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你如何看待木心?

梁脊


關於木心,真正走進國人視線其實要從2006年才開始。當時,作為木心弟子的陳丹青最早向國內文學界引薦木心作品,包括木心的散文集《哥倫比亞的倒影》,2006年由理想國出版。此後,包括《木心談木心》《木心詩選》等陸續推出,作為詩人、文學家的木心逐漸被公眾知曉。木心的文學成就被認為是他的創作銜接了古代文學傳統與五四文學傳統。而陳丹青稱其恩師的文學成就是“五四以來,你難以找到一個文學家,這麼長時期是以古今中外那麼多大師作為自己一個(創作)背景在談,在寫。”

木心,原名孫璞,1927年生於烏鎮,自幼熱愛繪畫、文學,習練鋼琴和譜曲。12歲起寫詩,16歲就在當地報刊發表散文。1946年他進入上海美術專科學校,五十年代曾擔任中學教師和上海工藝美術設計師。後來因出生於地主家庭等時代因素,三度入獄。獲得平反後,木心於1982年移居紐約,重啟繪畫與寫作。2011年12月21日木心因病在故鄉烏鎮離世,享年84歲。84年來,木心孑然一身,惟有文學與藝術伴其一生。

其實,近年來國內對木心的瞭解還隨著烏鎮的木心美術館而有了更多的層面。2011年秋,木心與“文化烏鎮”公司確定了美術館坐落於烏鎮西柵的地點,為此隨著木心美術館於2015年11月開館,作為畫家的木心得到了更多層面的展示。木心曾這樣解釋他的畫作:“你們看我畫能看到音樂,看到古典的、爵士(樂)的,看到舒伯特、門德爾松。”對於繪畫,木心的創作其實是延續著林風眠的創作理想,那一代人試圖改良中國畫,但尚未完成。到了木心那,依然在走中國畫現代化之路。

木心作品

對於木心,他的身份是多元的,也許我們無法稱其是那個時代最偉大的文學家、藝術家,但將其放到畫家、文學家何詩人三位一體的身份來看時,我們會發現木心在文學、藝術上都給我們奉獻了獨特的貢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