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怎麼才能看懂財務報表?

誰是誰的車


這個問題我來講。

懂了日常語言和財務語言的轉換,也便了解了財務報表。

企業開業離不開錢的進出,總歸來說報表的最低要求是你得把錢的進出說明白了。

首先我們說企業收到了錢,那收錢可以分好幾種形式,企業賺的、企業借的、別人投的等等,這些錢都放銀行裡你肯定知道總共有多少錢,可是你還得知道你銀行賬戶的錢哪些是你賺的,哪些是你借的,哪些是別人投的。

我們再說企業花出去了錢,那花錢也可以分好多種形式,進貨、工資、廣告費、還款、分紅、房租、稅款等等,這些錢你不能說反正花了,花哪了我不知道。

於是有人就發明了科目,對這些錢的進出進行歸類統計,最後形成報表。

一、資產負債表

資產負債表可以簡單理解成一個盤點表,是指對特定日期(比如說季度、年末或者說任意一天)企業所擁有的資產、負債和所有者權益的一個統計,反應企業的日財務狀況。

資產負債表滿足恆等式: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

舉例說明:

1、企業剛剛開業,什麼都沒有,你借了5000塊錢,買了臺電腦。

現在在資產負債表上的體現就是:企業固定資產5000,負債5000,即資產(5000)=負債(5000)。

2、企業剛剛開業,但是很多人看好企業的發展,有人給你投資了100萬。

現在在資產負債表上的體現就是:企業銀行賬戶裡100萬,實收資產100萬,即資產(100萬)=所有者權益(100萬)

看懂了上面兩個例子,我們再來細看資產負債表具體科目。剛才我也說了把資產負債表當作一個盤點表來看,你需要了解的就是資產負債表裡的每個科目統計、歸類的是什麼就可以了。

那就這張報表來說,你是公司聘用的總經理,現在在看報表。以下是你的內心戲:

截止2017年12月31日,我賬面銀行裡實實在在的錢有829,625.00元,嗯,還有發年終獎的錢;應收賬款有30萬,那應該是貨賣出去了,客戶還沒給我錢,這事我得惦記著,年底我得早點催款;有5,000.00的固定資產,對了想起來了,上個月小張說要買個電腦,我還審批了。哎呀,短期負債有5,000.00,剛剛成立那會借了老王5,000.00,一會兒我得讓出納還了;應付賬款有20萬,這我知道,才進的貨,這供應商真不錯,說錢不著急付,貨賣了再給他錢也行。實收資本100萬,都是都是老李頭投的,他可真有錢。未分配利潤29,625.00元,天啊,雖然公司才成立,可這都忙活了大半年了啊。

二、利潤表

利潤表你可以看作是考核表,就是經營了一年了,賺了多少錢啦,反映的是企業在一定會計期間(比如本月、本季、本年)的經營成果。

利潤表就是:收入-成本-費用=利潤。

舉例說明:

你公司主要賣貨,17年賣貨總共收了50萬,但是貨的進價是20萬,你僱了2員工,一人一年的工資6萬,平時的房租辦公等花了15萬。那麼你的收入就是50萬,成本就是20萬,管理費用就是2*6萬+15萬=27萬,那麼2017年的利潤=50-20-27=3萬。

看懂了這個例子,我們再來細看利潤表的具體科目。剛才我也說了把利潤表當作一個考核來看,全年營收多少,各種支出又是多少,你需要了解的就是利潤表裡的每個科目統計、歸類的是什麼就可以了。

你還是公司聘用的總經理,現在還在看報表。以下是你的內心戲:

營業收入30萬,還可以,畢竟公司才開張不到半年嘛;成本10萬,這個貨還可以,賣的不錯,也有利潤可賺;營業費用1萬,新來的小劉不錯,新做的那個推廣方案還行,雖然花了1萬塊推廣費用,可是效果真心不錯;管理費用15萬?!也是現在招人不好招,工資低了沒人幹,那天聽人事說工資發了大概10萬,那剩下的5萬是啥費用啊,一會兒讓會計給我報一下;再減去財務費用500,原來今年就賺了39,500.00啊。不對,還得交所得稅,交完稅後只有29,625.00了,哎。

三、現金流量表

現金流量表你可以看作是對公司銀行賬戶裡面進進出出的錢進行分類,經營、投資、籌資,這樣就能知道錢來了是因為經營賺的還是說別人投資的,有助於評價企業的支付能力、償還能力和週轉能力。

比如說公司賬上的錢很多,乍一看還以為公司盈利不錯,可是你一看現金流量表才發現原來這錢都是別人投的啊,這一年公司主營業務基本沒咋賺錢。

還有就是你只看利潤表發現公司主營業務收入1000萬,可是再看現金流量表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入居然不到100萬,咋回事?這主要是因為在財務上,大部分盈利性公司都是權責發生制,簡單來說就是發生了就要入賬,比如說你出貨,但是錢還沒收,實際上這項交易已經完成,那你就要計收入,沒收回的錢放在應收賬款裡面管理。所以主營收入1000萬,而現金流量表裡的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不到100萬,那這個時候就要考慮這公司持續發展行不行啊?這公司一般貨出去多久才能收回款啊,資金流別斷了啊。

看懂了這個例子,我們再來細看現金流量表的具體科目。剛才我也說了現金流量表你可以看作是對公司銀行賬戶裡面進進出出的錢進行分類,你需要了解的就是現金流量表裡的每個科目統計、歸類的是什麼就可以了。現金流量表主要看懂左半部分就可以了。

你還是公司聘用的總經理,現在還在看報表。以下是你的內心戲:

剛看利潤表我還開心公司賺了30萬,再看現金流量表真心涼,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入是0,這錢收不回來豈不是白賣?不行!我得趕緊催款催款催款,錢只有到銀行賬戶了才踏實;工資付出去10萬;所得稅交了9,875.00;那個60,500.00是啥啊?我得讓會計給我查查,錢真是不知不覺就花出去了;買電腦花了5,000.00,老李頭投資100萬,借了老王5,000.00這我都知道,現在銀行裡有829,625.00元,哎,還好老李頭投資了100萬。不過這也不是長久之計,我得趕緊催款去了。

以上只是簡單舉例來說明一下,想要看懂財務報表,首先弄明白財務報表是幹啥的,再就是裡面具體科目統計的都是什麼數據。懂得了這些,簡單的財務報表便能看個大概,再看複雜的就需要邊查資料便去了解了。


故事我瞎編的


怎麼看懂財務報表分析?小白將以“大白話”的方式講解財務報表中的“三張表”(資產負債表、利潤表和現金流量表)。讓大家進入商業語言世界。

一、資產負債表

無論是否從事財務工作,小白相信許多人都聽過資產負債表。可是它具體指的什麼就不清楚了。

小白舉例一:

1、小白看中了一套200萬的房子,首付60萬,銀行貸款140萬。

那小白買房這件事用資產負債怎麼“表述”呢?

小白的資產負債表:資產(200萬)=負債(140萬)+所有者權益(60萬)

如果小白開了一家XX公司,註冊資本10萬,員工3人(白爸、白媽和小白),資產負債表又該怎麼編呢?

小白舉例二:

1、開始時候,XX公司的資產負債表:資產(10萬)=+所有者權益(10萬)

2、後來XX公司缺錢,小白作為法人代表向大黑借了20萬。

3、借錢之後,XX公司的資產負債表:資產(30萬)=負債(20萬)+所有者權益(10萬)

看了這兩個例子,大家應該發現,資產負債表主要討論資產、負債和所有者權益這三方面的內容。

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

資產負債表定義:反映企業在特定日期(季末、年末)全部資產、負債和所有者權益情況的會計報表,是企業經營活動的靜態體現,根據“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這一平衡公式,依照一定的分類標準和一定的次序,將某一特定日期的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的具體項目予以適當的排列編制而成。

小白錢少,賬好算。如果是上市公司,資產負債表長什麼樣呢?

我們以“福耀玻璃”為例,看看它最新的“資產負債表”

小白舉例三:

1、截止2017年3月31日,福耀玻璃資產總計304億,負債合計117億,股東權益合計187億。

2、福耀玻璃資產負債表:資產(304億)=負債(117億)+所有者權益(187億)

大家可以看到,無論是小白個人,小白新開的XX公司,還是福耀玻璃(上市公司)都可以用資產負債表來“表述”。

二、利潤表

讀懂利潤表並不困難,簡單理解就是用一張表告訴大家,一家公司一段時間(一個月、一個季度、一年)賺了多少錢。

利潤表定義:是反映企業在一定會計期間(一個季度或一年)經營成果的報表。

小白舉例四:

1、小白買了200萬的房子,自己不住,想拿來出租。

2、假設:一個季度租金收入5萬,償還銀行貸款3.5萬,房屋維修護理費2千,稅費1千。

小白租房一個季度的淨利潤=5萬-3.5萬-0.2萬-0.1萬=1.2萬

是不是覺得小白租房賺錢很簡單啊!事實上,上市公司利潤表的計算原理和小白租房淨利潤的計算方式差不多。

收入-成本費用=利潤

同樣以福耀玻璃為例,我們看一下它2017年第一季度的利潤表。

小白舉例五:

1、截止2017年3月31日,福耀玻璃營業收入42.00億、營業成本23.4億、銷售費用3.15億、財務費用2603萬……

2、2017年第一季度福耀玻璃利潤表:營業收入-(營業成本+銷售費用+財務費用……)-所得稅=42.00億-(23.4億+3.15億+2603萬……)=6.93億

三、現金流量表

其實,現金流量表最容易懂,拿到錢了,現金流入,錢花掉了,現金流出。

現金流量表定義:表達在一固定期間(一個季度、一年)內,一家機構的現金(包括銀行存款)的增減變動情況。根據其用途,可以劃分為經營、投資及融資三類活動。

在公司的現金流量表中,常用“三類”淨額來體現。

1、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

2、 投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

3 、籌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

小白舉例六:

1、小白看中了一套200萬的房子,首付60萬,銀行貸款140萬。

2、小白買了房子,自己不住,拿來出租。

3、假設:一個季度租金收入5萬,償還銀行貸款3.5萬,房屋維修護理費2千,稅費1千。

2017年第一季度小白現金流量表

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收到租金-房屋維修護理費-稅費=5萬-2千-1千=4.7萬

投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購買房花費= -200萬

籌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銀行貸款-償還銀行貸款=140萬-3.5萬=136.5萬

小白貸款買房後的現金淨額:4.7萬-200萬+136.5萬= -58.8萬元。

看了小白舉的例子,應該知道買房投資的壓力了吧!買200萬的房子,小白直接得掏58.8萬。

下面,繼續看看福耀玻璃的現金流量表

2017年第一季度福耀玻璃現金流量表

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10.5億

投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9.80億

籌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5625萬

福耀玻璃現金淨額:10.5億-9.80億+5625萬=1.26億

那現金淨額又是什麼意思呢?

我們可以理解為福耀玻璃忙碌經營了一個季度(2017年1月-2017年3月),拿到了1.26億的現金。

小白以買房的小例子和福耀玻璃(上市公司)財報為例,從“小”和“大”兩個方面講解了財務報表中的三大報表。

大家細讀後,應該對財務報表有“框架性”理解了。為了鞏固知識,看完文章後,大家可以隨意找出一家公司的財務報表,按照小白的方式讀一遍。


小白讀財經


簡單來說,財務報表是反映一家公司財務狀況、經營成果、現金流量等內容的重要載體。

一、財務報表的內容——四張表

1.資產負債表,反映公司在某一個時點上所擁有的資產、承擔的債務及自身的權益情況。

會計恆等式為: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

這個等式永遠成立的原理在於,一邊是反映了經濟資源的存在形式,一邊是反映了經濟資源的來源。是從兩個視角看待的結果。

資產方面:根據流動性分為流動資產和非流動資產。流動資產是指在一年內可以耗用或者變現的資產,而非流動資產是指需要超過一年才能耗用或者變現的資產

負債方面,根據到期時間分為流動負債和非流動負債。流動負債是指一年內需要償還的負債,而非流動負債也叫長期負債,償還期在一年以上。

所有者權益也叫淨資產,是歸屬於公司股東的部分。

2.利潤表,反映公司在一段時間(一般是一年)內的經營成果情況。

會計等式為:淨利潤=營業收入-營業成本-期間費用+投資收益-資產減值損失+營業外收支-所得稅

3.現金流量表,反映公司在一段時間內的現金增減變動情況,主要分為三個部分,經營現金流、投資現金流和籌資現金流,能夠從現金收支的角度反映公司經營是否健康,也是資產負債表和利潤表分析的重要補充。


4.所有者權益變動表,反映公司在一段時間內所有者權益的變動情況。通過該報表可以為報表使用者提供所有者權益總量增減變動的信息,也能為其提供所有者權益增減變動的結構性信息,特別是能夠讓報表使用者理解所有者權益增減變動的根源。

二、財務報表分析的方法——趨勢分析、結構分析、比率分析

1.趨勢分析,通過觀察公司近幾年的財務數據,分析某項財務指標的增減變動情況,進而做出趨勢分析。比如比較近五年某家上市公司的淨利潤或者所有者權益,進而判斷變化趨勢。基本的假設前提是趨勢外推,不過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公司本年的經營情況發生了較大的變化,就需要特殊考慮了。

2.結構分析,將財務報表中某一項目的數字作為基數,再計算該項目各個組成部分佔總體的百分比,以分析總體構成的情況。比如某公司流動資產1000萬,資產總額5000萬,那麼流動資產佔比為20%。

3.比率分析,是通過財務報表的有關指標的比率計算,分析企業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瞭解企業發展前景的分析方法。比如資產負債率,公式為負債總額/資產總額,能夠綜合反映一家公司的償債能力。

需要指出的,財務報表的分析方法往往不是孤立的,而是需要進行動態結合的分析,才能發揮更大的價值。

三、財務報表分析的目標——判斷公司的盈利能力、資產狀況

報表使用者通過財務報表分析,判斷公司的盈利能力和資產狀況,進而做出經正確的經濟決策。一般來說,投資人更關注盈利能力,債權人更關心償債能力。下面舉兩個能夠反映盈利能力的指標。

1.銷售淨現率

銷售淨現率=經營現金流入量/銷售收入

該指標反映的是企業經營現金流入量與銷售收入的比率關係,能反映資金的回籠狀況。一般來說,銷售收入分為現銷和賒銷兩種模式。現銷通過收到資金確認收入,而賒銷可能存在應收賬款存在無法收回的情況。所以當一個企業賒銷比重越大,銷售淨現率就會越小,表明該公司盈利質量可能存在很大不確定性。

2.盈餘現金保障倍數

盈餘現金保障倍數=經營現金淨流量/淨利潤

沒有現金保障的淨利潤,猶如空中樓閣,隨時都有可能倒塌。該指標能夠從現金收支的角度,反映出當期的利潤中有多少是有現金保障的,擠掉了收益中可能的水分,還原了收益的真實情況。

歡迎關注“財務觀”,提供專業的財報分析方案


財報偵探


看懂財務報表,難以一蹴而就,需要進行系統的學習和掌握。

對於一般的企業,我們常說的財務報表往往指的是“四表一注”:資產負債表、利潤表、現金流量表、股東權益變動表和報表附註,如果標的公司經過審計,那麼最好連同審計報告一起綜合分析。

1、首先,必須有初步的會計基礎知識

報表上記錄的內容,基本都是會計上的專業名詞,在分析報表之前,起碼要清楚報表項目的含義和所包含的內容。

比如貨幣資金,沒有會計基礎的人或許會認為這是現金,其實不然,它包括了現金、銀行存款和其他貨幣資金。

賬戶名稱所代表的含義自然也是需要弄懂。

達到這一步並不困難,買幾本會計基礎的教材,認真學習,基本就能完成。

2、掌握報表分析的方法和對應的指標

根據報表數據反映的內容不同,有著不同的分析指標。

(1)償債能力

短期償債能力:流動比率、速動比率、現金比率、營運資本、現金流量比;

長期償債能力:資產負債率、利息保障倍數、權益乘數、產權比率;

(2)營運能力

應收賬款週轉率(週轉天數、週轉次數)、存貨週轉率(週轉天數、週轉次數)、流動資產週轉率(週轉天數、週轉次數)、總資產週轉率(週轉天數、週轉次數)

(3)盈利能力

毛利率、淨利率、淨資產收益率、總資產收益率、每股收益、每股淨資產、市盈率、市淨率、市銷率。

3、掌握相關指標和數據之間的關係

財務上經常用到的是杜邦財務分析體系以及改進的杜邦財務分析體系,

4、瞭解數據的意義和背後的內容

通過數據的展示,需要了解這些數據反映的內容是什麼,比如根據該公司連續3年的應收賬款和主營收入的變化,來分析其增長趨勢,以及該資產的質量。

另外,很多的財務數據存在一定的關聯,如果存在某些指標異常,或許就存在一定的問題,則需要了解其背後的原因是什麼。

如果該公司的財務報表經過審計,那麼也可以藉助審計報告作為參考分析報表的可靠程度。

舉個栗子:

通常,看一家公司的盈利狀況,淨利潤和利潤總額都不是很好的參照對象,因為營業外收支項目是最容易被調整,相比之下營業利潤則更能反映企業的盈利狀況,同時,還可以結合公司的現金流量表中的“經營活動現金流”同步分析。


西天蝸牛


資產負債表統稱為財務報表的主表,損益表和現金流量表都是附表。因為,如果沒有損益表,可將資產負債表中的淨資產期末數與期初數進行比較,計算得出當年利潤。如果沒有現金流量表,可將資產負債表中貨幣資金的期初期末餘額比較,計算出當年的現金淨增加額。當然,如果有了損益表和現金流量表,會更加詳細和直觀。

正常情況,資產負債表上的資產是可為企業帶來收入,同時,這類資產在使用過程中,又會逐步轉化為損益表中的成本費用,如固定資產折舊方式使資產負債表上的資產逐步減少,而減少的資產又以折舊費用的形式進入損益表的成本或費用中。

資產負債表和損益表之間的動態等式是: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收入-費用。從這個等式可以看出,企業的資產來源於哪些方面。是負債、投資人投資,還是來源於企業的經營積累(利潤)。從這個等式也可以看出,那些操縱和美化財務報表的秘密:損益表虛增利潤(收入-費用),資產負債表必須同時虛增資產或虛減負債。虛減負債比較難(因為要與債主勾兌),而虛增資產是單邊行為,搞定自己即可操縱一切。例如上市公司進行利潤操縱,90%以上屬於虛增資產。

有一位著名財稅專家說過,要搞清楚資產負債表、損益表和現金流量表的關係,我們應先搞清楚支出、費用及資產的關係。即所有的支出都會引起現金的增減變化,都要記入現金流量表。哪些支出應記入資產負債表和損益表,有一個訣竅:該支出如果只管一年,就記入損益表,作為當期費用直接處理;該支出如果管一年以上,一般情況作資本化處理,記入資產負債表。(形象地形容:資產是壽命長的支出,費用反之)

損益表中的“營業收入”、現金流量表中的“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收到的現金”以及資產負債表中的“應收賬款”等項目之間存在密切關係。如果在不考慮應交稅費變動的情況下,可以簡單概括為:營業收入-應收賬款、應收票據=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收到的現金。換一種方式理解:利潤表是權責發生制的盈利表現;而現金流量表是收付實現制的盈利表現。


sgz參甘棗


說實話,如何看懂財務報表,真不是一句話、兩句話就能說得清的,更不是一日、兩日功夫就可以掌握的,可以說,財務管理的核心內涵,其實都凝聚在財務報表中。所以,雷哥也只能簡單概述一下自己的認識,以供參考:


首先,要想準確看懂財務報表,必須要具備基本的財務知識。

財務知識,對於中高階的職場人是比較重要的,哪怕你是技術出身的人,懂一點基礎性的財務知識,也是十分有用的。


一是要理解財務管理的基本脈絡,例如,收支兩條線的規則,收入、成本與利潤之間的關係等等。


二是要準確掌握基本財務指標定義,例如:什麼是收入,什麼是毛利,什麼是淨利潤等等。


三是要能區別容易混淆的財務指標概念,例如:營業收入與主營收入,資產淨值與資產原值等等。


只有掌握了這些基本的財務知識概念,你才能具備看懂財務報表的基礎。


其次,循序漸進,逐漸學會看懂三張財務報表。

學習財務知識,最主要的就是要學會看懂三張主要的財務報表:


一是要學會看懂利潤表,評估自己的效益。利潤表是經營主體工作效益的直接展現,其基本結構是收入減去成本、費用,再加上各項其他收支,其反映的是企業在某一經營期間營業收入、營業成本、各項費用和實現利潤的情況。


二是要學會看懂資產負債表,摸清自己的家底。資產負債表主要學會從報表中看到財務風險、資產質量、償債能力等等,自己搞清楚自己的 家底。


三是要學會看懂現金流量表,掌握自己的資金情況。現金流就是企業的生命之本,是一個企業的血液,只有清楚自己的血液情況,才能知道企業的生存是面臨危機、還是面臨機遇。


財務知識是一門學問,作為非財務專業的人員,能夠懂一些基本的財務知識,看得懂這三張表,也就夠了。希望我的回答能給你啟迪,謝謝。


雪天驚雷


當你翻閱一家公司的年度報告時,你可能會發現自己茫然地盯著幾十頁,甚至數百頁的數字和表格。你知道這些數字對你的投資決策很重要,但你不確定它們意味著什麼。這些信息很可能是一家公司的資產負債表,這是一家公司發佈的財務報表,以報告其財務健康狀況。


什麼是資產負債表?

資產負債表提供了一個公司的資產和負債的影像,以及股東擁有的金額。資產負債表可以幫助你確定一個企業的真正價值。當與其他會計記錄和披露一起審查時,它可以警告許多潛在的問題,並幫助你做出合理的投資決策。


對於每一項業務,你都應該檢查以下三個重要的財務報表:

  • 資產負債表告訴投資者一個公司或機構有多少錢(資產),它欠多少錢(負債),以及當你把這兩者加在一起(淨值、賬面價值或股東權益)時,還剩下多少錢。
  • 損益表是公司盈利能力的記錄。它告訴你一家公司賺了多少錢或虧損了多少錢。
  • 現金流量表是與損益表相比較的現金的實際變化的記錄。它會告訴你現金是從哪裡來的,在哪裡支付的。


通過了解如何分析公司的財務信息,您可以確定:

企業的債務與股本之比是多少

顧客付帳有多快

短期現金是在減少還是在增加

有形資產的百分比(如工廠、工廠和機器)以及來自會計交易的金額

產品的退貨率是否高於歷史平均水平

平均要花多少天的時間來銷售庫存

研發預算是否產生良好效果

債券的利率覆蓋率是否在下降

公司償還債務的平均利率

利潤被用於何處或再投資

為了做出明智的投資決策,知道如何閱讀資產負債表是很重要的。研究一些資產負債表的例子,熟悉這些數字的含義,以及如何利用它們為自己謀利。


資產負債表

當你拿起一家公司,任何一家公司的財務報表,翻到資產負債表,你會發現它每次都被分成三個主要部分:資產、負債和股東權益。通過了解這些部分所扮演的角色,以及它們之間的相互關係,您將更容易地瞭解所分析的公司或合夥企業的經濟和財務狀況,包括瞭解其資本結構。


  • 資產。廣義上說,資產是任何有價值的東西。對一家公司來說,資產負債表上的資產包括土地、建築物、辦公桌、燈具、電腦、標牌和專利。一些企業比其他企業需要更多的資產來運營,這就影響了資本使用計算的回報。
  • 負債。
    一般來說,負債是公司所欠的債務和義務;資產的反義詞。債務包括每月支付的房地產租金、開燈和供水的賬單、企業貸款債務、向投資者發行的債券以及其他資金流出。

  • 股東權益。相當於會計淨資產,股東權益就是當你從所有資產中減去所有負債後剩下的部分。它也被稱為“賬面價值”。對一些企業來說,帳面價值能很好地反映企業的經濟狀況。對其他人來說,資產負債表上的賬面價值幾乎毫無意義。要學會區分這兩者,需要了解公司、行業和部門之間的盈利能力和商業模式的差異。

每個資產負債表都必須平衡。這聽起來是不言自明的,確實如此,但是從你接受教育的一開始就把這個基本概念內化是非常重要的。所有資產的總價值必須等於所有負債和股東權益的總和。例如,如果一個水果攤有2500元的資產和1500元的負債,股東權益將是1000元。資產為2500元,負債+股東權益= 2500元[1500元+ 1000元]。記住這個簡單公式的一個簡單方法是A(資產)= L(負債)+ E(股東權益)。


金融見聞錄


看懂財務報表是一件很複雜的事情,就算是專業的財務人士,對一份財務報表的查看也可能存在一些缺漏。那麼,對於一家上市公司的財務報表,應該如何快速的看懂呢?個人認為,沒有必要完全看懂,懂得利用時間與信息,再加上自己的分析,足矣。為何這麼說呢?一家上市公司的財務報表項目,有幾十項,甚至有的上市公司有一兩百項名目。如何去讀懂呢?每一小項又與大項之間存在聯繫,哪怕有0.1元、0.1%對不上,一個大項的報表,可能完全沒有辦法理解。

所以,在這種情況下,完全讀懂財務報表,個人認為沒有必要,看懂即可,然後同時間與信息,再加上自己的分析,更好的理解這家上市公司。所謂,濃縮精華、融會貫通。

怎麼才能看懂財務報表?

一家上市公司常見的財務報表指標有:每股收益、扣非每股收益、稀釋每股收益、每股淨資產、每股公積金、每股未分配利潤、每股經營現金流、營業總收入、毛利潤、歸屬淨利潤、扣非淨利潤、營業總收入同比增長率、歸屬淨利潤同比增長率、扣非淨利潤同比增長率、營業總收入滾動環比增長率、歸屬淨利潤滾動環比增長率、扣非淨利潤滾動環比增長率、加權淨資產收益率、攤薄淨資產收益率、毛利率、淨利率、實際稅率等等,少則幾十項,多則一兩百項。如果是銀行股還要多出幾十項的銀行專項指標。

如果每一項指標全然查看,是能更好的瞭解這家上市公司,但所需的時間太長,一家上市公司就需要半天,加上自己的分析,甚至需要一天的時間。面對3600餘家上市公司,根本沒有辦法更好的分析。雖然看懂了財務報表,但也耗費了太長的時間,一家需要一天的時間,所有的上市公司查看完成,需要十年時間,如果利用半天的時間也需要五年,而一天查看四家呢?也需要兩年多。這不符合實際。

所以,就需要將幾十項、一兩百項的財務數據進行縮減查看,更有效的查看清楚哪些數據是最直接、最有效、最簡單明瞭的。通過研看數千份的上市公司財務報表,個人總結這幾項更合適:營業收入同比增長率、淨利潤、淨利潤同比增長率、每股收益、每股淨資產、股息率、毛利率、年度市盈率、負債率、貨幣資金、淨資產收益率。如果再縮減,營業收入同比增長率、淨利潤、淨利潤同比增長率以及股息率、淨資產收益率,這五項一定要細細查看,並且需要大於5年的水平。

這是股市中一家上市公司歷年的營業收入同比增長率。為什麼要查看營業收入同比增長率,而不是查看營業收入呢?因為更加便捷、明瞭。營業收入是什麼?可以理解為一家公司開門做生意,收了多少錢。而營業收入同比增長率呢?就是今年與去年相比較增長率多少。利用營業收入同比增長率這一項,能很好的查看出這家上市公司具體每年營業收入到底是否增加。上圖中的這家上市公司,營業收入從可查數據以來,沒有出現過一年的負增長,很質優。看懂財務報表,要有對比,不能單一的去看待,要能分辨出好與壞。什麼樣的上市公司是好的呢?常年為正且多數年保持兩位數增長的數據為好。相反,為壞。

這家上市公司自可查的數據1998年至2018年,有沒有出現過虧損的情況呢?是沒有的。1998年淨利潤1.47億,2018年淨利潤高達352.04億,21年間淨利潤增長了近240倍。說明這家上市公司,不僅僅具有抵禦市場、行業風險的能力,還具有很強的盈利能力,每年的盈利均是在增加的。為什麼要看淨利潤呢?目的在於考量這家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是否能穩定正盈利。淨利潤是什麼呢?就是上市公司賺的錢。

為什麼看過淨利潤,還要看淨利潤同比增長率呢?原因就在於淨利潤同比增長率更加清晰的反應這家上市公司增長情況,是不是呈現著穩定增長的,並且具有很好的對比性。如果一家上市公司淨利潤同比增長率不穩定呢?出現個位數增長、出現負增長、百分之幾百的增長,股票價格肯定也不會很穩定。但,如果一家上市公司具有很強的淨利潤同比增長呢?股票價格也會相對穩定。所以,淨利潤同比增長率能有助於自己分辨出穩定盈利以及不穩定的上市公司。

2019年上市公司中最熱門的話題是什麼?就是“財務爆雷”。可以說,談到財務信息,很多投資者都會警惕起來。我們可以反向思考思考,上市公司如果存在財務問題,還有沒有可能給予你更高的現金股息呢?肯定是不會的。爆雷的上市公司,都在挖空心思的挪用上市公司資產,或者虛報業績,根本沒有多少錢,也沒有多少股息,甚至每年連1%的水平都達不到,也不願意分紅。那麼,如果一家上市公司特別樂於分紅呢?說明這家上市公司實實在在是有內質的,如果這家上市公司股息率還較高呢?是不是能更好的規避財務爆雷呢?一個很簡單的財務信息,能很好的考量出這家上市公司內質。

淨資產收益率,簡單來說就是就是淨利潤與平均股東權益的百分比關係,是公司稅後利潤除以淨資產得到的百分數。這個數據能更好的考察出一家上市公司淨資產與淨利潤之間的關係。為什麼要靠著淨資產與淨利潤之間的關係呢?試想,如果一家上市公司資產很多,卻沒有創造價值呢?而淨資產收益率就能更好反應一家上市公司淨利潤與淨資產的關係,利用資產的效率。當然,在參看這項指標的時候還需要查查負債率水平,畢竟是淨資產與淨利潤之間的關係。

如果一家公司淨資產收益率常年大於15%的水平,是不是能足以證明這家上市公司利用淨資產創造價值的效率一直較高呢?股市3600餘家上市公司,能連續五年大於15%水平的上市公司很少,利用這項數據能更好找出淨利潤與淨資產關係更優秀的公司。

當然,這五項數據不是一年的數據就可以,需要歷年的數據,至少是5年以上的數據。為什麼?因為五年以上的數據能更好分析出這家上市公司是否具有長久穩定的業績能力。

總結:怎麼才能看懂財務報表?利用查看五年以上營業收入同比增長率、淨利潤、淨利潤同比增長率、股息率以及淨資產收益率能更好看懂這家上市公司、看懂財務報表所反映的信息。


厚金說


面對這個很大的問題,我覺得選一個點來展開會更好,我們選現金流量表,而且只講其中的一小部分,適當結合利潤表的個別項目。為了避免講理論讓大家睡著,舉今年的造假明星之一——康得新的例子吧。

康得新曾經是一家令人心動的公司,看看它的財務報表,無論是業績還是資產負債率,多項指標都很靚麗,尤其是業績攀升,營收增長強勁。記得前兩年我第一次看的時候,也覺得這家公司不錯。但是,我總覺得這個產品似乎不可能有如此優越的表現,所以作為存疑處理,未參與該股的投資。

仔細分析公司報表,會發現一些疑點。公司的經營性現金流量淨額,2016年大幅低於淨利潤,2017年又一舉超過淨利潤,這說明公司收回了大量欠款。但是大家知道,這幾年市場並不是那麼景氣,康得新能做到這一點嗎?

2018年5月10日,康得新收到深交所的年報問詢函,中間有19個問題。這實際上是一次重要的風險提示。

比如,第一個問題指出:2015年至2017年末,公司賬面貨幣資金分別為100.87億元、153.89億元、185.04億元,佔總資產比例分別為54.92%、58.24%、54.01%,同期有息負債(短期借款+長期借款+應付債券)分別為50.59億元、57.05億元、110.05億元,同期發生的財務費用分別為3.05億元、2.30億元、5.53億元。有這麼多貨幣資金,還去大量借債,導致出現大額財務費用,這是正常企業所為嗎?

更離譜的是,這家公司一方面到處借錢,一方面又拿出81億進行投資,其中8.5億購買理財產品,27億為定期存款。這又是什麼操作?

再看公司的在建工程進展情況。公司2017年的年報顯示,75億的在建工程項目,實際投入僅2.87億元,投入佔比為3.83%。這像是一家有錢的公司所為嗎?既然公司產品市場向好,不是應該抓緊投入,儘快投產的嗎?另外,2016年公司的經營性現金流量淨額為負,原因是採購材料的預付賬款達7.4億,而2017年資產負債表的預付賬款減少5億。這是沒錢買材料了嗎?

認真看完康得新的財務報表,裡面這些不能自圓其說的問題,無不在告訴大家,這裡有黑洞,投資需謹慎。


沉默的磚家


怎麼才能看懂財務報表?

財務報表主要有資產負債表、利潤表和現金流量表。其中,資產負債表是母表,利潤表和現金流量表都是資產負債表的子表,資產負債表是財務報表分析的核心。在實際經營中,大多數的管理者最常看的都是利潤表,但最核心的是資產負債表,我們該如何理解?在財務管理的過程中,利潤表和現金流量表都是資產負債表的子表;比如,我們在看一個人是否成功?一般都是看他擁有多少財富;在看一個企業是否成功?並不是看企業規模大小,人數多少,而是落地到看他的財務數據上;管理者不應該跟傳統的會計人員一樣,只做財務報表出來,而應該在看到財務報表的時候,就看到這個企業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情況;例如,股神巴菲特,在做上市公司分析的時候,並不是去每家企業現場考察的,一定是先看企業的財務報表。他說“別人都是愛看花花公子,而我唯獨愛看財務報表,我們所有投資收益都是通過財務數據深度分析的,企業家是要懂得財務報表。”可見,他的所有投資都是依賴於財務數據深刻分析得來的。當然,對於第三方來講,比如:我們要看好哪一家公司的股票,我們更多的是站在第三方的角度來看,這家企業的財務數據是如何產生的。而對於企業的經營管理者而言,一定要學會應用財務相關的語言;也有很多大佬都說過“如果要成為一個優秀的管理者,必須懂財務”。當然,這裡的財務並不是做賬的意思,而是通過財務報表馬上就可以知道公司的財務狀況,並且能夠及時的改進。稻盛和夫先生,專門寫了一本書叫《經營與會計》這本書就不斷告訴管理者要用財務思維去指導經營者基本的管理工作,讓企業的資金最大化,引用大佬們說的目的就是引導管理者要懂財務,因為企業的經營數據都能體現在財務數字中。

所以知道企業的財務狀況,進而改進企業的不足,這個是最重要的。但是財務呢?又有他原有的體系問題;例如,資產負債表,我們初學財務的時候,發現財務語言都是非常的拗口,比如:固定資產,無形資產,應付職工薪酬,資本公積,盈餘公積等等,數據也非常的複雜;所以很多的管理者一看就知難而去,更別說詳細解讀和分析了。

下邊介紹財務三大報表:

1、資產負債表:家底表,表現在:

(1) 看有價值的家底,資產總額。

(2) 看風險:抽逃出資,資產負債水平,短期借款,長期投資,風險巨大。

(3) 看管理能力:應收賬款的回收情況,存貨週轉率。

(4) 看企業的壽命還有多少年?企業的營業週期、資產負債情況,還債能力。

2、利潤表:成績單(面子表),表現在:

(1)從利潤表中,提出究竟要交多少稅,先提出來,填列,以備後期補交,得出營業利潤=銷售收入一成本一費用一稅金。

(2)營業利潤來自哪裡?來自客戶、產品、團隊、稅收。

(3)看盈利能力=淨利潤/主營業務收入*100% 。

3、現金流量表:過日子,主要體現在:反映企業日常經營活動中,投資活動,籌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的收支情況。

通過看資產負債表,是為了判斷企業問題,以此來改進;當然,在改進之前,一定要知道資產負債表是用來幹什麼的?它是從幾個角度來分析的,左側資產,右側負債;很多人都理解為“左側資產,也就是企業所擁有的東西”也就是我們所說的“銀行存款,客戶欠的錢,庫存,生產線等等都屬於企業的資產”;但是企業所擁有的並不是老闆所擁有的,因為報表的右上角還有個負債,只有“資產”減“負債”剩餘的部分才是老闆所擁有的,這才是資產負債真正的背景。其實,資產並不是越多越好,負債也並不是越少越好,實際上很多企業有很多劣質的資產;任何一個企業資產負債表,左邊跟右邊的關係始終都是相等的,因為公司的所有者權益一定是資產減負債;所以簡單來講,就是“天平一捧,左右必等”。從管理的角度分析,左側是資金的佔有,右側是資金的來源。我們經營企業的目標是使企業的核心資產增值,是不是能夠增值?如何讓企業的利益最大化?從資產負債表的角度考慮,左側是企業資金的佔有,右側是企業資金的來源。來源是什麼?來源就是所有者投入的錢,或者風投投入的錢,或者銀行的,也有可能是供應商,客戶的錢;現實生活中,大部分的人都會買房,見得最多的就是期房,實行的是先付款後交房,可見客戶的錢也是資金的來源,也有可能是欠員工的工資,或者欠國家的稅款。所以,這一系列其實就是企業資金的來源。

資產負債觀是什麼?在會計的思維裡面,會計員會用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去核算;但在理者的思維中,左邊一定是對企業資金的佔有,右邊是企業資金的來源,兩者之間是相等的關係。

財務的基礎就是把很多通俗的想法給專業化的表達出來而已;例如,左邊既然是企業資金佔有的思維。通俗來說,也就是企業的錢去哪兒了?具體來講:貨幣資金,就是錢放在保險櫃和銀行!應收賬款,錢在客戶那裡,以後討回來!預付賬款,錢先付給供應商,以後才可以提貨!存貨,錢壓在倉庫的庫存裡了!無形資產,錢投在開發並取得知識產權了!固定資產,錢壓在廠房或設備上了!專業化的術語表達實際上就是我們平常所接觸到的,因為它是代表的一系列企業資金的佔有;而負債是資金來源的思維。應付賬款,錢是佔有供應商的!預收賬款,錢是預收客戶的!應付職工薪酬,錢是佔有員工的!

應交稅費,錢是佔有國家的!短期借款,錢是短期佔有銀行的!長期借款,錢是長期佔有銀行的!資產與負債都是通俗易懂的。最拗口的莫過於所有者權益,所有者權益解決了錢從哪裡來的問題?每家企業所有者權益都有這四個項目:實收資本,錢是按照註冊資本比列金額投入的!資本公積,錢是後面來的股東溢價投入的!盈餘公積:錢是企業累計賺到的錢的10% !未分配利潤,錢是企業累計賺到的錢的90% ;簡單到只是表達兩個內容,一個是老闆初始投入了多少錢?二是老闆在企業存續期間賺了多少錢?利潤表和現金流量表最後還是落地到資產負債表;所以,財務三大報表,資產負債表是母表,利潤表與現金流量表是子表。它們是一頭一尾的,用現金流量表詮釋第一項貨幣資金,利潤表來詮釋盈餘公積和未分配利潤。也就是前面提到的“天平一捧,左右必等”。

利潤如何產生?經營企業的核心在於經營企業的資產,因為資產是對企業資金的佔有,只有資金的佔有能讓企業的資產增值,而經營資產的核心是在於經營企業的存貨,經營企業的存貨就在於經營企業的核心競爭力;財務作為一種管理的工具,就要求企業的管理者必須具有財務思維的能力。

財務上的最重要的戰略就是輕資產戰略。麥肯錫說“中國的企業管理者需要加強的第一項能力就是卓越的財務能力,特別是輕資產戰略”。輕資產戰略,即把握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包含,第一:資產優質化,將資金佔有在最優質的資產上;第二,共贏,產業鏈資源整合,實現資產價值最大化。輕資產戰略不是將企業絕對的輕型化,而是引導企業要抓住自己的核心競爭力,抓住自己的核心優質資產,只有優質資產才能產生最大最快的利潤流入,對於自己的非核心業務,善於整合外部資源來實現利潤的最大化,簡言之就是“使用而不佔有”。比如蘋果專注品牌、研發及營銷,將iPhone、iPad和M ac是由其它企業製造,例如代工廠商富士康,在代工蘋果產品的同時,在固定資產方面投入了巨資。而蘋果則保持了一家“輕資產”企業的特徵,無需在庫存、應收賬款和資本設備等方面進行大力投資,即在資產上不做大量“劣質資產”的資金佔用投入。耐克專注品牌和研發,精髓還在經營的全球,所以才把生產外包了。輕資產戰略可以用一句話來概括:“她重要,我佔有我使用;她普通,他佔有我使用”,根據資產對企業的重要性來判斷是資金投入還是整合資源來實現利潤的最大化。輕資產運營是以價值為驅動的資本戰略,是網絡時代與知識經濟時代的背景下企業戰略的新結構。OPM 戰略是指企業充分利用做大規模的優勢,增強與供應商的討價還價能力,將佔用在存貨和應收賬款的資金及其資金成本轉嫁給供應商的運營資本管理戰略。簡言之,OPM 戰略本質上是一種創新的盈利模式,是“做大做強”的生動實踐。實施OPM 戰略的關鍵是看企業在價值鏈中有沒有競爭優勢,比如產品優勢、銷售渠道優勢等。在企業資源有限,管理者時間有限的情況下,成功的OPM 戰略不僅有助於增強企業的財務彈性,還可增加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通過預收購買方的部分貨款,延期支付供應商貨款,降低採購價格使企業賬面上長期存有大量浮存現金,將這些現金用於規模擴張可以進一步提升企業競爭力,進而帶來更多的賬面浮存現金。經營者在經營過程中使用財務報表進行決策時,要回歸到會計的原點,以現金作為決策依據,落實“以現金為基礎”的經營。

企業管理者把財務當成一種管理的工具,通過財務報表,用有限資產,獲取最大收益,是所有企業追求的最高境界。

【親愛的朋友,這裡期待你的精彩評價......歡迎你留言、互動、點贊、關注、收藏、轉發,更多精彩分享給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