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2 最全口罩选择指南:科学佩戴口罩 护己护人护家

最全口罩选择指南:科学佩戴口罩 护己护人护家

口罩是预防呼吸道传染病的重要防线,不仅可以防止病人喷射飞沫、降低飞沫量和喷射速度,还可以阻挡含病毒的飞沫核,防止佩戴者吸入,降低病毒感染的风险。

自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爆发以来,口罩已成为日常出行的必需品,口罩企业赶工生产也不能完全供应我们所有人的需要。但有“发国难财”的那些人,网络中传递各种不实信息,口罩标准不一令人眼花缭乱,更有甚者拿普通口罩、次品口罩冒充医用等专业口罩来“忽悠”普通民众。

口罩到底怎么买?如何选择口罩?如何正确使用口罩?儿童口罩如何选择?网络上销售的口罩是否能起到防护作用?一系列问题,困扰着包括造物记小编在内的很多人。

最全口罩选择指南:科学佩戴口罩 护己护人护家

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2020年1月30日发布的《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口罩使用指南》,造物记综合近几年中国消费者协会及部分省市消协相关数据,分析整理出市场销售口罩部分产品的“比较试验”结果,通过对各种口罩的防护性能做对比,让朋友们了解口罩产品的主要性能特性,正确选择、使用口罩而实现有效防护,造物记希望大家都能保护好自己及亲朋们的身体健康。

那普通人应该佩戴什么类型的口罩进行防护呢?

对本次疫情,国家疫情防控组、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推荐的口罩类型为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医用外科口罩、KN95/N95及以上颗粒物防护口罩、医用防护口罩四个类型;此前香港卫生防护中心的建议是“外科口罩”,一些来源建议“医用外科口罩”或“N95 口罩”。

我们来看国家卫健委推荐的口罩类型及使用对象:

(一)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推荐公众在非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使用。

(二)医用外科口罩:防护效果优于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推荐疑似病例、公共交通司乘人员、出租车司机、环卫工人、公共场所服务人员等在岗期间佩戴。

(三)KN95/N95及以上颗粒物防护口罩:防护效果优于医用外科口罩、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推荐现场调查、采样和检测人员使用,公众在人员高度密集场所或密闭公共场所也可佩戴。

(四)医用防护口罩:推荐发热门诊、隔离病房医护人员及确诊患者转移时佩戴。

怎样来辨别你适用哪些口罩呢?

首先要了解口罩相应的标准文件,我们先来了解国际通用的相关标准:

最全口罩选择指南:科学佩戴口罩 护己护人护家

上图中口罩所说的KNxx级别是什么意思?

不同国家的口罩所用的标准不同,N是美国标准,FFP是欧洲标准,KN是中国的标准。按照我国GB2626-2006标准,口罩分为KN类和KP类,KN是指口罩适用于过滤非油性颗粒物,KP是指口罩适用于过滤油性和非油性颗粒物。字母后面的数字则代表口罩的防护等级,数字越大,防护等级越高。例如,90代表过滤效果在90%以上,95代表过滤效果在95%以上。

指标和术语:

过滤效率:衡量口罩过滤污染物的能力,通常用口罩滤除颗粒物的「百分比」来表示。

泄漏率 :用来衡量密合性、适合性,一般用「百分比」表示,越低越好。

呼吸阻力:用来衡量呼吸性和透气性,通常而言,过滤效率越高,呼吸阻力越大,常用单位是 Pa。

非油性颗粒物:固体和非油性液体颗粒物及微生物,如煤尘、水泥尘、酸雾、油漆雾等。

油性颗粒物:油烟、油雾、沥青烟、焦炉烟、柴油机尾气中的颗粒物等。

油性颗粒物会降低滤料的过滤效率,通常比非油性颗粒物更难过滤。在大部分口罩标准中,只要口罩通过了油性颗粒物的测试,便可认为其适用于油性和非油性两种颗粒。

我国口罩具体有哪些国家标准?

我国目前市场上正规口罩所执行的标准为GB 2626-2006《呼吸防护用品自吸过滤式防颗粒物呼吸器》、GB 19083-2010《医用防护口罩技术要求》、YY 0469-2011《医用外科口罩技术要求》,及由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于2016年11月1日实施的我国首个民用防护口罩国家标准GB/T32610-2016《日常防护型口罩技术规范》。

最全口罩选择指南:科学佩戴口罩 护己护人护家

需要注意的是,GB2626-2006、GB19083-2010、YY 0469-2011都属于工业类或医用防护类标准,GB/T32610-2016的颁布填补了口罩日常防护领域标准的空白,改变了中国民用防护口罩市场无标可依、无标可查的混乱现象。

事实上,市场以“过滤效率”来表示其防护性能的观念长期存在,但过滤效率仅仅是指口罩的核心部分——过滤布材料的过滤效果,并不能代表口罩的防护效果,从口罩的防护性能角度来说,过滤效率只是一个单项的性能指标,不能完全反映口罩的防护能力。

最全口罩选择指南:科学佩戴口罩 护己护人护家

GB/T 32610-2016口罩新规更加注重日常生活的使用,不仅仅看重过滤能力,对呼吸阻力的要求也更加苛刻。对比来看,原来的防护口罩标准要求吸气阻力在350Pa、呼气阻力在250Pa即为达标,口罩新规中则将数值分别降至175Pa和145Pa,能够更有效确保呼吸的空气流通。同时,该国标对细颗粒物的防护效果和佩戴的安全性能作了明确规定,对口罩性能的规定使用了“防护效果”这样的综合指标,以“佩戴口罩后吸入体内的空气质量”这种直观效果来界定口罩的性能。这样可以避免目前的口罩只注重过滤效果而忽视密封性的不足。

该标准明确,防护效果级别是根据国家空气质量标准中空气质量类别设置的,共设置A、B、C、D四个级别。正确佩戴符合国标的日常防护型口罩可以使呼入体内的空气质量达到良级以上水平。

最全口罩选择指南:科学佩戴口罩 护己护人护家

专家提醒:A级口罩过滤效果好,但相应的吸气阻力也大,不能长时间佩戴,否则会对人体的心肺功能造成损伤。这也从侧面反映出一款性能好的呼吸防护用品,必须兼顾过滤效果高、呼吸阻力小,两者兼具,缺一不可。

此外,GB/T 32610-2016口罩标准还针对安全方面作出新规定,要求口罩应能安全牢固地护住口鼻,不应存在可触及的锐利角和锐利边缘;下图蓝色口罩就是是我国一家企业按照GB/T 32610-2016生产的一款B级口罩。

最全口罩选择指南:科学佩戴口罩 护己护人护家

此外还规定生产企业不应使用再生材料,不能使用含高毒性、致癌性或潜在致癌性物质的材料,其他限制使用物质的残留量也应符合相关要求。综上所述,我国最新的口罩国家标准还是有一定先进性的。

儿童应该怎样选择口罩?怎样带口罩?

由于现阶段我国少年儿童身体特征差异性较大,针对儿童这一特殊群体的实验数据积累还有待完善,比如分析呼吸阻力对儿童成长影响的医学数据等。所以儿童群体适配的口罩没纳入到新修订的标准中,标准明确标称“不适用于儿童用口罩”。

所以针对本次疫情,国家还是建议儿童选用符合国家标准GB2626-2006 KN95,并标注儿童或青少年颗粒物防护口罩的产品。

以下是儿童使用口罩需注意以下事项:

(一)儿童在佩戴前,需在家长帮助下,认真阅读并正确理解使用说明,以掌握正确使用呼吸防护用品的方法;

(二)家长应随时关注儿童口罩佩戴情况,如儿童在佩戴口罩过程中感觉不适,应及时调整或停止使用;

(三)因儿童脸型较小,与成人口罩边缘无法充分密合,不建议儿童佩戴具有密合性要求的成人口罩。

最全口罩选择指南:科学佩戴口罩 护己护人护家

造物记需要提醒朋友们的是,大家肯定都想让自己的孩子戴上防护效果更好的医用口罩及带呼吸阀的3M口罩。而就目前市场情况来看,专用的儿童口罩大多为成人口罩的缩小版。以某个常见的口罩为例,其主要的形式是抗菌面料+过滤片,只是在尺寸上做改变,成人与儿童口罩就性能而言并无太大差别。

专家提醒:“过滤布材料的过滤效果,并不能代表口罩的防护效果,因为口罩还有密封性的问题。即使过滤布的过滤效果真的能达到99%,如果密封性不好,口罩的防护能力也要大打折扣。”

医用口罩是怎样分类?

目前我国医用口罩主要分为3种:防护级别最高的医用防护口罩,手术室等有创操作环境常用的医用外科口罩,普通级别的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

医用防护口罩与佩戴者面部具有良好的贴合性,可过滤空气中的微粒,阻隔飞沫、血液、体液、分泌物等的污染物,对非油性颗粒的过滤效率可达到95%以上,是应对空气传播疾病常用的个人防护用品。常见的医用防护口罩有拱形、蝶形等,如图1。

最全口罩选择指南:科学佩戴口罩 护己护人护家

医用外科口罩是手术室等有体液、血液飞溅风险环境常用的医用口罩,可阻隔血液、体液穿过口罩污染佩戴者,同时对细菌的过滤效率有95%以上,但对颗粒的过滤效率有限,且多为长方形设计,与面部的密合度不如医用防护口罩那么严密。常见的医用外科口罩有绑带式、耳挂式等,如图2。

最全口罩选择指南:科学佩戴口罩 护己护人护家

普通级的医用口罩,名称比较多,名称上没有“防护”、“外科”字样的医用口罩都是普通级别的医用口罩,该级别口罩不要求对血液具有阻隔作用,也没有密合性要求,因此仅用于普通医疗环境佩戴使用。常见的普通医用口罩多为耳挂式,外观与耳挂式外科口罩比较相似,如图3。

最全口罩选择指南:科学佩戴口罩 护己护人护家

佩戴医用口罩时应根据污染物的传播类型、风险选择合适的级别类型,不要过高也不要过低。防护等级高的医用防护口罩虽然防护效果更好,但由于滤料级别高、密合性好,呼吸阻力也更高,长时间佩戴会增加呼吸负担,造成呼吸困难等不适。医用外科口罩、医用防护口罩均可阻隔血液、体液喷溅造成的污染,但若确实需阻隔空气中颗粒物、病原性微生物的污染,请选择佩戴医用防护口罩。

为什么有的口罩带呼吸阀?有什么用?

答:呼吸阀是为了帮助使用者呼吸顺畅而设计的。塑料的呼吸阀里面有个硅胶片,吸气阀门关闭,防止颗粒物和细菌进入;呼气阀门打开,快速排出废气,让呼吸更通畅。戴眼镜的同学推荐选择带呼吸阀的口罩。

最全口罩选择指南:科学佩戴口罩 护己护人护家

耳带式和头带式该选哪个?

答:耳带式口罩佩戴方便,但戴久了勒耳朵,可能会出现不贴面的情况;头带式佩戴较舒适、贴面性较耳带式要好,但戴取比较麻烦,主要还毁发型啊!笔者建议按照个人喜好佩戴即可,只有能达到密闭效果就行。

折叠口罩与立体口罩有何优缺点?

答:折叠口罩优点是方便携带、收纳、佩戴较舒适、价格较便宜,缺点是吸气时口罩容易贴面,有效进气空间变小,导致呼吸阻力增大;立体口罩优点是四周密闭更好、口鼻部空间充足、不花妆,但不宜收纳、价格略高、长时间佩戴可能脸部会留下压痕。

问:口罩能洗吗?

答:不能洗!不能洗!不能洗!防霾口罩的任何过滤元件都不应水洗,否则会破坏过滤元件,就达不到抗霾的目的了。

问:口罩戴多久该换?

答:防护口罩的使用寿命主要取决于使用环境,通常来说一款防霾口罩能戴一周左右,当然根据环境污染情况和每天佩戴时长会有差异。当你发现口罩的任何部件出现破损、变形、有异味或明显感觉呼吸阻力增加时就应换口罩了。

问:口罩款型大小怎么选?

答:防护口罩除了需要有好的滤材,还应有好的形状设计、鼻夹设计。口罩与佩戴者面部贴合的越好,防护效果就越好,这样可以防止污染物从口罩边缘尤其是鼻翼两侧的缝隙进入口鼻。所以在佩戴口罩时,鼻梁处的鼻夹要压紧,口罩带长短应调节合适,使口罩尽量贴合面部。

问:国外比如日本、韩国的口罩就一定好吗?

答:不要轻信一些代购和公众号宣称“某某国普通口罩功能超过N95”的说法,不要迷信外国药妆店和医疗外科用的口罩。甚至一些国外口罩测试只是按照过滤膜的渗透率计算,而不像中国的国标测试都是以实际佩戴时候的通过率计算,在N95标准的测试下,某国95%的PEF口罩只能达到70%左右的成绩。

最后,真诚提醒口罩使用后的处理原则:

(一)健康人群佩戴过的口罩,没有新型冠状病毒传播的风险,一般在口罩变形、弄湿或弄脏导致防护性能降低时更换。健康人群使用后的口罩,按照生活垃圾分类的要求处理即可。

(二)疑似病例或确诊患者佩戴的口罩,不可随意丢弃,应视作医疗废弃物,严格按照医疗废弃物有关流程处理,不得进入流通市场。

用白岩松对钟南山院士的一段采访,结束本期文章:

白岩松:从医学专家的角度,包括整个医疗体系,该怎么办?普通人应该怎么防范?

钟南山:它的传染性,现在已经存在人传人,同时医务人员也有传染,要提高警惕了。关键的几条:一个就是预防,没有特殊的情况不要去武汉,这个是很重要的。如果有不舒服或者感冒,应该到当地的发热门诊去看,必要的时候进行排查。不舒服的话是要戴口罩,戴口罩还是有用的,实际上并不一定非要戴N95。因为这些病毒不是单独的存在,它常常存在飞沫里。一般的外科口罩还是能够阻挡大部分的,戴口罩还是有用的!

最全口罩选择指南:科学佩戴口罩 护己护人护家

国家疫情防控组、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

北京市药品监督管理局

北京市医疗器械检验所材料一室

相关媒体、研究机构等


最全口罩选择指南:科学佩戴口罩 护己护人护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