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新初一学生的学习建议?

伊儿妹


我家孩子也是初一,孩子目前的学习情况,我还是比较满意的。下面分享一下我孩子的做法。

对于语文,凡是老师要求背的课文以及其它内容,孩子在第一次给我或爸爸背诵之后,我都会拍照上传到一个小程序上,小程序提示复习的时候,他都去复习,这样的好处有两点:

第一、之后的教学用到该知识,他会,这样孩子比较有自信。

第二、对于学新知识也有帮助,能让他快速学会。

孩子数学,本身挺好,在六年级暑假时,他进行了自学,开学后,我也会经常关注他是否有错题,如果有,他能弄明白最好,弄不明白,我会引导他弄明白。当然,这个能力可能其他家长说不会,没关系,家长自己做不到,可以周末给孩子找个一对一的老师,专门讲错题涉及到的知识点。当然,如果孩子自己愿意到学校问老师,问同学是最好的。

对于英语,背诵的内容,孩子做的和语文一样。另外,我给孩子了一些快速背单词的方法,增加他的单词量。孩子还进行了天天读英语的课程。

对于政治、历史、地理、生物,基本做法和语文一样。另外,平时,孩子平时听一些系统的历史故事,有意思的地理课程等,孩子在玩中就补充了一些相关知识。这样,孩子学起来就不那么枯燥。特别是政治,对于不好理解的,孩子会让我帮他讲找一些生活中的例子,有助于他的理解和背诵。

总之,想让孩子学习好,如果有可能,家长也是要多费心的,不要把责任都推给孩子或学校老师或辅导机构老师,自己只负责出钱。

最后,祝愿所有的孩子都能轻松学习。





竹子爱学习


小升初已经尘埃落定。新初一的学生家长与其让孩子补课,不如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帮助孩子做好准备工作。

一,课程设置和要求不同。除小学开设科目外,初中增加课程多,学科更注重系统性、连续性,知识难道明显加大。初中学生处向课堂要效率外,要具有学会做好课前预习,要具有一定自学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因此,要提早培养孩子自己整理知识点,学会知识归类和综合。

二,老师讲课方式不同。小学老师注重课堂生动、形象,教具使用、情景教学比较多。初中老师注重引导孩子由形象思维向逻辑思维过渡,课堂不再形式多样。生活中要引导孩子多提问,培养独立思维能力。

三,学生学习方式不同。小学是老师看着学,初中孩子要独立关键学。学习成绩好坏取决于课堂45分钟,所以要保持高度集中,跟上老师节奏,逐步做到会预习、会听课、会复习,总结出自己的学习方法。

四、高分和满分逐渐变少。小学出现高分和满分很容易,初中如果适应不好,很可能出现不及格。家长要帮助孩子调整心态,理性看待成绩,注重成长过程。家长和孩子都有从每次测试中总结经验,早出薄弱点,一点一点攻破。

有人说,把初一当初三过的都笑到了最后。所以,家长要认识到小学到初一的不同,及早改掉小学遗留下来的小毛病。


入青0601


初一:适应初中的学习节奏、方法和方式,做好文科的积累。




小学生进入初中首先遇到的问题是不会听讲、不会记笔记,会的做不对。
小学知识比较简单,偶而听一耳朵就能明白,没养成听讲和记笔记的习惯。中学知识相对连贯性和逻辑性更强,一个点没听明白,另外一个点接不上,导致不会做题。所以小学时候家长可以有意识进行听力和坐功练习,比如听完一个故事后让孩子进行复述,学习钢琴和其他乐器,并不是要成为音乐家,让孩子得坐得住,静下心来。
小学时候有意识可以培养孩子做笔记的习惯,我看很多家长小升初时候帮助孩子记笔记,我认为这需要对孩子进行锻炼。记笔记记多了,慢慢就知道该记什么,不该记什么。

最重要的两件事情,一个是改变思维习惯,一个是做好文科知识的积累。
改变思维习惯,中学和小学最大的区别,在于理科中以字母为主,而小学生总是把字母当成一个具体的整数去思考,举特例不考虑一般情况。无法将数的范围从自然数扩展到有理数和实数,需要很长时间去改变这种思维习惯。
文科知识的积累在初一做好也很关键,初一理科学习任务相对较轻,思维量不大。需要做好语文与英语的词汇和阅读的积累,想总成绩拨尖靠的是各科均衡,不可能一科、两科打天下。尤其是小学很多很聪明的小男生,语文和英语是弱项,到初三想短时间补上来难度相当大,记忆量太大,不可能牢固和扎实。再加上物理和化学难度的增加,初三只能疲于应付,很容易失去斗志。初一时间比较充裕,做点文科知识储备工作很有必要。
家长做什么:督促认真完成作业,检查课堂笔记的整理情况,及时改正不良学习习惯。



语文和英语的学习有相似之处,毕竟都是语言。数学学习尤其需要注意,不该错的错了,表面是疏忽,粗心,实际是态度不认真,不重视,根治的最好方法就是平常的作业和训练!我有个很简单的方法分享一下,平时写作业的时候,根据作业量评估一下,一要规定时间完成,就当考试;二要规定准备好草纸,做数学等科目时候,按作业的顺序,需要列算式就在草纸上,不需要的也要写好题号,按顺序进行,直到作业或试卷完成。


胡老师数学教育


开学了,不少同学从小学生成为了中学生。但还有很多同学不能适应中学的学习,那么作为新初一学生应该怎样学习呢?这里给大家一些建议,不妨参考一下。

一、初一的学生要学会制定学习计划,有计划的学习。

1、进入初中,同学们会惊奇的发现,与小学老师们事事关心,面面俱到相比,初中老师管的要松一些,上自习有时没有老师看着。在这样宽松的学习环境下,一是,要自觉的学习:有些同学管不住自己,放任自流,不能自觉的找课外题做,预习,复习。这样的同学多半缺乏自制力,不刻苦。长此以往,与那些能够自觉学习的同学,差距就会越来越大。等你发现差距的时候,一般就很难赶上了,因为大家都在一个水平的时候,你都不能让自己努力自觉的学习,看到差距,就更困难了。

2、要有计划性。在学习的过程中,总会有自己学的好的部分,学的不好的部分。自己要有计划的随时查漏补缺。而且,初中难的学科较多,有计划的分配时间,避免偏科也很重要。

二、初一的学生思想上不能松懈,时时刻刻提醒自己,要刻苦努力,不要掉队。

万事开头难。相当一部分同学,进入初中后,以为考入重点中学,考入实验班,就万事大吉了。休息一段时间,然后再努力,反正中考还早着呢!这就大错特错了!中考有的是实验班的同学成绩不如普通班的。初中三年,眨眼即过,而且初一、初二、初三环环相扣,初一的知识比较简单,但如果基础打的不牢,不能开拓思维,超前学习,到了初二学习几何证明,初三学习二次函数就会感觉很吃力,尤其是到初二,初三还要学习两门新的学科——物理和化学。三门课放在一起,很多初一数学基础不好的同学,就很难赶上了。所以,同学们从跨入中学大门开始,就要有长远的计划,步步为营,时时占得先机。

三、初一的学生要摒弃小学毛躁,不安的学习心态,养成认真,踏实的学习习惯。

这个毛病在小学的学习中还不是特别凸现。原因是,小学的知识比较简单,即使你粗心大意,也只是会做,写错马虎而已。但到了初中,这就包含两层含意:

1、似懂非懂。随着初中知识点难度的提高,同学们如果再抱着这种蜻蜓点水式的学习方式,就不可能完全消化老师所讲的题目,只知皮毛,似懂非懂。而似懂非懂不等于马虎。前者根本上讲就是不会,不懂。(有的学生看似什么都会,就是考试不会)一旦养成这样的习惯,就很难改正,而且这样的同学还觉得自己其实很聪明,老师讲得都会,只是偶尔马虎而已。结果考试成绩总是一塌糊涂。

2、在完全会做的情况下,做错题目。这是马虎。小学时,大家分布在各个不同的小学,班级里面优秀的同学不多,马虎一点,还是不能影响到你在班里的排名。而到了重点中学,尤其是实验班,竞争很激烈,大家都很聪明。这个时候比的就是谁更努力,更踏实,更少犯错误。这也是很多毛躁的同学在小学成绩很好,而到了初中后,成绩越来越差的原因。

四、初一的学生要保持良好的、积极的心态。

心态往往是决定成败的关键。进入初中以后,同学们或多或少会遇到一些问题。成绩怎么努力也是停滞不前,或是与同学、老师之间有些小矛盾等等。如果处理不好,会严重影响学习成绩。有些同学甚至会因此而一蹶不振。遇到问题,首先要学会自我调节,多从积极的方面思考问题。其次,也要多跟父母,老师进行沟通,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有一些同学为了自尊心,逃避问题,不愿意把问题拿出来与别人沟通。这样做并不能保护你的自尊心。要想保护自尊心,只有把问题解决了,成绩提高了,作为学生,才会真正获得认可和尊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