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零接觸測溫盒”“溫馨提示牌”……交通卡口一線顯神威

中國報道訊 近日,青島膠州灣黃島東高速出口疫情防控點執勤人員集思廣益、群策群力,在提高查車效率、減少密切接觸上下功夫,創新發明了檢測提示牌和零接觸測溫箱,大大提高了車輛檢測通行速度,降低了交叉感染的風險。

膠州灣高速黃島東收費口,是進出青島西海岸新區車流量最密集的一處關口。自設置疫情防控點以來,平均每天檢查車輛達 4500 輛,檢測體溫人員達 5200 人。由交通、公安、交警、衛健、區直部門、鎮街和退伍軍人志願者組成的聯防聯控執勤人員發現,因過往車流量大,檢測放行時很容易造成擁堵。而且工作人員每天每車次都要向待檢人員,重複無數次檢查口令,口罩很快就溼透了。出口的大型貨車也較多,因為駕駛室離地面較高,與司機交流起來很費勁。

怎樣既能提高檢測速度、還能更方便有效的溝通呢?防控點的同志們苦苦思索,開動腦筋。一個想法萌生了,可以把要說的話寫下來呀,向過往人員一出示,這樣不用開口解釋對方也就明白了。大夥說幹就幹,市場監管局的同志毛筆字寫得好,將 " 請出示身份證 "" 伸手腕測體溫 "" 感謝您的配合 " 這幾句提示語,工工整整寫在宣紙上。然後拿去做了塑封,穿上繩懸掛在身體前方,一個簡單明瞭的提示牌就做好啦!小小提示牌起了大作用,工作人員向來往車輛一出示提示牌,車上人員便自覺配合,完成登記流程,大大提高了通行速度,節約了檢查時間。

在測量人員體溫過程中,防控點的同志們在實戰中總結經驗,不斷優化測溫流程。他們製作發明了一種 " 零接觸測溫盒 "。用廢棄的紙盒,去掉蓋子,然後在側面挖開一個適合胳膊伸入的孔洞,上面寫著 " 將手伸入、手心朝上 " 和 " 請出示身份證 " 等幾句提示語。向過往司乘人員出示後,待檢人員直接出示身份證、將胳膊深入孔洞內,由工作人員從盒子上方用測溫儀測量手腕問題。整個過程完全杜絕了肢體接觸,降低了感染風險。

這些 " 簡單粗爆 " 的 " 武器裝備 ",雖不美觀漂亮,卻在檢測一線發揮了大作用。工作人員戲稱 " 土槍土炮 " 出馬,打垮病毒傳播。它是防控人員集體智慧的成果,也體現了戰疫一線交通卡口人員對工作的執著熱情。

(付培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