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在靖难之役后,朱棣是怎样对待大哥朱标的妻子和儿子们的?

孙见福


朱允炆刚即位不久,这一年的冬天,地处北方的北京天寒地冻,燕王府邸,朱棣大摆酒宴,宴请宾客。喝着酒,说着话,忽然朱棣出了一个应景的上联:

天寒地冻,水无一点不成冰

在坐的姚广孝应声对道:

国乱民愁,王不出头谁是主

一切尽在不言之中,第二年,朱棣发动了最为著名的靖难之役。最后,朱允炆死在了熊熊燃烧的烈火当中,不知所踪。公元1402年,朱棣迎来了属于胜利者的时刻,承接朱元璋,即位为帝,是为明成祖(朱棣直接废除了建文帝在位的四年)。



成王败寇,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直接杀掉李建成、李元吉二人的儿子们,斩草要除根,否则春风吹又生,这一次的靖难之役,朱棣哥哥朱标的儿子们怎样?会处死他们吗?

朱标是朱元璋的嫡长子,很早便被确立为大明的太子。论太子位置的稳固度,无疑,朱标排名第一,稳固如泰山,朱元璋对他十分的放心。聘请名师,时不时亲身教育,传授为君之道,总之,呕心沥血,费尽心机的培养。到头来,朱标一病不起,撒手而去。老年丧子,朱元璋悲痛欲绝。朱允炆继父亲挑起了大梁。



朱元璋选择朱允炆是有原因的,因为他是嫡长孙。

朱标有妃二人,元妃常氏,常遇春的长女,蓝玉的外甥女。也是朱标的嫡妻,生有老大朱雄英、老三朱允熥。不过,早逝,薨于洪武十一年。然后朱元璋扶立吕氏,“继册吕妃”,吕氏生有老二朱允炆、老四朱允熞、老五朱允熙。

朱标这几个儿子,有三种结局

第一,早夭。

老大朱雄英死于洪武十五年五月,年仅八岁便夭折。朱雄英的的确确是朱元璋的嫡长孙。

第二,囚禁到死。

朱标为人友爱,常帮护自己的兄弟,或许念在这上,或者是其他,朱棣并没有像唐太宗那样简单粗暴的杀掉朱标的儿子们。朱棣采取的手段分两步走。先是降封,再是召还,贬为庶人,囚禁在凤阳。凤阳是朱元璋的家乡,明朝的龙兴之地,明朝的中都。这样的手段解决掉了朱允熥、朱允熞。朱允熥死于永乐十五年。



当时前后发生了一件大事。朱元璋第十九子朱橞打算谋反,在因得罪朱椿而跑出蜀地来投奔自己的朱悦燇身上做文章,对外诈称他是未死的建文帝,朱橞拥戴他复位。这件事被朱悦燇父亲蜀王朱椿知道了,朱椿忙派人警告自己的弟弟,朱橞没听后,朱椿直接举报。所以,有可能朱允熥是被朱棣暗地里下的黑手。如《万历野汇编》说:

是时建文二弟,惟庶人允熥一人在,自橞有此举,是年即以讣闻。盖上虑不逞者复欲借以干纪,不得不除之也

朱标儿子这一代,已经只剩下朱允熥一人,经过朱橞谋反事件,朱棣认识到建文帝的后遗影响力。因此,除掉朱允熥,不排除这种可能。



第三,突然死亡(暴死)。

朱允炆的死算是暴死,而他究竟死在当年那场大火中,还是否,扑朔迷离。有说建文帝逃到东南亚,郑和下南洋任务之一就是找他,也有说他出家为僧,云游四方去了。《明史》最后交代:

宫中火起,帝不知所终。燕王遣中使出帝后尸于火中

朱允炆“阖宫自己焚燃”,这是官方给出的解释。

另外一个暴死的是朱允熙。朱棣先是降封,然后随母吕氏一同,为朱允炆守陵。永乐二年,改封瓯宁王,世奉朱允炆之祀,两年后,“邸中火,暴薨”。



这是朱标儿子一代的整体状况,之后一代呢?

据历史记载,朱允炆有两子,长子朱文奎在朱棣进南京后,不知所踪。正是

燕师入,七岁矣,莫知所终

二子朱文圭,当时他才两岁,在襁褓之中,如朱允熥结局,被囚禁在中都凤阳,明英宗复辟之后,才将他释放。这时早已白发斑斑,五十多岁。没多久后,离世。

朱文圭被号“建庶子”,类似,还有个“吴庶子”,《明英宗实录》说:

丙辰,释建文君子孙,安置凤阳……今遣太监吴昱管送吴庶人及其母杨氏等共一十八名

朱允熥被封的是吴王,这里的吴庶人是朱允熥的后人。当然,虽然是释放,但也是变相的软禁。这一点明英宗很有感受,因为他就是这样在土木之变后复的位。



最终,朱标一脉还是绝嗣了。《万历野汇编》说:

时吴庶先卒,懿文太子之后,仅存建庶一人,其后释放又卒,嗣遂绝

这是史书的一种说法,到底是否有人遗留下来,无从得知。就算当年有人遗留,但都隐姓埋名,以避祸。根据民国时候编纂的《莱阳县志》,朱允熥还有一子,散落民间,是被太监抱出来的,名载坤。朱元璋为避免子孙重名,规定了各房均取双名,第二个字必须取派语,末字必须是五行相生的顺序,朱标一房的派语是

允文遵祖训,钦武大君胜,顺道宜逢吉,师良善用晟

所以,朱允熥之子该叫朱文坤。



综上所述,便是靖难后,朱标一脉的详情。你认为朱棣的处理怎样?


三叔小记


1402年,靖难之役后继位时,朱棣年仅42岁,这个年纪分明是帝王如日中天之时,可雄风依旧的朱棣却在此后的20多年里,未生下过一个子嗣。

是朱棣忙到没时间宠幸妃子?答案显然不是,毕竟男人生孩子只需要三两分钟,再怎样忙,这个时间终归是有的。

民间倾向于认为:壮年继位的朱棣之所以一直无所出,乃是因为他夺位不正,且继位后干了太多伤天害理的事,遭了报应所以无所出。

这些伤天害理的事里,除了将侄子建文帝朱允炆和侄孙朱文奎弄“失踪”外,还包括:用极其阴冷的方式“处理”了太子大哥朱标的妻子和儿子们。

朱标是明太祖朱元璋与马皇后的嫡长子,因为出身高贵且是长子,他成了朱元璋最理想的皇位继承人。他一生共有五个儿子,其中,除长子朱雄英夭折外,其他四子在他英年早逝后均在世。

朱标这五个儿子中,皇长子朱雄英和皇三子朱允熥为太子妃常美荣所生。常美荣是常遇春的长女,于洪武四年时,被朱元璋亲自下诏册封为朱标的太子妃。后不幸因生朱允熥去世。

其他三子,即建文帝朱允炆、衡王朱允熞、徐王朱允熙,均为继任太子妃太常寺卿吕本的女儿吕氏所生。影视剧中朱允炆

在讲究尊卑、嫡庶的古代,朱标这五个儿子的身份地位都非常尊贵。自然,他们在皇位继承上,都比篡侄子位的朱棣更加名正言顺。

这种名正言顺,也便成了他们下场凄凉的铺垫。

朱棣继位后,一直在苦苦找寻朱允炆下落的同时,时刻担忧着大哥的儿子们会回来夺回皇位。皇位对朱棣的诱惑力有多大,他内心深处的担忧就有多重。

卧榻之上,岂容他人酣睡,睡眠质量越来越差的朱棣“清理”大哥朱标的儿子们终究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

最初,朱棣对大哥朱标的孩子们和老婆还算客气,毕竟面子工程得做足。实际上,这些“客气”仅仅是他等待时间的过程罢了。

朱标的三子朱允熥本非常受宠,毕竟,他是太子妃常美荣拼了命换来的孩子。建文帝朱允炆在位时,曾封这个弟弟为吴王。

可未等到朱允熥去往封国杭州就藩,朱棣就篡位成功了。于是乎,朱允熥的人生也开始发生了惊天逆转:他先是被降为了居漳州的广泽王,随后又被召回京师贬为了庶人,再后来,则被囚禁在了凤阳,后暴毙而亡。

朱允熥的一生无疑是被永乐帝朱棣捏在手里的一生,说来,朱棣亡朱允熥着实是费了一番功夫的。朱棣处置大哥朱标的四子朱允熞的手法,与处置其三子朱允熥的手法,几乎是完全复制粘贴的。影视剧中朱标

相比之下,朱棣清理大哥五子朱允熙的手法明显就与处置他几个哥哥不一样了。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相比哥哥们,他年岁最小。

皇叔叔朱棣篡位时,朱允熙年仅11岁,这个年纪在任何年代都是尚未知事之时。可即便如此,朱棣也未放过他。

朱棣先是将徐王朱允熙降为了朱允熙,这个路数与朱棣对付哥哥们的手法一致。所不同的是,紧接着,朱棣并未继续给他降级或是贬为庶人,而是让他和母亲吕氏一起去了懿文太子陵,给父亲朱标守陵墓去了。

公元1404年,朱允熙被永乐帝改封为瓯宁王,"不遣之国"世奉太子祀。听这架势,朱允熙和母亲颇有能幸免于难的意思。

然而,这之后仅仅两年,年仅16岁(刚刚成年)的朱允熙和母亲便因府邸中莫名起火,被活活烧死。

好在,朱允熙死后,得了一个“哀简”的谥号,说来,这结局终归要比其他几个哥哥强。

朱棣做了如此多,是否就能安心了呢?答案是否定的。即便最终已经得了民心,坐稳了江山,也处置了大哥的众儿子们,朱棣也依旧不安心。

为此,他甚至几次三番派郑和下西洋,名义上是为建立邦交、巩固政权,实际上却多少是为探寻建文帝朱允炆的下落。

可惜,直到朱棣辞世,他也未能探寻到朱允炆的下落。这便也意味着,他继位后一直生活在担忧和恐惧中,如此巨压下,加上国事繁忙,竟导致他在位23年,未生下过任何子嗣,这在历史上,真真算是奇事一桩。

是报应否?谁知道呢?


记者李满


朱棣当上了皇帝之后,是如何对待嫂子和侄子们的呢?

四个字,灭绝人性!

朱标有六个儿子,大儿子和小儿子早夭,剩下了四个,老二朱允炆,老三朱允熥,老四朱允熞,老五朱允熙。


老二朱允炆

朱棣攻入南京之后,发现宫殿火光冲天,朱允炆不知所踪,有人抬出了数具烧焦了的尸体,无从分辨是男是女。至此,朱允炆死还是逃了,成了历史悬案。

朱棣继位之后,花了一生时间去寻找朱允炆,不仅派了郑和从水路上寻找,还派了胡濙从陆路上寻找。

郑和一无所获,但胡濙找了十六年之后,据说找到了朱允炆,原来朱允炆根本没有离开中国,而是藏身在了江苏吴县普洛寺内。

然而,胡濙找到朱允炆之后,发现他已病入膏肓,奄奄一息了。等胡濙赶回北京,连夜向朱棣汇报之后,朱棣叹了口气,说了句“让他自生自灭吧!”

不久之后,朱允炆病死了!


老三朱允熥

朱允熥是太子妃常美荣生的第二个儿子,生完第二天,太子妃就死了,朱标悲痛万分,将对妃子的爱都倾注在了这个孩子身上。

朱允炆继位之后,封了朱允熥为吴王,可还没等朱允熥前往杭州就藩,朱棣就攻入了南京城,至此他的人生发生了惊天大逆转。

先是被降为漳州广泽王,后又被召回,贬为老百姓,幽禁在老家凤阳,不久暴亡。

老四朱允熞

朱棣处死朱允熞的手法,与处死朱允熥出奇的一致,几乎就是原版复制。

先是将朱允熞降为怀恩王,不久之后,与朱允熥一同贬为庶民,囚禁于老家凤阳,不久死去。


老五朱允熙

朱棣处死朱允熙的手法,与前两个侄子略有不同,先是将朱允熙降为敷惠王,后又将朱允熙连同母亲吕妃,一起撵入了朱标的陵墓,说是给朱标守陵。

两年之后,朱允熙和母亲居住的房子突发大火,二人均被烧死于屋内,谁放的这把火?

除了朱棣,还能是谁!

至此,朱标的四个儿子和一个妃子都被弄死了,朱棣终于可以安心了!


一半秋色


(成祖朱棣)

1402年,谷王朱穗和曹国公李景隆发动金川门之变,向燕军投降,朱棣率领军攻入南京,南京皇宫失火,建文帝朱允炆与太子朱文奎不知所踪。为期四年的靖难之役以朱棣的胜利而告终。

朱棣篡位之后,残酷惩处了坚持效忠建文帝的臣子。如翰林学士黄子澄,兵部尚书齐泰皆被肢解残杀,子嗣十五岁以上者也全被处死,不满十五岁者和旁支宗族发配边疆,家中女眷充入教坊司为妓。

对于大臣如此,朱棣对其大哥朱标的几个儿子,也就是建文帝的弟弟,朱棣同样是心狠手辣。

朱标活到成年的儿子一共有四个:太子朱允炆、吴王朱允熥、衡王朱允熞、徐王朱允𤐤。

朱棣一上台就取消朱标的明兴宗庙号,重新追谥为懿文太子。接着先是将朱允熥、朱允熞、朱允𤐤由亲王将为郡王。

随后,又以不能忠直辅佐建文帝为由,把这三个侄子废为庶人,圈禁了起来。

最后这三人的结局全部以暴死告终。

至于到底真的是病死还是另有隐情,明眼人心中自然知晓。

朱标的这个三个儿子中,可能只有吴王朱允熥留有后代,明代称之为“吴庶人”。直到明英宗时期他们的境遇方才好转。

而建文帝的留下的唯一一个儿子朱文圭,也就是朱标的孙子,也被朱棣囚禁了起来。朱棣夺权之时朱文圭仅仅2岁,可能是觉得他对于自己的威胁不大,朱棣没有让他暴毙。

朱文圭被圈禁了五十多年,也是到了英宗时期才被放了出来。据史料记载,重获自由的朱文圭百感交集,由于被囚禁多年,他连牛马都不认识了,获释没多久就死了,他的后代被称之为“建庶人”。

(明英宗曾被景泰帝长期囚禁于南宫,之后重夺帝位的他深知被囚之苦,力排众议将朱标的后代全部予以赦免,恢复了他们的自由)

到南明时期,风雨飘摇的弘光政权为了收拢人心,才将靖难建文诸臣和宗室平反,追复原封号。


千佛山车神


朱标之死是导致明朝的一个转折点,朱元璋花费了几十年的精力培养朱标,为的便是让他成为一个更优秀的皇帝。

可谁知道,朱标竟然在37岁那年病死了。

朱标死了之后,朱元璋又将希望放在了朱标的儿子朱允炆的身上,所以他又花了很多精力去培养朱允炆。

只不过朱允炆却远不如他的父亲朱标,不仅在能力上不如朱标,在性格上也是如此,朱标是仁厚,朱允炆却是憨傻,也没有自己的主见,听风便是雨,总是别人说什么他便信什么,缺乏自己的判断力。

黄湜、齐泰说应当削藩,说了一通有的没的,朱允炆听完之后觉得所言有理,于是在时机不成熟的情况下便决定削藩。

那时候的朱允炆坐稳了皇位了吗?没有,朱元璋临死前之所以命令诸王不得入京奔丧,为的便是让朱允炆能够顺利即位,朱允炆那点斤两朱元璋可太清楚了,没个几年时间朱允炆别想坐稳皇位。

可是黄、齐二人急于立功,急于给自己增加政治筹码,朱允炆这边才即位,他们那边便迫不及待地忽悠朱允炆削藩了。

于是,由于黄、齐之辈的盲目削藩,终于引发了“靖难之役”,朱允炆白白将皇位送给了朱棣。

朱允炆作为一个皇帝,没有自己的主见,没有自己的判断力,更没有识人、用人的本事,也无怪乎他会在占据绝对优势的情况下让朱棣翻盘,被朱棣给打败了。

他用的那个李景隆,打不过朱棣,丧师数十万便算了,朱允炆也没追究李景隆的责任,可是朱棣兵临城下,李景隆那厮却背叛朱允炆,跑去给朱棣开门,这是人干的事吗?朱棣都觉得李景隆无耻,所以后来将来给他圈禁了。

朱棣虽然打着“清君侧”的旗号一路打到南京城,可谁都知道他不仅要“清君侧”,更要“清君”,他是要自己当皇帝,朱允炆再傻也知道这一点。

所以在朱棣攻入皇宫之前,皇宫便已经着起了火,死了不少人,据说朱允炆和他的皇后、长子朱文奎便死在了这场火中。

只不过,也有人说朱允炆并没有死,死的只是替身罢了,朱允炆早已经通过暗道逃出了皇宫,此后才不知所踪。

除了朱允炆之外,朱标实际上还有四个儿子,即长子朱雄英、三儿子朱允熥、四儿子朱允熞和五儿子朱允熙,朱雄英、朱允熥系常氏所生,朱允炆、朱允熞和朱允熙则系吕氏所生,朱棣“靖难之役”成功之后是如何对待他们的呢?

实际上,朱雄英早在8岁那年,也即1382年的时候便夭折了,他的母亲常氏则在1378年生下朱允熥之后便死了。

所以,在“靖难之役”后仍然在世的只有吕氏和朱允熥、朱允熞以及朱允熙四人。

吕氏是洪武年间太常寺卿吕本之女,朱允炆即位当了皇帝之后被尊为皇太后,不过靖难之后,朱棣当然不会再允许她是皇太后,所以降为“懿文太子妃”。

吕氏虽说是朱允炆的生母,可也是朱棣的皇嫂,他也是打着“清君侧”的旗号攻入南京的,自然不敢拿吕氏怎么样,但也将她“发配”去给朱标守陵。

说是守陵,实则是软禁。

当时被打发去和吕氏一起给朱标守陵的实际上还有时年11岁的朱允熙,当所有人以为朱允熙可以因此保住性命的时候,四年之后却又发生了“意外”——朱允熙的府邸发生了火灾,朱允熙竟然被活活烧死了!

朱允熙再怎么样也是一个王爷呀,府里下人丫鬟伺候着,一个15岁的少年王爷竟然能够被活活烧死,岂不怪哉?

只能说朱棣的手段太狠辣,朱允熙的存在对他而言始终是一个隐患,虽然年幼,但也得斩草除根。

当时24岁的朱允熥和17岁的朱允熞,相对于朱允熙而言更具威胁性,所以朱棣一即位便将他们二人废为庶人,然后远远地囚禁到了凤阳。

他们被囚禁在凤阳可不意味着便可生命无虞,先有朱允熞不明不白地死去,后有朱允熥突然暴毙。

靖难之役后,朱标的遗孀和儿子没有一个有好下场,全部被朱棣给斩草除根。

即便将朱标的遗孀和儿子杀完了,朱棣也没有完全放心,因为他自己也怀疑当年在皇宫里被烧的人不是朱允炆,所以一直派人在外四处搜寻朱允炆的下落,以期能够彻底铲除这个后顾之忧。

倘若朱标仍然活着,又何至于此?

倘若朱允炆能有朱标的几分本事,恐怕也不至于此。

朱允炆之失天下,不仅在于他能力不行,也在于他没有朱棣那么狠,只能说朱允炆真的没这个命。


宁糊涂


朱标和朱棣的关系怎么样

史书上关于朱标和朱棣的关系介绍的很少,但在朱标当时还是太子的时候,在众多藩王中威信是很高的。朱标的性格与朱元璋完全是不同,从小接触儒家思想,性格仁慈宽厚,对弟弟们十分关爱,弟弟们曾多次犯错,当然也包括燕王朱棣在内,都是朱标从中调解,向朱元璋求情,才使他们免受责罚,弟弟们对这位大哥是很信服的。如果朱标不死,继承皇位,可以说是一个很好的皇帝!


朱标(影视剧照)

太子为人友爱。秦、周诸王数有过,辄调护之,得返国。有告晋王异谋者,太子为涕泣请,帝乃感悟。帝初抚兄子文正、姊子李文忠及沐英等为子,高后视如己出。帝或以事督过之,太子辄告高后为慰解,其仁慈天性然也。---摘自《明史》

你要说在朱元璋的几个儿子当中,哪个儿子跟他性格最像?答案就是朱棣!朱元璋晚年的时候,一度怀疑朱棣将要谋反,朱棣装疯才躲过此劫。
朱棣

靖难之役后,朱棣当上了皇帝,虽说是被朱允炆逼得,但毕竟这个皇位是从自己的亲侄子手中夺过来的,毕竟名不正言不顺!朱棣巩固皇位的手段,跟自己的老子朱元璋有的一拼。

让我们看看朱棣是怎样对待朱标的妻子和儿子们的?

朱标有两个妻子:常氏、吕氏,五个儿子:老大朱雄英、老二朱允炆、老三朱允熥、老四朱允熞、老五朱允熙。

常氏是常遇春的长女常美荣, 17岁嫁给朱标,朱元璋亲赐的太子妃,老大朱雄英和老三朱允熥就是她所生,再生老三的时候难产而死。而老大朱雄英八岁时就死了, 没有给朱棣动手的机会。

在常氏去世后,朱标就娶了吕氏。老二朱允炆、老四朱允熞、老五朱允熙都是吕氏所生。当年朱棣攻下南京金川门后,就被朱棣请到自己军营中,当时朱棣还特意向她讲述了自己不得不起兵的原因。当然,这不过是做做样子给明朝的臣子百姓看。后来,吕氏在回去皇宫的路上,宫中突然起大火,建文帝朱允炆不知所终,朱棣曾派人去找过,但都没有找到,人间蒸发了一样。后来朱棣就废掉吕氏的太后之位,改称她为懿文太子妃。


建文帝(影视剧照)

老三,老四、老五都在朱棣即位后,先是被降了职,紧接着老三、老四被就召回京城废为庶人,囚禁在了凤阳15年,两人都在同一年1407年先后离奇死去。说老三暴病死的,估计令人难以信服。

老五与母亲吕氏被朱棣发配到朱标的墓地为其守墓,两年后也就是1406年,死于一场大火中,母亲吕氏则下落不明。他们的死虽然没有明确证据是朱棣所为,但明白人都看的出来!
朱允熙(影视剧照)

结语:

朱棣为了巩固自己皇位,不惜残杀迫害同族,不可谓不狠,比起老子朱元璋的手段则更狠!如果你是朱棣,你会怎么做?欢迎大家讨论!


灯下萤火学历史


无一幸免。

朱允炆在位的四个年头里,这个20岁出头的年轻人想必要干一番大事业。他清楚地知道,正是由于父亲朱标的早逝,自己才得以嗣位。但同时环伺在周边的,还有虎视眈眈的叔叔们。

1402年,也是朱允炆出现在史书上的最后一年。随着朱棣的铁蹄踏破南京城,朱允炆消失了,也许是逃走了,也许是死掉了。

但他算是从靖难之役中解脱了,他的兄弟们还要在朱棣的掌心上受苦受难。

愿不复生帝王家

“不复生帝王家”,这是南朝宋刘子鸾被害前说的话,为其兄前废帝所杀,时年9岁。

骨肉相残,本已有悖人伦,何况在皇室之间变本加厉。一个9岁的小孩都能悟出的道理,可见其间的惨烈。

朱棣又怎么会不懂?在赶走了他的侄子朱允炆之后,自然不能再留后顾之忧。朱棣自己的帝位就是武装斗争得来的,又怎知朱标的后代不会再来一次靖难之役?

朱标共有两妃五子,至1402年时,尚有吕氏妃在世,长子早夭,次子即朱允炆,其余三子均在世。朱棣即位后,随即着手开始铲除异己的行动。

建文帝朱允炆的三个弟弟朱允熥(tēng)、朱允熞(jiān)、朱允熙,在建文元年就分别封为吴王、衡王、徐王。从《明史·列传第六》中可以清晰地看到三位王子的下场:

吴王允熥...成祖即位,降为广泽王,居漳州。未几,召还京,废为庶人,锢凤阳。永乐十五年卒。
衡王允熞...成祖降为怀恩王,居建昌。与允熥俱召还,锢凤阳,先后卒。

朱允熥和朱允熞的命数相似,先是受到降职处分,不许留京居住,一个调任福建,一个调任江西。看得出来朱棣对他们还不放心,也许是怕他们纠集地方势力起兵造反,不久就把他废为庶人,监禁在离南京不远的凤阳,估计是便于看管。

这一对难兄难弟在永乐十五年(1417年)相继去世。这两人相差7岁,且离世时年龄并不大,先后去世的情况并不寻常,我怀疑是朱棣有意为之。同年二月,朱元璋另一子朱橞因谋反被废为庶人,朱棣很有可能顾忌再有人谋反,不得不采取极端手段结束了这两人的生命。

再来看吕氏妃和朱允熙:

徐王允熙...成祖降为敷惠王,随母吕太后居懿文陵。永乐二年下诏改瓯宁王,奉太子祀。四年十二月,邸中火,暴薨。谥曰哀简。

朱棣同样先是贬爵位,派这母子二人去给朱标看坟。但是四年后却因官邸一场大火二人同时丧命,不得不让人怀疑这也是朱棣干的,因为朱允熙是带着身份死的,所以还给了谥号。根据《明谥纪汇编》记载:“蚤孤短折曰哀,居敬行简曰简。”似乎是个还不错的评价。

以儆效尤

自古以来,历代得位不正的帝王最怕的就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因此务必斩草除根,只把机会留给自己的子孙。

这样的例子数也数不清,而在明朝实属首例。朱棣想起到以儆效尤的作用,却被后世子孙学了去。后来朱瞻基即位,朱高煦之变爆发后,他不得不杀掉朱高煦,还把他的儿子们都杀了,也是模仿朱棣的一种做法。


闲饮东窗


朱棣在1402年打进南京,登基称帝后,第一件事,就是改换朱标的谥号。

朱标在去世后,朱元璋给他谥号“懿文太子”。朱元璋去世后,朱允炆继位,追尊朱标为“孝康皇帝”。朱棣取得靖难之役的胜利,登基称帝后,改称朱标为“懿文太子”。

朱棣这样做,一方面是表明不认可朱允炆的追尊,另一方面也表示,他的皇位是从朱元璋那里继承过来的,与朱标、朱允炆都没有任何关系。

朱棣给朱标“降格”后,他又是如何对待朱标的妻子儿女的呢?(朱棣剧照)

先说朱标的女儿。朱标有四个女儿,都没有受到靖难之役的影响。这也是皇权社会的一种认识。李世民杀掉李建成和李元吉,也没有动过他们两人的女儿。

咱们再来说朱标的妻子和儿子。

一、朱标正妻常美荣。

朱标一生有两个妃子。

正妻常美荣来头不小,她是常遇春的长女,蓝玉的外甥女。洪武四年,明太祖册封她为太子妃。她为朱标生了长子朱雄英、三子朱允熥。也就是在生朱允熥的时候,难产而死。

(朱标剧照)

二、朱标侧妃吕氏、第五子朱允熙。

除常美荣外,朱标还有一个侧妃吕氏。她是太常寺卿吕本的独女。他为朱标生有二子朱允炆、四子朱允熞、五子朱允熙。

朱允炆继位后,把她尊为皇太后。

朱棣发动靖难之役,打到南京城金川门的时候,专门把吕氏请到军中,向她诉说了自己起兵不得已的苦衷,并让她进城劝说朱允炆和解。接着,吕氏回城的时候,还没走进宫,宫中一下就熊熊大火窜起,朱允炆从此下落不明。

接着,朱棣进城登基称帝,然后让吕氏带着其11岁的儿子朱允熙住到懿文太子陵(也就是朱标的陵墓)旁。四年后的1406年,母子俩住的府邸突然起火,吕氏和朱允熙都被大火活活烧死。

究竟府邸怎么会失火?究竟为什么竟然就被烧死了,谁也不知道。

三、朱标长子朱雄英。

生于1374年,1382年的时候夭折,享年8岁。(朱允炆剧照)

四、朱标次子朱允炆。

朱允炆被朱元璋培养为接班人。上台后实施削藩,触怒朱棣等藩王。朱棣发动靖难之役。1402年,朱棣打进南京城,皇宫突然起火,朱允炆从此下落不明。

五、朱标三子朱允熥、四子朱允熞。

这两个儿子虽然不是同一个妈,但是,命运却极为相似。

他们都是在朱允炆当皇帝的时候被封藩王。朱允熥被封为吴王,朱允熞被封为衡王。不过,他们还未就藩,靖难之役就打起来了。这是相似的第一点。

朱棣靖难之役胜利,登基称帝后,两人都被降格。朱允熥被降封为广泽王,迁到漳州。朱允熞被降封为怀恩王,迁到建昌。这是相似的第二点。

这一年9月的时候,也就才过去半年时间,两人又都同时被召回南京,废为庶人,禁锢在凤阳。这是相似的第三点。

1417年,两人都莫名其妙地暴卒。这是相似的第四点。

两人的所谓“暴卒”,显然是朱棣有意而为。

那么,这两个人都已经被废为庶人了,而且已经被禁锢了15年,朱棣为什么却还在这时候杀掉他们呢?

原来,这一年发生了一件事。朱元璋的第十一子蜀王朱椿与他的儿子朱悦燇闹翻了。于是,朱悦燇跑到长沙去,投奔他的叔叔、朱元璋的第十九子谷王朱橞。

这个朱橞,在靖难之役的时候,本来是带着部队进南京,帮助朱允炆抵抗朱棣的。后来,看见朱允炆失势了,于是打开金川门,把朱棣放了进去。朱棣很感激他,让他住在长沙。

可是,在长沙的时候,他却自恃功高,为非作歹,欺诈百姓。发展到最后,越来越变味。当朱悦燇去投奔他的时候,他就把朱悦燇打扮成下落不明的建文帝朱允炆,准备造反。朱悦燇百般不同意,但是没有办法。

朱悦燇的爹朱椿吓坏了,赶紧进京告诉朱棣。朱棣派军队去长沙,抓到朱橞,把他和他的儿子都贬为庶人,又把朱悦燇送回蜀王府。

这件事虽然很快就平复了,但是朱棣却担心起来。有这种担心,朱标的两个人朱允熥、朱允熞就成了背锅侠,也就在这时候“暴卒”了。

总之,朱棣当皇帝时,朱标还活着的一个老婆与四个儿子,全都没有好下场。这也是皇权社会里,在皇权斗争中失败一方的典型悲剧。


张生全精彩历史


懿文太子朱标,明太祖朱元璋嫡长子,元至正十五年(1355年)九月,出生于太平路(今安徽当涂)商人陈迪家中,母为明太祖嫡妻马秀英(孝慈高皇后)。有个别记载及野史说朱标为李淑妃所生,一般不可信。

朱标出生时,朱元璋正率军攻打集庆路(今江苏南京),得报长子出世,朱元璋欣喜异常,兴奋地在当地的一座山上刻石:“到此山者,不患无嗣。”获得后嗣的欢愉之情溢于言表。

元至正二十年(1360年),对长子抱以极大希望的朱元璋,延请宋濂等名儒为其师授其经学,接受教育,冀希其日后成为一个合格的继承人,将来接替自己成为人君。


元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朱元璋在应天府自立为吴王,立朱标为吴世子。吴元年(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朱元璋废龙凤年号,改号吴纪年,令十三岁的朱标赴临濠老家祭拜祖墓,以示其嫡长子正统之位。

明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于南京正式建国称帝,国号大明,立朱标为皇太子。并考历代东宫官制,选拔功勋道德老成者兼领东宫,辅导太子。

明洪武四年(1371年)四月,朱元璋亲自主持,选开国功臣、鄂国公常遇春之女常氏为太子妃,与朱标成婚。

明洪武七年(1374年),太子妃常氏诞育朱标嫡长子朱雄英,洪武十年(1377年)太子侧妃吕氏生朱标次子朱允炆。洪武十一年(1378年)太子妃常氏生朱标三子朱允熥,并因此难产去世,朱标继立吕氏为太子妃。洪武十八年(1385年),太子妃吕氏生朱标四子朱允熞。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太子妃吕氏生朱标第五子朱允熙。另有第六子朱某,太子妃吕氏所生,年幼夭折,生卒年不详。朱标女江都公主、宜伦公主、南平公主、及夭折女朱某,母均不详。

明洪武十年(1377年),朱标二十二岁,朱元璋诏令今后一切政事并启太子处分,然后奏闻。意在使朱标“日临群臣,听断诸司启事,以练习国政”。从此朱标开始学习并协助其父处理日常政务。朱标受幼年诸多儒学名臣教诲,心地仁厚宽和,行“宽通平易之政”,与朱元璋“严苛峻法、雄猜果毅“”性格不合,多有冲突,而难行其宽恕之道。

朱标成年后就依照朱元璋安排,协助处理朝政,直到自己去世,将自己从小学习的儒家治国理政理念,贯彻实施于力所能及的范围,付诸实践良多,以致朱元璋时常认为皇太子太过于仁慈忠厚,对于日后治理国家恐有仁德有余,而威赫不及,从而多次提点朱标,并时有冲突。

但是朱元璋与朱标父子亲情深厚,多次争执并没有影响父子感情,朱元璋从来没有改变过对于朱标的钟爱、赞赏之情。

明史有载:“太子为人友爱。秦、周诸王数有过,辄调护之,得返国。有告晋王异谋者,太子为涕泣请,帝乃感悟。帝初抚兄子文正、姊子李文忠及沐英等为子,高后视如己出。帝或以事督过之,太子辄告高后为慰解,其仁慈天性然也。”这也是对朱标宽厚性格实事求是的赞誉,朱标受之无愧。

明洪武二十四年(公元1391年)八月,朱标受命巡抚陕西,视察关中,并考察迁都实施。同时调查二弟秦王朱樉言行。朱标巡视归来后,向朱元璋献陕西地图,又替秦王说情,调解二弟与其父隔阂,在朱标说情下,朱元璋才让朱樉返西安。

但朱标自视察返京后不久,就发病严重,生病期间,还向父亲上书关于迁都事宜。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五月十七,,朱标病薨,年三十七。

朱标死后,朱元璋哀痛不已,伤心半生心血付诸东流。为表示父子亲情,朱元璋将朱标祔葬在自己与马皇后预定合葬的孝陵东,上谥号“懿文太子”。

因嫡长孙朱雄英于洪武十五年(1382年)年仅八岁便病逝,嫡三孙朱允熥时年仅十四,所以朱元璋越过次子秦王朱樉、三子晋王朱㭎、四子燕王朱棣,立朱标次子,时年十六的朱允炆为皇太孙。由此可见朱元璋对于朱标的亲情,储位定交予朱标后人,越次诸子而立皇孙。

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闰五月,明太祖朱元璋病逝于南京,终年七十一。皇太孙朱允炆即位,以明年为建文元年,追尊父亲朱标为为孝康皇帝,庙号兴宗,嫡母常氏为孝康皇后,生母吕氏为皇太后。弟朱允熥封吴王,朱允熞封衡王,朱允熙封徐王,诸妹封江都公主、宜伦公主、南平公主。

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五月,建文帝甫一继位,为巩固皇权,清除诸王外在威胁,加强中央集权,在与亲信大臣等密谋后,决定削藩。

其时,太祖次子秦王朱樉已亡故于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三子晋王朱㭎亡故于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太祖在世诸子最长者为燕王朱棣。且燕王奉太祖诏镇守燕地近二十年,多次统兵率师北征,以亲王之尊,率开国宿将及齐、代、宁、辽诸王,深入大漠,讨击北元,战功赫赫,燕藩为北方塞王首藩。

在秦晋二王去世后,燕王不但在军事实力上于众亲藩之首,而且在宗法上也成为太祖诸王之首。建文帝削藩,最着重者便为燕王。

洪武三十一年七月,建文帝为消除燕王奥援,遣曹国公李景隆,以备边之名率军经过太祖第五子、燕王同母弟周王朱橚封地开封,突发大军,直入周王府,将朱橚全家押回南京,废为庶人,并迁往云南蒙化。建文元年(1399年)四月,下诏召太祖第七子齐王朱榑、第十二子湘王朱柏、第十三子代王朱桂返京,齐王、代王奉诏返回,被废为庶人。湘王勇武,不堪受辱,无端遭忌,无以自明,于荆州王府阖宫焚死。

建文帝软禁齐王于南京;软禁代王于在大同封地。建文元年六月,削太祖第十八子岷王朱楩,废为庶人,徙漳州软禁。至此,建文帝已连削五藩,矛头即将指向燕藩。

建文元年(1399年)七月,燕王朱棣于北平起兵,援引《皇明祖训》,号称清君侧,指建文帝身边的齐泰和黄子澄为奸臣(谋害皇室亲族),需要铲除,称自己的举动是为国“靖难”(意为“平定国难”),正式展开与建文帝的军事对抗。

历经三年往来拉锯作战,由于建文帝优柔寡断、指挥不当,加之明军宿将几乎都死于明太祖晚年所兴大狱,南军统帅不是微小谨慎,就是庸懦无能,而燕王二十年统帅北疆,作战经验丰富,所以燕军在燕王统领下屡胜南军,并最终于建文四年(1402年)六月渡江围攻南京,太祖第十九子谷王朱橞开金川门降燕,燕军入城,皇宫起火,建文帝于混乱中不知所终,其皇后马氏与太子朱文奎死于大火,次子朱文圭时年两岁,被燕军收于宫中。

燕王朱棣入城,废建文四年为洪武三十五年,在于明孝陵祭奠过明太祖后,即皇帝位,以明年为永乐元年,即是明太宗(嘉靖十七年升庙号为成祖)。


成祖继位后,降建文皇太后吕氏为“懿文太子妃”,降吴王朱允熥为广泽王,安置漳州。降衡王朱允熞为怀恩王,安置建昌。降徐王朱允熙为敷惠王,后改封瓯宁王,奉其母懿文太子妃吕氏于懿文太子陵(明东陵)居住,以奉懿文太子朱标祭祀。建文帝诸妹江都公主、宜伦公主、南平公主均降封郡主,宜伦郡主、南平郡主收养于宫中。

永乐元年(1402年)九月,成祖召还广泽王朱允熥、怀恩王朱允熞返京,废为庶人,并三岁的建庶人朱文圭,同发凤阳禁锢。

永乐四年(1406年),明东陵瓯宁王府突发大火,瓯宁王朱允熙与其母懿文太子妃吕氏逃避不及,双双死于大火。朱允熙无后。

永乐十二年(1414年),衡庶人朱允熞病逝于凤阳,无后。

永乐十四年(1416年),谷王朱橞谋反,诈称逃亡谷藩的太祖第十一子蜀王朱椿第三子崇阳王朱悦燇为“建文君”,欲以此举兵聚拢人心,被蜀王告发。成祖拘押谷王朱橞及其两子于京师,废谷藩。因朱橞谋反诈称“建文帝”名号,而此时建文帝诸弟仅余吴庶人朱允熥一人在世,成祖忌惮别有用心者以其名号作乱,永乐十五年(1417年),吴庶人朱允熥于是年暴卒。

后人有记载:“......永乐十五年也。是时建文诸弟,惟庶人允熥一人在,自橞有此举,是年即以讣闻。盖上虑不逞者复欲借以干纪,不得不除之也。”

建文帝诸妹,江都公主于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下嫁长兴侯耿炳文子耿璿,时称江都郡主,建文元年(1399年)进公主。永乐四年(1406年),耿炳文因曾统兵为建文帝攻伐燕王,燕王为帝后被刑部及都察院弹劾逾制,害怕自杀,子耿璿受牵连,称疾不出,坐父罪死。江都公主早在建文四年(洪武三十五年、1402年)即被降为郡主,遭此变故,忧虑而卒。


宜伦公主,于建文四年(洪武三十五年、1402年)被降为郡主,永乐十五年(1417年)下嫁于礼,此后史料无记载。

南平公主,于建文四年(洪武三十五年、1402年)被降为郡主,永乐十年(1412年),南平郡主未及婚配即去世。

明天顺元年(1457年),二次登基的明英宗朱祁镇无意中得知凤阳广安宫仍关押着建文帝次子建庶人朱文圭,及吴庶人朱允熥后人。因自己曾经历过七年幽禁,感同身受,动了恻隐之心,,意欲将其释放。于是他与大学士李贤言及此事,并说:“亲亲之意,实所不忍。”李贤对此大加赞赏,回答朱祁镇:“此尧舜也。”

于是朱祁镇下旨释放堂叔朱文圭及朱允熥后人。有朝臣劝告不可,朱祁镇大度地说:“有天命者,任自为之。”于是下令在凤阳为建庶人、吴庶人修建房屋,任其自由出入,还给建庶人结婚,以婢妾十余人续其香火,并派人照顾建庶人生活起居。

自建文四年(洪武三十五年、1402年)至天顺元年(1457年),被关押了五十五年的朱文圭终于得以释放,在听到朱祁镇派来的宦官向他宣布释放诏令后,朱文圭且悲且喜,向宦官表示没有料到圣恩如此。

但朱文圭自小受到囚禁,无法和外界接触,对于高墙以外世界一无所知,被释放时连牛马都不认识,十分不习惯外部生活,获得自由后不久便死去。

明天顺三年(1459年)十月,淮扬巡抚都御史滕昭奏请将建庶人、吴庶人重新送到有军队的城中看守,明英宗不许;这时朱文圭已死,称建庶人者很可能是他的后代。

明成化三年(1467年)九月,南司礼太监上奏建庶人、吴庶人两家衣料短缺,明宪宗朱见深命工部予以供给,此时建、吴两家已能购买女奴了。此后有平民在弘治年间(1488年-1505年)向明孝宗朱佑樘上书,请求给朱文圭后人封王,以奉祀懿文太子朱标,被法司以妄言朝政名义下狱,后被明孝宗赦免。这是史料中最后记载懿文太子后裔的痕迹。


伯虎42


我是大史官,我来告诉你“在靖难之役后,朱棣是怎样对待大哥朱标的妻子和儿子们的?”

俗话说的好“成王败寇 ”,在历史上失败者的结局基本上都是很悲惨的,即使是亲属结局也同样好不到哪里去。朱允炆在登基后急于削藩,引起藩王们的不满,而朱棣率先以“清君侧”之名发动了靖难之役,干掉了侄子朱允炆,坐上了皇位,自己当起了皇帝。那么,之后朱棣又是如何对待大哥朱标的妻子和儿子的呢?

据史料记载,朱标有两位妻子,一位是常遇春之女常氏,她为朱标生了大儿子朱雄英和老三朱允熥。老大朱雄英在八岁的时候夭折了,而常氏在生下老三后也死了。另一位是吕本之女吕氏,他为朱标生了老二朱允炆,老四朱允熞和老五朱允熙。因此,在“靖难之役”之后,朱标的妻子只有吕氏一人,儿子除了朱允炆外还有老三朱允熥、老四朱允熞和老五朱允熙三人。

吕氏在朱允炆当上皇帝之后就被尊为皇太后,但是在靖难之役后,朱棣自然不可能尊她为皇太后的,命其和11岁的儿子朱允熙一起在懿文陵为朱标守陵,并将其贬为“懿文太子妃”。不要认为而朱允熙就此可以保住性命了,在4年后因为朱允熙的府邸“意外”发生火灾,而被活活烧死。

然而,对朱棣的皇位最有威胁的是已经24岁的老三朱允熥和17岁的老四朱允熞。因此,当朱棣登一登上皇位便将吴悼王朱允熥和衡愍王朱允熞召回,并将他们二人都废黜为庶人,而且还将他们都囚禁到了凤阳。同样不要认为被囚禁就可以保全生命了,其实不然,先是朱允熞不明不白地死掉,后是朱允熥的突然暴毙。

总结下来,朱标的妻子和儿子没有一个是好下场的,都被朱棣全部干掉了。就连朱允炆他都还有没有被大火烧死,一直派人在找寻,欲除之而后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