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漢武帝時期兩大人才東方朔和主父偃哪一個更厲害,誰對漢朝貢獻最大?

click小夢


東方朔、主父偃,都是漢武帝時期人,論名,東方朔要比主父偃大。

為什麼呢?

因為東方朔說話有趣,又是文學家。我們的歷史,到底是由文人寫就的,私以方,東方朔的智慧與“懷才不遇”得到了廣大知識分子的喜愛與同情,因而,他的事蹟廣泛載於野史秩事,傳播甚廣,知名度甚高。

而事實上,漢武帝雖將東方朔攏在身邊,內心裡是把他當個解悶的人。儘管東方朔多次借滑稽謔語諷勸過漢武帝,但畢竟,他並沒有被重用,沒有產生更大影響。

主父偃就不一樣了。他提出的“推恩令”非常符合中央集權的需求。他向武帝建議,允許諸王將自己的封地分給子弟,建立較小的侯國。從此諸侯國越分越小,加強了中央集權。

主父偃初被拜為郎中。不久又遷為謁者﹑中郎﹑中大夫,一年中升遷四次﹐得到武帝的破格任用。而東方朔終其一身最高職務為一千石的太中大夫。從兩人的仕途來看,主父偃在一定程度上實現了自己的抱負,而東方朔,一生不免鬱郁。

當然,人的成就與貢獻難以用仕途定論,畢竟,古時要成事,還要看皇帝願不願意用你。


錢多多讀文史


看過大漢天子這部電視劇的對這兩個人的印象應該很深,他們兩個人深謀遠慮、料事如神,和三國演義中諸葛亮很像,但這畢竟是電視劇,不是真正的歷史。正史中這兩個人行事作風可以說是截然不同。

東方朔是西漢時期著名的文學家。他性格詼諧,言詞敏捷,滑稽多智,經常在漢武帝前談笑取樂,漢武帝也覺得他有趣,便封他做了官,但是並沒有重用他。西漢王朝經歷了政治開明,經濟繁榮,政治鞏固,社會穩定的文景之治時期,到漢武帝時非常強盛富足。隨著社會財富的增長,一些皇親國戚、宦官、權臣揮霍無度,醉生夢死腐敗風氣蔓延,這時候東方朔滑稽詼諧,直言不諱,在嘻笑言談中,直諫或暗諷,(比如在修上林苑之事上諫武帝戒奢恤民,在昭平君殺人之事上諫武帝公正執法,在主人翁事件上諫武帝矯枉風化)使的一些肆無忌憚胡作非為的人有所收斂。在文學上有《答客難》《神異經》《七諫》等著作。



主父偃是漢武帝時的大臣。出身貧寒﹐通過上書漢武帝劉徹,被拜為郎中。不久又遷為謁者﹑中郎﹑中大夫,一年中升遷四次﹐得到武帝的破格任用。主父偃這個人有一個很大的特點,就是他的人際關係特別不好。他當年在齊地遊學的時候,齊地的讀書人都討厭他,排擠他。他後來沒辦法跑到燕國、趙國、中山國去,到那兒後人家又討厭他,又排擠他,就是他走到哪兒人家都煩他。所以在他落難漢武帝要殺他時,沒有一個人願意站出來為他求情。主父偃向漢武帝提出了“大一統”的政治主張。他還提出設置朔方郡,以省內地轉輸戍漕,加強防禦匈奴。最重要的是他向漢武帝提出推恩令,建議允許諸王將自己的封地分給子弟,建立較小的侯國。從此諸侯國越分越小,加強了中央集權。


這兩人都在漢武帝時期為國家做出了貢獻,相比較而言,在政治上主父偃的貢獻相對要高。在文學方面自然是東方朔要遠勝於主父偃。在心胸氣度和社會人際關係上主父偃要遠遜於東方朔。綜合而論還是東方朔比較高明。


管仲8


應該是主父偃。

漢王朝面臨的最大制度性問題就是分封問題。

而這個問題被主父偃的“推恩令”一下子解決了。

現代的人,覺得主父偃與東方朔都是不可多得的人才是因為受了電視劇📺影響,其實只有主父偃才是一代賢才,東方朔只能稱之為弄臣。

司馬遷在《史記》中為主父偃列傳為“平津侯主父偃列傳”,而將東方朔與其他人一起列傳為“滑稽列傳”,作為當時的人,對主父偃與東方朔的評價,由此可見一斑。

主父偃其實是法家的代表人物,是典型的酷吏,所謂法家,就是位於帝王周圍的特殊道家人物,屬於“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的那種類型。

酷吏的氣勢屬於那種氣焰囂張的類型,但一失勢,卻爬得越高,失敗得更徹底。

法家強調無情處理國家事務,所以經常出酷吏,但酷吏一般命運都不怎麼好。

秦孝公遇見商鞅,商鞅屬於酷吏,最後被五馬分屍。

漢景帝遇見郅都,郅都屬於酷吏,最後被含淚誅殺。

武則天遇見來俊臣,來俊臣屬於酷吏,最後被請君入甕。

所謂“狡兔死,走狗烹”,就是法家酷吏的最終下場。

而“飛鳥盡,良弓藏”,一般是墨家武將的悲哀吶喊。


河東來


東方朔是個很聰明的人,在文學和易學上造詣很高,但是他的一生主要把自己定格在了弄臣這個角色上面,不管他如何性格詼諧,言詞敏捷,滑稽多智,也是個弄臣,有的人說他也曾諫言過漢武帝採取在修上林苑之事上諫武帝戒奢恤民,在昭平君殺人之事上諫武帝公正執法,但他的弄臣身份仍然確定無疑。

而主父偃則就不同了,他最大的功勞,就是把自己一生用在了,漢朝的長期穩定和興盛上面,打仗最苦的當然是老百姓了,他雖然沒有做愛民的事情,但是這件事情足夠了。

當然,他也因為自己的“推恩令”和大一統把自己弄俅死了,但這並不妨礙他的偉大,他雖然貪汙,雖然驕狂自大,那是性格缺陷,說到底,他是一個政治犧牲品,因此論對國家的貢獻,哪個大,當推主父偃莫屬


咪咕閱讀於小於


漢武帝時期東方朔與主父偃相比,是有嚴格的人格區別,東方朔更多的表現在取悅皇帝高興與興趣,在猜解疑惑中換取皇帝高興,在皇帝愉悅中東方朔藉以規勸皇帝一些不當的行為,也只是充當皇宮行走的寵角而已。

漢武帝時期的一代大臣主父偃是一名有個性,有責任的政治大家,他的對漢武帝一朝最大的貢獻就是他提出的“推恩令”,及允許諸王將自己的封地分給子弟,建立較小的侯國,從此諸侯國越分越小,加強了中央的集權。這樣的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政治國策只有有遠見的政治家主父偃能夠窺其真諦,看的透徹,諸侯做大,族親漸遠,對朝廷尾大不掉,這是漢家吃盡苦頭的關乎漢帝國命運的大事,關乎國祚的安危。從景帝一朝七王叛亂就足見在這個事上的糾結與困惑,但是有政治遠見的政治家主父偃的一個“推恩令”足以信服決絕,頓解困惑,所以說主父偃是一名能臣,有作為,有責任的,是漢朝政治上的翹楚,在歷史上有濃重的一筆。


楊柳青青春之聲


東方朔聰明、詼諧,以著書、文學見長,是漢武帝的開心活寶!主父偃是漢武帝施政的鐵腕人物,漢武帝意識到諸侯國的強勢威脅到皇權權威,七國之亂的隱憂一觸即發,因為劉氏血脈和政治影響,削番是割瘡,不可能不剜肉,是劉氏同室操戈、骨肉相殘,劉徹不能不考慮後果!剝奪劉氏諸侯的世襲權利,主父偃替漢武帝主張,又替漢武帝實施,主父偃又以死平息了諸侯的憤怒,生和死都是劉徹鞏固皇權的基石!主父偃做了賈誼、晁錯的未盡事業,從此諸侯政治徹底退出了政治舞臺,漢朝的強勢由此開始,主父偃助漢帝國浴火重生,使漢武帝成為一代雄主!


手機用戶23255590438


東風朔吧!因為在歷史上東方朔的名稱比那個後面那個人的名號要大一點!

東風樹一詼諧幽默而著名!他聽得懂鳥語!也能夠明白動物的語言!長城氣死來為漢朝皇帝還有解難!最後呢被皇上識破了被殺掉了!是非常優秀的文人!

個人觀點。


可可潘琴


東方朔是弄臣,主父偃的推恩令,幫漢武帝解決了大問題。


貝貝127554956


一個君一個臣你說呢?


EHSManagement


謝謝您!我不懂歷史!對不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