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 高考真的是未來10年最簡單的事情

你或許也曾困惑:

既然學歷不等於能力,考個好大學有什麼意義呢?

名校學生的履歷光鮮,是能力更強還是機會更多?

自己並不是學霸學神,要不要拼一把進更好大學?

關於這些問題,美國經濟學家邁克爾·斯賓塞早在1974年的一篇論文《市場信號:僱傭過程中的信號傳遞》就給出了答案。儘管僱主並不瞭解求職者的實際能力,但教育背景作為一種有價值的信號,使得求職者能夠把自己和其他人區別開來,因而更容易獲得機會。

簡單來說,學歷並不等於能力,但對於僱主來說,“高分低能”的概率要遠遠低於“低分高能”。比起昂貴的“沙裡淘金”,先用學歷來篩選明顯更經濟划算。

2001年,斯賓塞與其他兩位經濟學家憑藉對“不對稱信息市場”的研究摘得諾貝爾經濟學獎。

事實上,一個大學生在畢業學年時就將面臨出路的選擇:國內深造(保研、考研)、出國深造、直接就業。學歷不僅影響著就業機會,也對選擇深造施加著影響。

為什麼要進入更好的大學?

在這篇文章裡,我們將講述關於這個問題的10條事實

◆ ◆ ◆

國內深造:名校的優勢

01『保研 vs 考研』

你可能聽過許多“考研難”的故事,但其實,保研是更主流的方式。

推薦免試攻讀研究生,俗稱“保研”。2020年,清北復交四所高校通過推免招錄的研究生達到了近3000人。其中,復旦的推免直博儘管僅錄取了632人,但計劃招生數仍達到了1120人。

為什麼要上好大學的10條事實 | 高考真的是未來10年最簡單的事情

不僅如此,許多專業通過推免錄取的碩士和博士,也明顯多於統考招錄。

例如2020年清華建築學院招收34名直博、57名直碩,通過統考錄取35名博士和9名全日制碩士。清華交叉信息研究院(“姚班”即隸屬於該院)只招收直博和直碩,不招錄考研的學生。

為什麼要上好大學的10條事實 | 高考真的是未來10年最簡單的事情

考研是“一錘子買賣”,保研則要求申請者“一貫優秀”,在大學期間保持成績名列前茅。一些高校還會要求保研的申請者提供相關領域的科研經歷和學術成果。頂尖高校對保研的青睞也不難理解。

02『保研名額』

並不是所有學校都有保研的資格,保研名額的多寡也與學校水平有關。

大體來看,清北復交多於一般的985,985多於211,211多於“雙非”院校。一些在某一專業領域卓有成就的普通院校,也可能獲得比高一級院校更多的保研名額。

北大2020年推免錄取的博士和碩士當中,76.6%本科來自985院校。

清華2020年推免錄取的博士和碩士當中,79.3%本科來自985院校,超過95%來自雙一流院校。其中,非雙一流院校主要來自華東政法大學、南方科技大學、北京語言大學等院校。

一個學生只有憑藉突出排名取得保研資格,才能去參加目標高校的夏令營、參加保研考試。只有通過保研考試,才能取得預錄取資格。

儘管保研並不是一件輕巧的事情,但進入一所更好的大學也意味著更多的機會。

03『本校保研』

本校保研的難度,要比跨校保研低得多。

站在學校的立場上,院系和導師也更瞭解自己培養的本科生。在本科階段,許多學生也會通過本科生科研、學年論文等方式接觸科研工作。如果學生本科階段就在課題組“搬磚”,並且給導師留下了不錯的印象,導師也更願意將他們收入門下。

為什麼要上好大學的10條事實 | 高考真的是未來10年最簡單的事情

實際上,清北復交的本校保研比例都達到了保研總人數的30~40%。如果算上出國深造和主動就業的學生,超過一半的同學都能保證有不錯的出路。

除此之外,即便不能本校保研,從高往低保,也明顯比從低往高逆襲來得容易。

人們常說,學歷並不能決定能力的上限,但在很大程度上能劃定一個人的下限。

◆ ◆ ◆

出國深造:名校的優勢

04『出國申請』

或許你覺得保研考研太難,但要出國申請,學校背景同樣不可或缺。

現在出國早已不像20年前那麼難。只要有心出國,總有能申到的大學。但與此同時,海歸的含金量也不斷貶值。國外一年制水碩,也未必能與國內一流大學應屆生在就業市場上競爭,更直接的作用反而是“留學生落戶”的優惠政策。

申請國外高校需要提供:GPA和成績排名,託福、GRE等英語成績,推薦信,科研經歷。

攻讀博士(Ph.D.)的費用更低,但申請難度更大,推薦信和科研成果最重要,其次是GPA,最後要看英語成績。碩士(M.S.)基本沒有獎學金,但難度更小,其中GPA和英語成績非常重要,其次要看科研經歷和實習經歷。

無論如何成績仍然重要,名校背景更是一塊不可或缺的敲門磚。

05『海外科研』

在申請過程中,一封大牛的推薦信往往能起到“一錘定音”的效果。

要拿到目標院校導師的推薦信,最直接的方式是參加目標院校的海外暑期科研項目。學生在暑期到美國或其他國家的實驗室,以研究助理的身份從事2-3個月的科研工作,通過優異的表現取得大牛的“強推”。

申請暑研的方式包括:官方合作項目、導師內推、海投套磁等。

官方項目往往只針對特定院校學生開放。例如斯坦福大學的UGVR項目僅面向清華、北大、中科大、臺大四所高校,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CSST項目也僅面向部分985高校。

導師內推則取決於本校導師在業界的學術地位。如果海外的實驗室與導師有良好的合作關係,就更願意接受該導師推薦的學生來參加暑研。

至於海投,則是一個“比信息看運氣拼實力”的過程。曾有一位清華學長分享海投的經驗,130多封郵件發出去,也只得到3個回覆,但其中就有Stanford某實驗室拋出的橄欖枝。

來自名校的本科生,申請暑研的成功率也較高。僅2017年一年,清華就有約408名學生獲得“闖世界”項目資助參加海外暑研,超過1/3去往世界排名前十的高校。

06『本科生科研』

也許你會說,在國內做科研一樣能做出成果、發頂會頂刊,但科研也需要資源。

科學研究,更多時候並不像報告文學中那樣,靠某一個個體英雄般的“靈光閃現”。

尤其是理工科這樣出國深造的主力軍,科研更需要聰明的頭腦、完善的團隊、充足的財力支持。而頂尖高校的科研經費,常常是普通高校的數倍、數十倍乃至百倍。

2019年6月,施普林格·自然(SpringerNature)發佈的自然指數排名中,科研機構高水平學術成果產出位居前列的科研機構包括:中科院、北大、清華、南大、中科大、國科大、浙大、復旦、交大、南開大學。

越是頂尖高校也越鼓勵本科生參與科研項目。站在學生的角度,本科生科研也是本科階段持續時間最長、最能產出成果的項目,對增加自身學術背景、獲得導師推薦信也至關重要。

◆ ◆ ◆

求職就業:名校的優勢

07『招聘條件』

對大多數學生來說,無論是本科還是研究生畢業,最終都要面對就業市場。

人文社科商科專業中,選擇主動就業的學生比例也更高。

許多企業的職位要求或務實或務虛,但基本要求簡歷包含以下幾項:畢業院校、學歷、學習成績、英語標準化測試分數、豐富的實習/科研經歷。

下圖依次為富達資本/中金/貝恩/華為校招帖

為什麼要上好大學的10條事實 | 高考真的是未來10年最簡單的事情

然而,許多企業都有他們青睞的“Target School”。來自目標院校的學生也更容易得到HR的關注。

下圖依次為網傳中金公司/中信集團的內部分檔

為什麼要上好大學的10條事實 | 高考真的是未來10年最簡單的事情

在招聘帖裡或許只是一句輕描淡寫的“畢業於國內外知名/一流/頂尖大學”,在招聘過程中則體現為對海量簡歷根據學歷來區分對待。

我們還是強調:學歷並不等於能力,但學歷仍然決定了你被關注的程度。

下圖企業的招聘帖依次為
左:瑞信銀行("either PKU or THU")/ 西門子諮詢(“優秀高校“)
右:BDA諮詢("top universities")/科爾尼諮詢(“一流高校”)

為什麼要上好大學的10條事實 | 高考真的是未來10年最簡單的事情

08『校招&專場』

除了提供網申和簡歷投遞渠道,許多企業也願意到目標高校開展校園招聘,或是開設專場宣講會並提供現場投遞簡歷的機會。

2019年8月底,華為啟動了2020屆應屆生招聘高管宣講會,宣講高校包括(按時間順序排列):哈工大、西安交大、武大、華科、電子科大、東南、南大、中科大、北大、清華、上海交大、浙大。

無論是校園招聘還是專場宣講會,名校的畢業生仍然擁有更多的機會。

下圖舉行宣講會的企業依次為
左:麥肯錫/羅蘭貝格/普華永道,右:谷歌/曠視科技

為什麼要上好大學的10條事實 | 高考真的是未來10年最簡單的事情

即便有了機會,要拿到心儀的offer仍要過五關斬六將。

根據北大畢業生質量報告的統計數據,2018屆學生求職平均用時4.38個月,平均投遞簡歷27.30封,獲得面試邀請12.21個,平均拿到3.95個offer。

成年人的世界裡,從來沒有理所當然的事情。

09『實習&留用』

除了硬性的學校、學歷和成績,豐富而紮實的實習經歷也是在為自己的工作能力背書。

甚至許多企業也會設置較長的實習期,對潛在的求職者進行充分考核,並根據實習期的表現給予return offer。

下圖招實習生的企業依次為
左:花旗銀行/鼎暉投資,右:瑞士銀行/高瓴資本

為什麼要上好大學的10條事實 | 高考真的是未來10年最簡單的事情

當然,要取得大廠的實習機會,仍然需要足夠優秀。

下圖實習崗位要求的企業依次為
左:阿里巴巴/金杜律師事務所,右:商湯科技/中倫律師事務所

為什麼要上好大學的10條事實 | 高考真的是未來10年最簡單的事情

另外,許多企業都有完備的內部推薦機制。

如果你的師兄師姐恰好在目標企業工作,而你又足夠靠譜,同樣可以通過內推獲得面試資格甚至實習機會。一些內推消息也會第一時間在學校內部的網站或者院系的微信群中發佈。

越是校內成績不突出,越是本科學歷不突出,就越需要通過實習來證明自己。

找實習就像滾雪球,剛開始或許很難。隨著經驗的累積和能力的提升,平臺越來越大,機會也就越來越多。

10『非對口就業&選調生選拔』

對非專業對口方向就業的學生來說,學歷仍然是一塊重要的敲門磚。

根據美國的Pew研究機構的研究,大約只有43%文科類學生的職業與專業對口(作為對照,理工科的比例約為60%)。此時,名校人文社科專業的學生,仍然比非名校人文社科專業的學生擁有更多的就業機會。

站在企業的角度,儘管學生大學期間學習的並非行業相關內容,但過硬的學歷仍然是學習能力和抗壓能力的有力背書。既非名校,又非專業對口,往往是就業市場上最難的一部分人。

此外,一部分學生會選擇進入國家機關和政府部門工作。

對於名校畢業生來說,除了考公務員,還可以考慮“選調生選拔”。

根據《2020廣東省選調生和急需緊缺專業公務員招錄公告》顯示,省直、市直單位和副省級城市的區直單位,僅面向36所國內一流大學建設高校應屆畢業生以及境外部分知名院校的優秀留學回國人員進行招聘。

◆ ◆ ◆

為什麼要上一所好大學?

在本文中,我們從最現實的角度,介紹了名校學歷在國內深造、出國深造、求職就業等方面的種種現實優勢。

實際上,進入一所好大學,更寶貴的收穫在於人格情操的塑造、知識技能的培養、學術氛圍的薰陶,以及許多實用知識之外的“無用之用”。

當然,大學遠遠不是終點,而是人生新階段的一個起點。無論你志在學術,還是希望馳騁商場,是選擇保研、出國還是就業,都需要持之以恆地奮鬥,揮灑汗水。

沒有哪一條路真正輕鬆,也沒有什麼選擇一勞永逸。

名校能給你一個更大的平臺、更多的機會、更高的成就閾值、更重的責任和壓力,但給不了你萬無一失的保護措施,也給不了你千真萬確的考試答案。有意義的生活和生活的意義,都要靠你的雙手去尋找。

對於還處在中學階段的你來說,這篇文章中的許多術語,你或許明白也或許沒有。但你要知道,努力學習、進入一所好大學,仍然是人生前25年裡回報率最高的一件事情。

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