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0 二戰祕聞(十八):印度洋上的海戰

1941年12月7日,在日軍偷襲美國珍珠港成功後,美國太平洋艦隊幾乎覆滅,日軍在太平洋上取得了完全的制空權、制海權。隨即,日本大本營為了與在歐洲戰場上同樣節節勝利的德軍進行呼應,並且切斷盟軍的運輸線。於是開始向南亞進軍。這時就與英國在印度洋上的遠東艦隊不可避免的相遇了。

此時的英國在印度並不好過,印度境內的反英運動正酣,鄰近的斯里蘭卡並沒有多少軍隊駐紮。日本軍部認為在印度洋上的戰爭可以輕而易舉的拿下。

二戰秘聞(十八):印度洋上的海戰

日軍的戰鬥機

1942年3月,日本海軍組建特混艦隊,由海軍中將南雲忠一指揮,它包括6艘航母,350架艦載機、4艘戰列艦、7艘巡洋艦、19艘驅逐艦及5艘潛艇,目標是摧毀印度洋地區的英國海軍主力,奪取制海權,並保障日本陸軍進取印度和斯里蘭卡。而當時英君的遠東艦隊,包括3艘航母、130架艦載機、5艘老舊的戰列艦,6艘巡洋艦、15艘驅逐艦和5艘潛艇,司令官是剛從地中海戰場上調來的海軍上將薩默維爾。

1942年4月初,南雲中一率領的日本艦隊出發進入印度洋,並且沿途尋找英軍艦隊進行攻擊。早在日軍艦隊出動伊始,英軍密碼小組就發現了日軍通信聯絡異常的情況,薩默維爾又通過航空偵察的方式,發現日本艦隊的動向,他立即命令艦隊主力離開安達曼群島的母港布萊爾,做出向西撤離的姿態,但艦隊中最有戰鬥力的艦艇卻中途秘密進入馬爾代夫群島中的阿杜環礁,那裡有一處開闊的錨地,可供大型艦隊停靠,是個進可攻,退可守的絕佳據點。

二戰秘聞(十八):印度洋上的海戰

被擊沉的英軍艦艇

4月5日,日本艦隊派出125架艦載機(其中有78架俯衝轟炸機),它們如蜂群般撲向科倫坡。雖然英軍海岸雷達提前發現了日本機群,並排除戰機攔截,但是由於飛機性能上的差異,停泊在港內的兩艘軍艦被擊沉

同一天下午,近藤艦隊的偵察機在錫蘭西南200海里處發現了英國重巡洋艦“多塞特”號與“康沃爾”號,英國人也發現了日軍偵察機。然而,英國艦長按照英國艦載機的航程參數估測,認為己方艦艇不在日軍艦載轟炸機的攻擊範圍內,因此並未加速逃離險境,殊不知日軍艦載俯衝轟炸機的航程幾乎是英國轟炸機的兩倍。結果,日軍航母派出80餘架轟炸機圍攻這2艘英艦,只用了十餘分鐘就把它們炸沉。

二戰秘聞(十八):印度洋上的海戰

4月6日,薩默維爾接到英國海軍部的電報,內容是要求遠東艦隊撤往非洲肯尼亞的蒙巴薩港,避免再與士氣正旺的日本海軍艦隊交戰。

但是英國人的厄運仍然沒有結束。4月9日,被薩默維爾安排在斯里蘭卡亭可馬裡海軍基地保養的“競技神”號航母奉命與遠東艦隊主力會合,但這艘倒黴的航母剛離開港口不久,便被日軍派出的偵察機發現。日軍轟炸機就開始向“競技神”號及其護航艦艇投彈。此時“競技神”號自身並未攜帶戰鬥機,僅靠艦上不多的防空武器反擊,結果就是“競技神”號被日軍擊沉,艦上人員全部遇難。

二戰秘聞(十八):印度洋上的海戰

英軍在印度洋上的噩夢

最終,英國海軍撤往東非,日本基本實現了切斷英國本土與印度海上聯繫的戰略目標。

日本在擊退英軍後,1942年4月10日,日本海軍艦隊主動脫離了印度洋戰場。因為美軍迅速將大西洋艦隊的艦艇調往了太平洋,日軍不得不將艦隊調回,來應付美軍。此後,印度洋上再也沒有發生大規模海戰,這也成為了二戰中在印度洋唯一的一次大規模的海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