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三国演义》中有哪些人是开头就上场,然后活到最后的?

一番风雨


自公元184年黄巾起义爆发,到280年西晋统一全国,《三国演义》的故事持续百年,要贯穿其中几乎是不可能的。但有几个人物也值得说一说。

一、汉献帝刘协在第三回已经登场,他的故事直到第八十回曹丕方才结束,而后又活了十多年,直到曹睿在位的青龙二年才去世

汉献帝一生虽然活得窝囊,但他其实却是三国演义的线索人物之一,他的一生先后被董卓、李傕、杨奉、曹操等军阀、权臣掌控,从来没有掌握过实际权力,代表着汉朝最后的命运。

汉献帝出生在公元181年,死于公元234年,他与蜀汉丞相诸葛亮同年出生,同年去世,这种巧合,似乎预示着汉朝不可再兴的命运。

不知道朋友们注意到没有,汉献帝退位后,另一位窝囊的皇帝成为了汉朝的线索人物,那就是蜀汉后主刘禅。这家伙在婴儿时已经出场,突显了赵子龙忠勇的形象,直到三国演义最后一回,还专门提到他死于晋武帝泰始七年(271年),他是投降后死在洛阳的,还是善终。

汉献帝与蜀汉后主在位的时间都不短,把这二人的故事连缀一下,就是整个三国,是四百年大汉的最终命运。

二、且说廖化自从27回出场,到119回病死,存在了92回,一方面反映了廖化的长寿,另一方面证明了蜀汉人才的凋零

三国演义中,廖化是黄巾出身,能力平庸,但运气却不错,因此能一直存活下来。有句“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的谚语流传甚广。其实历史上的廖化,无论出身、还是能力,都和三国演义所说大有差别。蜀汉主要亡于实力的衰落,而不能怪廖化等人的能力。历史上的廖化,大概是经历了刘备从创业,到蜀汉灭亡的整个时期的,活了七、八十岁,因此几乎是个贯穿三国的人物。

三、事实上魏国有贾诩,蜀国有简雍,吴国有张昭等人,经历了三国上半部最精彩的时代

这几个人都很长寿,因此见证了从黄巾之乱后诸侯并起,一直到自家主公称王称帝的全部历史。在投靠曹操之前,贾诩在三国前期的历史上留下了不算光彩、但极为浓重的一笔,他几乎是当时最会自保的阴谋专家。简雍不但看到了刘备称帝,而且他可能是最详细知道刘备早年经历的人物。张昭极为长寿,也见证了吴国从孙策创业,到孙权称帝的全部历史。

但朋友们或许并没有太注意他们。

四、其实三国历史最后的大BOSS只能是一个人,那就是司马懿,从他生活的时间上、其重要性、其影响力综合来论,他才是几乎贯穿三国的唯一一人

司马懿生于公元179年,死于公元251年,他生活的时代,几乎是三国群星璀璨的所有时代(自公元234年诸葛亮病逝,三国的群星已显暗淡)。他虽然出场较晚,然而以他的重要性、影响力来说,是廖化等人根本无法相比的。由他奠基的司马家,最终成为了结束三国的家族。

看看他的重要经历吧,他5岁左右,黄巾起义爆发,11岁左右董卓入京,22岁左右官渡之战,42岁左右,曹丕继位,他成为曹魏重臣,此后便是他与诸葛亮为主角的龙争虎斗,直到他56岁左右,诸葛亮病逝,从此在外部他再无对手,便开始其谋取天下的内部斗争。到他73岁病死时,司马家已经将曹魏握在掌中。

要论实质上贯穿三国的一人,非司马懿莫属。


星火辰


看到题主这个问题,我感觉貌似没有这么个人。

为了确认我的感觉,我很认真的去翻看了好几遍《三国演义》,但的确没找到啊。

因为题主说的是“开头就上场”,这起码是在前五回吧。特别是活到最后,即便不认为是最后还活着,起码在最后五回才死去吧。

小说写了一二十回啦,还没有露个脸,通报个姓名,总不能说是开头上场的吧。

据此,以我对演义的了解,按照题主差不多个意思,说一下我的理解吧。

01

早就死了,却第一个登场,最后一回还提到的是刘邦。

演义第一回首页提到:汉朝自高祖斩白蛇而起义,一统天下,后来光武中兴,传至献帝遂分为三国。

除了这一回的题目“宴桃园豪杰三结义”,虽没有具体说名字,但都清楚是刘关张三兄弟。除此之外,第一个登场的人就是刘邦啦。

在最后一回,第一百二十回的最后,有古风一篇,第一句是“高祖提剑入咸阳,炎炎红日升扶桑。”

也就是说,这个小说,刘邦第一个登场,在最后一回的结尾还露了个面,这可是名副其实贯穿始终的哦。

类似的情况,如光武、献帝、何进、董卓、曹操、刘备、王允、李傕、郭祀、孙坚、孙策、袁绍、袁术等等一干人,都是如此。

只是这些人不是活到了最后,仅仅是最后又露了个脸而已。

这好比是一出戏,不管演员所扮演的是谁,啥时候死去的,都会在谢幕时再登台,感谢观众一下。

02

孙权是在第七回就露脸啦。

该回提到孙坚有四子,皆吴夫人所生:长子名策,次子名权,三子名翊,四子名匡。

这算是露了个脸,跟读者先打了个招呼。

直到第十五回说,孙权与周泰守宣城,深夜山贼杀来。周泰把孙权抱上马,自己赤体步行护卫孙权逃跑,身中数十枪,奄奄一息,最后被华佗一副膏药就治好了。

这时,孙权就算正式登场啦。

到了一百零八回说,太元元年秋八月,孙权病逝,在位二十四年,寿七十一岁。

孙权算是出场比较早,谢幕比较晚的,勉强说活动的时间最长,但也是在最后倒数第十二回就去世啦,没有坚持活到最后啊。

03

能够活到小说基本结束,而且出场比较早的恐怕是廖化。

在第一百一十九回说,后主刘禅举国投降后被迁往洛阳,许多大臣跟随,但廖化、董厥都托病不起,以后都忧愤而死。这算是坚持到最后死去的吧。

但在小说里,廖化是在第二十七回里出场的。是美髯公千里走单骑,汉寿侯五关斩六将的时候,关公找不到二位嫂子啦,只见一少年持枪跨马,提着个人头就来啦。

一问,乃是襄阳人,姓廖,名化,字元俭。

这几乎是活到最后,最早出场的人物。

但算不算开头就上场的哪?

诸位友友,你们自己判定吧。

我知道的就这么多,还有没有更早的,就不清楚啦。

有知道的,就说来听听哦!


豹眼看历史


没有这样的人物。从东汉末年黄巾军爆发到三国归晋大一统,中间大约100年的时间,在那个战乱纷争的年代,有长寿的人也都是隐士高人,不可能出现在书中的,但有两个人我们可以说一说。

一、廖化

廖化第一次出场,是在第二十七回《美髯公千里走单骑 汉寿候五关斩六将》

不说曹操回许昌,且说关羽急急追赶车辆。他急行三十多里,却连个影子都没有看到,不由得心中发慌,纵马四下里寻找。忽然看见山头有一人,高声喊道:“关将军且住!”关羽举目一看,只见一少年黄巾锦衣,持枪跨马,马脖子底下悬挂着一颗首级,领百余名士卒飞奔过来。
关羽问:“你是什么人?”那少年赶忙扔枪下马,拜伏在地上。关羽恐怕其中有诈,勒马持刀问:“壮士不要多礼,先通报姓名。”那人答道:“我本来是襄阳人,姓廖名化,字元俭。因为战乱流落江湖,聚集了五百多人靠劫掠为生。刚才我的同伴杜远下山巡哨,误把两拉夫人劫掠上山。我问了随从,才知道是大汉刘皇叔的两位夫人。听说关将军护送路过这里,我想立即送下山去,杜远却是出言不逊,被我杀掉了。现在特地献他的人头来与将军请罪。”关羽问:“两位夫人在哪里?”廖化说:“现正在山寨之上。”关羽叫廖化快快送下山来。

不多时,百余人簇拥着车辆过来。关羽下马停刀,叉手在车前问候道:“两位嫂嫂有没有受惊?”两位夫人说:“如果不是廖将军保全,我们已经被杜远所辱。”关羽问左右:“廖化怎样搭救了夫人?”左右说:“杜远劫夫人上山后,就要与廖化各分一人为妻。廖化问起原由,心生拜敬之意,只是杜远坚决不从,已经被廖化杀了。”关羽听完后赶忙拜谢廖化。 出自《白话三国演义》

最后一次出场,是在第一百十九回《巧计假降成虚话 依样画葫芦受禅》

十天后,贾充军兵赶到,出榜安民,这才恢复平静。贾充留下卫瓘镇守成都,带着刘禅等君臣赶赴洛阳,这时只有尚书令樊建、侍中张绍、光禄大夫谯周、秘书郎郤正等数人跟随。廖化、董厥都托病不起,后来都忧愤而死。

廖化在《三国演义》中存在了92回,从刘备创业初期到蜀汉衰落,廖化可以说是贯穿三国的人物。


二、刘协

汉献帝刘协在第三回已经登场,他的故事直到第八十回曹丕方才结束,而后又活了十多年,直到曹睿在位的青龙二年才去世。虽然戏份不多,但也是在《三国演义》中存活章回比较多的人物了。


始终先生


大家知道,三国是人才辈出,如过江之鲫。人才是一波一波往前冲,后浪很快就把前浪拍死在沙滩上,所以是铁打的三国,流水的营盘。像董卓董太师刚出来,把戏暖起来,第九回就死了。

吕布这么帅,颜值也救不了他的戏份,十九回就仆了。

袁绍好坏也是北方一巨头,刚出场,还以为是主角呢,结果三十二回也死了。

就是一看哥哥就脸红的关羽也在七十六回死了。

这还是主要角色,要是配角,那就对不住了,很多是活不过第二集的,比如给关羽配戏的华雄。

但是,有一个人也是配角,但他却全程见证了三国演义,黄巾敲开场锣的时候,他就在了,等到后蜀灭亡,二世祖离了川他还在。这位就是三国小人物廖化。

在三国演义中,廖化出场于第十七回,虽然三国的戏份已经渐入佳境,三英战过吕布,司徒计杀太师,曹操煮酒戏刘备,关云长正在千里走单骑。

但廖化也没耽误,他已经是黄巾军的一个小头目。张角兄弟闹革命起于184年,但黄巾军折腾了二十来年,也不知道廖化是哪年入得伙,但能当头目,至少也是老资格反政府成员了。且算他是184年出生的吧。在碰到关羽关大神时,廖化正好是16岁。

那时,关羽光顾着跟曹操分手,没注意到两位嫂嫂已经被人拉走了。正着急间,廖化出场了。

不说曹操自回。且说关公来赶车仗。约行三十里,却只不见。云长心慌,纵马四下寻之。忽见山头一人,高叫:“关将军且住!”

云长举目视之,只见一少年,黄巾锦衣,持枪跨马,马项下悬着首级一颗,引百余步卒,飞奔前来。

公问曰:“汝何人也?”少年弃枪下马,拜伏于地。

云长恐是诈,勒马持刀问曰:“壮士愿通姓名。”

答曰:“吾本襄阳人,姓廖,名化,字符俭。因世乱流落江湖,聚众五百余人,劫掠为生。恰纔同伴杜远下山巡哨,误将两夫人劫掠上山。吾问从者,知是大汉刘皇叔夫人,且闻将军护送在此,吾即欲送下山来。杜远出言不逊,被某杀之。今献头与将军请罪。”】

这个时候的关羽在江湖上已经是一个传奇,不再是开大会,袁绍连个座位都不给,只能站到刘备后面的那个红脸汉子。而廖化还只是一个少年,算是关羽的一个铁粉。就在刚才,好不容易跟同伴杜远一起劫了刘备的两个老婆,原本是一人一个女大学生的。没想到,这是刘备的老婆,关羽的嫂嫂。

廖化偶像症犯了,竟然把创业伙伴杜远给杀了,然后把嫂嫂送了回来。也不知道嫂嫂是否被吃了豆腐。

廖化还想从此拉着部队跟了关羽,谁知道关羽这个杀人在逃卖枣犯竟然还嫌人家是黄巾余党。直接谢绝了。

【廖化欲以部下人送关公,关公寻思:“此人终是黄巾余党,未可作伴。”】

不收廖化,接下来,关羽碰到同是黄巾的周仓,却看人家腿粗手粗,是把拿刀扛旗的好手,竟然又收了。关羽的一念之差,造成千古遗憾。现在全国的关帝庙里,都有周仓的雕像,却绝无廖化的雕像。

其实,是我们廖化先碰到关羽的好吗?廖化对关羽的那份情那份爱,不比周仓弱好吗?

好在,命中注定在一起的,还是会在一起滴。

十四年后,书已行至六十回,诸葛亮入川,廖化带着小伙伴来投。也不知道诸葛亮是否知道前缘,竟然调廖化去帮助关羽守荆州。

当廖化再次站到关羽面前时,关羽大概是波澜不惊,他未必会记得十多年前的那场偶遇,而对廖化来说,他的内心却如惊涛拍岸,浪卷千层雪一般。

偶像啊偶像,我终于还是站到了你的面前。

五年后,关羽北伐,廖化为先锋,大概是第一次在偶像面前表现,廖化的表现平平,而这竟然是他最后一次证明自己的机会。

关羽败走麦城,一代大神顿作流星。而廖化绝境之下,弃刃投降。而他终究是不愿意在东吴门下苛活,寻了一个诈亡的机会,逃出了敌营,回到了蜀营。

此后,他勤勤艰艰,努力砍人,认真做事,空闲时,他还是会想起那个大神一样的身影。

要是当年,关二爷就肯收了我多好,我或许可以跟他多学点东西。不至于现在还只是一个偏将。

他认真学习,仔细分析,诸葛亮不在了,他跟着姜维,七十高龄,还能提刀上马,陷阵破敌。

他细心分析,弥加老道,姜维用兵,他一语道破:兵不戢,必自焚。

可是,他的一生这么努力,到头了,人们提起他,却简简单单一句话把他概括了:蜀中无大将,廖化做先锋。

这样的评价公平吗?


“灞陵桥,当我碰见关公的时候,上苍已经给了我公道。”廖化想着那马,那人,那刀,说道:“如果让周仓持偃月刀,我牵玉免马,那就更好了……”

这是廖化,还有一位在三国演义中打酱油,但学生很牛。

这就是卢植。

两个学生就是刘备跟公孙瓒。

卢植的才华是不用说的,文能搞培训,传播儒学,武能上阵杀敌。

平黄巾之乱,卢植就是第一波。只是因为卢植没有给领导派下来的太监小费,所以被撸了下来,后来派了董卓跟皇甫嵩。

可是,卢植有点生不逢时啊。他出来得太早了。出场时,三国这场大戏才拉开一点点帷幕。他刚表现了一下,就被赶出朝廷,后面虽被袁绍聘为军师,但第二年就去世了。

可以说,卢植就是一个酱油党,友情客窜,只是为三国暖场用的。

不过,说起卢植的后代,那就牛多了,他的后代比起刘备、曹操、孙权们都要出名。

卢植的祖上就特别牛,据说可以追溯到姜子牙,是齐国公族,因为封到了卢邑,所以这一脉都姓卢。

此后搬到了范阳,以此为郡望,所以后代说起来,都说根在范阳这里。

范阳卢姓,那就是大姓了,从卢植这里为发端,后代精英辈出。

比如北周的名臣卢辩,初唐四杰之一的卢照邻,还有当和尚也特别出名的禅宗六祖的惠能。

惠能俗家姓卢,父亲原在范阳当官,后来流放到广东,就落户在广东。

在门阀时代,有崔卢王谢四大家族之称。而卢家基本上也只跟这些大家族通婚,比如清河崔氏、太原王氏等等。

据记载,老卢家在正史上留名的就有近千人,当宰相的有二十人,尤其在唐朝,出过八位宰相。这就是相当庞大的一个群体了。

那到了现代,有没有特别牛的卢姓人呢?

当然有啊,不但国内有,国外还有,而且还是总统。这就是韩国的总统卢泰愚、卢武铉。他们都宣称是范阳卢氏人。

那么,范阳的卢氏是怎么到韩国的?

据韩国《卢氏三陵坛志》所说,韩国的卢氏是从唐代开始迁过去的。

当时,翰林学士卢穗感觉这个国家不行了,随时会有灾祸发生(其实已经发生了,就是黄巢之乱,之后就是各地军阀割据),所以举家坐着船儿来到了朝鲜的庆州。

因为是大国来的高端人才嘛,所以很受当时的新罗国王重视,提拔为高管,就此在朝鲜呆了下来。

时到今天,朝鲜的范阳卢氏后人已经超过了二十万,而前总统卢泰愚还到山东归根认祖。

自己的后代成为韩国的总统,这一点,大概也是卢植当时想不到的吧。


脑洞历史观


三国从黄巾起义爆发开始到司马家夺位西晋统一全国,《三国演义》的故事持续百年,其中人物数不胜数。但是要说要对长命点的要说以下几人:刘协、廖化、张昭、司马懿。。。

一、汉献帝,刘协在第三回已经登场,他的故事直到第八十回曹丕方才结束,而后又活了十多年,直到曹睿在位的青龙二年才去世。

二、廖化,且说廖化自从27回出场,到119回病死,存在了92回,一方面反映了廖化的长寿,另一方面证明了蜀汉人才的凋零 。历史上的廖化,大概是经历了刘备从创业,到蜀汉灭亡的整个时期的,活了七、八十岁,因此几乎是个贯穿三国的人物。
三、贾诩,贾诩在董卓死后,献计于其旧部李傕、郭汜,助其反攻长安。后成为张绣的谋士,张绣曾用他的计策两次击败曹操。官渡之战时,贾诩力主与袁绍决战。曹操与关中联军相持渭南时,贾诩献离间计,瓦解马超、韩遂,使得曹操一举平定关中。在曹操继承人的确定上,贾诩以袁绍、刘表为例,暗示曹操不可废长立幼,从而暗助了曹丕(即魏文帝)成为世子。贾诩几乎贯穿了大半曹魏王朝。



四、张昭,张昭极为长寿,也见证了吴国从孙策创业,到孙权称帝的全部历史。


五、司马懿,最后当然要数最终boss司马懿了!司马懿5岁左右,黄巾起义爆发,11岁左右董卓入京,22岁左右官渡之战,42岁左右,曹丕继位,他成为曹魏重臣,此后便是他与诸葛亮为主角的龙争虎斗,直到他56岁左右,诸葛亮病逝,从此在外部他再无对手,便开始其谋取天下的内部斗争。到他73岁病死时,司马家已经将曹魏握在掌中。


老王的Vlog日记


说起三国,可谓群星闪耀,有的在前半程熠熠生辉,有的则在后半段光芒闪耀,但若是说能贯穿此过程的,却寥寥无几,廖化就是其中一个。甚至其寿命悠久使得有人猜测“廖化”可能是同名同姓的两个人。但真的如此吗?我们这就看一下。

1、廖化的出场之迷思

其实,在三国志中,廖化出场并不算早,毕竟只言初任刘备属下前将军关羽的主簿。到了建安二十四年冬,孙吴袭取荆州,关羽兵败遇害,廖化亦归入孙吴。后潜回蜀汉。

如果按照这个时机来看,廖化投靠关羽应该就是在210年到219年间,因为关羽在219年发动襄樊之战,由于东吴出其不意的偷袭荆州南郡,导致关羽被杀,荆州被夺。

但是在三国评话之中,廖化可是早早就出场了,因为里面言廖化是张梁马前先锋。还属于“黄巾贼”出身,要知道黄巾贼可以说是三国时期的开端也不为过。

那么真实的廖化到底是多大呢?我们其实可以推算一下。

景耀四年,也就是261年,廖化路过看望宗预时,宗预曾说:“吾等年逾七十”,也就是说这年宗预和廖化的年龄在七十一到七十九之间,我们就以最小的七十一岁来算,那么廖化也该出生于190年,这是东汉初平元年,也是众势力推袁绍为盟主﹐讨董卓的时候,我们都知道,这时候刘备曹操还不显眼,东吴更是偏于一方没有太大作为。

而廖化正在这开端的时候出生了。当然这时候张梁应该以及死了近7年之久,就算给廖化再加上十岁,也是来不及做马前先锋的,故而评话之说不攻自破。

但是,即便如此,我们若以其210加入关羽的阵营来推算的话,这时候的廖化也二十出头了,正是风华正茂的年纪,而且一开始就可以成为主簿,也足以说明这些年,他并不是不经世事,而是同样在这个乱世之中努力打出一些名堂。

2、廖化能文能武有计谋

要说主簿,应该说是各级主官属下掌管文书的佐吏。尤其是魏、晋以前主簿官职广泛存在于各级官署中。

因为需要常常接触文书,所以主簿大多都是有才之士,一如司马懿就曾任曹操主簿。而廖化也是如此,毕竟史书中说廖化的家族是荆州沔南的世家大族,而当时但凡出身豪门士族,则大多数是饱读诗书之辈。

当然,额外说一句,虽然吕布也曾经是丁原的主簿,但是是因为勇武而被荣升的,故而吕布自然不是的大字不识的家伙,不过恐怕也算不上一个纯粹的文人。此乃外话,此处不延。

单说廖化,这一点,已然证明了其文方面的能耐,而接下来发生的事,更证明了他的计谋。其时关羽遇害,荆州文武百官大多被迫无奈降了东吴,但是廖化却有着一颗炙热的衷心,所以他决定逃回蜀汉,而且,充满孝心的他更不可能自己一个人逃跑,而是要带着母亲。

有人常常以廖化装死来推说他不如关羽过五关斩六将那般豪爽,可是要知道,身上还背负着老母亲的姓名,对于廖化来说又怎可儿戏?或许这就是最好的方法!

饶是如此,他也用了两年的时间才逃到秭归,正好遇到发动夷陵之战东征孙吴的刘备。他的忠孝都打动了刘备,更让刘备认为这是一个好兆头,所以两年的辛苦,为廖化换得了太守的职位。

而后,廖化开始了他再蜀汉的征程,不只是这些方面,更展现了军事上的才能。可以说蜀汉无大将廖化作先锋,完全是对他实力的一种污蔑!

3、蜀汉无大将廖化作先锋

其实廖化做先锋由来已久,早在关于北伐的时候,攻下襄阳后挥师追敌,斩敌要将庞德于马下,活捉敌将于禁,担任这次战斗先锋的就是廖化,他早就为关羽大获全胜立下了汗马功劳。

而到了公元238年,廖化率兵攻打魏营,曹魏边境四名将之一的魏雍州刺史郭淮沿东西两面分兵合进,欲夹击廖化。而廖化看到敌军兵力分散的弱点,果断抓住机会逐个击破,也足见他军事才能

况且廖化不但在征伐中屡建奇功,战略眼光也相当精准。诸葛亮死后,姜维北伐中原,廖化长期担任姜维的参谋和先锋,成为复兴汉业的中坚力量。待到姜维多次北伐中原而无功而返,廖化见时机不再,再次出兵则劳民伤财,劝说“用兵如果不收敛,必将自食恶果”,不同意用兵,姜维大怒,令廖化留守汉中,自伐中原,结果北伐全面失败,也足见他眼光的毒辣狠准。

那么又为什么会有这样一句话呢?

其实,这全是蜀汉后期人才短缺的问题,出师表中就说: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天下共有十四州,魏国一家就有十州,吴国有扬州、荆州和交州三州,而蜀汉只有一个益州。

要知道人口差距,就是人才的差距,别说年老的廖化只能做先锋,就连现今人人交口称赞的诸葛亮不也是因为这个小国寡民的政治舞台,而施展不开吗?可以说这句话表现的只是蜀汉新兴人才的缺乏,却绝不是批判年老但仍旧有将才的廖化。

毕竟他一生之中,忠于一主,官至并州刺史,封中乡侯,也算是蜀汉少有的得以善终的元老了。而对比同时代的魏国,除了郭淮、邓艾这种名将,真找不到可以超越廖化的。只可惜众口悠悠,这被抹黑的名声,终究还是跟随了他几千年。


井夫子


既然只讲时间跨度,不讲出场次数,那么《三国演义》里出场时间最长的当属廖化。从第27回关羽千里走单骑时出场,到第119回蜀汉灭亡以后,廖化托病不起,抑郁而死,在《三国演义》120回里共计出场93回,无人能比。

廖化第一次出场,是在关羽封金挂印打算去河北找刘备,刚离开许昌不久。曹操带人追上来给关羽送行,关羽命车仗从人先走,自己留下和曹操说话,结果先走的车队就被廖化的同伴杜远劫上了山,还打算分了甘、糜两位夫人。好的廖化敬佩关羽,所以保全了两位夫人。

廖化想跟着关羽,关羽考虑他是黄巾余党,没有同意,最后他只能带着人马回了山寨。按照书中描写,廖化此时还是一个少年,那么最多只有20岁,不过能啸聚500多人在许昌附近落草为寇,显然还是有两把刷子的,不然早就被曹操剿灭。

廖化落草时间挺长,直到第60回,刘备打算率军入川之时,廖化带着一队人马来投,此前显然一直做着没本钱的生意。这次他终于得以归属关羽手下。此后在襄樊之战时,廖化出任了先锋一职,表现活跃。关羽兵败以后,廖化在麦城杀出重围,去向刘封求援。虽然刘封没有同意派遣援兵,但是廖化因此躲过一劫,没有和关羽一起被杀。

在蜀汉后期,廖化也是表现出色,在诸葛亮和姜维的历次北伐战争中表现活跃,先后斩杀了魏将秦良、郑伦。特别是斩杀郑伦时,此时距离廖化第一次出场已经过去差不多60年,廖化此时至少70多岁,还能上阵斩将,也算是老当益壮。所以“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固然说了蜀汉晚期人才凋零的窘境,但是廖化的能力也是非常出色的,所以才能作为先锋出战。

而在灭蜀之战时,“蜀中无大将,廖化充先锋”,人才凋零的蜀汉逼得已经年近9旬的廖化再次披挂上阵,和姜维一起死守剑阁,和魏军作战。蜀汉灭亡以后,不肯投降魏国的廖化和董厥一起托病,最后忧愤而死。

廖化虽然算不上一流的武将,不过他差不多经历了整个三国时期,最后更是为蜀汉尽忠,一生也可以算精彩纷呈了。


不沉的经远


首先来说,整个的三国鼎立的时代持续了百年,要从开头到最后是不可能的,但是有这么几个人物还是要说一下的,因为持续的时间算是三国时代中比较长的了。

第一个,就是汉献帝刘协,刘协在《三国演义》中的第三回就出来了,直到第八十回曹丕的时候才结束,然后又活了十多年,直到曹睿的青龙二年的时候才去世。

汉献帝的一生真可谓是活的窝囊,我们都知道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事情,确实,汉献帝先后被董卓、李傕、杨奉、曹操等军阀、权臣掌控,从来没有掌握过实际权力,代表着汉朝最后的命运。

汉献帝退位之后,另一位窝囊的皇帝成为了汉朝的线索人物,那就是蜀汉后主刘禅,这家伙在婴儿时已经出场,突显了赵子龙忠勇的形象,直到三国演义最后一回,还专门提到他死于晋武帝泰始七年(271年),他是投降后死在洛阳的,还是善终。

那么,这两个人在位的时间都不短,把这两个人的故事加在一起,就是四百年大汉的命运。

第二个要说的就是廖化,他从第27回的时候出场,到第119回的时候病死,说明了廖化的长寿,还有就是蜀汉人才的凋零。

廖化是黄巾出身,能力一般,但是运气还是不错的,所以,一直存活了下来,有一句流传甚广的话就是“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其实,真实历史中的廖化并不是这样,蜀汉的灭亡主要是实力不行,不能怪廖化的能力,廖化活到了七八十岁,是一个贯穿三国的人物。

我们最后说的一个人物就是三国中最厉害的人物,三国中的大BOSS,那就是司马懿,从他生活的时间上、其重要性、其影响力综合来论,他才是几乎贯穿三国的唯一一人。

司马懿生于公元179年,死于公元251年,他生活的时代,几乎是三国群星璀璨的所有时代(自公元234年诸葛亮病逝,三国的群星已显暗淡)。他虽然出场较晚,然而以他的重要性、影响力来说,是廖化等人根本无法相比的。由他奠基的司马家,最终成为了结束三国的家族。

看看他的重要经历吧,他5岁左右,黄巾起义爆发,11岁左右董卓入京,22岁左右官渡之战,42岁左右,曹丕继位,他成为曹魏重臣,此后便是他与诸葛亮为主角的龙争虎斗,直到他56岁左右,诸葛亮病逝,从此在外部他再无对手,便开始其谋取天下的内部斗争。到他73岁病死时,司马家已经将曹魏握在掌中。

所以,要说贯穿三国的人物,可以说非司马懿不可。


大侠的生活日记


廖化、贾诩、徐庶等。

说一下徐庶。徐庶也是三国中较为重要人物,字元直,颍川郡长社县(今河南许昌长葛东)人。出身寒门,聪颖好学,对当前社会局势颇有研究,为人豪爽侠义。徐庶本名徐福,后改名徐庶。不满当时社会,与人相聚中州起兵,与诸葛亮等人为友。刘备攻占新野时,徐庶前往投奔,做刘备帐下谋士,又把诸葛亮推荐给刘备。后因母亲被曹操所软困,不得已投入曹营,“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人在曹营心在汉“的著名典故流传至今。最后不得志而郁郁终生。在三国中徐庶从开始到去世年限应该是比较长的。


苍松SH


中国古代人因受客观条件所限制,平均寿命都不长,有研究表明平均寿命不会超过40岁,所以能活到60岁以上其实都算是比较长寿的了。整个三国时期长寿的名人也不少,今天就盘点一下三国时期十大长寿风云人物,需要说明几点的是:第一,数据以三国演义为准;第二,寿命在七十岁以上;第三,要在演义中有一定知名度,比如士燮90岁,司马孚92岁,吕岱96岁,他们虽然在三国史上也很有名,但是在演义里只是简略提过,这种情况的也没列入。

司马懿

名气最大和最成功的长寿者,73岁去世,生生熬死了曹操,曹丕,曹叡祖孙三代主公:曹操死的时候司马懿42岁,曹丕死的时候他48岁,曹叡死的时候他61岁。曹家祖孙三代不是没有忌惮他,只是谁都没想到他会活这么久。司马懿很好的向我们说明了活得久其实有多么重要。最关键的是等到他71岁发动高平陵之变时,曹家后继无人,没有人可以在政治和军事上制衡他,一个志大才疏的曹爽哪是司马懿这头老狐狸的对手!

赵云

说实话,赵云的年龄在演义里是个谜,但是演义里明确说了在诸葛亮一出祁山的时候赵云已经是个年逾七十的老将了,所以他也算是长寿之人。赵云活着的时候赤胆忠心,敌人闻风丧胆,最明显的例子莫过于汉水救黄忠时曹操听说是他,赶紧吩咐手下小心再小心;陆逊本来追杀刘备好好的,听说赵云来了二话不说赶紧撤兵。赵云死后的名气反而比他生前更大,后世对他称颂有加,在民间他的人气很旺,拥有无数粉丝。

孙权

三国帝王中,属孙权活得最久,死的时候71岁,谥号大皇帝(有没感觉很狂!),所以后人称之为孙权大帝。他的基业来自于父亲孙坚和兄长孙策,并且在他手上发扬光大。有两个人对他的评价还算合理,一个是他的哥哥孙策““率领江东兵众,决战两阵之间,,横行争衡天下,你不如我;但举贤任能,使其各尽其心,用以保守江东,我不如你。”;一个是曹操的感慨”生子当如孙仲谋!“

黄忠

要说三国中名气最大的老将当属五虎上将中的黄忠,长沙之战时和关羽大战近200回合的时候就62岁了,刘备伐吴的时候,黄忠还不服老也跟随出征,被马忠射死,死的时候黄忠自己说”臣今年七十有五“。

廖化

”蜀中无大将,廖化做先锋“,说的是三国后期蜀国人才凋零,没有可用和当打之人,还要老将廖化出任先锋冲锋陷阵,当然也从另外一个方面说明了廖化老当益壮,可堪大用。从黄巾起义一直活到了蜀国灭亡,有的说他活了90多岁。

丁奉

三国时期另外一位有名的老将军,按照推算他应该活了90岁以上。江东十二虎臣中年龄最小却是活得最久的人,他在吴国后期起了比较大的作用,演义中最为人所知的是三件事:一件是东兴之战雪中奋短兵;一件是射死张辽,一件是设计除掉了东吴的权臣孙綝,最后官居大将军。

贾诩

毒士贾诩,三国最聪明,最会审时度势,最会明哲保身的顶级谋士,曹操五大谋士中他的结局最好,寿命也很长,死的时候年龄七十七岁。

程昱

曹操五大谋士之一,很早就跟随曹操,他也是五大谋士中活得最久最长寿之人,80岁去世。

张昭

东吴重臣,孙策平定江东的时候归附孙策,也是孙策临终时的两位托孤大臣之一,孙策嘱托孙权“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赤壁之战时东吴主和派的核心和代表人物,八十一岁去世。

王朗

最后不得不提一下被诸葛亮骂为“皓首匹夫!苍髯老贼!”的王朗,演义中他被诸葛亮活活骂死,按“皓首”和他当会稽太守时就和孙策面对面打过来看,他的年龄在死的时候已经很大了,事实上也是,他死的时候应该在75岁左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