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4 甘肅醫衛丨“低頭族”頸椎病離你不遠了

原標題:“低頭族”,頸椎病離你不遠了!

玩手機時頸椎間盤承受的壓力達27公斤,相當於一個7歲兒童的體重

甘肃医卫丨“低头族”颈椎病离你不远了

上班,對著電腦一坐就是大半天;下班,低頭玩手機一刷就是幾個鐘頭;回家,軟沙發上“葛優癱”,殊不知,這些行為正嚴重損害著你的頸椎健康。

究竟有多嚴重?一組數據告訴你真相:美國紐約市脊椎外科和康復醫學中心研究發現:身體直立時,普通成年人的腦袋平均重量為5公斤。看電腦時,低頭角度約為15度,頸椎間盤壓力增加到12公斤。伏案工作時,低頭角度約為30度,頸椎間盤承受18公斤的壓力。玩手機時,低頭角度約為60度,頸椎間盤承受的壓力達27公斤,相當於一個7歲兒童的體重。

人的脊椎就像一座“寶塔”,塔部的任何一處受損,都會給身體以重創。成天伏案工作、長時間對著電腦和手機,大大增加了頸椎病的發病幾率,應該引起“低頭族”“手機脖”們的重視。瞭解頸椎病,認識頸椎受損的危害,記者採訪了甘肅省中醫院脊椎科專家、院長趙繼榮,教您正確呵護我們脆弱的頸椎。

1 自測頸椎是否有問題

頸椎是脊椎的一部分,人的脊椎骨共有26節,頸椎7節,胸椎12節,腰椎5節,骶椎1節,尾椎1節。其中,頸椎很容易受傷,因為它的活動度最大,承受的壓力也很大,更容易出現勞損。而頸部是連接頭顱與軀幹的“生命線”,一旦頸椎出了問題,頭痛、肩膀痛、脖子痠痛等各種不適都會找上門。

最常見的頸椎病,主要表現在3-6節椎體間,因為這幾節頸椎的主要任務就是頻繁低頭、抬頭。高強度的“工作量”,很容易加速頸椎退行性病變。

怎麼判斷自己是否患有頸椎病?一個簡單的小測試可以略知一二。

當肢體某一部位發生像觸電一樣的放射痛,是神經根型頸椎病的典型表現。如果同時伴有頭暈、頭疼、噁心、視物旋轉的症狀,則往往伴有椎動脈型頸椎病。

上下肢麻木,特別是雙側都麻木,可能是得了頸椎病,導致脊髓重要結構受到壓迫。

手指屈伸實驗:手握拳,然後完全伸開,10秒鐘做20次以上才算正常。

試圖兩隻腳在一條線上走,頸椎病患者是走不了直線的。

甘肃医卫丨“低头族”颈椎病离你不远了

趙繼榮看患者x光片。

專家簡介:

趙繼榮,二級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甘肅省中醫院院長。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衛生部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第二屆全國百名傑出青年中醫、甘肅省優秀專家、甘肅省“555”創新人才、甘肅省領軍人才、甘肅省名中醫、甘肅省衛生廳系統優秀青年、甘肅省群眾喜愛的中青年名中醫、國家級重點專(學)科負責人、甘肅省第五、第六批師承指導老師、中華中醫藥學會骨傷科委員會副主委、甘肅省中醫藥學會副會長、首屆甘肅省老年醫學會副會長、甘肅省倫理學會副會長、甘肅省老年醫學會脊柱疾患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主持完成國家、省、廳級科研課題11項;作為第一完成人獲省、廳級科技進步獎12項;發明專利3項; 出版專著主編6部。

2 出現八種症狀可能是頸椎病在作祟

走路、乘車、吃飯、上廁所……任何時候,總能看到“低頭族”們機不離手地在“埋頭苦刷”,而且這個隊伍逐年壯大,加入的人群越來越年輕。

據調查,我國近1.5億人患有頸椎病,20-40歲的青壯年頸椎病患病率高達59.1%。趙繼榮院長接診的患者中,年齡最小的僅為11歲。

趙繼榮稱,頸椎病平時也愛偽裝,有些症狀往往會被誤診,一旦出現以下八種情形時,需要及時檢查。

頭痛:80%以上的頭痛是由於頸椎引起的,專業術語叫做“頸源性頭痛”,多是因為頸椎退變、神經炎症等引起的頭部慢性疼痛。其症狀與疾病的嚴重程度、病程等有關。疼痛位於枕部、耳後部、頸部,可放射至頭頂、太陽穴周圍等處;呈悶脹、痠痛感;多數表現為單側頭痛,但也有雙側交替疼痛或同時疼痛者。

高血壓:頸椎病可能致使血壓忽高忽低,這與頸椎增生的骨質刺激椎管內交感神經有關。患者可能伴有頸部疼痛、酸脹、上肢發麻等症狀。這種情況下,需控制頸椎病後,血壓才會隨之下降。

胃炎:有部分頸椎病會使交感神經受到刺激或損傷,進而引起胃腸交感神經功能興奮。令患者出現厭食、腹脹、打嗝等症狀,或引起食慾增強、泛酸燒心以及飢餓時疼痛、進食後緩解等類似消化性潰瘍的症狀。

心律失常:頸椎病還可能引起心臟不適。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受到壓迫,會引發心律失常。當頸椎出現退行性病變後,人會表現出心悸、胸悶、頭痛、頭暈、失眠等症狀。

乳房脹痛:由於睡姿不當或長期頸椎勞損等,會壓迫頸部神經,導致頸椎退變等問題,就會引起頑固性乳房疼痛。

患者開始會覺得一側乳房或胸大肌間斷隱痛或刺痛,向一側轉動頭部時最為明顯,有時疼痛難忍。

吞嚥困難:有些患者會出現咽部發癢、有異物感,後又感覺吞嚥困難。臨床統計顯示,有2%的頸椎病患者會出現吞嚥困難。

視力障礙:頸椎病比較嚴重的人,可能會出現視力下降、視力模糊、眼睛酸脹、怕光、流淚等症狀,尤其是當頭頸部長時間處於某種特殊不良姿勢時,就會出現視力障礙。這種視力障礙與頸椎病造成的植物神經功能障礙有關。

健忘:

大腦運轉靠血液,而頸椎病,尤其是椎動脈型頸椎病極易造成頸部通過的血流量減少,引發腦供血不足,讓患者出現頭暈、健忘等“偽痴呆”症狀。

3 保護頸椎要“對症下藥”

保護頸椎,首先要了解哪些方式在傷害頸椎,才能“對症下藥”。趙繼榮列出了七大問題,並給出了合理建議。

1.久坐或低頭

頸椎就像一個吊塔,後方肌肉就是吊索,如果長期低頭,肌肉長時間勞損,易引起頸椎間盤突出、頸椎不穩等。

建議:養成良好的坐立姿勢,減少長期低頭的時間,調整電腦顯示器的高度,如看手機可放在與視線相平行的方向。另外,在工作中每45分鐘“自我打斷”一次,並放鬆5分鐘,是預防頸椎病的一大法寶。

2.不合理按摩或致頸部韌帶撕裂

對於頸椎不適,按摩治療的確具有舒筋通絡、活血散瘀、消腫止痛的作用。但盲目按摩頸椎會有不良後果,反而增大頸髓損傷的可能性。椎間盤的退行性病變使頸椎更加脆弱,不要盲目做頸部保健操。尤其是4種人群更應重視——有脊髓型頸椎病的中老年人,病情嚴重的椎動脈型頸椎病患者,頸部轉動時疼痛比較厲害的人,高血壓病人。

建議:如果只是肌肉緊張,脖子輕度不適,適當按摩可以放鬆肌肉,促進局部代謝產物的消散。但如果已明確頸椎不穩、椎間盤突出或椎管狹窄的,千萬不要按摩。

3.不睡枕頭或枕頭過高,會致頸部韌帶勞損

對於習慣低頭工作的人來說,仰著頭睡覺可能讓人一時間感覺挺舒服的,但如果長期如此,頸部韌帶長時間繃緊,會出現勞損,對頸椎健康不利。同樣,高枕並不會無憂。過高的枕頭也不利於頸椎休息,這會打破頸椎的正常弧度,加重頸椎疾病。

建議:合適的枕頭高度應將頸椎和軀幹交界的部位維持正常的生理位置,而不是過屈、過仰或者左右偏斜。枕頭要軟,高度在10-20釐米最為合理。

4.坐軟沙發會致頸椎病發病幾率增大

不少人下班後喜歡窩在軟沙發上看手機、看電視,其實這是大錯特錯的。越是在勞累的時候,越要保持頸椎甚至整個脊柱的生理弧度,窩在沙發上只能會加重肌肉骨骼的隱形損傷。

建議:應儘可能地少坐軟沙發,即便要坐,也要儘量坐直了。如果實在太累,寧可躺著也別窩著。站立或坐立不能維持脊柱生理位置,那麼抵禦重力的最好辦法就是躺著。

5.穿高跟鞋迅速增大椎骨壓力

穿高跟鞋,會使人的重心過度前移,造成骨盆前傾,使得脊柱彎曲增大,造成椎骨間的接觸面變小,腰椎和頸椎受力點集中,甚至會集中到一個點上。這樣,對椎骨的壓力會迅速增大,容易造成損傷。

建議:為了健康的脊柱,最好不穿高跟鞋。如果實在要穿,鞋跟不要超過5釐米,每天不超過4小時。

6.趴桌子上補覺容易導致頸椎變形

有些人喜歡趴在桌上睡覺,這種姿勢使頸部前傾,造成與正常生理彎曲相反的變化,時間長了就容易導致頸椎變形,頸部肌肉疲勞,並引發頸椎病等。

建議:補覺時,最好能躺下。如不能,就在胸前墊一個柔軟的靠墊或枕頭作為緩衝,而不要把頭直接枕在胳膊上。

7.風、寒、溼傷害頸椎

出汗之後吹風,冬天室內短袖,室外露著脖子。這些一冷一熱,造成肌肉不適應,發生痙攣;血管突然收縮,血液循環不給力,“廢物”排不出去,血管通透性升高,白細胞就跑到頸椎周圍溜達,無菌性炎症就產生了。

建議:夏天避免風扇、空調直接對著脖子吹;冬天出門注意脖子保暖,外出圍個圍巾。

4 預防“富貴包” 掌握三個要領

長時間的低頭刷手機,或者頸部前傾等不良姿勢,會使頸部肌肉張力變高,從而在第七頸椎和第一胸椎處凸出一個硬包塊,這就叫“富貴包”。“富貴包”會隨著脖子前傾的習慣逐漸變大。越胖的人,也越容易出現“富貴包”。

“富貴包不等於頸椎病,但通常會引起頸部疼痛,還會影響頸椎疾病恢復。”趙繼榮說,在某種程度上,“富貴包”是頸椎病的預警。一般情況下,“富貴包”如果是脂肪堆積,就要有效減少體脂;如果是頸椎受損,則要進行適當鍛鍊,對症除包。

如何預防長“富貴包”?模擬三個動作可輕鬆緩解。

1.收下巴:靠牆站立、目視前方,用食指輕輕推下巴使頭部後移,做3-4次。

2.摸門框:單臂或雙臂扶門框,身體向前,拉伸肩部肌肉,保持2-3秒。

3.展翅飛:雙腳站立、雙臂側平舉,掌心朝上,手臂向後推,保持2-3秒後雙臂上下運動10次。

5 頸椎五步操預防頸椎病

頸椎具有“牽一髮而動全身”的地位,受損的頸椎壓迫神經就會導致手麻,壓迫血管就會導致頭暈。如果長時間腦供血不足,還會加重頭暈,特別是突然起立、改變體位時,就會引起直立性的低血壓。

如何更好地保護頸椎,趙繼榮稱,首先要減少低頭或久坐,要多進行戶外運動,打羽毛球、放風箏,多曬太陽,在飲食上,補充鈣,喝牛奶,吃五穀雜糧。日常中,做頸椎操,可以輕鬆緩解頸椎壓力,放鬆身心。

頸椎五步操:保持一個良好的站姿,軀幹正直,雙腳分開與肩同寬,雙目平視,全身放鬆。

第一步:低頭看腳。緩緩低頭,看自己的腳尖部,然後恢復到準備姿勢。

第二步:抬頭望月。頭緩緩後仰至最大程度,然後恢復到準備姿勢。

第三步:向左看肩。將頭緩緩轉向左側,眼睛看左肩部,至最大程度,然後恢復到準備姿勢。

第四步:向右看肩。將頭緩緩轉向右側,眼睛看右肩部,至最大程度,然後恢復到準備姿勢。

第五步:擴胸仰天。屈肘、雙臂與肩平齊,擴胸時頸部儘量後仰,然後恢復到準備姿勢。

五步操每次做5遍,用2分鐘做完。每天1-2次,可以預防頸椎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