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为什么有人说永乐大帝朱棣是人类文明史上最伟大的君主?

用户1085953895577469


不要这样想。灭人十族,岂能称伟大?(方孝孺)。逼奸齐泰,黄子澄家眷,能称光明?

强行篡位,能称合法?景清有言:叔夺侄位,犹父奸子妻。百年之后,逃不了一个篡字。虽有武功,惜少文治。编zuan永乐大典,藏之秘阁,坏散无余。

这样的皇帝就是最伟大的皇帝么?是不是太平日子过久了,又想做奴隶?可怜你的膝盖,没长骨头么?!


连理枝江


毛主席对朱棣的评价是:明太祖(朱元璋)、明成祖(朱棣)不识字的两个皇帝搞得比较好。要知道对于东征西讨,打下绝世疆土的成吉思汗,他人家的评价也仅仅是“只会弯弓射大雕”。说是人类文明史上最伟大的君主有点过誉之词。

朱棣的主要政绩

修书:《永乐大典》

开通海上丝绸之路:多次派郑和下西洋,加强了中外友好往来。

迁都:永乐九年迁都北京,加强了对北方和东北地区的控制。

政治上:改革机构,设置内阁;

军事上:对外五次亲征蒙古,收复安南,巩固了南北边防,维护了中国版图的完整。

在他统治期间明朝经济繁荣、国力强盛,文治武功都有了很大提升。



刘亦辰的爸爸


永乐皇帝朱棣,在明朝诸多皇帝之中,的确算是比较有作为的一位帝王。但这种比较,显然只是矮子里面拔将军,因为有明一代,少有靠谱儿的皇帝。若从人类文明史的发展这一宏观视角来看朱棣,他不过是古今中外无数帝王中中等偏下的普通一员而已,根本算不上伟大。

朱棣一生之中,拿的出手的功绩,看似非常丰富:五征蒙古,气势恢宏;令郑和六下西洋,国威盛大;出兵安南,开疆拓土;修永乐大典以彰显文化盛世。然而,这些所谓的“丰功伟绩”,一旦细究,则暴露了其中的水分。

五征蒙古,声势浩大。每次北征,朱棣都亲自领兵,动辄调动民夫力役二三十万,召集全天下之精锐,前往作战。作为皇帝,朱棣每次动作如此之大,必然是抱着将蒙古之患彻底铲除的目的。根据《明史》之记载,朱棣的北征,除了第一次打击本雅失里和阿鲁台,以及第二次出兵震慑马哈木之外,其余三次,均无甚收获,皆是大张旗鼓出征,连蒙古军队的影子都没见着便回师,《明史》中美其名曰:蒙古望风而逃,不敢接战。有根据金幼孜的《北征录》记载,朱棣在第一次北征过程中,几乎是抱着出游的心态去的,一路饮酒作乐,狩猎饮宴,玩得不亦乐乎。金幼孜乃是明朝第一代内阁之成员,朱棣北征过程中,此人一直侍奉左右,因此其记载可谓是一手资料。

当然,朱棣的战略目的并没有达成,鞑靼虽然元气大伤但依旧长为边患;瓦剌则因未受损失而不断做大,最终,在朱棣去世二十多年后,发生了著名的土木堡之变,明朝自此迅速衰落。

北征之外,所谓下西洋,亦可称得上是面子工程。下西洋,大多是沿着亚欧大陆之海岸线进行,且路线皆为元代航海家汪大渊所走过,于航路方面,未有丝毫之开拓。就其目的而言,不过是为了重现元朝时期“万邦来朝”的盛况以彰显朱棣之伟大;同时,也是为了所谓的扬国威于海外,构建更大范围的朝贡贸易体系。的确,在下西洋之后的一段时间,东非,西亚,东南亚诸多小国的确前来纳贡,但其所献之土特产,价值远小于明朝回赐之礼物,所谓“厚往薄来”便是如此。这样一来,明朝的财力迅速消耗,最终难以为继。随着下西洋行动的结束,明朝再也没有出现过所谓“万邦来朝”的景象。

征蒙古,下西洋,两件令朱棣引以为傲的政绩,不仅实际效果有限,更为大明王朝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第三次征蒙古过程中,户部尚书已经劝诫朱棣,切莫再起战事,因为国库已然不足以支撑如此大规模的远征,朱棣未采纳,户部尚书被下狱。五次北征结束后,明朝国内经济衰退,由于大量的民夫被征调,导致农业生产被搁置,民夫的损失,则造成劳动力不足,继而税收难以为继;军队疲敝,明朝无力再战,朱棣撤回长城以北的卫所,开始依托长城,转入对蒙古的战略防御,令明初对蒙古的优势荡然无存。正因如此,朱瞻基即位后,开始了全面的战略收缩,以恢复经济,这无疑同时也给了蒙古以恢复之时间,简介造成了土木堡之变的发生。

下西洋,除了厚往薄来之外,朱棣趁此机会彻底杜绝了民间贸易往来,朝贡贸易成为了唯一的贸易方式,处于明朝政府的严密掌控之下,每年的贸易量以及各国准入船只,都被严格限制。此举无疑造成了文明交流的中断,使得明朝进一步转为内敛,保守之王朝。另,七下西洋,除了给朱棣的皇室带来奇珍异宝之外,对于整个帝国而言,基本没有其他益处。大航海活动,其性质更像是皇室进行的一场寻宝活动,而非官方的对外交流,因为大航海是朱棣直接通过宦官进行,而并没有经过文官之手。这也是为何在宣德年间,文官集团大肆销毁郑和下西洋的文件,船只之原因。

可以说,明朝保守的趋势,正是从朱棣开始逐渐严重;也正是在朱棣执政后期,明朝开始走上衰落之路,明朝的早衰,朱棣难辞其咎。


庭州行者


至今只有秦始皇配这一尊称,“始皇”实至名归,没他,现今你走一步极可能就入侵另一国了!

[大笑][大笑][呲牙][呲牙]


用户时空大炮777


伟不伟大不知道,但自先秦以来,一直都是北方游牧民族追着南方农耕民族打,动不动就被灭国。近两千多年里,只有汉,唐,明少数几个时期占到上风,而明成祖朱棣是唯一一个可以带领大军在草原上自由旅行的皇帝。


花果山249937814


哈哈哈 请问谁这么说的? 还“人类文明史上最伟大的君主”~ 明粉是不是都疯了[捂脸][捂脸][捂脸]


好人吉姆


朱棣不能称"伟大",只能称"狠主”!郑和下西洋算是一创举,《永乐大典》算是一文举,武当山建道观立真武大帝是恐惧、忏悔、超渡、掩盖?!


达老旺


北京安定医院里的精神病患者也讲自己地球村村长,这不是笑话难道是神话吗?还人类文明史最伟大君主,哪里来的自信与勇气讲这种话,永乐一生最值的夸耀就是下西洋,五征蒙古,看着风光无限,实际呢,一顿操作猛如虎,实际看起250,下西洋浩浩荡荡,各国进贡大明,厚往薄来,人家来干嘛拿土特产来换真金白银走,来大明一路包吃包住,吃好喝好玩好,临走还打包带走,消息一出阿猫阿狗都当国家来大明发家治富,这一切只为证明我永乐治下大明威震天下,万国来朝,结果有钱给别人,自己百姓吃草根树皮,卖儿卖女,才有唐赛厼起义

五征蒙古永乐赫赫武功,实际武装游行而已,几十万人去草原逛一圈回来,得到什么,结果呢,五征蒙古然后呢,沒有然后,劳民伤财起了什么作用,什么都沒起,有用,修长城设九边干什么,有用,他的曾孙被谁捉去草原喝风,

永乐这么伟大,他的事业子孙干嘛不继续,仁宣为什么停下西洋,弃开平,弃安南,进行堪合贸易不再追求大明万国来朝,武功赫赫,因为他们知道治国要养百姓重民生,装逼打肿脸充胖子,充不来长治久安,装不来国计民生







达摩格利斯之剑


你说的这几点原因是有的,他功绩确实很大,郑和下西洋不断的和国外进行贸易往来传播和引进科技文化,最远可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如果他的对外贸易往来政策可以一直延续到大清王朝的话,那么中国早就是超强大国了,根本不会被外国侵略反而可以开疆扩土。


风嫱遥度天际


吹出来了的,这个问题现在是没有正确答案的。


朱棣如果可以名传千古的话,最大的功绩就是《永乐大典》了。(未来在他的陵墓中能找到全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