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1 1924年,溥儀被趕出紫禁城,太監們無不拍手稱快,還罵了他一句話

1924年,溥儀被趕出紫禁城,太監們無不拍手稱快,還罵了他一句話

1912年2月12日,因為辛亥革命的爆發,就在這一天清朝末代皇帝溥儀宣佈退位,從此中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結束。但是,民國政府卻並沒有驅逐溥儀,仍然允許溥儀等皇族人員繼續呆在皇宮,而且袁世凱還給了清廷優厚的待遇。根據民國政府議定的《清室優待條件》第二款規定:“大清皇帝辭位之後,歲用四百萬兩。俟改鑄新幣後,改為四百萬元,此款由中華民國撥用。”所以,依靠民國政府的優厚待遇,清宮內依舊沿襲著數百年不變的陳規舊習。滿、蒙王公和舊臣勳貴們以及活佛們依舊進進出出,他們仍然把溥儀敬若神明,照例向他叩頭參拜。同時,紫禁城內還駐紮著大批的皇家護軍,森嚴防衛著皇宮。

1924年,溥儀被趕出紫禁城,太監們無不拍手稱快,還罵了他一句話

因為小朝廷仍然存在,所以為這些失勢權貴的服務人員當然也是不可或缺的。除了必要的護軍保護安全外,宮中還隨侍著大量的太監。雖然民國政府已經規定不許清宮再招收閹人,可是被太監伺候幾百年的清宮權貴還是偷偷地收用著。據記載,直到1922年宮內仍然存在著1137名太監。同時,過慣了奢侈生活的愛新覺羅皇族們仍然改不掉肆意揮霍的毛病,結果民國撥給的400萬兩生活費常常入不敷出。據溥儀自己回憶:在民國十年以前,清宮內部的支出每年總數不少於360萬兩。這部分款項不算皇室本身的吃穿用度,僅僅由內務府奉旨支出的恩賞等款項就高達87萬兩。例如:1920年,為了顯示作為帝王的仁慈與大度,溥儀用摺合三十萬美金的古玩、字畫、珍寶作為賑災款救濟地震中的日本災民;溥儀好玩狗,因此不惜耗用重金從國外購進洋狗,連洋狗用的狗食也是進口的;清宮中本有御膳房,溥儀卻增添了做西餐的番菜膳房。這些名目繁多的揮霍迅速耗盡清宮的錢財!錢不夠用,就只能向民國政府接著要!

1924年,溥儀被趕出紫禁城,太監們無不拍手稱快,還罵了他一句話

1920年,缺錢的溥儀讓內務府給民國政府寫了一封催款信,請求民國政府撥發餘下經費。但是溥儀卻遇上了更加缺錢的民國政府,因為連年內戰所開支的鉅額軍費,使得民國政府常常自己也養不活,所以規定的清宮撥款時常不能如數照付。索款無望之下,溥儀借起了外債,但是大量的外債又讓溥儀無力償還。無奈之下,溥儀開始拍賣宮中金銀珠寶古玩等貴重財產。即使如此,宮中的財政用度以及外界欠款還是不夠數,有感於遜位以來宮中太監猖狂的盜賣宮中財物,溥儀動起了裁員的心思。

1924年,溥儀被趕出紫禁城,太監們無不拍手稱快,還罵了他一句話

1923年7月,溥儀選出服侍太妃和溥儀妻子等五宮的200名太監之後,對宮中太監開始進行裁撤。當月16日,溥儀下發諭旨,”將宮中太監全部裁撤,立即出宮“。聽到裁撤令後,恐慌又憤慨的太監們有的高聲咒罵,有的嚎啕大哭。擔心太監騷亂,溥儀立即命人調集了護軍將太監們強送出宮。最後,領取遣散費的太監們除了有家的、回原籍的、當和尚的四百餘人,剩下的三百多無處可去的太監們每天衣衫襤褸地穿梭在大街小巷,餓了就找個地方升火做飯,其悽慘情況猶如逃荒的難民。後來,巡街的軍警們怕他們引起火災又將他們驅逐了事!這些無處棲身的太監們每每談及裁撤之事,人人都是咬牙切齒地咒罵不已!因此,在公元1924年馮玉祥將溥儀趕出紫禁城時,太監們無不拍手稱快:”這才是一報還一報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