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9 他是毋庸置疑的昏君,但若說論權謀,他堪稱歷史皇帝中的第一

在古代封建社會,歷經數朝,大抵有史可考的皇帝大約有424位。而這些皇帝中,不乏如秦始皇嬴政、漢高祖劉邦、漢武帝劉徹這樣的明君聖主,更不乏隋煬帝楊廣般的昏聵之輩,但即便是昏君,他們作為皇權的代表人,也都會為了荒淫享樂,驕奢淫逸而試圖將國家權利的權杖牢牢的把持於手中。可悲的是當皇權式微,威信喪失,權利卻又幾乎毫不例外的落入歷史的窠臼——宦官、外戚、內宮之手,隨後便有了干政擅權,而此時的昏君也大都成為傀儡,為人所操縱,國家也一步步的走向衰微、滅亡。

他是毋庸置疑的昏君,但若說論權謀,他堪稱歷史皇帝中的第一

但在幾乎之外,大明王朝之上卻有一位君王,在位時間為有明16帝第二長,40餘年的執掌生涯,有二十餘年不上朝,幽居深宮,荒於政事,一心煉丹,卻從未將大權旁落,而若從權謀這一點來說,即便是自己的老祖宗明太祖朱元璋、明成祖朱棣也要“甘拜下風”,堪稱歷史皇帝中的第一人,而史家更是稱他為“張弛操縱,威柄不移”。他便是明世宗嘉靖帝朱厚熜。

嘉靖帝的上位可謂是極其的幸運。1521年,明武宗朱厚照英年而崩,無有子嗣,而自己的父親興王也在1519年去世,自己的長兄更是出生不足年便夭折,他也便成為了皇位繼承權的第一人。在張太后和內閣首輔楊延和的決定下,16歲的他得以承繼大統。

他是毋庸置疑的昏君,但若說論權謀,他堪稱歷史皇帝中的第一

但從小並沒有接受過帝王之術的嘉靖帝,並不懂的“中庸”之道,在上位伊始,便與群臣結下了矛盾。一場大禮議之爭,更是讓他與扶持自己上位的三朝元老內閣首輔楊延和為首的文官集團,大動干戈,但是從小便聰慧過人的嘉靖帝,卻依靠合縱離間分化,取得了這場歷時三年之久的大禮議之爭的勝利。父親興王(此時被其加封為文獻皇帝)的牌位也得入太廟,而楊延和本人也被迫致仕歸鄉,而因此被牽連的官員更是多達二百人之多。

他是毋庸置疑的昏君,但若說論權謀,他堪稱歷史皇帝中的第一

雖然這得罪了文官集團,但也徹底的確立了嘉靖帝的主導地位。坦白講,在執政前期嘉靖帝,一改前朝時弊,推行新法改革,更是誅殺了錢寧等奸佞之輩,取得了“嘉靖中興”的局面。但是在統治後期,他則喪失了進取精神,開始迷信方士,追求煉丹,大興土木,而也正是這些糜爛之徵兆,外加1542年,一場“壬寅宮變”——宮女們為了反抗嘉靖帝取“經血”煉丹,而組織的謀殺活動。最終嘉靖帝開始罷朝,不理朝政。

他是毋庸置疑的昏君,但若說論權謀,他堪稱歷史皇帝中的第一

雖然不理朝政,但一樣要居廟堂之上,掌國家之權,因此他開始任用一如夏言、徐階、高拱、嚴嵩、李春芳之媚上溜鬚之流,並讓他們進入權利中樞,出任內閣臣僚。而對外嚴嵩更是以首輔之職,掌權二十餘載,但這種掌權可謂是都在嘉靖帝的掌控之中。他也因此被指,缺少眾多優秀皇帝的素質,不懂的中庸之術,更是讓奸佞當道。但他更是一個極端的利己主義者,他啟用奸佞 ,也利用奸佞,進行斂財,充實府庫;而當民怨四起,他又能夠懲治奸佞,啟用清流,平息民憤。而這一點,嚴嵩父子便是明證。 原本翻雲覆雨的父子倆,當嘉靖帝覺得毫無利用價值之時彈指即滅,旦夕而亡。

他是毋庸置疑的昏君,但若說論權謀,他堪稱歷史皇帝中的第一

而內有完善的內閣制度以及外有 精密的錦衣衛、東廠等特務機構對官員們的日常生活起居、辦公等事務瞭如指掌,嘉靖帝也實現了一如現在的秀才不出門,便知天下事。但當只以權謀之術,來駕馭臣民,他則忽略了本末。正如李世民所言的“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對民間百姓的不斷壓迫,也最終只能讓他落得一個毋庸置疑的昏君評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