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3 「湖南戰“疫”」隔離區裡的溫情:舍小家為大家

記者劉少龍 通訊員王潔

“哪有什麼歲月靜好,不過是有人替你負重前行。”奮戰在抗疫一線的醫務人員,既是救死扶傷的白衣天使,他們同樣是父親母親,是丈夫妻子,也是兒子女兒。他們舍小家為大家,在春節團圓的時候堅守在一線,用自己的辛勞,換來千家萬戶的幸福團圓。

傅蕾主任醫師:醫生的安慰是患者最好的心理疏導

“之前真的真的太著急了,真的很抱歉。你們在前線,其實更難,你們一定一定要小心。”收到這條短信時,已在一線奮鬥一週多的中南大學湘雅醫院感染病科副主任傅蕾主任醫師不免有些欣慰。原來,這是一名留觀患者家屬發過來的,患者排查後為陰性,目前已出院。初入院時,因為過於擔心隔離患者的情況,家屬甚至差點與醫護人員起了衝突。

「湖南戰“疫”」隔離區裡的溫情:舍小家為大家


為了避免感染擴散,留觀患者需要在單人病房進行隔離,心理上的焦慮甚至恐懼是肯定有的。家屬只能用手機與患者溝通而無法見面,難免擔心和不理解。“我們會第一時間把患者的排查結果告訴他們,反覆跟他們解釋隔離的必要性。這個時候,除了科學準確的專業解釋,醫務人員安慰和對他們來說可以起到很好的心理疏導作用,非常有助於我們共同抗擊疫情。”傅蕾主任醫師說。

「湖南戰“疫”」隔離區裡的溫情:舍小家為大家


在她看來,患者、家屬和醫務人員的齊心協力、眾志成城才是戰勝疫情的關鍵。因此,在常規的留觀患者排查、院內會診、重症待排查患者搶救等工作之外,她也非常注重與患者和家屬溝通,安撫他們的情緒。為了儘量節省防護服以及減少人傳人的概率,她只能一個個打電話去安慰患者和家屬,手機經常被“打爆了”。但令她欣慰的是,經過反覆溝通之後,患者和家屬都很理解。

今年是中南大學湘雅醫院感染病科汪玲副主任醫師錯過與家人團聚的第二個春節。去年她作為中國(湖南)第20批援塞醫療隊隊員,遠在非洲塞拉利昂開展醫療援助工作,大年三十隻能遠在他鄉,孤獨地思念。而今年,本想陪父母家人好好過個年,至少一起吃個團圓飯。可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突然爆發,她又奮戰到了疫情防控戰的一線,擔負起了發熱門診排查患者的“第一道關口”。大年三十下午4點正好輪到她的接班時間,一套班下來又一次錯過了與家人除夕團圓吃年夜飯了。

「湖南戰“疫”」隔離區裡的溫情:舍小家為大家


本已經對家人心懷愧疚,然而,下午3點她正準備前往醫院接班時,接到了老母親打來的電話,她80多歲的父親突然發燒38度多,腹瀉、渾身乏力,連床都起不來了。老人3年前患列腺癌,放療後併發放療性腸炎,不幸去年又出現了肺轉移,身體本就虛弱。從昨天夜裡開始,老人就開始拉肚子。但為了不影響女兒的工作,老人家一直瞞著沒有告訴她,實在扛不住了才打的電話。

接到電話,汪玲副主任醫師心裡一緊,急忙和家人一起帶著父親來到了醫院。因為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為避免交叉感染,醫院設立了“發熱預檢分診帳篷”,他們經過一系列流程才進入了急診科。這時眼看著交班時間馬上就到了,汪玲副主任醫師顧不上急診室的父親,只得忍痛與他告別,急匆匆趕往發熱門診接班。

防護服一穿就是4個小時,她全身心投入到發熱患者的排查工作中,連打個電話問一句情況的時間都沒有。“我們是第一道關口,不能漏掉任何一個可能的患者,一定要保持高度的警惕性。”汪玲副主任醫師說。

「湖南戰“疫”」隔離區裡的溫情:舍小家為大家


晚上下班後,她急忙打電話給家人才知道,父親差點休克。聽到這個消息,她潸然淚下。“最放心不下的確實是父母,兩位老人一位是腫瘤患者,另外一位行動不便,他們太需要我的照顧了。但是職責所在,疫情就是命令。更多的人需要我。從我選擇做一名感染科醫生起,我就已經做好了準備。今天我帶著行李來上班,如果疫情需要,我可能就不能回家了,隨時準備在疫情一線戰鬥,直至疫情結束。”經歷過SARS、甲流、禽流感、援非等的汪玲副主任醫師,已經習慣了在這些沒有硝煙的戰役中奮戰。

歐陽奕副主任醫師:臨時取消休假,兒子悄悄地給她求了個平安符

中南大學湘雅醫院感染病科副主任醫師歐陽奕和丈夫兒子在國外度假的第一天,就在科室群看到了疫情消息,以及隨之而來的防控和救治工作的部署命令。“從看到消息的那一刻,就已經身在曹營心在漢了,丈夫和兒子在前面走,我在後面一邊走路一邊刷手機瞭解進展,恨不得立刻飛回去,常常走著走著就跟丟了。”歐陽奕副主任醫師說。

她立刻讓先生幫忙收拾行李,自己則聯繫改簽回程機票。與丈夫和16歲的兒子匆匆告別後,她在大年三十的深夜趕回了長沙。剛下飛機她就收到了兒子發來的微信,上面寫著“媽媽,我和爸爸給你求了一個平安符,放在你的包裡了,你一定要天天帶在身上,家裡不能沒有你,你一定要保護好自己。”原來,在參觀寺廟的時候,她因為一直關注著疫情和同事,竟沒有發現丈夫和兒子給自己求了平安符。

「湖南戰“疫”」隔離區裡的溫情:舍小家為大家

歐陽奕副主任醫師及同事換好防護服準備進入隔離區

大年初一一大早她就進入到留觀隔離病房,投入到緊張的工作中。因為留觀病房是緊急開設的,具體的診療措施和流程專家仍在密集討論和不斷更新中,加上人員極度缺乏,不少人員身兼數職,各崗位人員顯得疲憊而雜亂。歐陽奕副主任醫師協助醫療副主任傅蕾主任醫師制訂出規範的病房工作流程,確定了各崗位職責,並根據隔離病房特點,設計出簡潔明瞭的表格日誌,方便各班醫生查房記錄病情和交接班,病房工作開始緊張但有條不紊的進行。

歐陽奕副主任醫師主要負責留觀隔離病房的值班和查房班,每天都會接觸病人。查房時穿著密不透風的隔離服,一輪查下來至少2個小時。最初很多事情都未知,病人都很焦慮和恐慌,常常不斷問問題。“特別是初一那天,我一個人問診、答疑,經常病人還好,我自己已經氣喘吁吁了。為了安撫病人,查房時,我會跟每一個病人說專程來給他們拜年,並祝願他們早日康復、新年快樂!病人的情緒慢慢都平復下來。那一刻,覺得很有成就感。”歐陽奕副主任醫師說。脫下防護服進入清潔區時,歐陽奕副主任醫師全身上下衣褲均已溼透。但她想到患者都等著用藥,披上一件棉外套就開始指導住院醫開醫囑,往往醫囑開完,身上的衣服也幹了。

「湖南戰“疫”」隔離區裡的溫情:舍小家為大家


兒子送的平安符,因為考慮到汙染的問題,歐陽奕一直放在包裡。她說:“一想到這個平安符,就知道親人們一直擔心和牽掛著我,為了他們,我一定要保護好自己。這次重大公共衛生事件的應對讓我看到,我們科全體醫務人員都很團結,就像一個大家庭,相信我們一定會很快贏得這場戰役!”

李亮醫生:送走剛滿週歲的女兒和妻子,全心投入抗疫戰鬥

如果沒有疫情,今年春節,中南大學湘雅醫院感染病科李亮醫生本該與妻子和剛滿週歲的女兒在長沙的新房過年。然而,隨著疫情形勢嚴峻,他不得不在大年二十六女兒週歲那天,託人把妻女送回老家,自己留在醫院全身心投入戰鬥,因工作繁忙,只能偶爾抽空跟她們簡短視頻,以解思念之苦。

「湖南戰“疫”」隔離區裡的溫情:舍小家為大家

李亮醫生全副武裝進入隔離區

疫戰剛打響時,科室人手極其緊缺。作為年輕醫生,對於上級委派的任務無條件執行,衝在最前線。前腳剛在病房值完一個通宵夜班,後腳立刻去支援發熱門診,而且還不定期兼任總住院工作,身兼數職。

他說:“我既是黨員又是年輕人,哪裡需要我就應該去哪裡。”抱著這個想法,李亮曾穿著厚厚的防護服,從第一天下午5點半工作到第二天早上8點,護目鏡上結滿的水滴,不知道是汗水還是霧水,擋住了他的視線,他只能湊到電腦屏幕前才能勉強看清上面的字,有時甚至需要患者幫忙指出屏幕上鼠標的位置。等到脫掉防護服時,面部已被勒出紅紅的印子,耳朵也被勒得生疼。

“其實很多患者都是因為恐慌前來就醫,會問很多問題,我們非常理解,儘可能地去解釋和安慰他們,幫其解除憂慮。一個班上下來,常常會說到口乾舌燥,但因為穿著防護服,怕要上廁所又不敢喝水,自己也憋到胸悶氣促,大汗淋漓。”李亮說。

剛開始,由於病毒和疫情存在很多未知,李亮內心也是擔心的,看到醫院發佈招募支援志願者的通知後,很多其他科室的同事踴躍報名,讓他非常感動。“大家明知疫情嚴峻還積極要求奔赴前線,讓我們知道,我們並不孤單。隨著人員和防護物資的到位以及流程逐步規範,我們士氣大漲,信心與日俱增。”李亮說,“現在,在院領導和科主任的領導下,我們有條不紊地進行著各項工作,相信不久就能打贏這場疫戰!”

劉菲醫生:不可能沒有緊張害怕,但湘雅人責無旁貸

“要說心裡沒有一點緊張、一點害怕是不可能的,但我們湘雅人責無旁貸。”中南大學湘雅醫院感染病科劉菲醫生說。

她曾連續近10個小時穿著防護服接診發熱門診患者,下班時一身溼透、嗓子嘶啞;也曾為深夜就診患者的一句“謝謝,辛苦了”而感動不已;教研室周濤老師、護理部和實驗室的老師們,以及負責留觀的醫護人員也都夜以繼日地奮戰;更讓她觸動的是,當他們奮戰在疫情一線時,科裡的老教授們主動請纓,負責30多位未出院肝病患者的病房,為科裡守好後方。

“看到平時只負責疑難病人診查的李聰智教授和劉國珍教授,一個字一個字地在鍵盤上敲下醫囑,書寫病誌,做最基礎的住院醫生的工作,心裡確實很不是滋味。”劉菲說,還有很多別的科室的支援老師們,都是無怨無悔地完成醫院安排的任務,很多年資高的老師都頂上了一線基礎崗位。

「湖南戰“疫”」隔離區裡的溫情:舍小家為大家

劉菲醫生(右)查看患者的影像資料

至於家人,她最放心不下的就是15歲的女兒和患有慢病的老人。但為了工作,她全天都堅守在醫院,只能好幾天才抽空回去吃一頓飯。“小姑娘還是很擔心我的,有一次送我出來抱著我哭了很久。”劉菲說,“我告訴她,媽媽會保護好自己,還有很多叔叔阿姨都和媽媽一起,我們會做好防護、科學應對,一起努力打敗病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