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5 大年初一拜太岁、迎新岁;压岁钱、压邪崇;吃饺子、交好运

大年初一 “一元复始,万象更新。”。正月初一拜岁,迎新岁。早上各家焚香致礼,敬天地、祭列祖,然后依次给尊长道贺新年,继而同族亲友互致祝贺。多地方有正月初一早上吃素的习俗。新年的初一,人们都早早起来,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出门去走亲访友,恭祝新年大吉大利。

拜岁

拜岁,是古老的年俗活动之一。在岁首早上迎新岁,奉祀斋菜拜祭“岁神”。“岁”又名为“摄提”、“太岁”,为上古纪元星名,也是民间信仰的神灵。岁以六十甲子的干支纪年法为运转周期,共六十位,每年有一位岁神当值,在当年当值的太岁谓之“值年太岁”,是一岁之主宰,掌管当年人间的吉凶祸福。如《三命通会》中所讲:“夫太岁者,乃一岁之主宰,诸神之领袖”。拜岁是历史最悠久的过年传统风俗,这古俗如今在广东,尤其在吴川一带仍盛行。在新年初一辞旧迎新之际,迎新岁、拜祭岁神、接福,这一传统习俗自古以来代代相传。

大年初一拜太岁、迎新岁;压岁钱、压邪崇;吃饺子、交好运


斋日

早晨拜神,放炮仗。初一的上午用斋菜拜祭太岁神,早饭必须吃斋,用粉丝、腐竹、发菜、冬菇等,这一年该吃的素菜都在这一早吃完,往后便可以大鱼大肉。

聚财

俗传正月初一为扫帚生日,这一天不能动用扫帚,否则会扫走运气、破财,而把“扫帚星”引来,招致霉运。假使非要扫地不可,须从外头扫到里边。这一天也不能往外泼水倒垃圾,怕因此破财。今天许多地方还保存这一习俗,大年夜扫除干净,年初一不出扫帚,不倒垃圾,备一大桶,以盛废水,当日不外泼。

“序长幼拜尊属戚族,近者往来相贺”谓之“拜年”。


在古时拜年,一般是晚辈对自家长辈行下跪、磕头或鞠躬拜年,然后到本村长辈、亲戚、邻居家拜年。路上,拜年人见面,都拱手互致问候,讲“恭喜发财”、“万事如意”等吉祥话。在小辈们向长者们拜年的时候,长者们也就会拿出压岁钱《又通“压祟”》压岁钱寓意驱邪避害,保佑平安。关于压岁钱的来由,民间曾有一些流传甚广的故事,比如说古时候有一个身黑手白的妖精,名字叫“祟”,每年除夕出来祸害小孩。

大年初一拜太岁、迎新岁;压岁钱、压邪崇;吃饺子、交好运


于是人们就点亮灯火通宵不睡,并把铜钱放在孩子枕边以避邪,这就是“守祟”、“压祟”,后来也称为“守岁”、“压岁”。新年里也不可以打碎家具,打碎了是破产的预兆,得赶快说声“岁(碎)岁平安”或“落地开花,富贵荣华”。

大年初一吃年糕是中国人的传统,寓意着“节节高”。年糕的式样有方块状的黄、白年糕,象征着黄金、白银,寄寓新年发财的意思。

吃饺子

大年初一拜太岁、迎新岁;压岁钱、压邪崇;吃饺子、交好运


除夕、大年初一吃饺子是北方人的习俗,不过现在不少南方人也加入到吃饺子的行列中。在除夕时吃饺子,取“更年交子”(来年交好运)之意,大年初一吃饺子则是为了一年交好运。大年初一的早餐汤圆一定更具特殊意义,它的取意是:事事如意,全家团圆美满。大年初一这天,汤圆不叫“汤圆”,叫“元宝”,吃汤圆也不叫“吃汤圆”,叫“得元宝”。

大年初一拜太岁、迎新岁;压岁钱、压邪崇;吃饺子、交好运


吃面条

长面,也叫长寿面,大年初一的时候吃长寿面,寓意“年年长久”,预祝着寿长百年,不少老年人还保持着这样的风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