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2 中國銀行原行長李禮輝:區塊鏈有可能再造商業模式

中國銀行原行長李禮輝:區塊鏈有可能再造商業模式

免責聲明:本文旨在傳遞更多市場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火星財經官方立場。

中国银行原行长李礼辉:区块链有可能再造商业模式

中國銀行原行長李禮輝在“金融高質量發展與開放”環節發表主題演講時表示,我們熟悉的商業社會在很大程度上是市場主體各自獨立、平面交互式的,我們熟悉的信息技術架構在很大程度上是大中心化、局域封閉式的。區塊鏈技術理論上具備的分佈式、端對端、開源式、多中心的特徵,有可能在一定範圍重構技術架構,有可能在一定範圍再造商業模式。

以下為文字實錄:

李禮輝:各位熟悉的商業社會很大程度上是市場主體各自獨立、平面交互式的,也就是我們所說的“世界是平的”,我們熟悉的信息技術架構在很大程度上是大中心化,區域封閉式的。區塊鏈的技術理論上具備的分佈式、端對端、開源式、多中心的特徵,有可能在一定範圍內重構技術架構,也有可能在一定範圍內再造商業模式。

1、分佈式架構、端對端網絡有助於信息並行傳遞,這就可以實現信息的共享,可以很好地管控並行交叉。所以在交易對手多、交易環節多、管理鏈條長、離場程度高這樣一些場景中它可以構建時空摺疊立體交互的商業架構,提升合作效率和運營效率。

2、鏈式區塊數據結構、共識機制、時間戳和密鑰等技術,有助於防止原始數據篡改。這樣就可以控制數據洩露的風險,保護隱私和數據安全。

3、智能合約有助於實現交易規則的差異化和可信度,實現業務流程自動化執行。這就可以保證交易的時效,避免虛假交易、重複交易,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道德風險和操作風險。

我是做銀行的,我覺得金融業有兩個特點,高併發、多平臺;二是對可靠性和安全性要求特別特別高,如果說我們利用聯盟區塊鏈的技術,我們有可能構建大中小型金融機構共同參與的分佈式賬本系統,形成金融機構互聯互通的技術平臺,實現現有系統與原有系統的無縫連接,實現信息共享、產品共享、服務共享,這就可以提供更高效率的金融服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