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1 從臺灣到沖繩,日本人的“同化”手段細思極恐?

沖繩縣首裡城突發大火,曾經的琉球國王宮正殿、北殿、南殿均被燒燬。如果去過此處旅遊的人,一定會對正殿一層國王御座上方的牌匾有所注意,那是清朝康熙皇帝所賜,上書“中山世土”四個字。

從臺灣到沖繩,日本人的“同化”手段細思極恐?

從15世紀開始直到被日本吞併,這裡都是琉球王國的政治權利中心。和這個小國多舛的命運一樣,首裡城曾先後四次被毀,最後一次於1992年重建。在王宮的建築風格上,很容易就能看到中國的影子,尤其是牌樓大牌匾上“守禮之邦”四個大大的漢字,讓每個到達此處的中國人都恍然失神,以為自己回到了國內。

從臺灣到沖繩,日本人的“同化”手段細思極恐?

首裡城結構複雜,大致可分為外廓和內廓兩部分。外廓有歡會門、繼世門、久慶門、栧門等四座城門,內廓有瑞泉門、漏刻門、廣福門、左掖門、右掖門、淑順門、美福門、白銀門等多座城門。

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1879年,琉球國王覆滅,被設立為沖繩縣。國王尚泰被軟禁在東京,直到1901客死異鄉,享年58歲。目前有論調認為日本對於琉球的同化是失敗的,可實際上在150多年的歷史中,沖繩人名義上享受著日本國民待遇,但還是被主流社會所歧視,但琉球獨立的想法越來越遠離主流社會的訴求,日本對琉球的同化正在逐漸成效。

從臺灣到沖繩,日本人的“同化”手段細思極恐?

日本在對殖民地同化教育的方面顯然優於西方列強,而且這種影響隨著時間的流逝愈來愈強,這點從臺灣目前所面臨的窘境可以看出來。和沖繩一樣,臺灣在殖民地時期也遭遇了人口同化。將日本人口遷入當地,鼓勵通婚,隨之改變社會風俗及民族特性。鯉魚旗本是日本特色的一種風俗,如今在臺灣很多地方都能看到鯉魚旗。可以說任何教育都不及生活對一個人的改變來的深入骨髓。

從臺灣到沖繩,日本人的“同化”手段細思極恐?

除了人口同化,文化同化也必不可少。琉球語分南琉球語和北琉球語,北琉球語與日語有近似關係,部分詞彙受到漢語閩語,尤其是福州官話的影響。南琉球地區的語言更被認為是一門獨立的語言。跟東亞的其他國家一樣,漢字為琉球國外交時使用的文字,當時琉球的上層人士是用漢文記事書文,琉球人的石碑碑文以及士族的家譜,也使用漢字記載。

從臺灣到沖繩,日本人的“同化”手段細思極恐?

可在日本吞併南琉球之後,日本政府就推行標準語普及運動。為了實現去琉球化,日本政府讓當地學校在使用琉球語的學生脖子上掛上“方言札”,以示與其他學生的區別;為了避免自己的孩子受此羞辱,很多父母只得要求自己的子女學習標準日語。此後,在南琉球,日語混入了當地的南琉球語,形成了一種含有濃重琉球風味的方言——南琉球沖繩方言,與北琉球的日語除了口音幾乎相似,被統稱為“沖繩式日語”,正兒八經的琉球語也就失去了傳承。

語言和人口的雙重同化,讓沖繩人變成日本人只是時間問題。儘管每年9月份,沖繩人就要選出琉球國王和王妃,國王與王妃要恭迎大清國皇帝派來的冊封使。但大清國已經亡了,這樣的民俗表演更像是一種吸引中國遊客的手段。

從臺灣到沖繩,日本人的“同化”手段細思極恐?

畢竟當初琉球身為清朝的藩屬國,在日本侵略的時候,清朝並沒有派兵協助。對於已經吞併琉球的日本人而言,這樣的儀式毫無意義,更有嘲諷當初清朝腐朽落後,不堪一擊的意思。而曾經的琉球人,如今的沖繩人剩下的也就只有這麼點東西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