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建文帝到底去哪儿了,为什么朱棣搜遍世界,也没找到他?

菩萨我想对你说


靖难之役后,朱允炆到底去了哪里?这是一个千古谜团,也是一个让人又爱又恨的话题。爱它是因为它永远都是那么吸引人,情节跌宕起伏,剧情扑朔迷离,总是让人津津乐道!恨是因为它总不能给人一个明确的答案,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以至于大明永乐皇帝至死都没有放下这块心底之石,甚至有说法是郑和下西洋的真实目的都是寻找建文帝的下落。关于建文帝的下落,小编也提供一个民间传闻。

据传,朱棣发动靖难之役攻入南京后,朱允炆仓皇出逃。但他并没有远走海外,而是溯江而上到了蜀地,在成都以西山的常乐寺(光严禅院,又称古寺)寻到安身之处。为什么到了这里?因为这座古寺并不简单,它有很特殊的背景,具体说它跟朱明皇家有很深的渊源。

朱元璋在起事前曾有一段出家避难的经历。朱元璋是在其叔父法仁禅师的帮助下得以削发为僧。法仁,本名朱五六,自小在皇觉寺出家。1351年,天灾连绵,民生困苦,叔侄两人不得不双双离寺,各奔东西。法仁历经千辛万苦前往东南亚、印度求法,奉回贝叶经一部。因精通汉藏语言,佛法造诣颇高,被当局任命为负责民族事务的官员,进而得到广大信徒拥戴。之后由辗转回到内地,在常乐寺修行主持。

朱元璋称帝后,法仁知悉,一心修行,并无所求。朱元璋称帝后并没有忘记叔叔对自己恩德,派人四处寻访。蜀王朱椿终于在常乐寺寻访到法仁下落,但苦劝之下,法仁终不为所动。朱元璋明白叔叔已然成为得到高僧,超脱于世俗之外,感慨之下,写下“纯正不曲”四字赠于叔父,成为一段佳话。公元1416年,蜀王朱椿再次将法仁禅师在常乐寺修行的事情报告朱棣。朱棣下旨赐法仁法号“悟空”,赐常乐寺名为“光严禅院”。可见,朱棣对这座寺院是知悉的。

  据传建文帝在这里隐蔽数年,后被朱棣派出的东厂暗探侦得建文帝下落。建文帝连夜逃走。在其禅房壁上留诗一首:“沦落西南四十秋,萧萧白发已盈头,乾坤有主家何在,江河无声水自流。长乐宫中云气散,朝元阁上雨声收。青蒲细柳年年绿,野老吞声哭未休。”

还有个说法:说建文帝逃到常乐寺后,因知自己大势已去,变削发为僧,当知叔叔燕王已称帝,号“永乐”,便让太祖叔“悟空”给自己起了个法名“永坟”(永乐年间的“允坟”),“永坟”二字现让后人解释就是永远的坟墓了。可推测,建文帝隐居于常乐寺后就常年修行,并没有离开。

后人为纪念建文帝禅隐常乐寺,还在味江边修建了晓皇寺、瑞龙桥、回龙寺、龙潭寺、御龙桥、朝元寺等庙宇。种种迹象表明,朱允炆曾经隐居常乐寺的说法,并非毫无根据的坊间传闻。




周周说古今


建文帝,就是那个叫允文的小皇帝,不是穿越到咱们这了吗?

那天,他叔叔带领大军人马,浩浩荡荡杀进京城。他和那个鬼精鬼精的“仙仙”被老管家领着,钻进一个破庙。然后,打开他爷爷临死前给他的“秘籍”,见上面写着“赶快从地道里逃跑。”于是,他俩分别穿上和尚、尼姑的衣服。

记不清是跑之前,还是跑出去后,他手里抱着的那个玉枕头,突然发起光来。那个光慢慢变成了“龙卷风”,越来越大,就把他俩卷了进去。再后来,不知道卷哪去了。

一次,我在北京人民公园玩,突然,看见一道光从天空射下。仔细一瞧,竟然有个古代女子,从上边飘了下来。在北处方向,又发现有个古代男子,从天空中“砰”落在一辆汽车上。后来,有人说,他俩就是穿越过来的建文帝和“仙仙”。

再后来,他俩跑哪去玩,就不知道了。


0大木瓜0


朱允炆到底跑哪去了,这一直是千古谜团,一直有人想要解开这个谜团,但几百年来,迷还是没解开。朱棣曾暗地里在全国调查,甚至还派船队七下西洋,但到朱棣死,也死不见尸,活不见人。仿佛凭空消失了一样,他到底跑哪去了呢?

官方的记录是没找到朱允炆,但民间却有几种说法记录了他的去处,比较靠谱的有四种。

第一种说法是死于乱军中了,当朱棣的军队打入南京城时,朱允炆的大臣和属下跑了个光,他也乔装成难民和难民一起朝城外逃命,当朱棣的军队进城时,把他当难民误杀了。由于死人太多,掩埋时也没人注意他是朱允炆。于是,他失踪了。

第二种说法是朱允炆在军队进城前就已逃出了城,传说宫里的水池下有一条暗道,他在一名太监的帮助下从暗道逃了出来。从此隐姓埋名,逃入人烟稀少的地方。过上了农人的生活,最后老死干乡野。也算安安稳稳地度过了余生。

第三种说法是朱允炆当了和尚,逃出的方法和前面差不多,但逃出来后,在手下人的帮助下弄到一张度谍,最后在一座寺庙当了和尚。从此不问尘世事,一心研究佛学,终成一代大师。

最传奇一种说法是他逃出南京后,在心腹大巨的帮助下一路向南逃,先是浙江,然后福建广东最后带着十多个心腹逃往了南洋,也就是现在东南亚一带。郑和下西洋,传说就是为了寻找他,但终无所得。。

就这样,建文帝朱允炆消失在历史长河中,他最终去了哪里?其实我也不知道,这只是几种野史的说法。


用户72884892758


建文帝去了哪里?这是一道解了六百多年都没有解开的谜题。那一场大火后,建文帝是死是活,是否逃出生天?无人能知,就连当事人朱棣也是一头雾水。

朱允炆是明朝的第二位皇帝,十五岁被爷爷朱元璋立为皇太孙,二十一岁即位,后因削藩政策而被叔叔朱棣以“清君侧”的方式赶下了皇位,在位仅四年。

朱允炆的父亲朱标,是爷爷朱元璋倾注半生心血培养的皇位继承人。大明开国当年,朱标就被立为皇太子,朱元璋为其配备了当时最豪华耀眼的导师团队。

朱标在当太子期间,也表现出了一代英主的特质。可惜天妒英才,三十七岁的朱标因风寒而病逝。这一突如其来的变故,让朱元璋是肝肠寸断,难以释怀。

立储之事再次被提上议事日程,儿子朱棣与孙子朱允炆都有资格。朱元璋力排众议,依据立嫡立长制度和对朱标的溺爱,决定册立大孙子朱允炆为皇太孙。

为避免主少国疑的局面,朱元璋将功臣们一一清理,为朱允炆铺路。六年后,朱允炆顺利即位。削藩成为新朝首当其冲的要务,这一策略激怒了燕王朱棣。

就在朱允炆即位的第二年,朱棣举起靖难大旗,一鼓作气的兵临南京城下。大军很快攻破皇城大门,朱棣看到宫中起火,急命兵士入城查看朱允炆的下落。

等朱棣策马入宫后,宫内侍人禀报建文帝已自焚,只留下了一具烧焦的尸体。朱棣当时是怎么处理的,建文帝是死是活?我们看看《明太宗实录》的记载。

允炆欲出迎,左右悉散,惟内使数人而已,乃叹曰:“何面目复相见耶?”遂阖宫自焚。上见宫中烟起,急遣中使往救,至已死矣。出其尸于火中,上叹曰:“小子无知,乃至此乎?”上诘问宫人内侍以建文帝所在,皆指认后尸应焉。乃出尸于煨烬中,哭之曰:“小子无知,乃至此乎”召翰林侍读王景问:“葬礼当何如?”景对曰:“当葬以天子之礼。”

从这段记载来看,朱允炆见大势已去,准备出城迎朱棣,但又觉得无脸相见。于是烧宫自焚。“上”指的是朱棣,上看到宫中起火,命人去救,为时已晚。

朱棣感叹道,朱允炆无知,还不至于此。接着宫人从灰中找到一具尸体,告诉朱棣这就是朱允炆。朱棣问王景,如何葬朱允炆,王景建议当葬以天子之礼。

史料中记载,朱棣是认可朱允炆被烧死。这是朱棣当时唯一能作出的结论,否则他是无法即位的。但朱棣和在场的所有人心里清楚,一具焦尸是不足为证。

在这种背景下,朱允炆出逃之说便应运而生。出逃故事的原始版本来自于清人谷应泰编撰的《明史纪事本末》,书中将这个故事编的很具趣味性和离奇性。

可能大部分人都听过,是说朱元璋曾留下一个箱子,里面有袈裟、鞋帽和度牒等。于是建文帝换上和尚行头,从鬼门出城,正好有受朱元璋托梦之人相迎。

原文就不呈现了,后续的出逃故事都是以此为蓝本。故事很精彩,但真实性基本为零。尽管朱允炆出逃的可能性不能排除,但绝不是清人编撰的玄幻故事。

还有郑和下西洋寻找朱允炆一说,都非出自明代史料,更不是明代官方说法。尽管《明史》中也有记载,但可信度是很低的,清人编撰的可能有抹黑嫌疑。

说了这么多,建文帝到底去了哪里?其实史料早已给出了答案。朱棣即位后,一直没有放松搜寻朱允炆的下落,一具不能识别的尸体,显然不能让他释怀。

《明史·胡濙传》记载:

惠帝之崩于火,或言遁去,诸旧臣多从者,帝疑之。五年遣濙颁御制诸书,并访仙人张邋遢,遍行天下州郡乡邑,隐察建文帝安在。濙以故在外最久,至十四年乃还。所至,亦间以民隐闻。母丧乞归,不许,擢礼部左侍郎。十七年复出巡江浙、湖、湘诸府。二十一年还朝,驰谒帝于宣府。帝已就寝,闻濙至,急起召入。濙悉以所闻对,漏下四鼓乃出。先濙未至,传言建文帝蹈海去,帝分遣内臣郑和数辈浮海下西洋,至是疑始释。

记载中说,朱棣一直质疑建文帝的生死。永乐五年,都给事中胡濙被朱棣秘密派出寻访建文帝。永乐二十一年,胡濙深夜快马赶到宣府,朱棣当时已就寝。

在听到胡濙来时,朱棣急忙召见。两人密谈到四更(凌晨两点半),所谈内容没有被记载,但朱棣听后“疑始释”,说明朱棣对朱允炆的去向一事已释怀。

这告诉了我们两点,一是胡濙已经寻访到建文帝,而且他已经去世;二是胡濙根本没有找到朱允炆,他编了个善意的谎言。只有这样,朱棣才能如释重负。

个人认为,胡濙没有找到朱允炆的可能性比较大,这就说明当时朱允炆确实是在大火中被烧死。面对朱棣铁桶围城,朱允炆插翅难逃,只是无法确定而已。

不论是对大明,还是对朱棣来说,朱允炆不能当场死,也不能事后活,下落不明是一个最佳的选择。从朱棣最后的“疑始释”来看,朱允炆肯定已经死了。

绝对不可能是朱允炆在外面活着,而朱棣能释然,这不是朱棣的性格。还有人说是黑衣宰相姚广孝收留了朱允炆,不知大家有何高见?


野史也是史


关于建文帝这个问题,我已经回答过多次,现在再仔细的说一下。

建文帝朱允炆是明朝的第二代皇帝,他的皇位不是来自于他的父亲,而是他的爷爷朱元璋,也就是说,朱元璋直接绕过儿子,把皇位传给了孙子,这是导火索,再加上朱允炆一上台就大力的削藩,削藩的是谁?就是朱允文那些叔叔们,把叔叔们一个个都撸下来了,俗话说,兔子急了还咬人,更何况是早就有篡位想法的朱棣。



建文帝与亲信大臣齐泰、黄子澄等采取一系列削藩措施。与此同时,也在北平周围及城内部署兵力,又以防边为名,把明太祖第四子燕王朱棣的护卫精兵调出塞外戍守,准备削除燕王。

朱棣于1399年,也就是建文元年起兵反抗,随后他亲自指挥军队南下史称“靖难之役”建文帝起用老将耿炳文统兵北伐,又派李景隆继续讨伐,而建文帝也缺乏谋略,致使主力不断被歼。朱棣适时出击,灵活运用策略,经几次大战消灭南军主力,最后乘胜进军,于建文四年(1402年)攻下帝都应天。



这场仗一打就是打了四年建文帝虽然兵多,但是却无带兵之将,再加上他年轻阅历浅,根本就不是老谋深算叔叔的对手,最后以建文帝失败而告终,朱棣攻下都城,直倒皇宫,他本想活捉建文帝的,但是皇宫上下,他翻了个底朝天,别说人了,连一根汗毛都没见,建文帝就这么的,无声无息的人间蒸发了,关于建文帝下落的问题,以下有几种说法。

第一:出家当和尚了

建文帝朱允炆据说兵败之时,发现了爷爷朱元璋留下的一个小箱子,他打开箱子一看里面是一件袈裟和僧袍,并且还有一张纸条,上面写着从后门溜出去,去皇觉寺出家为僧,因为朱元璋知道他这个孙子比较宅心仁厚,最对不住他那些叔叔的,如果情况一旦有变,这是他留给孙子的唯一后路,所以朱允炆就按照爷爷的指示,真的出家卫生不问世事了。



第二:朱允炆拿着穿过玉玺在一个小岛上,又建立了一片家园。

据说朱允炆预感到叔叔将要打过来了,所以就带了几瓶水桶,拿着全国玉玺,乘着小船逃到了一座小岛上,在那里他又建立了一个属于自己的家园,快快乐乐的生活。

第三:朱允炆被烧死了

也有人说朱允炆最后放了一把火,把自己烧为了灰烬,当朱棣找到他的时候,只发现一具烧焦的尸体,形似朱允炆,但是朱棣这个人疑心比较大,还是不相信这个人就是自己的侄子。



总结:朱棣派郑和7次下西洋,明朝建立外交其实就是想寻找侄子的下落,郑和先后7次下西洋,耗费人力物力之大让人瞠目结舌,但是不管怎么样绝地三尺还是没有找到朱允炆,恐怕这也永远成为一个谜了。


佳宁说历史


朱元璋,大明朝开国皇帝,其有一子,名为朱标,朱元璋对朱标寄予厚望,立为太子,朱元璋打算在自己驾崩之后,将他打下的江山交给这位太子朱标。朱标也没有辜负朱元璋,以他的能力,接管明朝定是一位明君。

太子朱标无论是能力还是威望都得到了当时满朝文武的认可,他成为朱元璋的继承人,可以说是水到渠成,可惜在这个时候出现了意外,朱标英年早逝。朱元璋打好的算盘一下子落了空,经历了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痛之后,朱元璋需要在四儿子朱棣和孙子朱允炆之间做出选择,本来朱棣的能力很强,做皇帝也不是不可以,但是朱元璋却偏爱自己的嫡长孙朱允炆,因为他是朱标的儿子。

朱允炆与朱棣

朱元璋再三权衡之下,下定了决心让朱允炆做自己的接班人,虽然朱允炆年龄还小,而且威望无法与朱棣相提并论,但是朱元璋认为自己可以改变这一切。于是,朱元璋拿出了自己的屠刀,开始对那些势力极大的开国功臣们动手,为自己的孙子朱允炆登基铺路,一时间血流成河。

在朱元璋“大刀阔斧”的帮助之下,朱允炆顺利登基称帝,成为了大明王朝的第二任皇帝。朱允炆虽然很年轻,但不是一个“扶不起的阿斗”。他一上台,就开始为自己掌控权力做准备,因为朱元璋为他铺了路,开国功臣们已经威胁不到他,如今对他威胁最大的要数那些藩王叔叔了。

朱允炆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力和地位,他开始在暗中削藩,并定下了先除掉朱棣“羽翼”,最后收拾朱棣的策略,按部就班的开始落实。

朱允炆的策略定的很好,执行的也没有问题,他成功的在朱棣不知不觉中除去了大部分的势力,最终等朱棣有所发觉时,朱允炆的形势一片大好,对朱棣进行了包围,朱棣看似已经成为了“瓮中之鳖”。

不过事情没那么简单,朱棣在暗中训练了800勇士,开始起兵造反,一时间他的旧部多有响应,同时朱棣战争经验极为丰富,通过几次与朱允炆军队的较量,居然让他站稳了脚跟,随后几年的对攻过程中,胜利的天平开始倒向了朱棣,最终朱棣以清君侧的口号,杀入了皇宫。

本来志得意满的朱允炆,如今一败涂地,选择了焚宫自尽。当朱棣来到大火熊熊的宫殿时,派人奋力“救”出朱允炆尸体,尸体烧焦已经无法辨别是否是朱允炆,但是朱棣却非常肯定的对外宣布了“朱允炆烧死”的消息,在“万般无奈之下”,朱棣登基称帝。

此时,朱棣最怕的是“朱允炆”还活着,如果朱允炆哪一天跳出来,则朱棣皇位名不正言不顺,地位恐怕不稳固,虽然对外宣称朱允炆已死,但是朱棣自己知道,朱允炆的生死尚不明确。

朱允炆被姚广孝收留的可能大

如果大火中的尸体真的不是朱允炆,那么他就一定还活着,并且在旧臣心腹的帮助下逃出了皇宫。

离开皇宫之后的朱允炆,并没有立刻站出来反对朱棣,而是销声匿迹。在我国古代的民间,想要藏匿起来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毕竟民间的村落出现了一个仪表堂堂的陌生人,总会有一些风声流出,何况在朱棣有意寻找之下。

所以,朱允炆藏起在深山的可能性很大。一位养尊处优的皇帝,在深山之中自然不法生存,他落发为僧,隐藏身份的可能性比较大,这样做也需要有人收留他,帮他隐瞒身份。而这个幕后的人很可能是姚广孝。

姚广孝是一个和尚,而且他是朱棣成功登基的重要谋士,但是他没有要高官厚禄,而是选择退隐家中,没想到却遭到了他的家人鄙视,认为他身为一个出家人,不该去管帝王家的闲事。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来,姚广孝不简单,他的家人更不简单。姚广孝也因为家人的看法,而有悔意。在朱允炆逃脱之后,很有可能被姚广孝收留,也只有这样,才能多年未被朱棣发觉。

其他的流落寺庙的传说也很多,但是都没有确凿的证据,都是猜想,不过,寺庙毕竟人多眼杂,有如此特别的真命天子进入,如果不是有人庇护,走漏风声恐怕在所难免。

这就更增加了姚广孝收留朱允炆的嫌疑,因为在那一段时期,寺庙多被征用为制造兵器的场所,朱允炆在一般的寺庙很难容身,同时,朱棣还派遣了一位心腹大臣胡濙,多年以来云游四海,名没寻找张三丰,但是实际是否是寻找朱允炆,不得而知。

在这种情况下,朱允炆要想在一个人多眼杂的地方藏十几年,明显不现实。至于胡濙最终是否找到了朱允炆没有确切说法,史料中只记载了胡濙在1423年夜里回到了京城,当时的朱棣已经入睡,但是听到了胡濙回来,非常开心,立刻起床迎接,并且几乎彻夜与胡濙交谈,最后有释然之状。这样的情况很像胡濙得到了朱允炆的消息,并且是一个好消息。或者朱允炆已死,或者朱允炆已不会再与他争夺皇权。只有这样的消息对日夜不安的朱棣才是好消息,也只有这样的消息才能让朱棣"释然”。

不过,1423年却是一个特别的年份,因为朱棣在1424年就驾崩了。也就是说,胡濙是在朱棣临死前一年回到了京城交差。这样的特殊的年份,让人浮想联翩,是否是在外十多年的胡濙得知朱棣龙体欠安,所以想早点回京,免得朱棣死后自己的差事无人知晓,再无法回到京城呢?如此想来,这胡濙可能对朱棣撒谎了,他可能压根就没找到朱允炆的任何消息。

朱允炆不太可能去了海外

至于郑和下西洋是去海外找朱允炆,这一点不太实际。海外有多大?没有人知道,这样的漫无目的的航行,无异于大海捞针。而且当时的战乱不断,朱允炆能逃到哪去呢?他如果真的逃到了海外,只有两种结果,一种是外国势力帮助他复国;一种是讨好朱棣,将朱允炆献上。结果是这两种情况都没有,所以,朱允炆出逃海外的可能性很小,即便出逃也可能葬身鱼腹了。


朱允炆烧死的可能性不大,毕竟每个人都愿意活着,自尽何必烧毁宫殿呢?他如果出逃,出海的可能性不大,没有准备的情况下偷渡,很可能葬身鱼腹。所以,朱允炆被姚广孝收留的可能最大,也只有这样身份特殊的人,才能保住朱允炆一命。


野史日记


一、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要先来看看朱棣为何要满世界的搜寻朱允炆?

朱棣为发动“靖难”找到的借口是:“清君侧、诛奸臣!”后来随着朝廷军的节节溃败和燕军的顺利南下,朱允炆不得已罢去宠臣齐泰和黄子澄的官职,按理说朱棣的要求已经达到,“靖难”应该就此结束了!奈何朱棣本身的目的并不是“诛奸臣”而是篡权夺位。而篡权夺位在任何时代都是背驰人心和天理的,所以朱棣非常害怕活着的朱允炆在暗中集结兵力和物力来对付他,才不得已满世界的搜寻朱允炆!


二、朱允炆的下落之谜!


第一种:被大火烧死

当时南京陷落时,朱棣进入今川门后看到宫中火光冲天,立即赶往皇宫想找到建文帝,奈何他只看到一具烧焦的尸体,在没有经过任何验证的情况下便说:“小子无知,乃至此乎!”7天后,他匆匆为建文帝举行了葬礼!

然而,这只是朱棣的障眼法!他之所以这样做,完全是出于一种政治嗅觉:建文帝死了,没有人比他更适合做皇帝!而且后来朱棣种种追寻建文帝下落的事迹也说明死的这个人并非建文帝!


第二种说法:流亡海外

据说永乐年间有名的郑和下西洋,最初的目的是在于寻找建文帝。因为有传言说建文帝流亡到海外了,朱棣非常担心建文帝在海外以明朝皇帝的身份求助海外各国发兵攻打朱棣,或者就算没有能力发兵攻打,他在海外到处宣传自己被篡权夺位的消息,那将对朱棣的朝廷非常不利,所以朱棣急于去海外寻找到建文帝,同时了解一下海外各国对他的印象…然而,随着下西洋次数的增多,郑和带回越来越多的朝贡者,朱棣便忘了最初的目的,一心洋溢在被朝贡和崇拜的荣光中不能自拔…所以从第三次下西洋开始,下西洋的目的便成了发扬国威和互通有无!


第三种说法:被高僧溥洽收留

因为朱棣的第一大功臣姚广孝病逝前,在朱棣前去探望他的时候提出了一个请求:释放溥洽。

溥洽本是建文帝的主录僧,后有人传言说他收留安置了建文帝,朱棣一怒之下关押了他10年之久。姚广孝法名道衍,是靖难之变的主要策划者,是永乐朝的第一大功臣,被称为黑衣宰相。他临终之前的唯一请求居然是释放溥洽,朱棣虽然不情愿却也照做了!

人们说他之所以为溥洽求情是因为溥洽真的收留了建文帝,而姚广孝因为帮助朱棣策划了靖难之变后内心也有忏悔,所以连同溥洽一起安置了建文帝。我觉得这个说法过于滑稽,如果姚广孝内心真的有忏悔的话,他根本就不会想法设法的策划靖难之变,这本不是一场顺应天道民心的正直做派。而他之所以为溥洽求情,纯粹是因为他和溥洽作为同道的交情!


第四种说法:当了和尚,逃亡各地

据说燕军攻进今川门后,建文帝手足无措,准备自杀,他身边的太监说:“高皇帝弥留之际留下了一个刘基所制作的匣子,说:临大难,当发!收藏在奉先殿的左边!”众人连忙去取了过来,打开一看,里面是袈裟、鞋帽和剃刀,还有三张度牒写着应文、应能和应贤。于是翰林院大臣程济为建文帝祝发易衣,吴王府杨应能和监察御史叶希贤也都祝发易衣…建文帝变成和尚后便开始了颠沛流离的逃亡生活,先后去过云南、湖湘、四川、广西贵州等地。在这种记载下,后也有很多传闻。

1是曾有记载:1410年3月,建文帝再次回到白龙庵。工部尚书严震出使安南时,偷偷寻找建文帝,突然在云南的古道中偶遇了建文帝,两人相对哭泣!晚上严震回到驿站后便自缢而亡!这个说法有一定的可靠性,严震当时位高权重,又没有什么过错,怎么会突然在驿站自缢而亡呢?肯定是见到建文帝的落魄之后,感到心痛,以及自己作为重臣的无可奈何!


2是清初史学家却认为建文帝流落民间后到了浦江郑氏家,在那纳了一位小妾生了四个孩子,不过最后还是继续流浪。我觉得这种说法有点戏剧性,建文帝的身份和性格不允许他自己做一个不负责任的“流浪父亲”!


3是正统5年时,也就是1440年,一众僧人决定东行,其中一僧人自称为建文帝被押解送京,后被审查时说自己已经有90岁了,然而建文帝生于洪武10年,距正统5年才不过64岁,因此该僧人被处死,其他从众被遣罚戍边!而建文帝正好也在这一众僧人之列,建文帝便如实相告。朝廷又命令建文时期的宦官吴亮去一探究竟。最后发现果真是建文帝,因为他说出了与吴亮曾经相处时的一些细节问题。吴亮俯地痛哭,回去后也自缢而亡。于是建文帝被迎入西宫,宫里的人都称之为老佛,最后在宫中寿终正寝:“葬西山,不封不树!”


我觉得这种说法的真实性很大,这正好对应永乐时期的大臣胡濙在外查找的结果:据说胡濙在外以寻找张三丰为掩盖去寻找建文帝,第一次被朱棣派出去的时间是1407年,还朝时间是1416年,整整10年都未找到建文帝的下落,只是听说过一些踪迹,朱棣不满意这次寻找的结果,接着第二次派他外出寻找,这次是1419年出寻,到1423年还朝,据说他还朝的那天正好赶上朱棣外出征战阿鲁台,行军至宣府,胡濙立即快马加鞭的赶往宣府,他赶到时正好深夜。朱棣听闻他赶到的消息后立即起床召见。两人密谈到次日凌晨,具体的谈话内容世人已无法知晓,但是从此之后,朱棣再也没有下令搜寻过建文帝的踪迹了。说明胡濙这次已经准确的掌握了建文帝的下落,并且很有可能是建文帝已经给朱棣做出了类似许诺: 此生只愿为僧、不再涉皇家之事。朱棣才可得如此安心。因此,建文帝一直甘心地做着和尚,直到正统5年发现后被朱祁镇迎回宫中直到老死。


三、总结评述

建文帝的一生环绕着可悲和神秘的光环,然而我觉得更可悲的是朱棣为帝22年却寻找了建文帝21年,得到了江山又如何,还不是一辈子被困在权利的游戏中不能自拔。


羊妹的历史


在这里我得反驳一下你的问题,什么叫"搜遍世界,也没找到他"?

郑和最远也就到达了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连美洲大陆的影都没见着,还搜遍世界?

朱棣其实找到了建文帝,在他临终前一年。朱棣派出寻找建文帝的有两个人,其中一人大家肯定都很熟悉。他就是明朝七下西洋的郑和。还有一个不为人知的人,此人历仕六朝。他的名字叫胡濙。正是他找到了建文帝

在靖难之役后,朱棣下令指派胡濙去暗访建文帝下落,胡濙当时并不是靖难嫡系,也不是重臣之后,官职仅为给事中,没有任何背景。无人问津,同时也无人在意。也正是这样的原因,朱棣才会派他去寻找建文帝。

当然,朱棣照例要给他一个寻找借口"寻找仙人"

“并访仙人张邋遢(注),遍行天下州郡乡邑,隐察建文帝安在”。

在十四年暗查走访的过程中,他除了帮明成祖朱棣寻找建文帝下落之外,也在担任着锦衣卫的工作,帮着朱棣查访民间的情况,甚至在老母亲去世后,皇帝都下令他不准回家丁忧,并封他担任礼部左侍郎。这其实这只是朱棣对他的政治回报而已。他最终还是没有找到建文帝,只能回朝继续做他的官。

三年后,永历十七年,胡濙接到命令出巡江渐一带。其实他的任务已经不言而喻,我们有理由相信,朱棣凭着强大的锦衣卫情报网,知晓了建文帝就在江渐一带活动。

永历二十一年,胡濙回到宣府向朱棣复命。

二十一年还朝,驰谒帝于宣府。帝已就寝,闻濙至,急起召入。濙悉以所闻对,漏下四鼓乃出。先濙未至,传言建文帝蹈海去,帝分遣内臣郑和数辈浮海下西洋,至是疑始释。

一一《明史.胡濙传》

  1. 分析一下上面这段话,"驰谒"表示的是骑着马拜见皇帝,那么是什么事情能够让向来"喜怒不幸于色"的胡濙急成这样子,到宣府都不休息一下,就直奔朱棣所在,联想到胡濙的任务,大家应该猜到了吧。肯定是找到了建文帝了!不然也不至于让朱棣"急起召入"了
  2. "漏下四鼓乃出"四鼓,报更的鼓声敲了四次,古代一个更次敲一次鼓。四更大致相当于现在的后半夜两点左右。文中说到"悉以闻奏之"虽然史书上没有记载这一段对话,但我仍然猜测:建文帝是活着的!
  3. 因为如果单纯的找到建文帝,并且确认他死亡的话,谈话是不可能持续到夜里两点的,毕竟汇报个死讯撑死不过几十分钟。更大的可能性是:胡濙找到了建文帝,并且建文帝托胡濙带话给朱棣:"我们叔侄俩不要斗了,你当你的皇帝,我当我的平民,从此以后两不相见"

还有一种可能性是建文帝死了,但不管怎么样,朱棣都找到了建文帝。

毕竟他终于疑始释,那个让他寢食难安的人,终于不与他斗了。

‼️以上所说仅为个人意见,但还是经过科学的论证的。

永历二十二年(1424年)八月,北征回师途中,朱棣卒

注:张邋遢(张三丰):张三丰,元末明初的武术家,武当派创立者,是辽东懿州人(一说福建邵武人),名君宝,字全一,三丰是其号。因其不在意衣着外观,穿着不修边际,所以江湖人称张邋遢。


朴鲤


其实,建文帝的下落,在《明史本纪第四·恭闵帝传》就已经有记载:

恭闵惠皇帝讳允炆,生颍慧好学,性至孝,太祖崩,即皇帝位。四年六月,燕兵犯金川门,都城陷。宫中火起,帝不知所终。燕王遣中使出帝后尸于火中,越八日壬申葬之。

朱棣攻克南京的时候,宫中燃起了一场大火,朱棣赶到之后,立即审问了当时的在场太监,太监指认建文帝已经死于火中,一共烧死的还有皇后。

这一件事情,就到此为止了。 但是到了正统五年,(公元1440年,明朝第六任皇帝明英宗期间)有一个僧人从云南过广西,诡称自己就是建文皇帝。

后来经过抓捕审问,这个僧人其实是钧州人士,名字叫做杨行祥,九十多岁,同谋的僧人十二人,后来主谋下狱而死,其他人皆判决流放辽东。

关于历史上假扮皇帝的就有两起,后来的清朝,也有人假扮过光绪皇帝,并且还扮得有模有样,到处骗吃骗喝。

虽然惊世骇俗,但也不足为奇,就现代社会,还不是有人假扮军官大校,甚至还有假扮联合国和平大使的。

从这几件事情来看,为什么还有那么的人相信建文帝没死呢?

这其实跟国人的道德观念有关,自古以来,中国的民众普遍同情弱者,道传统观念也偏向于劳苦大众。

建文皇帝因为仁慈而得美名,所以人们更愿意想象、愿意相信他没死。就跟秦朝的扶苏、隋朝的杨勇、唐朝的李建成一样。

其实对于朱棣起兵夺取侄子的江山来看,不管朱棣多么的雄材大略,但是在道德伦理上,这是要遭人唾骂的,只是别人敢不敢骂出口而已。

那么就分为两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朱棣承认杀死建文帝,并且发出明文布告,在皇室宗谱中除名。


(朱棣剧照)

这样一来,给朱棣带来的好处就是,不管以后,何时、何地再出现建文的消息,那都是有人在假冒而已,因为皇室谍谱中,建文已经被除名,想要再当皇帝已经不再具有法理上的依据。

第二种情况:知道建文帝已死,朱棣装模作样地寻找建文帝。

天下已经在手,就拿到了里子,然后再装模作样的寻找建文帝的下落,在朝野之间释放出“建文帝没死”的信息,既能安抚民间的情绪,又顾全到了自己的面子,没有落下杀死侄子的恶名,得了面子。

总之这是一个谜案,但从统治者的利益出发,或者从阴谋论出发,又或者从实用主义出发,个人认为,朱棣的寻找其实都是在装模作样,你认为呢?

歪眼小史工作室

文——千古


刚日读史


建文帝到底去哪儿了,为什么朱棣搜遍世界,也没找到他?


和清代相比,明代所留疑案不多,建文帝失国生死之谜算是最大的一个。

建文帝名允炆,是太祖朱元璋之孙,皇太子朱标之子,洪武二十五年,36岁的朱标病逝,让倾注一腔心血的朱元璋措手不及,只好把希望寄托到14岁的嫡孙朱允炆身上,为给孙子铺路,朱元璋诛杀了很多功臣良将,此时32岁的朱棣还不敢对皇位有奢望。

1398年,朱元璋死,朱允炆继位, 这个英姿勃发的青年皇帝多了几分书生气却少了几分雄才大略,他一心想建功立业,环顾四周,大臣们被太祖收拾的服服帖帖,能威胁他帝位的就是这些叔叔们了,在兵部尚书齐泰、侍读太常卿黄子澄的建议下开始削藩,齐王朱樽等四个亲王或被囚禁,或被废为庶人,或自焚而死,只有封地在北平的燕王朱棣打着“清君侧”的名义发动“靖难之役”,经过四年血战,攻下南京,建文帝下落不明,一说焚死,一说逃亡。

建文帝“自焚说”出自朱棣之手

朱棣既然取了天下,建文帝无论生死都必须死,有他在,朱棣的皇帝就名不正言不顺,大臣们多次的“劝进”,朱棣装模作样的拒绝,最终他还是上当了梦寐以求的皇帝,接来下就是否定建文帝的合法性了。

朱棣既不给建文帝谥号,也不承认他的年号,更是把建文四年改为洪武三十五年,意思是他是从太祖高皇帝那里继承的地位,而不是从侄子手里夺来的。

他指示大臣们销毁建文帝的一切档案,把历史改成这样子:“靖难”军队到达南京金川门,“建文君欲出迎,左右悉散,惟内侍数人而出,乃叹曰:我何面目相见耶!遂阖宫自焚”。朱棣称呼侄子为“建文君”,这就表示他不是合法继承人,所以无脸见人,才畏罪自杀。朱棣笔锋一转,说自己高风亮节,派太监前去救援,无奈来不及,只好把“建文君”尸体从火中找出,朱棣哭着说“痴儿呀!我是来帮助你当一个好皇帝的,你怎么就走上绝路了呢?”,然后“备礼葬建文君,遣官致祭,辍朝三日”。

朱棣登基后给朝鲜国王的诏书上说“不期建文君为权奸逼胁,阖宫自焚”,自此,建文帝自焚说就成了定论,但是“自焚说”漏洞很大,连朱棣自己都不相信建文帝真的死了,《明史 ·胡传 》 记载,朱棣怀疑建文帝逃亡,派遣户科都给事中胡,借寻访仙人张邋遢(张三丰)为借口,暗中查找建文帝踪迹。胡在外十四年,回朝后,给朱棣报告,说建文帝出海了,于是就出现了郑和七下西洋之事,如果朱棣相信建文帝自焚,何必兴师动众呢?

不但朱棣不信,就是他的后人也不信,明神宗朱翊钧继位后就下诏为建文帝朝的大臣建立宗祠,并给他们的后裔抚恤金。他还和内阁大臣们讨论此事,首辅张居正如实回答:我朝历史没有记载此事,听前朝老臣说,靖难之师进京,建文帝化妆逃亡,正统年间,有一个老和尚在云南驿站墙壁题诗“沦落江湖数十秋”,御史召见此人,老僧说“我想叶落归根”,经查验才知是建文帝。张居正的说法在《明神宗实录》中有记载。

明朝中晚期,建文帝下落已经不再忌讳,祝允明 《野记 》记载:建文四年六月,南京金川门失守,建文帝长吁短叹,想自杀以谢国人,翰林院编修程济说,不如出走,少监王钺提醒皇帝,高皇帝升天前留有宝匣,交代:如有大难,可以打开,众人赶到奉先殿左侧,打开宝匣,有度碟三张,分别写有“应文”“应能”“应贤”,还有袈裟、僧帽、僧鞋、剃刀和银元宝十锭。

第一张“应文”度牒上写道“应文从鬼门出,其余人等从水关御沟而行,薄暮时分在神乐观的西房会合”,程济为皇上剃头,换上僧衣,吴王教授杨应能表示愿意剃度,随帝流亡,监察御史叶希贤说,臣名贤,无疑就是“应贤”,便剃度改装随从,建文帝带9人前往鬼门,在神乐观乘船到太平门,不久,杨应能、叶希贤等十三人赶来,二十二人开始了流亡生涯。

途中不拘礼,以师弟相称,五人随从建文帝,其余人遥相呼应,第一站来到吴江县史彬家中,后到襄阳廖平家,很快朱棣的人跟踪而至,建文帝只好前往云南,后来听说朱棣派人打听建文帝下落,于是,便决定遁迹深山。

工部尚书严震以出使安南(越南)名义到云南探访建文帝踪迹,一天,偶遇建文帝,相对而泣,建文帝文“你准备如何处置我?”严震说“皇上自便,我自有办法”,夜晚就在驿站自缢身亡。建文帝只好再次躲进白龙山,长期野外生活,身心俱疲,夏天又患上痢疾,不敢出山觅食,狼狈不堪,史彬三人赶来,情况好转,三人辞别,抱头痛哭,建文帝交代,盘查严格,不必再来。

永乐十二年三四月,跟随建文帝的杨应能、叶希贤相继病逝,建文帝收一弟子,赐名”应慧”,感到危机迫近,便口述流亡过程,程济笔录成《从亡传》,建文帝写序,藏于山洞中。

此后几年,建文帝奔走于云南、贵州、四川,永乐十八年十月,登上峨眉山,赋诗一首,永乐二十二年,东行途中遇到史彬,便下江南,到史彬家中。

匆匆间,朱棣死、仁宗继位,一年后,仁宗死,宣宗继位,十年后英宗继位,正统五年,在关系的建文帝决议东行,流亡中,诗兴大发,赋诗一首,却被一和尚偷走,用此诗冒充建文帝,被藩司拿下,押解回京,被御史识破身份,判处死刑。

建文帝告诉御史事情,皇帝立即派前朝老太监吴亮探虚实,建文帝脱口叫出吴亮名字,吴痛哭流涕,皇帝下令,将建文帝迎如宫中西内养老,宫中人叫他“老佛”,寿终正寝,葬于西山,不封不树,只有一座无名墓。

以上所言,都是野史传闻,不能印证,由于建文帝档案被毁,《明成祖实录》又是谎话连篇,而乾隆时出版的《明史》记载,写了建文帝焚死后,加上一句“由地道出亡”,依然是一团迷雾,转眼几百年过去了,这个迷雾再也无法化解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