教书匠


培养孩子学习,首先培养孩子的学习动力,在培养孩孩子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毅力,只有三者合一,孩子才能自主学习。否则妈妈在使用蛮力,也是枉然。

无数妈妈天天疯狂逼孩子写作业,学习。可是越逼孩子越反感,妈妈用蛮力先从给孩子讲道理开始说起:

孩子你要好好学习,将来找一个好工作!

孩子首先不明白工作是什么?他对工作的感觉是讨厌。

原因有二

1、父母因为工作不能陪她,他就开始对工作讨厌反感了。

2、父母工作后回到家的状态,多数父母回到家都是抱怨,工作苦累烦。孩子能体会父母不喜欢工作,但是体会不到高学历是选择工作的敲门砖。

父母用蛮力的第二点跟孩子诉苦:宝贝你知道妈妈为了培养你上学你多不容易么?爸爸如何如何。孩子内心感受就是,我是罪大恶极的,正因为我的存在才给家庭带来这么大的麻烦。

长大后自卑:

1、认为自己到处不如别人。

2、整容,认为别人才是好看的,自己不行。

那么如何培养孩子学习动力呢?

1、父母树立爱学习的榜样。

2、父母努力上进,不抱怨,积极乐观阳光生活。

3、给孩子寻找榜样。以古人、名人、杰出贡献的人为榜样。树立人生目标。

4、培养孩子宗族意识,明确人生活着目的,不为吃喝。参照孝经第一章。

其他很多不是一句话两句话可以解释清楚。父母应该学习如何做父母,再来教育孩子比较好。




家庭教育顾问启华


家庭教育中爸爸是甩手掌柜,这是个社会普遍问题。甚至连老师都是默认先找妈妈,你看看接送或者家长会,爸爸参与度都很低。

这是个社会现象,我觉得吧,可以和老师私下沟通一下,孩子的表现啊作业啊让老师去多找找爸爸。还有呢,班级群里也把爸爸拉进去。不论主动还是被动,总是有参与的。

妈妈很多时候叫不动爸爸,为了孩子学习甚至剑拔弩张。换个思路,让老师帮忙下,可能就不同了。

还有一点,教的时候吧,不论父母谁来教另外一方都要给予充分尊重和肯定。


好学不倦


首先你肯定得给孩子的爸爸商量,两人共同分工管理孩子学习,大人必须得有明确的目标和方向,才能给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其次,如果爸爸是一个很忙的人,没办法监管孩子学习那么这时候的妈妈就要多付出一点,给孩子设立目标和方向,尽自己最大努力去指引孩子千万不能因为爸爸不管而耽误孩子的学习,耽误孩子的一生。其实在家庭角色当中,妈妈的角色起了很大作用,作为一名母亲,如果能很好的引导孩子,给孩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给孩子正确的方向,那么同样能培养出来一名很优秀的孩子。第三,家庭氛围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即便孩子的父亲不插手,那么作为母亲应该给孩子营造一个积极的乐观的,融洽的,和谐的家庭氛围这对孩子的成长是非常重要的。


木子1020


孩子的学习教育不只是学校的事情,更是父母的事情。说爸爸不出力是不对的,言传身教给挣钱花都是教育的一部分,妈妈也不尽是使蛮力的吧,总有心平气和的时候。首先摆正你说这个话的心态问题。

因为父母双方工作不同,生活分工不同,态度性格等原因,孩子的学习教育会显得某一方家长重视不够,关心不足。一个和谐的家庭是能够协调好这个问题的,首先不要计较谁的付出代价,多为整个家庭考虑。再者有的家长在教育孩子学习方面确实不知如何进行,这就需要有耐心,有教育特长的一方多出心出力。孩子学习教育付出少的一方可以多关心付出多的一方,在家庭需要的其他方面多付出。多关心,爱护孩子也是很好的教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