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9 二战德国投降时还有700多万人,为何不继续抵抗,而要选择投降?

​准确来说,在1945年德国宣布投降的时候,德军的人数在750万,日军的人数在719-826.3万之间。

根据相关史料记载,1939年,德军的人数为140—323.2万之间;1940年的时候,为560万人;1941年为720—725万人;1942年为860万人;1943年在950—1016.9万人之间;1944年在760.7—910万人之间;而到了德军投降的1945年,其人数为750万;

(为了表达得清晰一点,可以参考下面的表格)

二战德国投降时还有700多万人,为何不继续抵抗,而要选择投降?

所以这样看来,德军在投降时,也还是拥有不少的军队的,那为何会选择投降呢?此外,日本军队数量与德军差不多的情况下,为何也会选择投降呢?篇幅有限,我们本文暂时先来分析一下德军为何在拥有700多万军队的情况下,还是选择了投降的原因!

二战德国投降时还有700多万人,为何不继续抵抗,而要选择投降?

在解决这个问题之前,我们还得清楚一个问题,那就是,为何德军在投降的时候,能有700多万的军队呢?难道是因为它国内的人口众多吗?

按照当时的记载,二战期间德国的人口大约有7000万到8000万之间,跟当时的日本人口总数差不多(当时日本人的人口在6000万到7550万左右)。粗略算下来的话,德国人口和它的军队人数基本上为10:1的状况。但是千万不要想当然地以为,人口就是衡量军队数量的唯一标准,更别说还是在战争期间了。

在战争期间,决定和影响军队数量的因数实际上有很多,虽然国家的人口是决定兵源的基本条件,但其实它还受到战争的需求、国家资源和财力状况,以及国家的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发展水平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所以单单将德军数量归结为人口的多少来看的话,确实是不准确的。而之所以德国会拥有如此多的军队,除了这些条件之外,其实还有一点,那就是他们的“战争动员”做得非常到位,所以军队数量才会如此之多。

那么问题来,既然它拥有如此庞大的军队,却为何最终还是投降了呢?

二战德国投降时还有700多万人,为何不继续抵抗,而要选择投降?

关于德国投降的原因实际上非常之多,我们就暂举两点加以说明;

一、战略目标不明确

我们知道,纳粹德国在举兵之时,其战略目标就是“称霸世界”,建立所谓的“大德意志帝国”,就像日本要建立“大日本帝国”一样。用希特勒所著的《我的奋斗》中一句话来说,就是要“保障日耳曼民族在地球上所应得到的领土”。

但是我们知道,德国如果想要实现这一“宏伟目标”,至少得分两步进行。首先第一步,就是要先取得欧洲霸权地位,简言之就是要征服整个欧洲,而这就意味着,德国必须同时打败法国、英国和苏联。在征服欧洲之后,第二步就要开始征服美国;这样一来,德国才能够实现其独霸世界的战略野心。

我们细细考量下来的话,会发现,实际上德国战略目标的实质,就是要获得对欧洲的陆地控制权,以及大西洋的海洋控制权。但是想要实现陆权的控制,就必须要打败法国和苏联;而想要得到大西洋的海洋控制权的话,就必须要打败英国和美国。但无论是陆权还是海权,都必须要获得绝对的制空权。简而言之,德军需要建立起强大的三军队伍,而不是过度的侧重陆军和空军。但我们发现,德军在三军建设中,并没有太过侧重于海军的建造,这也是为什么后来德军策划的“海狮计划”失败的原因,当然,这也是德军日后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战德国投降时还有700多万人,为何不继续抵抗,而要选择投降?

总的来说,德军所缺少的,并不仅仅是海军而已。德军所缺少的还是战略的前瞻意识,忽视了海军“制空权” 力量建设。在二战时期,很多新式武器接连出现,在很大程度上来说,技术决定了战术,所以各种新式武器的出现,则必然会改变战争的形式。虽然前期,德军所依靠的“闪电战”确实取得了不小的成果,但他们所依靠的只是坦克和飞机,至于海上,还依然只是简单的军舰而已。而在当时的海战中,已经有了潜艇和航母。

而当时德军的战略思想,还依然只停留在了一战时期的“大炮巨舰”时代,始终没有建造过自己的航母。当然了,德军依靠潜艇的“狼群”战术,确确实实在大西洋海战中初期取得了一定的生理,但最终还是没有控制海洋制空权,所以最后便走向了失败。

当然,除了战略问题之外,德军当时还烦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那就是在后来的“苏德战场”上德军犯的种种错误。

二战德国投降时还有700多万人,为何不继续抵抗,而要选择投降?

二、德军在“苏德战场”上犯的种种错误

在二战史上,“苏德战场”是主要战场之一,苏联是德军必须要攻克的重要地区之一,但事与愿违,苏联不仅没有被德军攻下,反而还成了德国最重要的埋葬者。那么,“兵强马壮”的德军为何会在苏德战场上失败呢?

关于德军在苏德战场上失败的原因,一直以来人们都将其归结为是因为苏军作战英勇,以及当时利于苏军的“天时”,即寒冷的冬天。当然,这确实是德军失败的原因,但并不是最重要的原因,德军之所以失败,还是由于德军在战略上所犯的种种错误。篇幅有限,笔者只说其中一个即可——战略目标不明确

二战德国投降时还有700多万人,为何不继续抵抗,而要选择投降?

1941年前夕,德军在入侵苏联的时候,制定了历史上著名的“巴巴罗萨”计划(原名为“奥托计划”,后于1940年12月改为“巴巴罗萨”),试图占领整个苏联。在该计划中我们可以看到,德军有三个主要的战略进攻点:彼得格勒、莫斯科和乌克兰。当时德军中有两种不同的意见出现,一些将领认为要从军事战略出发,攻取莫斯科才是发动该场战争的主要目的;但是希特勒却从主要需求出发,他认为乌克兰及北部波罗沿海地区才是战略的重点,因为那里有着可以维持德军开展战争所必需的石油和粮食。

由于希特勒固执的认为打击敌人的经济腹地比占领敌人的政治中心要管用得多,最后的结果是德军的进攻重心并没有得到彻底的解决。要知道,在战场上,军事战略的基本要求是战略重心必须要做到明确性和唯一性。当然了,希特勒此举并非全是错误的决策,因为本身明确战略重心,还是要取决于国家战略资源的实际情况。但严格来说,希特勒的这种“需求目标性”的战略思维方式,本身就是一种狭隘,且不符合战争规律的战略思维。为何呢?

其实原因很简单,我们举一个古代蒙古草原上的例子就知道了。在古代的蒙古草原上,部落之间的战争实际上并不是战略层面的战争,而只是简单的为了夺取财物、牲畜和女人,并有对敌人实行有效的打击,有生力量还是存在的,于是等到修整好以后,马上又发动战争报仇雪恨,但是形式还是一样的,只顾抢夺。所以这并不能达到战争真正想获得的目标和效果。

二战德国投降时还有700多万人,为何不继续抵抗,而要选择投降?

就像《战争论》的作者克劳塞维茨说的那样:“战争的原则之一就是要打击敌人的心脏”,战争一旦开始,全部的目标,就应该是要打败对方,而不是先掠夺资源。只要你将对方彻底征服,那么财富资源自然全是你的,还不用考虑敌人是否还有反击的力量。

当然了,在德军中,持有这种观点的将领还是比较多的,其中德军的陆军总司令布劳希奇元帅就是持该观点的代表人物之一,他认为,只要在北方消灭了苏联红军的主力部队,并夺取莫斯科,那实际就彻底摧毁苏联的抵抗意识和军事实力,剩下的事情就水到渠成了。那时,德军和苏军的关系,就像现在网络上很火的“打耳光”一样,一个重掌挥过来,另一个就必然会重掌挥过去,除非你能一耳光就将对手打趴下,否则在你打完之后就会出现防御危机。

所以我们看到,虽然当时德军计划要兵分三路同时进攻北部地区、莫斯科和乌克兰,从当时的情况来看,这似乎不存在什么战略重心,或者是任意一方都能成为战略重心。可问题是,一旦三路进攻收到阻力的时候,究竟先以哪一个目标为主体就成为了一个问题。也正是因为这样模棱两可的战略部署,才使得战争开始之后不久便开始出现目标争议和命令混乱的现象。

不过即便是这样,当时德军还有一个机会!

二战德国投降时还有700多万人,为何不继续抵抗,而要选择投降?

苏德战役开始之后,德军的中央集团军迅速攻克了明斯克和斯摩棱斯克,歼灭苏联西南方面军60余万人,此时莫斯科门户大开,此时便有人建议趁机一举攻克苏联首府,但是希特勒并没有同意。希特勒当时还是认为,获取资源比消灭敌军更为重要,于是就在这样的战略思维引导下,德军的中央集团军被迫将主力部队兵分两路,试图在乌克兰基辅形成一个巨大的包围圈。从战术层面上来看的话,德军的“包围战术”已经到达了炉火纯青的地步,效果非常之好。

但如果从战略层面上来看的话,德国却已然失去了取得最后胜利的机会,相比于歼敌来说,取得最终胜利才是最终目标。如果当时希特勒真的能够将战略进攻的重心问题解决的话,那么历史很可能就会改写。当然了,历史没有如果,德军的失败是必然的。

综上所述,德军失败的原因,也是投降的原因,简要点来说的话,那就是德军此时已经无力再支撑起如此大规模的战争,不论是财力还是人力,更何况当时德军中已经出现反战情绪了。再者来说,军队数量庞大,实际上里面的水分也不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