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5 滕州,鄒城,曲阜,兗州,等自古一脈相承

大汶口文化是我國東方地區的一支史前

時代考古學文化,傳承龍山文化,它主要分佈在山東和蘇、

皖北部及河南的穎水中、上游和伊、洛下游

地區。學者已將山東及蘇、皖北部的大汶口

遺存劃分為早、中、晚三個發展時,

其早期,約為公元前四千五百年至公元前三

千五百年;中期約為公元前三千五百年至公

元前二千八百年;晚期約為公元前二千八百

年至公元前二千四百年①。又將上述大汶口

文化分作大汶口、大墩子、三里河、尚莊四

個地方類型②。其中以泰安大汶口遺址為代

表的大汶口類型,主要分佈在以峰山為中心

的魯中南地區,現已發掘的屬於該類型的重

要遺址,主要集在鄒縣、滕州、兗州、曲

阜、泰安諸縣市境內。尤其滕州崗上遺址上迄北辛文化,活動於大汶口文化時期,延續至龍山文化,直至到階級社會,延續2000多年。此次崗上遺址的勘探工作僅僅是一個開始,但通過短暫的工作,從遺蹟的面積、城壕城牆圍成的面積看,考古工作者認為,崗上遺址無疑是大汶口文化魯中南地區的中心聚落。

滕州,鄒城,曲阜,兗州,等自古一脈相承


根據四十年來的考古發掘與調查獲知,

河南境內穎、伊、洛流域的大汶口文化遺存的

分佈十分密集,我們已先後在鄭州、滎陽、

孟津、偃師、洛陽、池、臨汝、禹縣、新

鄭、鄢陵、扶溝、太康、西華、淮陽、平頂

山、商水、周口、鄲城、沈丘、鹿邑、項城

等縣市的四十來處遺址中發現了大汶口文化

的遺蹟遺物,筆者把這類大汶口文化遺存稱

之為“大汶口文化穎水類型(以下簡稱穎水

類型)”。

在穎水類型的墓葬中,墓主的頭向以朝

東、北為主,與大汶口類型相同。鄲城段寨 ③

以豬牙隨夠;周口市菸草公司倉庫M2隨

前曾經人工頭顱變形和拔除切齒,凡此亦

與大汶口類型墓葬中所見習俗完全相同。

汶口類型的典型器物相同或相似。

穎水類型的 2

當於山東地區大汶口文化的中、晚期(同時 _與中原地區的仰韶文化晚期和龍山文化早期

測定數據及考古學界通常的推定意見,可

體估定為公元前三千二、三百年至公元前二

型是大汶口類型遷往中原地區的一個分支,

在當地發展成的一種新的地方類型。毫無

問,穎水類型來源於大汶口類型,穎水類型

之主人與大汶口類型之主人,原本應同宗同

祖。

文獻中關於太皞、少皞的一些傳說略作歸納

與考證。

滕州,鄒城,曲阜,兗州,等自古一脈相承


少皞都曲阜。《左傳》定公四年:周

王“因商、奄之民,命以伯禽而封於少餘之

虛”,《史記·魯周公世家》;武王“封周

公旦於少昊之虛曲阜”,《正義》引《括地

志》曰:“兗州曲阜縣外城即魯公伯禽所築

也。”《潛夫論·五德志》:“大星如虹,

下流華豬,女節夢接,生白帝摯青陽,世號

少暉。伐黃帝氏,都於曲阜,”《帝王世

i.- 紀》雲“少昊邑於窮桑,都曲阜”圖,《晉

書·地理志》亦云“少吳始自窮桑,而遷都

曲阜。”《左傳》昭公二十九年;“少逸氏

有四叔,日重、曰該、日修、日熙,實能金

l 木及水。使重為句芒,該為尊收,修及熙為

玄冥,世不失職,遂濟窮桑”,杜 預注:

“窮桑,地在魯北。”由此觀之,少皞居窮

桑,都曲阜,均春秋魯地,在今山東曲阜一

帶。

《逸周書·嘗麥篇》雲:黃帝“命蚩尤

於宇少皞,以臨四方”,後來,黃帝蚩尤,

殺之於中冀,“乃命少皞清司馬鳥師。”則

少皞、蚩尤同居一地。據《史記·封禪書》

j雲:“蚩尤在東平陸監鄉”,《漢書·地理

其屯 志》雲:“蚩尤祠在(壽良)縣西北諱(濟)

上。”《皇覽》日:“出尤家在東平郡壽張

縣網鄉城中。”……肩牌家在山陽郡矩鹿縣

重聚。”@《元和郡縣誌》郭州鉅野縣條:

“蚩尤墓在縣東北九里,今山陽鉅野縣有螢

-ּ 尤肩家。按黃帝殺畫於涿鹿之野,身體

異處,故別葬焉。”如此,蚩尤墓有二,一

在今山東東平縣,一在今山東鉅野縣。由畫

毛江 尤傳說的分佈地域距曲阜一帶。

少腺後裔之居地。《左 傳》昭公十七

年;“郯子曰:……我高祖少皖摯之立也,

鳳鳥適至,故紀於鳥,為鳥師而鳥名”《孔

子家語·辨物》引郯子語同上。郯,在今山

東郯城一帶。《括地誌》:“密州莒縣,故

莒子國。《地理志》雲周武王封少吳之後贏姓

於莒,始都計斤,春秋時徒居莒也。”①計

斤在今山東膠縣境,莒即今山東莒縣一帶。

《山海經·大荒南經》:“少昊生倍伐,倍

伐降處淵,”據郝懿行《山海經笑疏》考

證,淵可能就是“有緝”之地,在今山東

金鄉縣境。則少後裔有在魯南和魯西,魯東南者。

太皞於雷澤,長於成紀,都陳。《潛

夫論·五德志》:“大人跡出雷澤,華胥履

之生伏羲,其相日角,世號太暉,都於陳”。

《帝王世紀》雲:“有大人之跡出於雷澤之

中,華胥履之生皰犧於成紀”②,《普書·

地理志》亦云:“昔厄犧氏生於成紀,而為

天子都於陳。”伏羲、皰犧均指太魄。《左

傳》昭公十七年:“陳,太魄之墟也”,杜

預注:“太魄都陳”。《漢書·地理志》雲:

“陳國,今淮陽之地。陳本太昊之墟。”按

雷澤,在今山東菏澤境◎;成紀,應在山東

汶,泗流域求之③;陳,即今河南淮陽。

《尚書大傳》:“東方之極,自己石東

至日出搏木之野,帝太暉、句芒司之。”句

芒,少四叔之一,則太與少句芒皆居

“東方之極”,即山東半島。又據《潛夫論》

雲“大星如虹,下流華,女節夢接,生白

帝摯青陽,世號少踝”(類似記載又見於

《初學記》卷十引《河圖》、《太平御覽》

卷七九引《河圖》、《帝王世紀》等),又

說“大人跡出雷澤,華胥履之生伏義,其相

日角,世號太暉”,《路史·後紀》卷一亦

雲:“太昊伏戲氏……母華胥居於華胥之

豬”,羅萍注:“蓋因華胥居之而名。”因

知華恐即華胥之者的省稱,若果如此,則

太皞、少皞之生地本屬一地。

太皞後裔居地。《左傳》悠公二十一年!

“任、宿、須句、題,風姓也,實司太魄

與有濟之把”,《潛夫論·志氏姓》亦云:

“伏羲風姓,其後封任、宿、須胸、頗史四

國,實司大暉與有濟之禮”,《漢書·地理

志》指漢須昌縣、任城縣為故須句國、任國,

系“太昊後,風姓。”據杜預注:須句在須

昌縣西北,任即任城縣,而穎在泰山南武

陽縣東北,宿即東平無鹽縣。以今日地名

言之,任在今山東濟寧境,宿、須句均在今

山東東平縣,顆在今山東費縣。

關於太與少魄之關係,古人說法不一。

《鹽鐵論·結和篇》雲“軒轅戰涿鹿,殺兩

暉、畫尤而為帝。”兩暉即太魄、少酵,意

太廖與少同時並存。而《古史考》則說少

“宗師太魄之道,故日少魄”,意太魄、

少前後相繼。孰是孰非,一時難辨。但有

一點可以肯定,即太魄、少本屬同族一系,

因而其文化遺存當相同或相近。

滕州,鄒城,曲阜,兗州,等自古一脈相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