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8 向健康扶贫中的“痛点”对症下药,江城县这么做

云南网讯(记者 包涛 通讯员 陶汝燕 朱榆倩 谢诗仪)为了让农村贫困人口“看得起病、方便看病、看得好病、少生病”,普洱市江城县在准确掌握全县共有因病致贫、返贫人口1770人,占全县建档立卡人口的4.5%的实际情况后,又找准健康扶贫工作中的“痛点”,及时对症下药,治理好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

治好保障“痛点” 让群众看得起病

落实“三个一批”。按照“大病集中救治一批、慢病签约服务管理一批、重病兜底保障一批”,将健康扶贫精确到人、精准到病。工作中,以公共卫生服务与家签服务有机结合,对全县患高血压病7188人(其中建档立卡户2418人)、糖尿病1301人(其中建档立卡户370人)、重性精神疾病694人(其中建档立卡户349人)、肺结核病87人(其中建档立卡户37人)实施慢病签约服务和规范管理;对患32种大病的589人实施专项救治,制定“一人一档一方案”。全县排查患大病2274人,其中建档立卡户1222人,对长期患大病重病2049人给予医疗救助,减轻患者医疗费用,防止因病致贫返贫。

向健康扶贫中的“痛点”对症下药,江城县这么做

健全完善“三重保障”。健全完善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等兜底保障机制,并协同配合医保局、税务局完成医疗保险收缴工作,确保贫困人口100%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实行县域内住院“先诊疗、后付费”和“一站式”即时结算制度,贯彻落实好各项医保普惠政策,最大限度减少患者医疗费用,确保患者生大病慢病不影响生活。曲水镇高山村土卡河的李凤仙,脑动静脉畸形,于2019年2月、5月两次到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救治,累计总费用264423.78元,个人自付仅8415.42元,报销比例达到96.82%。谈起看病经历,李凤仙说:“如果没有国家的这个好政策,病都看不起啊!”

治好基础“痛点” 让群众方便看病

向健康扶贫中的“痛点”对症下药,江城县这么做

村级卫生室

完善基础设备建设。全县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基础设施基本达标,县人民医院达到二级乙等标准,床位设置已达到100张以上、建筑面积、人员配备、设备配置均达到达标要求;7个乡镇卫生院设有床位10张以上,有执业医师不低于1人,配备基本诊疗设备设施,已达到标准化卫生院建设要求。47个村卫生室房屋建设规模均达到60平方米以上,每个村卫生室至少设有诊断室、治疗室、公共卫生室和药房。

向健康扶贫中的“痛点”对症下药,江城县这么做

村民到村卫生室就诊

增加村医岗位设置。按照每千服务人口不低于1名的比例配备配齐了村卫生室人员要求,配备乡村医生121名。印发了《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江城县进一步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实施细则的通知》,进一步明确乡村医生功能定位,转变乡村医生服务模式,落实和完善乡村医生补助、养老和培养培训政策,确保乡村医生 “留得住、能发展、有保障”。

全面推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全县共组建签约服务团队55支264人,完成签约人数65044人,其中续签57353人,重点聚焦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孕产妇等六类重点人群和高血压、糖尿病等四种重点疾病,做实做细签约服务。

向健康扶贫中的“痛点”对症下药,江城县这么做

勐烈镇红疆村张家寨村民李荣珍

江城县从做好硬件设施、人员配备、服务跟踪入手,变群众跑腿看病为医生跑腿上门服务,变群众跑到县级市级医院看病到就地就近就可以看病治好病。让“健康有咨询、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县”,极大的方便了群众看病。正在村卫生室看病的勐烈镇红疆村张家寨村民李荣珍说:“现在好了,村里有村医、有医务室,感冒或者哪里酸疼,我们在村里就可以看病了,有时打个电话,村医还上门看病,不用去镇里或者县里了。”

治好服务“痛点” 让群众看得好病

加大人才培训和培养力度。截至目前,江城县委托各医学院校培养医学生62人,已毕业分配31人,完成规培回到工作岗位3人,正在接受规范化培训28人,2020年即将毕业9人,招录特岗医生8人,选派20人到昆明职业卫生学校乡村医生定岗委培。积极选派出各类医务人员40人到上级医疗机构进修学习,提高医技人员医疗服务水平。

加强对口帮扶力度。上海黄浦区瑞金康复医院和昆明肿瘤医院对口帮扶江城县人民医院,成立了两个专家工作站,并选派医疗专家到医院支援,在中医治疗、大病救治等方面给予大力帮扶,同时,做好县二级以上医疗卫生机构对口支援乡镇卫生院工作,年内,县人民医院、县妇幼保健院选派6名医师,指导受援的乡镇医院开展临床医疗和技术培训。

治好防控“痛点” 让群众少生病

向健康扶贫中的“痛点”对症下药,江城县这么做

医护人员开展义诊活动

做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建立健全居民健康档案,强化健康教育,倡导健康生活,提供慢病管理服务。有效防止群众少生病。

做好饮水健康防控。加大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建设力度,加强农村饮水监测和水源地保护、水质净化、消毒等工作,制定集中供水一点一负责人一管理方案,做到安全饮水100%覆盖,有效阻碍疫病传播。

做好学校健康防控。由县级统筹实施农村中小学保健室建设和专兼职校医配备。为全县29所中小学配备保健室并购买基本保健器械药品,同时按照每月100月补助标准聘用29个乡村两级医务人员为兼职校医,明确校医职责,为学生健康成长提供保障。


分享到:


相關文章: