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2 我市刺梨产业发展综述

我市刺梨产业发展综述

刺梨基地里硕果累累(资料图)。

□本报记者 邹芳 周学辉

“好花红来好花红,好花生在刺梨蓬,好花生在刺梨树,哪朵向阳哪朵红……”5月,走进盘州市盘关镇贾西村,放眼望去,一朵朵刺梨花竞相开放、一簇簇刺梨树随风摇曳,万亩刺梨园一片绿意盎然。如今,贾西村种植刺梨已达13500亩,带动了2267户农户增收致富。

以贾西村为核心的盘关天富刺梨园是我市刺梨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我市紧紧围绕“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建设目标,积极组织发展刺梨种植,并取得了较好成绩。截至2017年底,我市共完成刺梨种植88.47万亩,打造3000亩以上连片示范基地21个、5000亩以上连片示范基地10个、10000亩以上连片示范基地3个,刺梨种植面积占全省刺梨基地207万亩的42.7%,基本涵盖了六枝特区、盘州市、水城县的所有乡镇,目前,已挂果13.85万亩,鲜果产量达13601吨,成为全省最大的刺梨基地,建成5家刺梨加工企业,已形成完整的产业链,产品成功在“北、上、广”等城市大市场建立农特产品专卖店,去年惠及农户33.76万户97.9万人。

产销结合 全力打造产业链

“回收来的刺梨,一到厂经清洗、添加配料、高温消毒、装罐等多道工序,变成包装精美的刺梨茶饮料后,便会送往各大商场销售。”盘州刺梨产研中心工作人员李娅瑛说。

近年来,我市立足“中国野生刺梨之乡”“中华人民共和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国家级出口刺梨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等品牌优势,不断完善刺梨的种、产、供、销等各个产业发展环节,做强做大刺梨产业。目前全市5家刺梨加工企业年加工能力达480200吨,实际加工4901吨。其中,贵州天刺力食品科技有限公司是省级林业龙头企业,年生产能力15万吨,建成年产2000吨的凉都圣地亚酒庄、果脯线、研发室生产线,新开发了刺梨茶饮料、果酒、含片、胶囊等产品, 是目前同行业中加工能力最强、产品种类最多的企业,仅2017年收购刺梨2700吨,共加工产品1350吨,产值达1.1亿元。

同时,在销售方面,我市积极组织参加各类森林产品推介会、特色农产品交易会等,拓宽刺梨产品销售渠道。2017年,贵州天刺力食品科技有限公司就与杭州商会、上海商会等3家单位达成合作协协议,达成订单额共650万元;在2017中国凉都特色农产品(重庆)推介展示会上,现场销售刺梨系列产品价值达2.1万元,达成刺梨销售意向协议3000万元。

产业发展好 百姓收益高

熊小芬家是贾西村八组的贫困户,常年在盘关天富刺梨园打工。“以前种包谷、洋芋,一年到头苦下来,连肥料钱都不一定挣得回来。”“现在,家里用5亩多地入股合作社,每年可以有2380元分红,两个人在园区打工,平均一个月有700多元收入,一年就是8400元,加上扶贫资金、二女结扎户补助等,一年收入能够达到17600元左右。”熊小芬说。

为保障农户受益,我市在发展刺梨产业时,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方式,农户可享受土地分红和鲜果保底收购等待遇,有效保障了农户的利益。刺梨产业的发展,不仅带来了生态效益,还带来了经济、社会、扶贫等多方面的效益。如今,刺梨遍布凉都大地,已成为生态治理的“生态树”、旅游发展的“景观树”、村民致富的“摇钱树”。2017年我市刺梨产业总产值达29040.4万元,惠及农户33.76万户97.9万人,其中贫困户3.8万户10.7万人,平均每年每人可增收480元。

下一步,我市将制定完善相关管理办法,完成市级林业龙头企业评选、认定工作,深化与省内外知名院校、林业科研院所的合作,聘请知名专家教授做技术顾问和进行技术指导,每年开展两次以上综合管理技术培训,重点培养乡土人才,切实解决基层技术服务等问题,并牢固树立全市“一盘棋”的思想,支持贵州天刺力食品科技有限公司等超前谋划好刺梨精深加工,组织参加各类推介活动,提高我市刺梨产品的知名度、美誉度,不断提高市场竞争力和占有率,打造好凉都刺梨品牌,让小刺梨走出大山,带动更多贫困户脱贫致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